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8729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有24人。

通过一学期的相处,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成绩不理想,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后进生面广。

针对出现的问题,本学期我想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重点抓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找出每个学生的不足,从而进行补差提优。

其次,建立争星榜,引进激励机制。

第一,学生根据上学期成绩建立目标,与每次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兑换星星。

第二,对本学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过关考试,取得过关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构建积极上进、团结协助的氛围。

同时,在本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并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

在书写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

13课时

(2)长方体

(一)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

(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

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2、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4、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

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开展“争星榜”、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四、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

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

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

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备注

上学期

1.25-1.30

分数乘法

 

上学期

2.1-2.6

长方体

(一)

 

1

3.1-3.6

始业教育、复习一、二单元、分数除法

(一)

 

2

3.7-3.13

分数除法

(二)

 

3

3.14-3.20

分数除法(三)、练习(三)、整理与复习

(一)

 

4

3.21-3.27

粉刷墙壁、折叠、

 

5

3.28-4.3

长方体

(二)

 

6

4.4-4.10

长方体

(二)

 

7

4.11-4.17

练习四、有趣的测量

 

8

4.18-4.24

分数的混合运算

 

9

4.25-5.1

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五

 

10

5.2-5.8

考试、放假

 

11

5.9-5.15

百分数的认识、

 

12

5.16-5.22

合格率、百分数

 

13

5.23-5.29

百分数、练习(六)

 

14

5.30-6.5

数学与购物、统计

 

15

6.6-6.12

统计、练习七

 

16

6.13-6.19

复习

 

17

6.20-6.26

复习

 

18

6.27-7.3

期末检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课题

分数乘法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

=

=

=

+

+

=

=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例题:

意义:

法则: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依据知识的迁移,我首先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后续教学铺垫。

课题

分数乘法

(一)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先约分再计算能使计算简便。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二、出示例题

出示6×17/18教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讲解先约分后计算的格式。

你会填吗?

1/6+1/6+1/6+1/6=1/6×()

3/4+3/4+3/4+3/4+3/4

=3/4×()

2/25+2/25+2/25

=2/25×()

在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分母()。

学生先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后进行约分。

学生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方法简单。

 

复习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验先约分再计算。

1.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教师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完成后还可以估一估一个月、一年能滴多少水。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通过涂一涂,可以得到结果为10/15,再约分得到2/3。

学生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借助图形语言,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

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复习题:

出示例题6×17/18

教学反思:

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书上的例题是:

6×5/9,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

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因此,我在教学完例题之后将题目深化,变成“6×17/18”,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

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

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课题

分数乘法

(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数字信息

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3。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

6×1/2=3(个)

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板书:

6×1/3=2(个)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高数字问题。

 

6×1/2=3(个)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试一试

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

2、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几岁?

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

(2)小强今年几岁了?

方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练一练第1题,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

2、计算

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

36×1/4

 

回顾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利用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

6×1/2=3(个)

6×1/3=2(个)

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教学反思:

从学生认识过程来看,这部分知识的基础是分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突出了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教材的例题是——“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3”,根据呈现的已知条件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笑笑有几个苹果?

淘气有几个苹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先用图形表示出“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2倍,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再列出算式,最后尝试解释算式表示的意义。

这样把将分数意义以图的形式呈现,做到“以形论数”,再通过对图的理解抽象出问题实质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求6的2倍是多少”和“求6的1/2是多少”都用乘法,进而列出算式,完成“以数表形”,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道理。

在教学中出现生活中的数学,“一个书包原价30元,打九折的价钱是多少元?

”其中打折的意思部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应该再巩固打折类型的题目。

课题

分类乘法(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1)引导学生折一折

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

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

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2/15

1/4×2/3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2/5×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4×8/91/2×9/7

3/8×6/75/24×6/5

2/9×6/7

根据自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

再次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2×1/2=1/4

3/4×1/4=3/16

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通过操作活动,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其中理解意义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这一难点一旦突破,计算方法也将随之攻破。

所以,我下大力量在学生的操作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然后展开观察所涂部分与整张纸的关系。

这样,通过图形语言,学生们体会到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感受到分数乘分数为什么是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方法。

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还体验到:

不管是3/4的1/4还是1/4的3/4,结果都相同的道理。

因为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所以学生们学习探究的愿望非常强烈,讨论也比较积极,算理说得头头是道。

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课题

分类乘法(三)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能进行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知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方法,并会应用。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分数乘法练习

1.算一算:

4/5×1/2=1/3×5/6=

5/8×2/7=2/3×4/7=

3/7×2/3=4/5×1/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每小时织布8/9千米,2/3小时织布多少千米?

 

二、课后练习

1.练一练第5题

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后自己提出分数乘法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完成后说说分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读题后说说这道题要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

8/9×2/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为题。

 

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提高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教学的意识。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2.练一练第6题。

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大家一起订正。

3.练一练第7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把数学学习由课堂引申到课外。

三、数学故事

指导学生看图

 

四、布置作业

伴你成长

学生完成时要注意应用题的解题格式和要求。

 

看图分析图中出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能提出有关的问题。

并说说为什么?

 

通过本题计算在月球和火星上的体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用故事的形式将分数乘法结合到生活问题中。

并能加以解决。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教学反思:

1、分数乘法中: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本册中的重点。

本册所有数与代数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

2、整数乘分数这块内容学生在约分中书写还是有不规范情况出现:

课堂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往上写,分母约分后的结果往下写,结果还是有学生把整数约分后的结果写在下方,计算时就出现了把它当分母乘了。

并且有些学生最后结果不写最简分数。

课题

练习一

(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完成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1、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2、列式计算

1000×

=

1000×

=

3、反馈

1、学生读题

2、分析题意

3、列式计算

4、集体订正

运用乘法中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

4-7题

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说说这些分数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能说说你让计算是怎么做的,根据是什么?

1、学生仔细读题

2、分析题目

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通过计算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一

(2)

课型

新授课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完成练习第8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七折”、“八折”的意思,并用分数来表示。

如:

七折:

50元

50×7/10=35元

八折20元

20×0.8=16元

或20×8/10=16(元)

说一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1、学生观察图文

2、讨讨“七折”、“八折”的意思

3、交流

4、分数表示

5、再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问题。

给予肯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巩固。

2、完成练习第10题注意:

“吨”和“千克”的换算。

3、完成练习第11题

 

引导学生先算再验证结算的结果的合理性。

1、复习单位换算

2、读题,理解题意。

3、列式计算。

4、全班交流。

1、学生先估算

2、进行精确计算

3、比较方法

交流反馈

通过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板书习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