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9861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柴油电控系统第三章直列柱塞泵.ppt

第三章直列柱塞泵式柴油控制系统,3-1传统直列柱塞泵供油系统,一、传统直列柱塞泵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组成:

燃油箱输油泵滤清器喷油泵调速器提前装置喷油器,二、传统直列柱塞泵的结构原理,直列柱塞泵的组成,柱塞分泵油量调节机构供油驱动机构泵体,

(一)柱塞分泵,概述,数量等于发动机气缸数作用:

泵高压油结构:

如图所示组成:

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1.柱塞分泵的工作原理,柱塞分泵的供油过程,1.柱塞分泵的工作原理,柱塞分泵的有效压油行程,

(二)油量调节机构,作用:

执行驾驶员或调速器指令,调节供油量。

原理:

通过转动柱塞来改变柱塞有效行程的长短实现油量调节。

类型:

齿条式、拨叉式和球销式。

油量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

(二)油量调节机构,油量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拨叉拉杆式油量调节机构,齿圈齿条式油量调节机构,(三)供油驱动机构,作用:

驱动各柱塞分泵建立柴油高压,并完成供油过程。

组成:

凸轮轴滚轮体,滚轮体:

一般分为调整垫块式和调整螺钉式两种。

调整垫块式滚轮体1-调整垫块2-滚轮3-滚轮衬套4-滚轮轴5-滚轮架,调整螺钉式滚轮体1-滚轮轴2-滚轮3-滚轮架4-锁紧螺母5-调整螺钉,(四)泵体,是柴油泵各零部件安装的骨架。

分为:

分体合成式整体式:

整体侧窗式整体封闭式,三、调速器,柱塞泵的工作特性使得柴油机在运转时有何缺陷?

柴油机上应用的调速器分为机械离心式调速器和气动式调速器两种,机械离心式应用广泛,按调节范围不同,可分为:

两速式调速器全速式调速器,稳定最低怠速限制转速超速中间转速不起作用,稳定最低怠速限制转速超速中间任一转速均起作用,调速器控制原理,反馈,四、喷油泵的联接与正时,1-曲轴正时齿轮;2-喷油泵驱动齿轮;3-空气压缩机曲轴;4-联轴器;5-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6-喷油泵;7-托板;8-调速器;9-配气机构驱动齿轮;10-飞轮上的喷油正时标记;A-各处标记位置,四、喷油泵的联接与正时,五、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喷油提前角的概念:

指喷油器开始喷油至活塞到达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

喷油提前角调节的原因:

(1)喷油器提前角过大:

喷油时气缸内空气温度较低,混合气形成条件差,备燃期长,工作粗暴。

(2)喷油器提前角过小:

大部分柴油在上止点以后,活塞处于下行状态时燃烧的,使最高工作压力降低,热效率显著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气冒白烟。

最佳喷油提前角:

指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角。

喷油器喷油提前角是由喷油泵供油提前角保证的。

即通过改变供油提前角来改变喷油提前角。

改变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方法:

改变曲轴与喷油泵凸轮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直列柱塞泵一般采用单独的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

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位于联轴器和喷油泵之间。

联轴器的从动部分即为调节装置的驱动部分。

调节装置的从动部分即为喷油泵凸轮的驱动部分。

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图,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工作原理,六、输油泵,

(一)输油泵预备工况,

(二)输油泵供油工况,当系统油压较高时,油压压迫活塞使弹簧伸张不开,从而使供油系统压力得以维持在一定数值,系统供油压力可自动根据耗油量进行调整。

(三)输油泵油压自动调整,1.作用,2.工作原理,(四)输油泵中的手油泵,3-2电控直列柱塞泵供油系统,一、电控直列柱塞泵供油量控制系统,

(一)组成,

(二)工作原理,直列柱塞泵一般采用“位置控制”方式。

ECU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实现喷油量控制。

电子调速器是由ECU控制其上的电子执行元件对油量调节机构的位置进行适时的调整,取代了传统的机械离心式调速器。

常用电子调速器有直流电动机型和螺线管型。

1-滑套2-杠杆3-拉杆位置传感器4-线束连接器5-油量调节拉杆6-杠杆轴7-上壳8-铁心9-可移动线圈10-永久磁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永久磁铁磁场相互作用,使线圈和滑套向上或向下移动;滑套则通过杠杆机构驱动直列柱塞泵油量调节拉杆左右移动。

直流电动机型电子调速器,螺线管型电子调速器,1-回位弹簧2-螺线管3-转速传感器,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产生一个与通电占空比成正比的电磁力,该电磁力使电枢和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移动。

电磁力与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的回位弹簧力平衡。

改变螺线管的通电占空比即可调节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的位置。

(一)组成:

正时控制器、电磁阀、柴油机转速传感器、正时传感器和ECU等。

二、电控直列柱塞泵供油正时控制系统,ECU主要根据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供油提前角,再根据其它信号进行修正。

ECU根据正时传感器信号判断实际的供油正时,并对供油正时进行闭环控制。

常用正时控制器为电控液压式,可改变泵驱动轴与凸轮轴的相对位置。

电子控制正时控制器的液压油路的电控元件:

电磁阀型、步进电机型。

(二)工作原理,电磁阀型正时控制器,驱动轴通过驱动盘、滑块、滑块销、大小偏心轮驱动凸轮轴转动正时推迟:

进油通道关闭、回油通道开启,液压腔内油压下降,回位弹簧使活塞右移,滑块和滑块销内移,安装在滑块销上的大小偏心轮转动,使凸轮轴相对驱动盘沿转动相反的方向转过一定角度。

步进电机型正时控制器,三、ISUZU直列柱塞泵式柴油电控系统,ISUZU直列柱塞泵式柴油电控原理图,

(一)EC(电子控制)调速器,EC调速器基本喷油时(齿杆位置)视油门开度和发动机转速而定,目标喷射量由ECU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调节后确定。

齿杆传感器检测实际喷射量(实际齿杆位置),移动调速器执行器至目标齿杆位置,从而控制喷射量。

ECU,

(二)TICS(正时和喷射控制系统),TICS基本预行程根据运行的发动机条件(齿杆位置)和发动机转速计算得出,目标预行程再各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调节后确定。

预行程传感器检测实际行程,移动预行程执行器至目标预行程,以控制预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