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155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docx

绍兴市《科技与创新》答案90以上

 

32、2006年浙江省提出了( CD)口号。

A、创新强省B、创业富民C、科技强省D、创新型省份

3、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分支发展到现在的( C)多门。

A、4000B、5000C、6000D、7000

4、“新经济增长理论”是(B )提出的。

A、熊.彼特B、保罗.罗默C、彼得.德鲁克D、R.范艾肯

5、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 )。

A、4万B、5万C、6万D、9万

6、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A )。

A、向科学进军B、自力更生C、独立自主D、向科学迈进

7、新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C )。

A、1965年B、1966年C、1967年D、1968年

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B )以上。

A、2%B、2.5%C、3%D、3.5%

1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B)以上。

A、50%B、60%C、70%D、80%

1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制定了(A )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A、4B、5C、7D、8

1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B )。

A、马克思B、马斯洛C、杜威D、斯金纳

14、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融合聚变,以获得创新突破 是(B )。

A、想象B、综合C、联想D、归纳

15、对所见现象产生与之具有某种关联的大跨度直接思维叫(C )。

A、想象B、综合C、联想D、归纳

16、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A )。

A、灵感B、直觉C、联想D、顿悟

17、没有受到多少教育,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创造的伟大的发明家是(C )。

A、费曼B、德雷克C、爱迪生D、吉尔福特

18、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A )。

A、门捷列夫B、维勒C、爱迪生D、肖夫斯唐姆

19、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 B)。

A、1--2%B、2--3%C、3---4%D、4--5%

2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B )A、1名B、2名C、3名D、4名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23、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ABC )三大环节。

A、研究B、发展C、生产D、消费

24、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速度加快,出现了新型的( ABD)弥补空隙。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复杂学科D、横断学科

28、高精尖技术壁垒化的特点( ABCD)。

A、技术壁垒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更新B、技术壁垒的内容日益增多C、技术壁垒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D、技术壁垒的连锁反应极大。

32、发展现代农业的三产安全是(ABD )。

A、生物B、生态、生产、生活

33、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 BC)。

A、探索精神B、创新精神C、创新能力D、综合素质40、国家技术发明奖中的重大技术发明是(ABC )。

A、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B、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C、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D、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

41、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中,资本就是核心和关键。

(N ) 正确不正确42、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Y )正确不正确

43、技术模仿可以替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N ) 

44、现代国际社会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焦点是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竞争。

( )正确不正确

4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Y) 

46、我国“神舟六号”飞船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例子。

(N )

47、国家创新体系是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 Y)

4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N)。

50、成就动机是创新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及维持创新活动。

(Y ) 

51、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可以抑制创新能力的发挥。

(Y )

53、科技创新都是科学家的事情。

( N)正确不正确

54、目前,我国的科技立法很完善、健全。

(N )

56、在当今社会的有些情况下,专利的申请是与对手一起为了技术创新。

(Y )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中共中央颁发证书。

(N )

60、“科教兴国”战略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

(N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分,共5题)}

1、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D )。

A、军事B、文化C、经济D、科技创新

2、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史中,科学的进步和(D )的发展总是相伴而生。

A、经济B、民主C、宗教D、军事

3、第二次技术革命以(B )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A、水力B、电力C、兽力D、热力

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B )个左右。

A、10B、20C、30D、40

8、在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下,( A)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A、企业B、科研机构C、教育机构D、中介服务机构

9、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要知识的( B)左右。

A、5%B、10%C、15%D、20%

10、多因素理论的提出是( A)。

A、斯腾伯格B、马斯洛C、杜威D、斯金纳

11、有专家研究表明,每一正常人的大脑在构造上没多大差别,且一般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B )A、5%B、10%C、15%D、20%

13、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B )。

A、陈景润B、吴文俊C、陶行知D、郭沫若

17、在经合组织中,(C )国家的研发占GDP的比例最高。

A、英国B、美国C、瑞典D、德国

18、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员每年平均的科研经费约为(C )。

A、15万美圆B、16万美圆C、17万美圆D、18万美圆

19、( A)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

A、基础研究B、文化研究C、前沿研究D、社会研究

2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B )规定。

A、中共中央B、国务院C、教育部D、科技部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25、在21世纪,空间技术方面的高新科技主要是(abc )。

A、空间提纯B、微重力成形C、太空基站D、原子核

26、新中国第二次科技大会宣布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BD )

A、全面恢复B、全面安排C、扭转困难D、突出重点

27、863计划是由哪几位科学家提出的(ABCD )。

A、王大珩B、王淦昌C、杨嘉墀D、陈芳允

36、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BC )。

A、探索精神B、创新精神C、创新能力D、综合素质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

41、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Y)42、科技国际化是科技的组织形式发展到了国际合作,在国际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

( Y) 

43、跨国公司的全球科技活动,是越来越多的跨公司实施国内战略的产物。

(N )45、技术引进是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N )

46、21世纪,原始性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

( Y)47、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创新资金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

(N ) 

50、组合是创新,分离同样也是创新。

(Y )

54、在我国要创新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 Y)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中共中央颁发证书。

(N )

57、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

( Y)

58、科学精神的内涵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Y )

59、在中国学术界学科与学科、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非常广泛。

(Y ) 

60、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情商”的高低。

(Y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分,共5题)

61、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1)、你认为以下哪个更确切(C )A、提问题容易B、解决问题容易C、提问题要创造性D、解决问题要创造性

19、最近,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为( C)。

A、英国B、美国C、中国D、印度

22、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ABC )三大环节。

A、研究B、发展C、生产D、消费

35、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带来全球问题( ACD)。

A、人口爆炸B、粮食短缺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

38、世界各国的研发占GDP的比例最高的三国家为( ABD)。

A、瑞典B、芬兰C、美国D、日本

46、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物质、资金、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五种资源。

( Y)

13、对于无法直接感知的研究内容的形象化构思,叫( A)。

A、想象B、综合C、联想D、归纳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A)。

A、郭沫若B、钱学森C、李四光D、范文澜

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A)。

A、向科学进军B、自力更生C、独立自主D、向科学迈进

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D)。

A、1967年B、1968年C、1969年D、1970年

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目家有(B)个左右。

A、10B、20C、30D、40

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    A)个战略重点。

A、5B、6C、7D、8

9、今后15年中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课题有(  B)个方面。

A、8B、10C、   15D、18

10、浙江从1978---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    D)。

A、10%B、11.3%C、13%D、13.1%11、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A)。

A、30%B、40%C、50%D、60%

15、《人体结构》一书的作者是(B)

A、盖仑B、维萨留斯C、费曼D、肖夫斯唐姆

17、有资料统计,过去20年(B)的绝对研发支出水平一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于什么时间揭晓?

谁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6年1月9日,中科院院士叶笃正、吴孟超两位专家)

  2、2005年,反映国家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获奖项目总数分别达到多少项?

两个奖总数比去年增加了近多少?

(38项和40项,40)

  3、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在于何时成功发射?

(2005年10月12日)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科学技术)

  5、今后15年,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6、什么是自主创新?

(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7、什么是重点跨越?

(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重点跨越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8、什么是支撑发展?

(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支撑发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

  9、什么是引领未来?

(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引领未来是科技工作的神圣使命。

  10、什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科技人才)

  11、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百分之多少以上?

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多少以上?

(2.5%,60%)

  12、到2020年,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多少以下?

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多少位?

(30%,前5位)

  13、什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

  1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什么来提供强有力支撑?

(科技)

  15、我国以什么为代表的若干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整体提升综合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

  16、什么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

  17、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经济、高效、清洁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

)文秘114版权所有

  18、什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19、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什么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什么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21、什么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

(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

  22、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是什么?

(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23、什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自主创新能力)

  24、发展创新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25、什么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6、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是何时、经什么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的?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

  28、《科普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宪法》和有关法律。

  29、科普的内容有哪些?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30、什么是科普工作的社会团体?

(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31、科普工作应坚持什么形式?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

  32、科普工作应当坚持什么?

反对什么?

(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33、科普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方式?

(科普活动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34、国家对开展科普事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国家支持科普工作,依法对科普事业实行税收优惠。

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兴办科普事业,可以依法获得资助和捐赠。

  35、制定《科普法》的目的是什么?

(制定《科普法》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6、科普的属性是什么?

(科普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7、科普责任怎样界定?

(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8、科普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科普专业能力。

  39、文明生活的内容有哪些?

(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要移风易俗,反对陈规陋习;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要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40、国家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怎样开展科普活动?

(国家保护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自主开展科普活动,依法兴办科普事业。

  4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怎样开展科普活动?

(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的工作开展科普活动。

  42、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哪些组织和个人可以获得表彰和奖励?

(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协会和有关单位都应当支持科普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43、《科普法》分哪几章共多少条?

(《科普法》共分总则、组织管理、社会责任、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34条。

  44、科普倡导怎样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从本质上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遵循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

它包括认识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树立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方法的理念和意识。

  45、什么是伪科学?

(伪科学是故意打着科学旗号,严重干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的非科学、反科学的理论与活动。

  46、什么是邪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组织、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47、城镇基层组织及社区应当怎样开展科普活动?

(城镇基层组织及社区应当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资源,结合居民的生活、学习、健康娱乐等需要开展科普活动。

  48、农村基层组织应当怎样开展科普活动?

(农村基层组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科学生产、文明生活,发挥乡镇科普组织、农村学校的作用,开展科普工作。

  49、生活方式病指的是什么?

(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在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躯体或心理的疾病。

  50、1999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天津时指出:

“加强什么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普阵地)

  51、国家扶持什么地区的科普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

  52、哪些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在所辖范围内加强科普宣传?

(公园、商场、机场、车站、码头)

  53、什么是科学精神,它包括哪些内容?

(科学精神就是要崇尚真理、客观惟实、开拓创新、乐于奉献。

它包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

其最基本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54、为什么要重视农村的科普工作?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2、在我国,农民历来是所有阶层中最庞大的社会群体;3、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55、科学技术协会在开展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科学技术协会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

  56、什么是科普?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

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57、科普工作有什么特点?

(1、群众性。

科普结合现实,依靠群众,贴近大众。

2、社会性。

科普深入到公众、媒体、决策等各个层面,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经常性。

科普活动在数量、时间、规模、声势上要灵活多变,符合各种活动的特点。

  58、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59、科普的特点是什么?

(1、从传播目的看,科普的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养。

2、从传播内容上看,科普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制周期的限制,可以随时对最新科技动态进行传播。

3、从传播的形式上看,科普是群众性的。

它的形式多样,途径灵活,因需传播,因材施教,有利于人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60、《科普法》颁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科普法》的颁布是一件大事,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一件喜事,是我国科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科普法》的颁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科普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它对于我国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产生深远影响。

  61、什么是科学思想,它包括哪些内容?

(科学思想就是科学最高境界的体现,是科学家共同体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行动的系统的看法和理论。

其精华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62、科普对象有什么特点?

(1)、广泛性。

指科普要面向全社会和广大公众。

(2)、多向性。

科普对象知识水平层次、年龄、职业不同,对科普需求和兴趣也不同。

(3)、延续性。

科普是长期的具有渗透力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63、重点抓好哪些对象的科普工作?

(从国情和当前面临的两个文明建设的急迫需要出发,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应着重抓好以下对象的科普工作:

①、青少年学生;②、农民,特别是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③、国家公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④、职工,特别是厂矿企业职工;⑤、城市居民,特别是离退休者。

  64、为什么说科普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所取得的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进步决定着经济的发展。

科普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活动,也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65、怎样识别伪科学?

(1、看其声称的功能。

科学的功能是有限的,伪科学总是声称其无所不能,神通广大。

2、看其与现有科学体质的兼容性。

科学体系是兼容的,伪科学常自立门户。

3、看其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

科学结果是可重复可“证伪”的,伪科学结果是常以不变应万变,称其是绝对真理。

4、看其与“神灵”世界的关系。

科学不相信神灵,伪科学视神灵为万能之宝。

  66、当前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大力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帮助公众树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