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862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docx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农民工就业市场带来了严重影响。

从2008年9月开始,大量农民工因失业而被迫返乡,形成约两千万农民工需要就业的严峻形势。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就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问题的对策。

即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综合素质,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加强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影响对策

 

the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softhemigrantworksreturninghomeinlocalemploymentLulina

()

Abstract

Sincethe2008globalfinancialcrisishasseriouslyaffectedtheemploymentmarketofmigrantworkers.FromSeptember2008,alargenumberofmigrantworkersforcedtoreturnhomebecauseofunemployment,theformationofthegrimsituationofthe20millionmigrantworkersinneedofemployment.Accesstoalargenumberofdocumentsonthebasisofre-employmentofmigrantworkersreturnhometoinvestigateandresearchtheimpactofmigrantworkersreturntoreasonandreturnofmigrantworkersinlocalemployment,andthenresolvetoreturnhomemigrantworkerscountermeasuresoflocalemploymentissues.Through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migrantworkersreturnhome,toencouragethereturnofmigrantworkerstostarttheirownbusinesses,tostrengthenthereturnofmigrantworkerssocialsecurityandpublicservicesystem,toenhancetheemployabilityandcompetitivenessofmigrantworkers.

Keywords:

returnofmigrantworkerslocalemploymentaffectcountermeasur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农民工返乡的背景分析1

二、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1

(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被迫返乡1

(二)科技的进步,导致劳动力过剩2

(三)农民工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岗位要求2

(四)惠农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2

(五)沿海产区向内地转移,吸引农民工返乡2

(六)为实现创业愿望,农民工自愿返乡3

三、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分析3

(一)加剧城乡矛盾,影响社会稳定3

(二)加剧各级政府就业压力3

(三)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3

(四)有助于“城市病”的缓解4

(五)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4

(六)返乡农民工视野开阔,具创业能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4

四、做好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对策措施4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扩大其内部就业容量5

(二)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机会5

(三)搭建就业桥梁,鼓励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6

(四)优惠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城镇企业转产投资农业6

(五)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6

(六)加强返乡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7

参考文献:

8

致谢8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部分外向型、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经营不景气,有的企业甚至停产、倒闭,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而被迫返乡。

农民工大量集中返乡,给农民工主要输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另外,农民工集中返乡,势必会增加农村土地纠纷,加剧城乡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都离不开农民工,其工作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因此,国家要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工作,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农民工返乡的背景分析

农民工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现今法律并不存在“农民工”这一概念,他们理应与所有公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

但事实上,农民工一方面虽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却是无法融入城市的“边缘群体”,无法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例如在户籍管理体制上,农民工的农村户口要转为城市户口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在企业社会保障条例上,农民工在工伤保险、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方面受到诸多歧视;在职位准入机制上,农民工从事的职位大多是地位低的、廉价的岗位。

农民工的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农民工已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其严重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是导致农民工集中返乡的直接原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使生产要素成本相对上升,导致我国外需市场出现大幅萎缩,部分外向型、中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被迫退出市场。

大量企业停产或倒闭,导致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

由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大量企业纷纷停产、倒闭,致使约两千万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农民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分析

(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被迫返乡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最明显的表现是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有的企业甚至面临着停产、倒闭的困境。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贸市场出现大幅萎缩,致使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7.2%。

另外,但受《劳动法》制约,为避免因裁员而支付高额补偿费用,纷纷采用提前放假、缩短工作时间或大幅度降薪等办法,农民工因工资及福利待遇低而被迫返乡。

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出现产品订单减少,导致开工不足或停产倒闭,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普遍减薪,农民工收入明显下降。

在广东、宁波等地的返乡农民工反应,以前他们每月经常加班到晚上9、10点,金融危机后,厂家订单明显减少,基本无加班,甚至提前下班,每月拿的工资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一。

由于工资低,难以维持生活开销,员工纷纷辞职返乡。

(二)科技的进步,导致劳动力过剩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企业为了保生存、求发展、做大做强,必然会追求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革新。

生产工具的革新,不仅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且必然会出现因劳动力资源过剩而大量裁员的现象。

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劳动对象、范围和种类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企业必然要求员工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文化知识,那些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员工,势必会被列入淘汰的队伍中。

(三)农民工文化素质低,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我国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知识技能缺乏,他们主要从事技术要求不高、就业门槛较低的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

部分企业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进行技术更新,有的企业甚至转型转产,以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在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调整升级双重冲击下,加之我国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学习能力差,难以适应新工作对技术、知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工失业而被迫返乡。

(四)惠农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不断加大农业投入比重和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如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粮种的补贴力度,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等等。

同时,国家出台了土地承包权流转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这些强农惠农政策降低了种粮成本,进而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收入,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量农民工选择辞职返乡从事农业。

比如,广元市受强农惠农政策刺激,有3581人自愿提前返乡,占返乡总人数的5%。

(五)沿海产区向内地转移,吸引农民工返乡

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集中地,但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扶持,大量沿海发达地区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内地转移。

被称为“沿海的内地、内陆的前沿”的湖南省,对于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有地域优势,还有劳动力、水、电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目前,部分沿海企业已经或准备向永州、郴州、岳阳等地转移,通过政府和市场调节引导,这些产业承接企业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返乡。

如去年从广州迁移到郴州市工业园区的台达电子厂,现已吸纳当地劳动力2000多人,企业建成后正常开工将需要员工两万余人。

(六)为实现创业愿望,农民工自愿返乡

农民工比较熟悉家乡的资源环境,并且人际关系相对集中,在参加工作取得家庭收入的同时,又能照顾家庭,并能与家人相聚在一起,避免了外出务工时的思乡之苦,因此大量农民工自愿返乡。

另外,一些长期在外工作的农民工,在工作期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开阔了视野,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对相关行业和市场情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其技能和管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且由于农民工“返乡潮”而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激发了他们回乡创业的愿望。

三、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影响分析

(一)加剧城乡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长期以来农民工群体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在面临着失业的困境,缺乏有效的利益维护机制的情况下,农民工很可能采取非理性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影响社会的稳定。

农民工集中返乡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农村的土地纠纷和冲突。

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外出务工时把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委托给亲戚或同村人耕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一般是私下交易,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契约和合同,农民工一旦失业返乡,将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这势必会加剧农村的人地矛盾,增加土地纠纷。

(二)加剧各级政府就业压力

由于农村各地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劳动力就业信息、职位介绍、劳务输出、劳动保障、职业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农民工大量返乡势必会增加当地的就业压力。

面对农民工集中返乡,各级政府既缺乏充足的心理准备,又没有有效的政策措施准备,所以要想实现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成本将大增。

因此,各级政府面对巨大压力。

(三)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

返乡农民工的子女很多在其务工地就读,早已适应了城市的学校环境、教学模式,因父母失业被迫返乡,不得不转学到家乡学校就读。

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模式的不同以及城市教材与农村教材的差异,不仅使返乡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其受教育的质量。

若返乡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出现返乡农民工子女因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进度跟不上而休学、辍学。

这不仅改变了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命运,还会造成社会后续发展缺少人才。

(四)有助于“城市病”的缓解

目前,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人口急剧上升,使得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功能增多,城市系统日益复杂。

在城市的系统与功能不能满足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张的需要的背景下,渐渐表现出了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为病症的“城市病”。

农民工的大大流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剧了“城市病”的程度。

因此,农民工集中返乡,有助于缓解城市人口压力,有助于城市病的缓解,有利于城市的更好发展。

(五)有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近几十年的民工潮,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但它也产生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由于大量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农业的发展只能依靠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受体力和精力的限制,他们只能耕种有限的土地,结果出现了大面积耕地荒化。

同时,这些年主要通过增大化肥和农药的用量来保证农业生产的增长,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退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新型农民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宏大的、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队伍。

返乡的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是能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

(六)返乡农民工视野开阔,具创业能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大量返乡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开阔了视野,对市场情况和相关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纷纷回乡办厂兴业,吸纳了大量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两年来,河南省新野县枧头镇的返乡农民工在本地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创办了毛织厂、制造厂、加工厂等70多家企业,先后吸纳了1000多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全县已有近30万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兴办了10万多个“返乡型”企业,吸纳了110多万人就业,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90多万人。

四、做好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的对策措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问题,针对农民工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相继出台了扩大农民工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紧随其后,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来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是稳定之基”,我们必须拿出有力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工作。

(一)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扩大其内部就业容量

一方面,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以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为了达到提高质量获取效益的目的,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经营,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发展具有区域重点和地域优势的农业产业带,并且在优势产区建设流通储运设施。

与此同时,抓住本地自然优势,鼓励扶持农民工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和旅游业,以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下,渝北今日种业有限公司在金龙镇建成了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1000亩,并建成了与之配套的路系、水系等基础设施。

不仅使农民工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在该蔬菜大棚基地的影响下,周边农民已发展了将近1000亩的大棚蔬菜,同时还解决了当地近1000名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目前,金龙镇已发展大棚蔬菜近两千亩。

(二)提高返乡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机会

1.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首先,加大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

针对企业用工需求及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特点,要把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放在职业培训工作的重心位置,使农民工具备多种技能,从而使其严峻的就业形势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

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准绳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结构,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品牌和项目培训,为鼓励农民工参加各种培训,要积极落实培训补贴,从而提高返乡农民工的转移就业率。

最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培训。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那些具有创业意愿和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创业。

例如,2010年宁陵县社会保障局整合全县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建成了以县劳动就业局训练中心为龙头,各乡镇劳动保障所为纽带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网络,它以方建技校、清晨技校等社会办学力量为依托,是一个覆盖全县的庞大就业网络。

同时,该局对那些有资金、有技术、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提高了其创业能力。

目前,该局鼓励和引导全县各类技校举办电脑、电焊、服装缝纫等7个培训班,有两千多农民工正在参加培训。

2.对农民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教育。

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来增强农民工的法制观念,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从而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农民工自觉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通过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道德观念,促使他们努力把自己塑造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搭建就业桥梁,鼓励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

首先,积极搜集用工信息。

就业主管部门要从被动等信息变为主动搜集就业信息,组织岗位开发。

一方面,要加强与本地企业及周边企业联系沟通,从而保持用工信息畅通。

例如,济宁市汶上县组织了25家县内企业举办用工求职洽谈会3场,达成就业意向3500余人次。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工具,主动快捷搜集本地就业信息,了解就业动态。

其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

要通过电视台、网站、电话等媒体向农民工及时发布用工信息;采取召开座谈会,在车站、集市等流动人员密集场所,发布各种就业信息,使农民工及时了解本地就业信息。

最后,畅通农民工就业渠道。

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举行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主动与本地企业,特别是一些用工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劳务用工合作,组织一定的劳务输出。

另外,积极扶持本地企业多用农民工,更好地实现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四)优惠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城镇企业转产投资农业

大量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企业难以承受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纷纷出现停产、半停产、倒闭或破产,有些企业则开始考虑转产。

我们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那些考虑转产的企业投资农业。

通过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那些因金融危机影响而经营困难的城镇企业来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而引导农民所承包的耕地入股,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企业不仅能集中对土地进行建设和管理,还能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包括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

(五)鼓励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和引导那些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一定技能、具有自主创业意愿和行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现以创业来带动就业。

为鼓励农民工创业,我们需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宣传创业精神,转变农民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宣传方法,树立身边典型,为农民介绍成功经验,以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敢于创业精神。

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工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2.降低创业门槛,支持农民工创业

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切实放宽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限制,制定并实施优于外资的各种优惠政策。

在行政服务上,简化有关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有关手续和程序,及时开辟绿色服务通道,构建创业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咨询和各类信息服务;在政策服务上,放宽创业经营场所限制,并对农民工创业用地给予优惠、财税上的扶持,大力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成本。

另外,政府还要对各种收费行为进行规范,探索逐步取消对农民工创业的一些收费项目,对返乡农民工投资经营的经济实体,实行“零收费”政策。

3.拓宽融资渠道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服务,对农民工创业给予便利的资金支持。

通过鼓励和引导金融创新,探索引导民间融资,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来拓宽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融资渠道。

另外,放宽创业融资抵押物的范围,建立农民工创业担保基金,为农民工创业设立专项扶助基金,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确保创业融资渠道的畅通。

(六)加强返乡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使农民工返乡后也能享受到各类社会保障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

另外,各地妥善安排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及子女义务教育等服务,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以确保农民工无后顾之忧。

同时,要全面落实农民工承包土地的权力,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总之,做好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是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不但要看到其严峻形势,而且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解决好返乡农民工本地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马红梅,金彦平.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9(3).

【2】李珂.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2009

(1).

【3】刘博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J】.企业导报,2009

(2).

【4】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新论【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邓秀华.金融风暴中的农民工【EB/OL】.(2009-04-02).

【6】薛林,王海霞,孟春林,贾树花.金融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8):

59-60.

【7】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

进城农民.

【8】税秋菊.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0,(9).

【9】陆学艺,龚维彬:

“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第9期.

【10】宋成一,赵永乐.关于完善农民工就业的经济政策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

【11】柯振发: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境及其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中共经济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12】龙小伟、王超: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扶持体系的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许昌市统计局.对许昌市返乡农民工现状分析【Z】.2009-06-02.

【14】姜涛,李福来.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3).

【15】韦云凤.广西返乡农民工就业困境及对策【J】.广西.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李玮老师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他的谅解与包容。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李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