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7378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第五章习题和答案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一遵循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步骤

(1)写: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2)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3)等:

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4)标:

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得是否恰当。

(注:

计量数比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3)观察法等

四意义

(1)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以及反应条件

(2)微观意义:

表明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对气体来说,还表明体积比)

(3)表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

(以C+O2

CO2为例)

宏观: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微观:

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量: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五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1)反应物是什么

(2)通过什么反应条件(3)生成物是什么

(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粒子的相对数量(5)反应前后质量守恒(6)化学反应类型等

(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例1: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理论依据是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质量比、粒子数目比)。

【答案】C

例2:

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

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23:

9B.16:

9C.32:

9D.46:

9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X+2Y=R+2M

119

1.6g4.4gx

(1)

x=3.6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Y的质量为:

4.4g+3.6g-1.6g=6.4g

Y和M的质量之比是:

6.4g:

3.6g=16:

9。

【答案】B

例3:

在化学反应A+B=C+D中,有1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

若反应后生成5gD,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 

A.5gB.4gC.2g D.1g

【解析】此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根据反应物A+B的质量总和10+20=30(g),可推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为30g。

已知生成的C是5g,则D的质量应是30-5=25(g),由此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10∶20∶5∶25,再运用这个质量比,计算生成5gD,需要A的质量是2g。

【答案】C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习题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不能确定

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在于反应前后()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酒精和50g水混匀后形成60g酒精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

D.1g氢气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

5在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煤渣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B.伐倒的树木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C.铁生锈以后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D.水结成冰以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相等

6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

A.分子种类B.原子的相对质量C.原子个数D.原子种类

7“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已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生成的化学工艺理念。

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煅烧硫铁矿:

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B.湿法制铜:

Fe+CuSO4===FeSO4+Cu

C.制烧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D.制环氧乙烷:

2C2H4+O2△,催化剂2C2H4O(环氧乙烷)

8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9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氮元素和氧元素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氮元素和碳元素D.氮元素和氢元素

10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R+3O2点燃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g,氧气质量3g,氧化镁质量5g

B.镁持质量3g,氧气质量2g,氧化镁质量5g

C.镁的质量1g,氧气质量4g,氧化镁质量5g

D.镁的质量4g,氧气质量1g,氧化镁质量5g

12“绿色化学”是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产物,使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已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生成的化学工艺理念。

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煅烧硫铁矿:

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

B.湿法制铜:

Fe+CuSO4===FeSO4+Cu

C.制烧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D.制环氧乙烷:

2C2H4+O2△,催化剂2C2H4O(环氧乙烷)

13化学方程式:

S+O2

SO2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A.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B.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C.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1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氮元素和氧元素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氮元素和碳元素D.氮元素和氢元素

15在化学反应2x2+3y2加热2R中,用x、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x2y2B.x2y3C.x4y5D.x3y2

16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煤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煤少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白色粉末质量比镁条少

C.5g蔗糖加入95g水中,得到100g蔗糖溶液

D.高锰酸钾加热后,余下的固体质量比原来轻了

170.5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1gB.2gC.4gD.8g

18当mg硫和n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A.等于(m+n)gB.大于(m+n)gC.小于或等于(m+n)g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

SO2↑B.4Al+3O2

2Al2O3

C.P+O2

PO2D.Mg+O2

MgO2

20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H2O、H2、O2的质量比为()

A.9:

1:

16B.9:

1:

8C.9:

2:

8D.10:

1:

9

21.在化学反应X+2Y====Z中,3g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A.2.5gB.3gC.5gD.6g

22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Al+H2SO4====AlSO4+H2↑ 

B.2Al+3H2SO4====Al2(SO4)3+3H2↑

C.Al+2H2SO4====Al(SO4)2+2H2↑

D.2Al+H2SO4====Al2SO4+H2↑

2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能燃烧,反应如下:

2CO+O2点燃2CO2,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A.2∶1∶2B.7∶8∶11C.14∶8∶11D.7∶4∶11

24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

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A.FeSB.Fe2S3C.FeS2D.FeO

25.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放出氧气最多的是

A.KMnO4B.H2O2C.H2OD.HgO

26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

A.1、2、3  B.2、4、1  C.4、8、2  D.4、4、1

27在3B+2A=C的反应中,10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2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3∶2∶1B.12∶10∶22C.4∶5∶22D.5∶4∶22

28某可燃物4.6g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29化学方程式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相对分子质量为:

A.58.5B.117C.114D.14

30A和B的混合物212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已知2A+5B====4C+2D,测得C与D的质量比为44∶9,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

A.176gB.141.3gC.44gD.36g

3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H2SO4(浓)加热CO2↑+SO2↑+H2O

(2)C2H5OH+O2点燃CO2+H2O

(3)Al(OH)3加热Al2O3+H2O

(4)C+CuO高温Cu+CO2↑

(5)Na2CO3+HClNaCl+CO2↑+H2O

32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物质。

(2)学校开运动会用到发令枪,所用弹药主要是红磷,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

(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酸钾、硫粉、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的。

它在密闭容器里引燃,则急剧反应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钾、碳的最高价氧化物以及氮元素的单质。

33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催化剂

⑴一氧化氮是工业制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X+5O2

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⑵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的排风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每1分,共6分)

⑴NH3+CI2===N2+NH4Cl

⑵FeS2+O2===Fe2O3+SO2

⑶C3H8+O2===CO2+H2O

⑷N2O3+Fe===Fe3O4+N2

⑸FeS2+O2===Fe2O3+SO2

⑹Al(OH)3+H2SO4===Al2(SO4)3+H2O

35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

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填a、b或c),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填“A”或“B”)。

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装置A制氧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仪器

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36、简答题

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加热高锰酸钾后留下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小。

 

(2)液氧气化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答案

1~5BACDB6~10ADCDC11~15BDADB16~20CCCBB21~25CBDCC26~30CDAAA

31

(1)1;2;1;2;2

(2)1;3;2;3(3)2;1;3

(4)1;2;2;1(5)1;2;2;1;1

32⑴3Fe+2O2

Fe3O4⑵4P+5O2

2P2O5

⑶2KNO3+S+3C

K2S+3CO2↑+N2↑

33.⑴NH3;⑵2CO+2NO

2CO2+N2;

34⑴8;3;1;6⑵4;11;2;8⑶1;5;3;4⑷4;9;3;4⑸2;3;1;6⑹4;11;2;8

35

(1)b  2KMnO4=====K2MnO4+MnO2+O2↑

(2) B   2H2O2=====2H2O+O2↑

(3) 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引起试管破;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61.因为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所以由微粒聚集起来的宏观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总和不变。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质量总和。

反应后有气体放出,所以留下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小。

②不符合,因为液氧气化是物理变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