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713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docx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1、消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包括消防法律、消防行政法规、技术标准等。

(√)

2、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强制约束力的不同,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3、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规范,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4、消防工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

5、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6、“防消结合”,就是把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相互相成、互相促进。

(√)

7、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物质的闪点越高(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8、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包括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

9、可燃物质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着火(自燃)。

(×)

10、由于水分布广泛,取用方便,在化学性质上呈中性、无毒,且冷却效果非常好;因此,水是最常用、最主要的灭火剂。

(√)

11、电路一般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4个基本部分组成。

(√)

12、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

13、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实际上都是防雷装置中接闪器呈现的不同类型。

(√)

14、在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局部(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然,标志着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

(×)

15、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割设施)分隔而成,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

16、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物地面(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进行分隔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蓄烟能力的空间。

(×)

17、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保障建筑物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

(√)

18、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能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的系统。

(×)

19、消防安全检查是单位内部结合自身情况,适时了解本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整改存在问题和隐患的一项消防安全管理活动。

(√)

2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

21、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至少每月(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至少每季度(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

22、在发生火灾疏散物资时,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

(√)

23、当灭火人员能够接近着火物时,应迅速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尽量将火势控制在初期、低温、少烟阶段。

(√)

24、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灾时,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

25、防火巡查人员应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对无法当场处置的,应立即报告;如发现初期火灾应及时扑救并立即报警。

(√)

26、常见的引火源包括:

明火焰、电火花、高温物体、撞击与摩擦、光线照射与聚焦、绝热压缩(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等七类。

(√)

27、气焊、气割作业时,产生的熔渣温度可达2500℃(2000℃)。

(×)

28、一般来说,电焊熔渣粒径越大,飞散距离越近,环境温度越高,则熔渣越不容易冷却,也就越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

(√)

29、无焰燃烧的烟头是常见的高温物体,烟头中心部位温度在700℃,其表面温度约为200~300℃,可以引燃纸张、可燃纤维、可燃粉尘等。

(√)

30、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

(√)

31、办公室用电设备(如空调、电脑、打印机等)应避免长时间待机,严禁私自增加大功率用电设备,下班离去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

32、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

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

33、在存放易燃物品的场所,照明灯具下方不应堆放易燃物品;在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汽的场所,应选用防爆照明灯具。

(√)

34、防火门:

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够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要求的门,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

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

(√)

35、设置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具有手动、自动和机械控制功能。

(√)

36、消防控制室是利用固定消防设施扑救火灾的信息指挥中心,是建筑内消防设施控制中心枢纽。

(√)

37、一旦出现火情,消防控制室将成为信息汇集、显示、处理的中心,及时、准确地反馈火情的发展过程,正确、迅速地控制各种相关设备,达到疏导和保护人员、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

(√)

38、消防控制室每班不应少于2人。

当出现报警信号后,1人负责到现场确认火情,1人在消防控制室监控设备,及时处理或启闭相关消防设备。

(√)

39、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具有向指定区域播报火灾应急信息,用于人员疏散和灭火指挥的功能。

(√)

40、水基型灭火器包括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CO2灭火器(不包括CO2灭火器)。

(×)

4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

(√)

42、在室外使用灭火器时,应选择在下风(上风)方向,对准火焰最上部(根部)进行喷射。

(×)

43、干粉灭火器一经开启使用后,必须进行再充装。

(√)

44、消防水枪根据射流形式,主要分为直流水枪和喷雾水枪(还包括直流喷雾水枪和多用水枪)。

(×)

45、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

46、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设有能在60s(30s)内使该区域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

(×)

47、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

48、仅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报警后,应直接下降至地面,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反馈信号。

(√)

49、消防设施、器材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杂物和其他设备。

(√)

50、因工作需要,现场消防设施需要移动、拆除时,应釆取临时防火措施,并得到主管部门批准;工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恢复。

(√)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以(C)为核心,以消防法规、消防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为补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刑法B.行政处罚法

C.消防法D.安全生产法

2、我国现行的消防法于(C)开始实施。

A.1998年9月1日B.2005年9月1日

C.2009年5月1日D.2002年5月1日

3、下面(D)行为既是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又是治安违法行为。

A.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消防设计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的B.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C.违反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

D.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4、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制定的部门不同,划分为(B)。

A.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C.规范和标准D.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5、《消防法》规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B)。

A.考核上岗B.持证上岗C.培训上岗D.定期上岗

6、《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依法向(C)申请安全许可。

A.公安机关B.人民防空办公室

C.公安机关D.城管大队

7、《消防法》规定,消防组织的形式包括公安消防队、(A)和志愿消防队。

A.专职消防队B.企业消防队C.社区消防队D.集体消防队

8、《消防法》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D)。

A.人身保险B.财产保险

C.养老保险D.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9、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B)。

A.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C.五日以下拘留D.十五日以上拘留

10、我国《刑法》规定,对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C)。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B.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D.三十万以下罚款

1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一亿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A)。

A.重大火灾B.特别重大火灾

C.一般火灾D.较大火灾

12、(B)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A.A类B.B类C.C类D.D类

13、我国消防工作贯彻(A)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C.以防为主,以消为辅D.救人为主,物质为次

14、燃烧是可燃物与(A)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稳定剂

15、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和(C)。

A.火焰B.温度C.引火源D.热源

16、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B)和相互作用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

A.一定强度的引火源B.一定的点火能量

C.引燃温度D.引燃能量

17、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氧。

空气中氧的含量大约是(B)。

A.18%B.21%C.28%D.31%

18、下列燃烧产物中,(B)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H2OB.COC.CO2D.SO2

19、利用控制新的燃烧条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修筑防火墙等,这样的防火方法称之为(D)。

A.控制可燃物B.隔绝空气

C.消除着火源D.阻止火势蔓延

20、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的温度降低到(A)以下。

A.燃点B.闪点C.沸点D.自燃点

21、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D)。

A.流动性B.蒸发性

C.热膨胀性D.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22、下列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C)。

A.氰化钾B.金属钠C.黄磷D.纸张

23、根据水的性质,水的灭火作用有多种。

由于水的汽化将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所具有的灭火作用是(B)。

A.冷却作用B.窒息作用

C.稀释作用D.分离作用

24、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A)。

A.热效应B.磁效应C.机械效应D.电效应

25、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地线)在某一点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造成相碰或相接,引起电气回路中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称为(A)。

A.短路B.接触不良C.过载D.漏电

26、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由于接触面处理不好,接头松动,造成连接处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的现象,称为(B)。

A.短路B.接触不良C.过载D.漏电

27、以下(B)方面属于造成过载的原因。

A.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构强度下降

B.设计有缺陷,使额定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造成超载运行

C.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