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7101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代会教案设计.docx

人代会教案设计

《一年一度人代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能力:

积极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知识:

1、知道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教学重点: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课时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电影剪辑和其它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了解一些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搜集一些中学生积极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典型事例,并做好课堂交流的准备。

课前预习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人口有13亿之多,有人戏称,每人说一句话,就有13亿句。

这样,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A.是不可能的B.只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方式C.只能由人民政府代为行使D.只能通过直接参与国家政权的方式

二、填空题

1、在我国,(   )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2、实行(               )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课内探究案:

情景导入:

“开国庆典”电影剪辑,导入新课

教师:

刚才我们再现了让每一位中国人永远难忘的历史瞬间,从那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了,那么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呢?

板书课题:

一年一度人代会

一、阳春三月看人大

探究活动一:

课堂调查

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等渠道你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了解多少?

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小组合作交流:

略。

展示课件:

一组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从感性上认识人代会。

师:

那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生:

略。

师:

总结: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材料,说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小组合作交流:

略。

师:

归纳:

(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授予它们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

(2)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3)人大和和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它们的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二、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问题探讨:

农民工代表提议在城市建立农民工公寓

城市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新工人公寓社区”,以不超过1500元/平方米的价格卖给“新工人——农民工及其子女,这样还清住房贷款之后,他们就可以在城里安居。

昨日,全国第一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向大会递交建议,提出让“新工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转化为城市居民。

胡小燕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以上,国际上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农民都在30%以下,中国有户籍农民依然高达65%以上,中国必须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

  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新工人”——农民工及其子女已经有2亿~3亿多人。

预计未来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成为“新工人”。

为此她提出,政府应创造条件,让“新工人”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转化为城市居民。

(1)从胡小燕的事迹中,你感悟到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2)人大代表怎样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

师:

请学生阅读教材P56材料。

生:

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略)

师: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他们应如何代表人民履行职责?

生:

略。

学生总结并阅读: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同时,人大代表又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从而保证了人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心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师: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重大的政治意义?

小组合作:

思考并回答。

(略)

师:

总结如下: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提升情感]

师: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小主人,应如何尽自己的责任?

生:

(1)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

(2)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小结:

师生围绕板书提纲完成共同。

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  B   )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行政权④最高决定权 ⑤最高监督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某市开展人民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的试点,要求人民代表向选民汇报工作。

这说明人民代表                                 (   A  )

①要接受人民的监督②其资格由所从事的职业决定  ③要与人民保持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这反映出(   A   )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②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③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共同制定的  ④我国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近3000名代表认真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

这表明(D)

①政府、法院、检察院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人大代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据此回答5——7题。

5.一些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加强农村改厕改水和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议案。

这反映出(A)①人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具有高度责任感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只有人大代表才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④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省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三分之一、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三位农民工代表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D)A.更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B.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民情和民意

C.有利于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更好行使民主权利

D.省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越来越不重要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会议经过表决,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B)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决定权    C.最高监督权    D.最高任免权

8.关于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

①三者的分工不同,但是职责是相同的

②三者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③三者的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

④三者必须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就是(C)

A.监督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B.监督人民

C.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D.接受人民的监督

10.据2008年7月10日人民网报道:

湖北省宜都市聂家河镇肖家岗村党总支书记武书军,是宜都市第五届、六届人大代表。

从当代表的那一刻起,武书军便时时告诫自己:

当代表是选民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选民心中有杆秤,当代表要对群众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责任,心怀群众,倾心履职,代表在选民心中就会有份量。

多年来他为此而努力,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以上材料说明了人大代表(D)

①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都由选民选举产生③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1.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应(D)①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

③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④提高政治参与意识、监督意识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1、据2008年7月27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

针对发生在垂直领导部门和派出机构的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甚至在一些地方已成了腐败“重灾区”。

7月25日,《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正式通过。

该《实施办法》有许多亮点和创新,加强对省以下垂直领导部门和派出机构的监督,明确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内容、明确监督情况向社会公开的方式和渠道,明确违反监督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就是对听取和审议省以下垂直领导部门和派出机构的专项工作报告作出了规定。

 

(1)材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机关和机构的什么权利?

2、2004年9月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请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

实行这一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课后拓展案:

活动探究: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数千名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

山东省泰安市阳光实验中学九年级

(2)班的同学们准备结合上述两个材料,运用所学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热情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主题:

请你为该班会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畅所欲言:

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假如让你发言,你会怎么说?

(3)献计献策:

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和考查同学们的应变能力,主持人现场设计了一个抢答题:

如果你是一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之中、之后,你应做些什么?

(4)身体力行:

主题班会的最后,主持人布置如下任务,请你结合当地实际,完成一份代表议案。

附代表议案:

_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第_______会议:

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议案

案由:

案据:

方案:

提案人

附:

答案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A4.D5.A6.D7.B8.C9.C10.D11.D

二、略。

课后拓展案:

活动探究答案.

(1)如: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光荣的代表,神圣的职责”等。

(2)①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在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深入调查、广泛听取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写成书面材料;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代表基层群众审议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国家的法律、决策,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自觉宣传和贯彻大会的精神,采用多种形式监督国家机关工作,做联系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4)只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即可。

 

第五课第二框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能力:

提高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

3.知识: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课前预习案:

1、填空

(1)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结成了         、         、         、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

1、阅读课本P59,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阅读课本P60-62,思考一下。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实施这一制度有什么意义?

二、课堂探究案

情景导入:

用歌曲《爱我中华》歌曲导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并说一下他们有什么特点(衣着,风俗,饮食等)。

1、学生自学课堂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

2001年7月17日,胡锦涛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赴拉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并赠送“民族团结宝鼎”中央人民政治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象征着什么?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P6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策)是怎样的?

探究活动三:

阅读课本P62,思考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们青少年怎样为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自己的贡献?

 

2、有效训练:

1)选择题

1.目前,生活在我国的民族除汉族之外,还有(   )

A.56个         B.55个    C.65个   D.80个

2、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A.平等     B.团结      C.友爱     D.互助  

3.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大杂居,小聚居  B.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

C.以汉族为主,多个民族杂居  D.大聚居,小杂居

4.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

A.民族平等、互助                  B.民族团结、统一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自我管理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主权,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依据是(   )

A.宪法      B.《刑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    D.《民法》

2)材料一毛泽东指出: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近几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材料三陈广元大阿訇表示:

“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崇尚和谐、追求团结的人们。

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更不是穆斯林所为,他们是挑起事端、制造混乱、搞分裂破坏国家的发展,他们的所为与民族、宗教问题无关。

1、 这则材料说明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性?

2、 针对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实行这一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我国的民族特点,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三、课后拓展案

材料一: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混杂、联结和融合。

所以,有些民族在迁徙、融合中消失了,有些民族在新的条件下重新组合,又获得了新生。

新疆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血脉相通,不断发展演变。

在新疆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格局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都相互离不开,共同推动了疆域发展和社会进步。

历史无数次证明,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

各民族人民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

材料二:

实施西部大开发应该是从2000年算起,到2007年应该是有7年的时间了。

在这个时间里,西部大开发的成绩首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包括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其中公路建设,现在西部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1万公里,三分之二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

交通设施包括民航机场,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铁路、水运航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材料三:

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本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 结合材料一说出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3、 材料三表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有什么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