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6125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docx

现场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和习题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选择题

1、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

A健康人B病人C残迹人D亚健康人

2、我国现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

A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B实行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C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D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3、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是()

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

D依靠科技与教育E动员全社会参与

F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A促进健康B治愈一切疾病

C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D消除疾病

二、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

2、卫生事业管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论述题

论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二章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韦伯的组织理论的作用?

3.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4.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5.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的特征?

6.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的关系。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8.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体系

2、组织

3、行政改革

4、卫生服务组织

二、选择题

1、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A专业治疗机构B卫生科研机构C健身房D医疗器械制造商

2、()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

A人力资源B财力C物力D信息

3、在利维特模型(Leavitt,1965)中,组织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

A目标B结构C技术D人员E环境

4、塞尔兹尼克的制度理论对组织的最大贡献在于()

A持续质量改进技术B管理行为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C强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差别及职能

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A法制原则B效率原则C统一与平衡原则D等级原则

E符合人性和适应环境的原则

6、以下哪些是我国的群众性卫生组织()

A中华医学会B中华预防医学会C中国医师协会

D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架。

2、简述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子系统及各自的功能。

3、简述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

4、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四、论述题

试述我国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及动因及实施。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00)的定义,卫生系统指的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基本目标的组织。

按照这个定义,所有与健康有关的组织或者活动都包括在这个系统中。

它包括传统的卫生服务组织,如医院、诊所、专业治疗机构、预防机构、卫生科研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制造厂商,包括与公共卫生有关的组织,如卫生行政组织,也包括广义的健康相关组织,如健身房、游泳池、老年公寓。

2、组织:

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群体。

有三个特征:

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

3、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使行政职能、行政体制和行政方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而进行的自我调整与变革。

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调整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也包括政府领导制度、公务员制度、机关管理制度的变革和行政办公手段的改进等。

4、卫生服务组织:

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者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眼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在我国,狭义的卫生服务组织可以大致包括医疗服务提供组织、预防服务提供组织、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组织、基层卫生服务组织,广义的卫生服务组织还包括血液及血液制品生产组织、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医学科研组织、医学教育组织、非政府(群众性)卫生组织等。

二、选择题:

1、ABCD

2、A

3、ABCDE

4、A

5、D

6、ABC

三、简答题:

1、卫生服务体系是由各种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形成的。

卫生行政组织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有着最紧密的联系。

卫生行政组织是指那些对国家公共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组织。

广义的卫生行政组织指一切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等管理功能的卫生组织机构,它包括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也包括卫生立法、司法机关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还包括企业、事业以及社会团体中管理卫生行政事务的机构。

狭义的

卫生行政组织指国家机构中的政府卫生部门。

卫生服务组织是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者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2、我国行政组织的设置有以下五个子系统:

包括:

①决策机构:

指位于行政组织系统最高层的核心机构,决策机构一般以领导班子的形式出现,如中国的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等。

②执行机构:

又称业务机构,如国务院所属的部、委、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相应的厅、局、处等。

③辅助机构:

为行政机构和执行机构实现行政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行使职能而提供决策信息、方案的机构。

④监督机构:

对各种行政机构及其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执法机构,如各级监察、人事机构。

⑤信息反馈机构:

负责了解组织运行情况,搜集、整理、分析与组织活动与效果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情报服务机构。

如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3、行政改革的一般动因,笼统地说,来自外部和内部。

外部因素,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重大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是行政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因人设事,机构和人员自我膨胀。

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主要有:

一是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二是政府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不合理;

三是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不清;

四是各级政府机构庞大,运行不协调,不灵活,不利于实现行政组织的效率原则;

五是法制不健全,无法依法行政,钻法律空子,出现大量“寻租行为”,不利于实现组织的法制化原则。

4、由于卫生服务本身的复杂性,卫生服务组织的管理比其他类型的组织更加复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②卫生工作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③很多工作带有救急性质,不可拖延;

④不允许有任何模糊或者错误;

⑤高度的相互依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高度协调;

⑥高度专业化;

⑦组织成员更重视职业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⑧对于医生的诱导需求和费用的倾向缺少有效的组织或管理控制手段。

四、论述题

(一)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动因

在前面一节中我们提出,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会要求组织不断重新设计和改革。

有很多因素促使组织的管理者重新思考某一个组织设计的适宜性。

按照权变理论,组织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从理论上看,影响组织变革的动因包括:

1.组织内部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组织绩效不良,患者不满意,经济效益不好,或者技术质量下降。

2.环境当中发生了某种变化,直接影响了内部的政策在某些情况下,环境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人群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层次增加,这些变化就需要组织设计和重新定位。

3.新项目或者新技术开发当一个卫生服务组织意识到某些市场或者服务内容非常重要,就需要改变组织的设计,以便向这一新的领域注入资本.相反,当旧的项目被抛弃的时候,就有必要进行新的组织安排。

4.领导人的更迭新的领导会不遗余力地重新考虑组织现有的设计。

新的领导会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组织,并且给组织带来创新性的思维。

(二)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实施

(1)建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提供体系:

把原有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改造成社区和综合医院两级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主要从事疾病诊治。

(2)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把原有的与疾病预防控制相关、但条块分割的专业防治站、所等重新整合成为综合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明确其预防保健功能和政府举办的公益事业单位性质。

(3)分化、建立新的卫生监督体系:

把原来在卫生防疫机构内的卫生监督职能分化出来,形成依法行政的卫生监督新体制,体现卫生行政管理由“办卫生”转变为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等手段“管卫生”。

(4)赋予群众性卫生组织更大的权威:

2002年9月生效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赋予中华医学会以负责医疗事故鉴定的权力。

(5)卫生全行业管理:

把原来行业和企业管理的医院逐步转为卫生部门管理。

(6)卫生服务提供组织的内部管理:

如转变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院长目标责任制,实行成本核算等。

第五章卫生保健制度

一、选择题

1、国家卫生保健制度包括自费医疗模式、国家税收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这是按()划分的

A国家经济水平B卫生服务的组织程度

C卫生保健费用的负担方式

D按筹资方式与卫生费用的补偿机制

2、卫生服务公平性差、效率低下,卫生资源浪费严重,是下列哪种卫生保健模式的特点()

A集成式国家税收模式

B合同式国家税收模式

C自费医疗模式

D社会保险模式

3、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目标()

A控制总费用

B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C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

D治愈各种疾病

二、名词解释

1、卫生保健制度

2、国家医疗保险制度

三、简答题

1、我国卫生保健制度存在什么主要问题?

2.英国的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对我国卫生改革有何启示?

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做法,试点工作存在什么问题。

第六章 卫生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卫生政策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是什么?

3、政策的组成要素及基本规律是什么?

4、卫生政策问题的确认程序是什么?

5、卫生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6、政策执行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7、政策评估的基本程序及方法有哪些?

8、政策终结的内容及形式有哪些?

9、政策运行过程中常见障碍的消除策略有哪些?

第七章 卫生规划

1.规划与计划有何异同?

2.制定规划对工作的开展有哪些负面影响?

3.制定规划时形势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4.拟定规划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5.制定卫生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收集3-5个区域的经济或卫生发展规划(或计划),分析其异同点。

第八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卫生人力资源

2.卫生人力规划

3.卫生人力绩效考核

二、选择题

1.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

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

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2.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A笔试、面试和观察

B面试、观察和操作

C有组织的现场观察

D有组织的群体分析

3.卫生人力规划中很重要的步骤之一是()

A目标年卫生人力医护比预测

B目标年卫生人力学历结构预测

C目标年人口出生率预测

D目标年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

4.卫生人力绩效考核方法之一是()

A民意比较法

B共同比较法

C领导比较法

D配对比较法

5.与其他卫生资源比较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之一是()

A卫生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

B卫生人力资源具有客观被动性

C卫生人力资源具有经济利用性

D卫生人力资源具有主观因素性

6.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专家意见基础上

B人群需要意见基础上

C人群生物学意见基础上

D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基础上

三、简答题

1.简述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

2.简述卫生人力发展规划主要内容。

3.简述卫生人力绩效考核的方法。

四、论述题

阐述卫生人力规划的主要步骤。

第九章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改进

3、质量审核

4、卫生服务风险管理

二、选择题

1、卫生服务的质量管理目前还主要是采用()和()两种方法。

A质量检验B对照研究C数理统计D理论研究

2、以下哪种观点不是质量的内涵()

A产品在使用时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B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

C产品的性能技术特别好

D产品的性能、成本、数量、服务等因素的综合组合

3、全面质量管理的办事程序包括:

()

A计划B执行C检查D处理

4、下列哪项不是质量审核的类型?

()

A服务质量审核B程序质量审核C流程审核D质量体系审核

5、评价卫生服务质量可以从()方面论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A地理B经济C服务

6、Donabedian最早提出测量卫生服务的质量包含()

A组织结构B工作过程C可及性D结果

7、以下哪项不是风险管理的要素()

A同情B交流C表格化D技术

三、简答题

1、简述质量管理演进的三个主要阶段。

2、简述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几种常见模式。

3、简述质量保证的条件。

4、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四、论述题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特征。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质量改进:

是使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的突破过程,质量改进的对象包括服务质量以及与它有关的工作质量。

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

3、质量审核:

是指确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的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适合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审核。

其目的在于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或纠正的措施。

4、卫生服务风险管理:

是指为预防和控制病人的伤害、医疗失当而引起的起诉以及所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一种管理办法。

二、选择题

1、AC

2、C

3、ABCD

4、C

5、ABC

6、C

7、D

三、简答题

1、在科学技术与生产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质量管理演进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也称事后检验,就是依靠检验手段对已经制造出来的产品进行检查,籍以鉴别产品的质量,区别合格品与不合格品。

②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大约开始于四十年代。

其基本特征是应用数理统计实施质量管理,用数据分析研究生产过程巾产品好坏的原因,控制生产程序,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简称T、Q、C):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是美国管理学家朱兰、费根堡等人在本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提出的。

后经日本等国家在应用中加以充实,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从事后检验、工序控制上升到对产品质量的保证、预防、提高定直到为用户服务的全部及全过程的管理阶段。

是质量管理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2、

(一)服务生产模式:

该模式将卫生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管理者最为关心的是确定服务属性的质量标准、选择服务工作中使用的资源和技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无形服务。

(二)卫生服务消费者满意模式:

强调顾客对服务质量的主观看法,重视服务质量的动态性、主观性、复杂性等特点。

(三)相互交往模式:

其核心是卫生服务提供者与利用者之间的相互交往。

服务质量由协调、完成任务和满意三个层次组成。

(四)卫生服务整体质量管理模式:

以顾客为中心,强调顾客的参与。

3、完备的组织系统;法律法规的保证;领导重视;足够的投入;建立目标;有效的激励与惩罚措施;适宜的绩效指标与标准;适宜的考评方法;建立医生/病人公开的对话机制;全体人员的充分参与;可靠的信息系统。

4、①全面性,即对质量管理对象所有方面都实施管理;②全员性,即从事卫生服务与管理全体人员都要参与质量管理,人人均应对质量负责;③全过程性,即把卫生服务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项工作,从设计到提供使用的全过程,都列入质量管理之中;④预防性,即把可能造成卫生服务质量低劣的因素控制起来,消灭在产生之前;⑤服务性,即要求卫生服务提供者为卫生服务消费者服务,卫生服务过程上道环节为下道环节服务;⑥科学性,即质量管理要靠科学,要采用先进的科学质量管理方法。

四、论述题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有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可供性以及责任性等6个明显特征。

(一)综合性

卫生服务的综合性是指服务对象应包含全体人群,尤其要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口为重点。

对脆弱人群,如贫困下岗人群、失业人群、老年人口以及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公平性应给予特殊关心;服务内容应含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其中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体现三级预防和三级医疗的观点。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防止疾病发生,对健康人群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自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危险因素的作用;二级预防通过筛检发现无症状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提高治疗工作效果;三级预防是防止伤残,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恢复劳动生产能力。

因此,对社区全体人群(不单纯指病人)提供综合性服务是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特征。

(二)连续性

卫生服务连续性还表现在全体医生应该向服务对象的健康全面负责,向服务人群提供连续、系统的服务内容,对服务对象中的健康人群推行健康促进活动;对亚健康人群推行筛检活动,早期发现无症状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生活环境和致病原因进行周密研究,杜绝可能的危险因子,使疾病达到根治的目的。

(三)协调性

协调性是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协调性是由卫生服务的内容、方式及组织形式所决定。

发展卫生服务的目的是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达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促进卫生服务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卫生服务供给形式由传统的医务人员等候病人转变为医生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从院内转向社区和家庭;服务对象从患者转变为全体人群,通过服务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促进卫生服务的协调发展。

组织形式的协调是卫生服务质量的组织保证,将卫生服务纳人社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体现政府领导,部门协调。

(四)可及性

可及性是论述卫生服务对象具备接受服务的能力。

评价卫生服务质量可以从地理、经济和服务3方面论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社区卫生服务的布局、服务半径和居民到达第一级接触医疗点的距离等,都是评价地理可及性的客观指标。

医药费用上升已经成为社会和居民家庭的沉重负担,WHO认为,80%的医疗问题应该在社区一级予以解决,实际情况远不是如此。

(五)可供性

可及性是从需方出发分析人群对卫生服务的接受性,可供性是从供方出发分析卫生系统能够提供卫生资源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程度。

网络、人才和经济补偿机制是支持卫生服务不可缺少的条件。

现有卫技队伍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应该采取岗位培训和岗前培训的两种渠道培养全科型人才。

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要改变以往投人不足,以医疗补贴预防保健的传统形式,建立一种具有生机活力的经费补偿机制,采取国家财政投人增加一点、医疗保险制度报销一点、社区和集体支持一点、个人卫生费用由自己付一点的“四个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责任性

个人、家庭、社区、专业和各级政府承担卫生服务的责任。

卫生服务首先要从个人做起,将“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人人享健康”的精神化为实际行动。

“健康从家庭、学校和工厂开始”,保障健康要从家庭做起,在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场所开展卫生保健。

家庭的态度对个人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应担负起传播文化、指导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作用。

落实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任,用大卫生观念指导卫生服务,将卫生服务纳人社会经济发展的轨道。

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一级医疗机构提供基本服务,二、三级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中心提高医疗技术,支持社区服务,指导一级医疗机构提高技术,承担转诊任务,并加强预防保健工作。

WHO在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中重申:

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力,各级政府承担保护居民健康的职责。

第十章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一、选择:

1、与其它卫生资源比较,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是()

A、能动性B、两重性C、时效性D、再生性。

2、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的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A、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B、人群需要意见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C、人群生物学需要意见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D、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二、问答:

1、简述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广州市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并分析其分布不合理之处,提出改善现状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二章 卫生改革与发展

1.试述卫生管理体制有哪些变化趋势?

2.试述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我国存在着卫生服务不公平的情况吗?

试举出堂上案例之外的例子说明。

4.根据这一案例,请你提出促进人人健康公平性的措施。

第十三章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一、名词解释

1、卫生行动

2、DALY

3、卫生系统反应性

二、选择题

1、对卫生系统绩效的检测主要集中在()

A健康状况B反应性C筹资公平性

2、健康期望寿命是以()为基础计算而得。

A死亡B生活自立能力完全丧失C身体完全健康

3、目前WHO对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测量主要有()和()

A知情人物访谈B实地调查C家庭调查

三、简答题

1、简述筹资公平性的含义.

2、简述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

3、简述卫生系统的几种关键职能及面临的挑战.

4、简述研究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意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无论是个人卫生保健、公共卫生服务还是部门间发起的以增进健康为首要出发点的行动.卫生行动的衡量标准是该行动必须以增进健康为首要出发点.

2、DALY即伤残调整寿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是生命数量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可较好的评价疾病负担.

3、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可分为2个部分:

一是对个人的尊重;二是以病人为中心.

二、选择题

1、ABC

2、B

3、AC

三、简答题

1、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卫生投入,个人和家庭对卫生的投入,应当按照其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而定,而不是根据其所获得的服务成本来确定.衡量卫生筹资是否公平,一看政府补贴如何分配和使用,二看卫生服务项目或保险覆盖了哪些人,三看疾病风险是如何分担的.

2、衡量健康的主要指标有如下几类:

一是生命统计资料:

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平均期望寿命.

二是疾病统计指标,主要反映人群发病、患病、感染、残疾情况的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及残疾率等.

三是评价人群健康新指标,减寿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等.

3、卫生系统的有四种关键功能:

管理、筹资、服务提供和资源筹措.

管理:

最重要的功能.在管理方面主要的挑战就是要加强国家卫生部对卫生系统提供政策指导方向的能力.

筹资:

适宜的筹资方式可以促进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卫生筹资的主要挑战是扩大预付制,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