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5805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docx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修订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关于修订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及试行学分制的意见

一、对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

2005年,学院通过学习沿海10余所独立学院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本学院实际,组织制定了全校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这一方案中,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培养目标上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养方案中实现了课程设计模块化;

3.现了课程模块选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社会及个性需要提出了分流培养;

4.在设计专业方向模块时,设置了一些边缘性专业方向及课程,保证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于:

1.素质教育模块,但无素质教育课程;

2.选修只在专业方向课模块出现,从总体上说,选修课数量太少;

3.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学分化。

二、为什么要修订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

1.修订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学院的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我院的办学目标为“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决定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由单一的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转换,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的多种需求和学生及家长的多种需求服务。

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行学分制。

因此,修订200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推行学分制。

我院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才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在2005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是薄弱的一环,因此,有必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素质教育。

2.我院正在开展教育部规划课题“构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此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学院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也是课题研究深化的过程。

当然,从研究的角度说,课题研究还得通过实验上升到理性、理论层次。

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避免实践的盲目性,自发性,从这个角度说,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应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改革模式。

3.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注重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

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我院的对外交往和交流日益增多,为方便交往和交流,学分制的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上。

三、我院选择什么样的学分制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学分制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计划指导下的学分制,2.学年学分制,3.复合型学分制,4.加权学分制,5.“特区式”学分制。

选择什么样的学分制取决于内外部条件是否具备。

从我院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选择计划指导下的学分制或特区学分制,我们是有困难的。

如果允许学生跨年级、专业选课,势必出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比如,取消行政班,按学分获得的多少编班;再比如,为避免排课冲突,按全日额排课(一天13节课);晚上、周六、周日排课;延长中午、晚上就餐时间等。

在学分制试行初期,出现这些问题,势必会加大推行学分制的难度。

从上述分析来看,学分制的推行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管理问题,实际上牵涉到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而管理的变革难于一蹴而就,如要强制启动,往往会因管理不到位导致学分制推行的失败。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将学分制的推行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确定不同目标分步实施。

综上所述,我院学分制的推行应以学年学分制为第一阶段,经过5年的试行逐步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计划指导下的学分制,其阶段的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在同一专业按年级实行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数量,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及选修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

同时保持现有行政班,基本不打乱现有在校生的专业设置及人员配备,为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机构及相关机构保留一定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制定并形成配套管理规章制度。

这一阶段应以2-3年为宜。

第二阶段,同一专业内开展跨年级选课。

经过第一阶段的运作,在选课机制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允许学生在同一专业不同年级选课,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选择学习进度,同时在保留行政班的同时,设立教学班,保证学分制改革不影响学生管理工作,也为学分制进一步发展后,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留出空间。

这一阶段以1-2年为宜。

第三阶段,全面过渡到计划学分制,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系选课,实现全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这一阶段大致需要2年的时间。

四、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思路

传统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分的计算主要是以课堂教学的周学时为基础,即以课堂学习的时数来确定的,而没有把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种种有组织的学习行为包括在内。

通常国内绝大多数学校将本科学分规定为145-165学分,专科学分规定为100-115学分。

这似乎成了金科玉律,无人敢于突破。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深入发展,不少学校将教学视野拓宽到了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教学实践等上来,并将这些活动纳入学分管理,进入教学计划。

在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吸纳这些内容是一个难题,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采用的办法是:

1.降低各课堂教学的学分值,以留出学分空间,比如,有的学校规定20学时为1学分,实际上应为16-17学时为1学分;2.压低实践教学的学分数,比如,有的学校将实习、专业实践定为20个工作日为1学分,实际上应1周(5天)为1学分。

这样处理,导致了多种问题的出现。

其一是学分制的扭曲、变形,学分计算的零碎化,复杂化;其二是用课堂教学的标准类推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的学分,会出现有失公平、公正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就学生相同的精力投入来讲,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的学分大大低于课堂教学的学分,这样做将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的精力投入降低,不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其三是现行的课程教学计划从形式上说,是为实施课堂教学计划而设计的,对课堂教学是适用的,但对实践教学而言,涉及到共性的部分是适用的,但如要考虑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特殊性,现行教学计划等文件的容量就无法满足需要了。

从哲学上讲,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内容发生变化时,形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果我们把人才培养方案看成是内容,学分制看成是形式,那么当人才培养方案了发生变化,要求强化并突出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时,学分制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就是我院在制定2008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将与实践教学、创新教育有关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外的教育活动整合起来,进行分析、归纳、分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将实践教学,创新教育从人才培养方案中独立出来,分别设立课堂教学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及创新教育培养方案,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应有地位,也有利于树立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有利于这两类教育的特殊性和教学规律的探索,从而促进其深入发展。

第三,根据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哲学观点,当作为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生变化时,作为形式的学分制也应相应的变化,即分别制订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和创新教育学分,尽量避免绝大多数高校如上所述的弊端。

第四,人才培养方案如按这一思路搞,无疑总学分是增加了,但增加部分主要是过去未纳入计划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培养方案上,无论本科还是专科,学分量都维持在均衡的水平上。

五、关于综合素质教育

我院经过二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后,正式将综合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课堂教学课程计划中独立设置了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现将我院素质教育课程的有关问题归纳如下:

(一)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意图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人文、科学及社会适应性诸方面知识的掌握上,而应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及社会适应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纲,以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为目,各分册、围绕纲、目组织材料,构建课程,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如在教学管理上,对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采用必修加限选的方式,可保证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素质结构。

(三)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1.人文素质教育部分

总的来说是培养学生对人文学科各分支的框架性理论的掌握与对人文的关切,即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对人文的关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

(2)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

(3)对自然和文化传统的关怀;

(4)对不同观念的宽容;

(5)对群体合作生活的真诚愿望。

2.科学素质教育部分

总的来说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形成科学理性,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懈追求真理的愿望;

(2)运用逻辑或科学方法进行怀疑科学思维;

(3)自我反思和批判的精神。

3.社会适应性部分

从整体上说,是从社会与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化知识,形成较宽广的社会适应性,

对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现代社会特点,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即自主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

(2)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而不是社会要求的角度,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与人相处;

(3)突出个人对社会的主动适应及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能动作用。

(四)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

综合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及职业素养三大块,其中人文素质教育设上、下分册。

各册主要内容如下:

1.人文素质教育(上)主要内容为,上篇:

人生境界、自我实现、青春·性爱·婚姻、女性意识、知识分子、生存勇气等;下篇:

历史记忆、启蒙、革命、自由、民主宪政、平等公正、人权等。

2.人文素质教育(下)主要内容为:

中西文化导论、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西哲学、中西政治文化、中西宗教文化、中西教育、中西科学技术、中西文学、中西艺术、中西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

3.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

科学与技术概论、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当代高科技及其发展、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等。

4.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概论篇:

职业素养总论、大学与大学生生活;修炼篇: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热爱生活、交流合作与礼仪、自主管理、道德与法;实战篇:

职业规划、就业导航、创业等。

六、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由3个独立部分组成。

第一为课堂教学培养方案,第二为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第三为创新学分培养方案。

前两个培养方案为指令性培养方案带有强制性质,后一个实质上为奖励性培养方案,只要求学生完成最低学分,学生超额获得学分的,则可免修、免听一定的课程。

(一)课堂教学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1.课堂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结构

(1)普通教育

普公共基础必修

通公共基础选修

教素质教育必修

育素质教育选修限选

任选

(2)专业教育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必修

核心课程选修

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必修

专实践性课程选修

业选修模块1必修课程

教选修课程

育专业方向课程选修模块2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

二次分流课程考研方向选修

就业方向选修

2.课堂教学培养方案的体例结构

由于实行学分制,加之新培养方案需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的教学计划体例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现将教学计划的体例结构列表如下:

×××专业本科课程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比例

选课时间

备注

1

2

3

4

5

6

7

8

普通教育

公共基础模块

必修

 

 

 

 

 

 

 

 

 

 

 

 

 

 

 

 

 

 

 

 

 

 

 

 

选修

 

 

 

 

 

 

 

 

 

 

 

 

 

 

 

 

 

 

 

 

 

 

 

 

素质教育模块

必修

 

 

 

 

 

 

 

 

 

 

 

 

 

 

 

 

 

 

 

 

 

 

 

 

选修

 

 

 

 

 

 

 

 

 

 

 

 

 

 

 

 

 

 

 

 

 

 

 

 

小计

 

 

 

 

 

 

 

 

 

 

 

专业教育

核心课程模块

必修

 

 

 

 

 

 

 

 

 

 

 

 

 

 

 

 

 

 

 

 

 

 

 

 

选修

 

 

 

 

 

 

 

 

 

 

 

 

 

 

 

 

 

 

 

 

 

 

 

 

实践性课程模块

必修

 

 

 

 

 

 

 

 

 

 

 

 

 

 

 

 

 

 

 

 

 

 

 

 

选修

 

 

 

 

 

 

 

 

 

 

 

 

 

 

 

 

 

 

 

 

 

 

 

 

专业方向模块

必修

 

 

 

 

 

 

 

 

 

 

 

 

 

 

 

 

 

 

 

 

 

 

 

 

选修

 

 

 

 

 

 

 

 

 

 

 

 

 

 

 

 

 

 

 

 

 

 

 

 

二次分流模块

必修

 

 

 

 

 

 

 

 

 

 

 

 

 

 

 

 

 

 

 

 

 

 

 

 

选修

 

 

 

 

 

 

 

 

 

 

 

 

 

 

 

 

 

 

 

 

 

 

 

 

小计

 

 

 

 

 

 

 

 

 

 

 

合计

 

 

 

 

 

 

 

 

 

 

 

与05级计划相比,体例结构上的变化为:

1、做实了素质教育模块。

2、增加了实践性课程模块,实践性课程模块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及各系曾放在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性课程,比如艺术系的“色彩写生”、文传系的“硬笔书法”等。

3、增加了“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的比例”一栏,增加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克服“满堂灌”,倡导师生互动,加强教学实践。

3.课堂教学培养学分结构

(1)文科、艺术类

普通公共基础模块必修24学分55.8%

教育43学分80.4%选修19学分44.2%(限选层次选修)

53学分素质教育模块必修6学分60%

35%10学分19.6%选修4学分40%

总学分150分

必修68学分45.3%核心课程模块必修32学分72.8%

选修82学分54.7%44学分45.4%选修12学分27.2%

专业实践性课程模块必修6学分46.2%

教育13学分13.1%选修7学分53.8%

97学分

66%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必修0

34学分35%选修34学分100%(方向选修)

二次分流模块必修0

6学分6.2%选修6学分100%

(2)理工、经管类

普通公共基础模块必修24学分43.6%

教育55学分84.6%选修31学分56.4%(限选层次选修)

65学分

40%素质教育模块必修6学分60%

10学分15.4%选修4学分40%(限选)

总学分162

必修68学分42%核心课程模块必修32学分72.8%

选修94学分58%44学分46.5%选修12学分27.2%

专业实践性课程模块必修6学分46.2%

教育13学分13.1%选修7学分53.8%(限选)

97学分

60%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必修0

34学分34.3%选修34学分100%(方向选修)

二次分流模块必修0

6学分6.1%选修6学分100%

(二)本科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1.实践教学包括:

见习、军训、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毕业实习、试就业等几个方面。

实践教学学分的计算,采用以下标准:

一周(5个工作日)为1学分,每个工作日以6小时计算。

我院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学分定为38学分。

2.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

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也应模块化,其模块设计如下:

军训

实普通教育社团活动

践学生组织管理工作

教社会实践

学见习

模专业教育专业实践

块毕业实习

试就业

3.实践教学培养方案的学分结构(最低学分不得低于33学分)

军训必修2学分100%

2学分14.3%选修0

普通社团活动、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必修0

教育8学分57.1%选修8学分100%(限选2选1)

14学分社会实践必修0

36.8%2学分14.3%选修2学分100%

实践参加各类讲座必修0

教学2学分14.3%选修2学分100%(参加1次讲座为0.25学分)

38学分见习必修0

1学分4.1%选修1学分100%

专业专业实践必修0

教育10学分41.7%选修10学分100%(限选)

24学分毕业实习必修0

63.2%10学分41.7%选修10学分(限选)

试就业必修0

3学分12.5%选修3学分100%

(三)创新教育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1.创新教育培养方案的课程框架

竞赛比赛活动

创科学研究活动

新艺术创作设计活动

教等级考试活动

育职业资格认证活动

2、创新教育培养方案的学分考核标准(附件4)

七、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编制

(一)关于培养目标

经过8年的办学实践和数年的办学经验提炼与理论研究,学院已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培养目标上,学院明确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这既是学院的整体培养目标,也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应对2005年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或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修改,提出与人才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要求,从整体目标的角度来看,我们可将具体要求归纳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及邻近学科基本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宽的社会适应性,能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的工作。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各系各专业可根据学院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根据本学科本专业特点,设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

(二)关于课程计划

1.课堂教学课程计划

课堂教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采用分工合作的办法,教务处负责总体框架及普通教育体系的设计(详见附件1、附件2),重点抓好全局性、影响大的普通教育课程的改革,各系则负责各专业课程的设计,各系应在2005级计划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框架内,加大选课的比例,引入学分制,根据复合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反复论证,正确把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2.实践教学课程计划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也采用分工合作的办法,教务处负责总体框架及普通教育体系的设计,各系负责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

为了帮助各系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特推荐文传系已经实施的“专业实践方案”供大家学习、参考(详见附件3)。

实践教学中的普通教育采用嵌入式分散在各学期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可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分两阶段安排,二是可采用嵌入式分散在各学期进行,三是不分阶段集中安排,但在这期间,必须保证安排一定数量的与专业实践、就业相关的课程教学。

3.创新教育课程计划

鉴于创新教育涉及面较广,国内高校对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尚在探索阶段,目前只能提出基本框架结构,还无法模块化,因此,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上,还只能采用项目罗列式的考核办法。

关于创新教育的考核标准及管理办法由教务处统一制订,但教务处应征求各系意见,反复论证后,再确定方案,逐步实施。

(详见附件4)

(三)学制、学分、学位

1.学制:

本科各专业学制均为4年,同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允许提前毕业或延长1-3年在校学习时间,经学院批准,学生可停学勤工助学,但在校学习时间总计不得超过7年。

2.学分:

文科、艺术类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

课堂教学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学分38学分,创新教育学分4学分;理工、经管类最低学分为:

课堂教学学分162学分,实践教学学分38学分,创新教育学分4学分。

3.学生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须修读的课程学分和毕业总学分,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4.学分计算办法

(1)课堂教学学分以学期计算,周学时数即为学分数,单纯的技能性课堂实践课程、独立开设的实验及体育课以周学时2为1个学分,毕业论文(设计)为6个学分。

(2)教学实践课程以1周(5天,每天6小时)为1学分。

(3)创新教育按教务处创新教育标准计算。

八、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准备工作

(一)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行学分制,决定学分制成功的关键在于:

选课制能否有效的推行,而选课制的有效推行又取决于应具备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较为开放的教学理念及较为灵活的课程管理制度。

一般情况来看,选修课的比例应达到40%以上,学分制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

从我院实际情况来看,课程资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设计我院的2008级学分制方案时,必须发挥我院的优势,体现开放的视角和灵活的课程管理,来达到预定的目标。

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选修课的设置中,分别采用了“层次选修”、“限定选修”、“模块选修”、“任意选修”等方式,而在课程资源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增大了选修的比例。

希望各系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能把握这一思路,落实选修课比例。

(二)实施学分制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主体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证,根据国内各高校的经验来看应实行导师制。

导师把握专业培养方向,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及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所修课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规划既体现个性,又能达到培养目标。

如导师制的条件不成熟,各系可考虑设立选课指导小组,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设计“学生选课套餐”,供学生参考,以弥补无导师制的缺陷。

(三)实施学分制后,学院现有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要保证学分制稳步有效的推行,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学分制管理的制度,从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来看,有的需要修改,有的要停止执行,但更多的是要制定新的制度。

从国内各高校推行学分制的教训来看,教学管理制度的缺失,往往是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因此,我院在推行学分制前,必须动态地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