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docx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
商品的含义;
难点:
商品经济的产生;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
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理解:
⑴商品的定义;
⑵商品与物品的区别与联系;
⑶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
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分析,哪些属于商品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商品意识。
应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重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的概念:
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最基本的概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商品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对它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准确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
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要让学生对商品有正确理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讲清商品的要领并通过插图讲解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制出表格,以加深理解。
难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
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理解它的产生条件,可以进一步理解它存在的条件,这就为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
谭这部分时,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商品交换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帮助加深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过程的理解。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讲这部分时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
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
讲解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由看书,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经济
2.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导入新课
通过前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识了“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提关系”我们学习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可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方向;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做有经济头脑的人;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有经济生活中的行为。
而查达此目的,必须从分析最觉的经济现象──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有关商品、货币的一般知识及其支配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板书)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引言和粗读第一课的节标题、框标题后回答以下问题:
1.引言部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2.第一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引言部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后教师归纳)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讲“商品是市场上最觉的经济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学习经济常识,也必须从了解商品开始”。
(划书第5页第1段)二是讲我们应通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把握其中的经济规律,“学习了本课,我们将了解有关商品的一般知识,知道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初步认识价值规律是支配商品经济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划分第5页第1段)
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
本课书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这里只是粗读,主要是让对本课要学习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有个初步了解,待全课讲完后,再归纳本课较详细的知识纲目。
)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节──“商品”中的第一个问题: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商品(板书)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1)什么是商品(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商品
(答)人们从商店或农贸市场买来的粮食、蔬菜、鸡蛋和肉;从百货商店买来的电视机、录音机、书和本;工人买来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农民买来的化肥、农药和拖拉机……总之,凡是用钱买来东西都是商品。
(教师)“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只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的定义。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的特性的反映。
我们要给“商品”这个概念下个的定义,就必须从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具体商品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
(提问)你们能从粮食、蔬菜、衣服、农药、化肥、钢笔、书籍等物品中说出为什么称它们为商品吗换句话说,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目的:
由具体到抽象,让自己归纳出商品的定义。
)
(同学甲答)凡是商品都必须是劳动产品。
如我们买来的粮食、蔬菜、衣服、鞋帽,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工厂购买机器、设备,都是工人或农民的劳动产品。
(教师讲解)同学甲说的对,凡是商品都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就一定是商品吗
(同学们看书第6页的“想一想”)
(同学乙答)劳动产品也不都是商品。
。
如农民种的粮食、蔬菜,留着自己用的部分就不是商品。
如果农民生产10000斤粮食,卖出8000斤,剩下2000斤自己吃,这2000斤粮食就不是商品。
(教师讲解)同学们回答正确。
通过讨论,我们可归纳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板书)
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板书)
劳动产品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两条件缺一不可。
右图反映了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说明物品不都是商品,劳动产品也不都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比较表:
比较
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区别
1、用于交换;
2、有价值;
3、是个范畴;
1、不用于交换;
2、没有价值;
3、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范畴;
联系
1、都是过去产品;
2、都有使用价值;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商品和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比较表:
比较
商品
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
区别
1、是劳动产品;
2、用于交换,有价值;
3、是个范畴;
1、不是劳动产品;
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是个永恒范畴;
联系
都有使用价值
可见,商品的定义是: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板书并指导划书第6页第2段)(提问)为什么农民从河、湖、井水是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而城镇的自来水经过了自来水厂工人的劳动(汲取、净化、输送),是劳动产品,自来水成了商品,所以必须付水费。
(教师讲解)同样道理,是劳动产品的自然如空气、阳光等,也不是商品。
下面,我们把商品、物品、劳动产品三者的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提问)元旦前夕,同学们互赠礼品,李明同学把自己动手制作的礼品送给同学,王力同学从商店买来礼品送给同学,你们说这两种礼品都是商品吗(同学甲答)李明同学制作的礼品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买来的,所以不是商品。
(同学乙答)从商店买来的礼品,因既中劳动产品,又是通过交换得到、再送给别人的所以是商品。
(教师讲解)同学甲说的对,自己制作的礼品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不是是商品。
同学乙的观点是错误的。
王力买来的礼品,在商店七在生产厂家时是商品(待交换或为交换而生产),一旦买回家,就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消费品。
王力再把它送给同学,是为了发展友谊,而且是为了交换。
王力接授礼品同学的关系不是买卖关系,所以他送出的礼品不是商品。
可见,商品和非商品的“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可以转化的。
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就成了消费品或待消费品了。
(过渡到下个问题)商品作为劳动产品,可以说自从有人类社会时就有了,但用于交换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下面我们要研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板书)
预习思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第3自然段~第7页第3自然段后回答以下问题: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
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1.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板书)
(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1)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板书)
A.在原始社会的很长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农业部落和畜牧部落之间把公有的多余产品进行交换。
不过,此时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没有产生。
C.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人们使用劳动工具也由石器过渡到金属工具。
劳动效率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个体劳动成为可能。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后,生产资料出由原来公社会所有逐渐变为个体家庭私有了。
私有制产生了。
这时,商品生产就不仅在原始公社会之间进行,而且在原始公社内部开始盛行。
手工业者用分生产的手工业品,同农业生产者交换粮食,同畜牧业者交换肉类、毛皮,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这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是真正的商品生产。
有了商品生产,必然有商品交换,于是商品经济问世了。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得就是商品经济。
(提问)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你知道了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
(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2)商品生产(板书)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即商品生产”。
(划分第7页第1段)
3)商品经济(板书)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划分第7页第1段粗体字)(教师讲解)请同学们注意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经济三者的区别:
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
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相互让渡蔌买卖商品的行为。
需指出的是:
出现在原始部落间、由部落首领出面进行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最初的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出现以后经常出现的商品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提问)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你能归纳出商品经济的产生有几个条件以及为什么吗
2.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板书)
(教师讲解)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只能生产某种或某些产品。
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要求和他人交换劳动产品。
私有制表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大家共有。
这样,一方要获得另一方的产品,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
因此,商品经济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
(教师设疑)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我们知道了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你能推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吗
3.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板书)
(回答后教师归纳)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划分第7页第3段粗体字)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划分第7页第3段)
因为有了社会分工,不同提生产者各自生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同时又都需要别人的产品,所以
才需要互相交换。
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要求交换的范围越广,次数越频繁,商品经济就越发达。
因此,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需要。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
(划分)
由于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谁也不能无偿地取得对方的产品,只能通过自愿互利的平等交换,才能获得自己的产品。
可见,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使商品交换成为必须。
(为了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特补充下面内容,因第二课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的,而第二课教材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理由未作说明。
)(提问)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与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能划等号吗(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商品经济的生产条件和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社会分工,既是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又是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
因为有社会分工,才产生了交换的客观需要,而且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交换的范围越广,次数越频繁,商品经济就越发达。
但私有制只能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而不能说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因为生产资料属于不贩中所有者,既包括生产资料归私人所菜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它们作为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者,有着各自的物质利益,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只能通过买卖关系,在相互转让产品时必须实行等价交换;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提关系,也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交换产品的关系;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关系,但存在各个企业有各自独立的物质利益的一面,因而不能搞无偿调拨,它们之间也需要等坐交换各自的产品。
此外,我国还存在非公有制商品经济,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之间,在互相转让产品时,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社会,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但都存在社会分工,存在着生产资料不同的所有者,因而都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设疑。
过渡到下一个问题)商品经济基础产生以来已有几行年的,它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第7页第4自然段后回答这个问题。
3.商品经济的发展(板书)
(看书后回答。
此问题比较简单,不必展开)(教学归纳)“商品经济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
(划分第7页第4段粗体字)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商品经济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种类型。
复习题
1.什么是商品商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2.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
3.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是什么
4.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几种类型
5.同学们自己阅读第7页第2段的辅助文字,说明“商人”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