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529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中高段.docx

小学语文中高段

小学语文(中高段)

金堂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说明

小学语文(中高段)

一、命题原则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课标,教材内容,强调教学应用,彰显语文课程的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生活化,体现课改精神。

二、命题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内容;中、高段教材相关语文基础知识;四、五、六年级语文教材内容。

三、检测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制成四个八开版。

四、检测内容

1、《语文课程标准》重点检测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目标和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相关内容。

2、教材内容重点检测语文知识及运用、阅读理解与感悟、读写实践等。

3、教学应用重点检测课例简析、教学设计等主要内容。

五、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其中《语文课程标准》10分,教材内容相关语文基础知识30分,教学应用60分。

主要题型: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得分

基础知识(30分)

评卷人

一.填空。

(5分,每一空0.5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北师大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草原》、有《忆读书》、有《索桥的故事》、有《一夜的工作》等。

(4)《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少的桥梁。

这部书的作者是许慎。

(5)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三字经__》、《百家姓》和《_千字文_》。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___。

(补填诗句)(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渔夫说:

“我今天捕了很多鱼。

”(改为转述句)

渔夫说,他今天捕了很多鱼。

二、选择。

(5分,每一空0.5分)

1、读句子,选词填空。

(2分)

委屈委婉委托原委

导员把三个伤员(委托)给老班长照顾。

②当我们想拒绝别人的好意时,语气应该(委婉)一些。

③父亲严厉地批评了叙利奥,可怜的叙利奥感到很(委屈)。

④如果你不了解事情的(原委),就不要随意评价。

2、.给下列各题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3分,每一题0.5分)

(1)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C)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本末倒置”中的“本”的意思是(B)。

A本钱B根本C本来D本方

(3)“成果”“结果”“后果”这几个词意义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

下列词语中

与其类似的一组是(C)

A优秀优异优良B谦虚虚假虚伪

C团结结合勾结D保护袒护庇护

三、阅读理解与感悟(10分)

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

“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

”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

“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

”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一颗炮弹落到大海里。

二十个勇敢的水手已经由船上跳到海里。

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

水手们把他抓住,拉到甲板上。

过了几分钟,孩子的鼻子里、嘴里控出许多水。

他又开始呼吸了。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把这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2、本片段选自的《》,他是俄国的。

他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如等(4分)

3、读片段,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4分)

(1)第一自然段中船长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体现了船长()

A.脾气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

B.表示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3)大家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的原因是()

A.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

B.大家的心情太紧张了,恨不得马上救出孩子。

每一秒钟都决定着孩子的安危,所以感到时间太长。

(4)第一自然段中有四个感叹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与情感是()

A.父亲感叹这孩子真调皮。

B.父亲担心孩子,内心着急,发出了不容抗拒的命令。

四、读写实践(10分选一题)

1、为《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或为学校图书室写一则借阅须知)

2、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一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摘自《小英雄雨来》)

这段文字,作者细致的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还乡河畔芦花村的美景及芦花村的由来。

在你周围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美丽而又熟悉的生活环境吧?

如:

梨花沟山村,云顶人家,白云桔园,五凤溪畔,牛精山,山湾堰,科玛小镇,韩滩古渡老码头,黄角丫…..选一个你熟悉的环境,仿照上个语段的写法,写出环境的显著特点和由来。

(100字以内)

得分

教学运用(60分)

评卷人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春潮

一、《三月桃花水》课例简析(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20分)

答题示例:

 《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二单元“春潮”中的一篇主体课文。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美文,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春暖花开、大地回春的美丽画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课文篇幅虽然较短,但由于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多种句式,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反复品读,积累语言。

教学这篇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文中优美的词句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同时把《三月桃花水》安排在《春潮》之后,便于与《春潮》对比阅读,感受两篇文章的不同。

二、《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40分)

  答题示例: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会认“绚、淌”等5个生字,会写“旋、竖”等8个生字,理解“绚丽、纤细、袅袅”等词语。

2.感知课文内容从文中找出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 用词造句的妙处。

3.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言、语速、用词方面的不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独立自学:

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1.预习四步曲:

(1)认真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标上拼音,并记下来,把不会写的字词在预习本上多写两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记得画下好词好句。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便作批注(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浏览课文,给本课的重要词找一找近义词,反义词,写在书上。

2.信息链接

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关作者的资料,重要内容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3.预习自测:

(1)下面画横线的字应该怎样读?

纤细(   ) 披衣(   )琴弦(   )播种(     )流淌(  )

袅袅炊烟(    )草如茵(     )

(2)摘录好词佳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课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的(    )和(     ),来赞美(      ),赞美(     ),赞美(      )。

(4)请同学们搜集关于春天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二、群学探究:

读议互答,解决问题。

探究点一:

你是怎样理解“三月桃花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读一读,想一想,文中“一千朵樱花、一万个小酒窝、一片片花瓣”指什么?

探究点三:

读这篇课文和读《春潮》的时候,感受有什么不同?

(读一读这两篇课文,再想一想,和同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

和全班同学交流,边读边说。

) 

探究点四:

找出和下面两句话对应的段落,读一读。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三、实践检验:

总结积累,突出运用。

1.词语巧搭配。

(        )丝绸   (     )朝霞(        )浪花   (     )低语

(        )弦

2.成语仿写(aabc式)。

袅袅炊烟                        

3.想一想,句中的“是”哪个表示“好象”?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    )

(2)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    )

仿写:

3.按要求写句子。

(1)抄写文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