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5193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广东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省建筑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我省建筑产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保持和发挥建筑产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对我省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的主要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等相关文件,省委关于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和战略部署,《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等。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挑战,努力转变产业发展式,建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拉动效应更加凸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省建筑产业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增强,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全省建筑产业总产值突破8800亿元,排在全国第五位,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4.9%,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幅达13.3%。

建筑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551.8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2441.9亿元,净增890亿元,年均增长9.5%;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3.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建筑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2011-2015年,建筑业累计完成利税总额达3083.3亿元,其中,2015年利税总额765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13.1%。

“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保持在3.0%-3.3%左右,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富民安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等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建筑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企业的资质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骨干企业总体实力增强,涌现出一批能够承担高大精尖项目的龙头企业。

到2015年末,全省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增至14家;一级资质企业突破1100家,比2011年增加552家。

全省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企业达505家,比2011年增加258家,业务围涵盖建筑装饰、环境、消防设施、建筑幕墙、轻型钢结构、照明工程、风景园林等多个领域,基本具备承接各类省级重点工程、大型工程勘察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一批骨干大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入选“2015年中国建筑业综合实力100强”。

3.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我省建筑业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发展。

一批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完善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

全面启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先成立省级BIM联盟,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布31项省级工程建设地标准,完成1343项建设科技成果的鉴定,其中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39项达到国领先水平,463项达到国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省数百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一批“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利废、环保等目标。

4.监管机制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深化建筑市场监管式改革,基本建成全省建设工程交易项目中心数据库,完成各地级以上市及区的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归集。

出台《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五公开”实行办法》等文件,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招标代理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构建有别于行政审批的行业自律资信评级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修订《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制度建设。

颁布《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规依据。

先后制订并颁布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材产品等地标准,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

制定并实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安全巡查、安全专项整治、施工污染环境集中整治等系列督导工作,进一步规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5.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鼓励大型骨干建筑业企业参与质量奖评选。

全省房屋市政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9.94%;“十二五”以来,全省共有32个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班奖”,12个工程获得“优质工程奖”。

高质量完成一批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大工程,为改善城乡人居条件做出突出贡献。

全省共有18个园林城市、3个园林城镇、7个省级园林城市、7个省级园林城镇,8个历史文化名城,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18个省级宜居社区,213个宜居示城镇、648个宜居示村庄,26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例奖”,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6个项目获得“省宜居环境例奖”。

建筑质量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保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三者协调一致,建设绿色美好家园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6.绿色建筑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省大力推动建筑绿色化,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新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面积6977万平米,认定绿色建筑面积1127万平米,超额完成“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实现绿色建筑地级市全覆盖,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2015年底,我省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

我省“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节能建筑超过6.2亿平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过2050万平米。

先后建设5个“住宅产业化基地”,市率先开展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建成30个市级示基6地和项目。

全省绿色建筑的加快发展,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污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安全、健康、宜人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1.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与沿海其他发达省相比,我省建筑业规模有待提高。

2015年,我省建筑业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

我省建筑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产业集聚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大型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跨国建筑承包企业。

2.发展式亟待转变

我省建筑产业仍处于相对粗放的发展阶段,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

产业整体素质较低,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发展战略意识不强,市场扩能力不足。

3.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我省建筑产业仍未完全摆脱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力量薄弱。

大多数企业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面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创新管理能力不强。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4.现代化水平不高

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明显,存在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建设期长和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

现代化建筑标准和建筑结构体系有待完善,未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5.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完善,建筑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失信惩戒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

投资建设、招投标管理、市场违规查处、动态监管等面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1.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国际建筑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旺盛。

其中,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引擎,拉美地区市场规模快速上升,发达将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基础设施更新和绿色能源建设。

国际建筑市场份额的扩大,有利于我省建筑业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建筑产业格局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兼并重组成为常态。

这有利于我省建筑企业加快战略转型和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商、集成商和城市综合运营商向发展,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做强做优。

2.“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筑企业“走出去”

“十三五”时期,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将引发大规模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直接带动大批铁路、公路、港口等跨境项目的建设,为我省建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和地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重大机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为我省建筑企业“走出去”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建筑业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拓展对外合作空间、调整经营布局、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

3.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建筑产业的市场空间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

《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中共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创建新型城镇化示省。

“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投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以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城乡危旧房改造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建设将全面展开,建筑产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

4.绿色发展的浪潮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针,以全面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发展新型绿色建造式,全面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现我省建筑业跨越性发展。

在绿色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调整,建筑业发展式转变,必将催生一批绿色建筑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等高端服务企业;必将涌现一批以绿色发展为使命,集设计、施工、运维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必将产生智慧建造、智慧管理等新的建筑业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5.新技术增强建筑业创新发展的动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BIM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推动建筑企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开发经营、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建设中的优势;加快应用、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建筑企业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实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注入了新能量,同时对建筑企业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企业快速变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新技术对促进建筑产业推进科技与管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提高建筑产品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要求,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战略机遇,落实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转变建筑产业发展式、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式为手段,着力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探索绿色建设体系,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现代产业、节能环保绿色产业,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并有所创新,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遵循建筑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建筑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相协调,推动建筑产品供给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协调。

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做优做强总承包企业,做专做精专业承包企业,做实做好劳务分包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建筑业全产业链中践行绿色建设模式,推进绿色建材、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和绿色改造,在建筑的全生命期彰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坚持共享发展,,确保安全高效高质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水平。

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中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示,推动装配式建筑示城市、基地和项目建设。

5.坚持开放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全位对接外部市场,以国际化新视野发展建筑产业,加快推进与国际化建筑标准对接,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建筑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省建筑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使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实现建筑产业发展式转变,基本完成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产业市场环境逐渐成熟,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以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产品和建造式普及,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大型建筑企业经营国际化有新的突破,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产业规模效益目标

实现建筑产业规模和效益平稳较快发展,建筑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

——到2020年,全省建筑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2%;全省建筑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建筑业省外完成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

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专业类别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龙头骨干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加强,形成产业结构优化、专业分工合理的建筑产业新格局。

——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

其中,政府投资新建保障性住房、“三旧”改造工程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20%,商品房的比例达到15%。

建成5个示城市、15个示基地。

采用建筑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总体施工期缩短1/2以上,建筑垃圾排放量减少80%以上,施工扬尘量下降80%以上,建造过程碳排放量下降50%以上。

建成10个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基地、15个省级示基地;建成千亿级现代建筑产业集群1个,实现建筑产业配套服务集约化;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总承包资质更加齐全。

——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到2020年,施工特级企业数量达到20家,勘察、设计综合甲级企业数量达到12家;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建筑企业超过12家。

3.科技进步目标

建筑技术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建筑业技术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的生动力增强。

——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勘察设计行业专利和专有技术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5%。

——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

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施工装备水平接近中等发达水平,能够参与主编、行业标准。

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大桥梁、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达到国先进水平。

——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起正常运行的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得到全位推广应用。

——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参与主编、行业标准。

4.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评价考核渠道拓宽,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人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

——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国知名专家,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有海外承包经营能力的跨国经营型企业家达到50人;有海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投资和运营经验的国际化高级技术和专业人才100人。

——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

——加强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建筑工人技能和标准化意识得到提高,全面实现岗前培训全覆盖,70%以上的建筑工人参加岗前技能提升培训。

培养1000名掌握先进技术、有海外建筑施工经验的国际化高级技师、技工骨干人才。

5.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深入发展,绿色建材广泛应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到2020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重点开展运行阶段绿色建筑标识,建成一大批三星级绿色建筑。

——到2020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工程中应用比例达到80%。

6.建筑市场监管目标

形成较完善的建筑业监管式和市场监管体系,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

——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个人注册执业(认可)制度进一步完善。

——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基本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

——市场各主体行为基本规,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7.质量安全监管目标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创新监管式取得明显成效,工程施工事故明显减少,工程质量安全达到新的水平。

——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的监督,形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新模式。

——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及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取得显著进步,

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

——全面推行质量检测、商品混凝土质量信息化监管。

竣工

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标准或规要求,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一般以上的事故实现零发生。

——落实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

——依法应当实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程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获工程质量奖的工程项目数量处于全国前列。

——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加强,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职业行为“一处锁定,全省联网”,实现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

8.信息化发展目标

到2020年,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取得明显成效,电子化和标准化审批广泛推行,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场与行业更加自律,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强化;以电子政务、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等为依托,建成全省建筑市场大数据库,企业、人员、项目、诚信四大基本要素的信息采集、加工、公开、联动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建筑市场监管和行业综合诚信评价体系初步建成。

建筑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更加普遍,信息化应用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表1:

“十三五”时期建筑产业主要发展指标

 

注:

指标和目标值参考来源: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针,以全面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装配式工业化生产式为手段,实现我省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构建装配式建筑生产体系。

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产业链,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升建筑生产能力和施工水平。

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

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

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协同设计能力。

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式改造建筑业,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先进高效工程技术和装备,大幅减少现场人工作业。

引导企业研发应用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

培育装配式建筑基地。

引导传统建筑企业实现跨越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实现建筑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培育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一体化施工的产业集群。

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引导企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向发展。

各地级以上市要积极申报省级装配式建筑示基地项目,加快形成一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基地,支持、、等地建立装配式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