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菊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4941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源为菊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来源为菊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来源为菊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来源为菊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来源为菊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来源为菊科.docx

《来源为菊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源为菊科.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来源为菊科.docx

来源为菊科

木香RadixAucklandiae

【来源】为菊科木香AucklandialappaDecne.根

【产地】主产于云南省,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采挖2~3年生的根,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切段或纵剖为块,晒干或风干,撞去粗皮。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形如枯骨,长约5~15cm,直径0.5~5cm。

表面黄棕色,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有显著纵沟及侧根痕,

质坚,体重,不易折断,

断面形成层环棕色,并可见散在的褐色油点。

老根中心常呈朽木状。

气香特异,味微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1木栓层由多列木栓细胞组成。

2韧皮部宽厚,射线明显,纤维束散在。

3形成层成环。

4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

5根的中心为四原型初生木质部。

6薄壁组织中有大型油室散在,油室常含有黄色分泌物。

7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

粉末:

黄棕色。

1木栓细胞黄棕色,多角形。

2木纤维多成束,黄色,梭状,直径16~24μm,纹孔及孔沟明显。

3导管以网纹较多,亦有具缘纹孔,直径30~90μm。

4油室碎片内含黄色或棕色分泌物。

5菊糖多,有时表面现放射状线纹。

【成分】含挥发油:

主成分为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α-木香酸、α-木香醇等。

木香碱(saussurine)、菊糖等。

【理化鉴别】

(1)经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15%α-萘酚溶液1滴+硫酸1滴,显紫色。

(检查糖类)

(2)异羟肟酸铁反应:

木香挥发油少许+异羟肟酸铁试剂2~3滴,显橙红色反应。

(检查内酯类)

(1)TLC以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为对照.

(2)HPLC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总量不得小于1.8%。

川木香(RadixVladimiriae)

【来源】为菊科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

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var.cinereaLing的根。

【性状鉴别】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稍弯曲,长10~30cm,直径1~3cm。

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

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

体较轻,质硬脆,易折断,

断面黄白色或黄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质部宽广,有放射状纹理;

有的中心呈枯朽状。

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成分】含挥发油,川木香内酯,菊糖。

炮制除去油头,洗净,切片;夹草纸烘煨,烘至挥发油渗至草纸上。

白术(Radix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来源】为菊科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北等省。

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霜降前后,挖取2~3年生的根茎,除去茎叶及细根,烘干,称烘术;晒干,称晒术。

【性状鉴别】呈肥厚拳状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有瘤状突起、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

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

生晒术断面外圈皮部黄白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淡棕色,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常显油性。

烘术断面淡黄白色,角质,中央有裂隙;

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

1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其内侧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环。

2皮层、韧皮部及木射线中有大型油室散在,油室圆形至长圆形,长径180~340µm,短径135~180µm。

3形成层环明显。

4导管群放射状排列,中部有纤维束围绕导管,二者共形成菱形,靠近中央有时亦可见纤维束。

5中央有髓部。

6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

粉末:

淡黄棕色。

1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µm。

2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µ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3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µm,胞腔明显,有不规则孔沟。

4导管分子较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µm。

5薄壁细胞含菊糖。

【成分】含挥发油:

苍术酮(atractylon)、白术内酯A、白术内酯B、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多种成分。

【理化鉴别】粗粉2g+乙醚20ml,振摇10min,滤过。

(1)取滤液10ml挥干后,加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显紫色。

(检查挥发油)

(2)滤液2ml,待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显紫色。

(3)TLC以对照药材为对照。

应显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苍术(RadixAtractylodis)

【来源】菊科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

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根茎

【产地】茅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省。

北苍术主产于华北及西北地区。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挖取根茎,除去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鉴别】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3~10cm,直径1~2cm。

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的须根,顶端具茎痕及残留的茎基。

质坚实,

断面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4~9cm。

表面棕黑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

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点,无白毛状结晶析出。

香气较淡,味辛、苦。

【显微鉴别】茅苍术根茎横切面:

1木栓层间夹有石细胞带1至数条不等,每一石细胞带约有2~3层类长方形的石细胞集成。

2皮层宽广,其间散有大型油室,长径225~810μm,短径135~450μm。

韧皮部狭小。

3形成层成环。

4木质部内侧有纤维束,和导管群相间排列。

5射线较宽,中央为髓部,射线和髓部均散有油室。

6薄壁细胞含有菊糖和细小的草酸钙针晶。

粉末:

棕黄色。

1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类圆形、长方形或多角形,淡黄色或黄色,长20~80μm,壁极厚,木化,纹孔或孔沟明显,常和木栓细胞连在一起。

2纤维梭状,常成束,胞腔较窄,有的一端钝圆,腔较大。

3导管节较短,主为网纹,也有具缘纹孔。

4草酸钙针晶细小,长5~30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5油室碎片多见。

6菊糖表面常现放射状纹理。

【成分】茅苍术根茎含挥发油:

茅术醇(hinesol)、β-桉油醇(β-eudesmol)、苍术素及苍术酮(atractylol)。

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3%~5%:

苍术素、茅术醇、β-桉油醇、苍术醇及苍术酮。

【理化鉴别】

(1)粉末1g+乙醚5ml浸渍15min、滤过 滤液2ml,放于蒸发皿内,待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   绿色。

(2)TLC检苍术素

以对照药材为对照品,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相同的污绿色主斑点。

(检查苍术素)

紫菀(RadixAsteris)

【来源】为菊科 紫菀AstertataricusL.f. 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多数茎基及叶柄残痕。

多数细根簇生于根茎上,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

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

断面灰白色,有紫边。

气微香,味甜、微苦。

三棱(RhizomaSparganii)

【来源】为黑三棱科 黑三棱SparganiumstoloniferumBuch.-Ham.削去外皮的块茎。

药材商品称荆三棱。

【性状鉴别】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宽2~4cm。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小点状须根痕略呈横向环状排列。

体重,质坚实,极难折断。

断面黄白色,中柱有不明显的维管束小点。

无臭,味淡,嚼之有麻辣感。

【附注】荆三棱

莎草科 三棱 ScirpusyagaraOhwi块茎

呈类球形或倒圆锥形。

长2~4cm,直径1.5~3cm。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皱缩,略有光泽。

有圆疤状的茎痕,体侧有5~8环状节痕和多数呈小突起状的须根痕。

削去外皮的呈不规则球形,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有刀削痕、茎痕及残存外皮。

质轻而硬,极难折断,入水一般不下沉。

断面平坦,黄棕色,有散在的棕色小点。

气微,味淡,嚼之味微辛涩。

泽泻(RhizomaAlismatis)

【来源】为泽泻科 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块茎

【产地】主产于福建、江西,称建泽泻;产于四川,称川泽泻,多系栽培。

习惯认为建泽泻质较佳。

【采收加工】冬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削去粗皮,洗净,炕干,或装入竹筐中撞去须根及粗皮,再用硫黄熏白,晒干。

【性状鉴别】呈类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7cm,直径3~5cm。

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显淡棕色,

有不规则横向环状浅沟纹,并散有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于块茎底部尤密。

质坚实,

破折面黄白色,颗粒性,有多数细孔。

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

1外皮多除去,有残留的皮层通气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甚大。

2内侧可见1列内皮层细胞,壁增厚,木化,有纹孔。

3中柱通气组织中,散有周木型维管束和淡黄色的分泌腔。

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

粉末:

淡黄色或略带棕色。

1淀粉粒众多,单粒长卵形、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14μm,脐点人字形、短缝状、十字状或三叉状,位于中央或较大的一端;复粒由2~3分粒组成。

2薄壁细胞多角形,侧壁有连珠状增厚,纹孔明显。

有些薄壁细胞具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

3内皮层细胞形大,垂周壁波状弯曲,壁厚,木化,有明显的孔沟。

4导管有螺纹、梯纹、网纹、单纹孔及具缘纹孔,直径10~24μm。

5纤维少见,直径16~24μm,壁较厚、木化。

6可见分泌腔及其碎片。

【成分】含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

泽泻醇(alisol)A、B、C及泽泻醇A乙酸酯、泽泻醇B乙酸酯、泽泻醇C乙酸酯、表泽泻醇A、24-乙酰基泽泻醇A等。

挥发油、胆碱、卵磷脂、甾醇等。

香附(RhizomaCyperi)

【来源】为莎草科 莎草CyperusrotundusL.根茎

【性状鉴别】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cm,直径0.5~1cm。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数个略隆起的环节,

“毛香附”在节上常有棕色的毛须,并残留根痕;

“光香附”较光滑,环节不明显。

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

晒干者断面色白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部色较深,维管束点清晰可见。

气芳香,味微苦。

【成分】含挥发油:

香附烯(cyperene)、β-芹子烯、а-香附酮、β-香附酮。

天南星(RhizomaArisaematis)

【来源】为天南星科 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

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Maxim.

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l. 块茎

【性状鉴别】呈扁球形,高1~2cm,直径1.5~6.5cm。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有的块茎周边具球状侧芽。

质坚硬,不易破碎,

断面不平坦,色白,粉性。

气微辛,味麻辣。

【显微鉴别】粉末:

类白色。

1淀粉粒以单粒为主,类圆形,直径2~17µm。

2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长63~131µm。

3草酸钙方晶多见于导管旁的薄壁细胞中。

【成分】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谷氨酸、r-氨基丁酸、天门冬氨酸。

加酸水解后有原儿茶醛,D-葡萄糖。

【附注】虎掌南星

为天南星科 虎掌南星 PinelliapedatisectaSchott块茎

呈不规则扁球形,由主块茎及多数附着的小块茎组成,似虎掌。

每一块茎中心各有一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

螃蟹七

为天南星科 螃蟹七 ArisaemafargesiiBuchet块茎

呈扁平类圆球状。

直径3~5cm。

表面棕色,光滑。

顶端茎痕平坦,根痕较粗。

茎痕周围有多数突起的球状侧芽,质坚硬。

半夏(RhizomaPinelliae)

【来源】为天南星科 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块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等省。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法半夏水浸明矾水浸、煮甘草石灰液浸至内外色黄,微有麻辣感。

姜半夏水浸明矾水浸、煮,生姜明矾水煮至内无白心

【性状鉴别】呈类球形,有的稍扁斜,直径1~1.5cm。

表面白色或浅黄色,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下面钝圆,较光滑。

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

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显微鉴别】粉末:

类白色。

4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2~20µm,脐点呈裂缝状或星状,稍偏心性,复粒由2~6分粒组成。

5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长30~85µm。

6导管为螺纹或环纹。

【成分】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

氨基酸:

黑尿酸及天门冬氨酸等;

胆碱、微量挥发油;

原儿茶醛,为半夏辛辣刺激性物质;

      左旋盐酸麻黄碱0.002%;

结晶性蛋白质——半夏蛋白I;

甲醇提取多糖组分具有PMN活化抗肿瘤作用。

【附注】

①水半夏,为同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块茎。

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使用。

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高0.8~3cm,直径0.5~1.5cm。

表面淡黄色,

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本品与半夏不同,不可代半夏使用。

②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四川等省的个别地区以掌叶半夏PinelliapedatisectaSchoott的小形块茎作半夏使用。

石菖蒲(RhizomaAcoriTatarinowii)

【来源】为天南星科 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Schott 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西等省。

【采收加工】秋、冬两季挖取根茎,除去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性状鉴别】呈扁圆柱形。

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

表面有疏密不均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

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鳞毛状的叶基残余。

质硬,易断。

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可见内皮层环及棕色油细胞点。

气芳香,味苦,微辛。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

1表皮细胞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

2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叶迹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成环,木化。

内皮层明显。

3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

纤维束及维管束鞘纤维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4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并含淀粉粒。

【成分】含挥发油:

β,γ—细辛醚(β-asarone)62.38%、l-烯丙基-2,4,5三甲氧基苯18.24%、顺-甲基异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α-细辛醚等。

【理化鉴别】TLC以石菖蒲对照药材为对照。

                   

供试品 挥发油溶于乙醚。

对照品 α—细辛醚及甲基丁香酚的乙醚溶液。

展开剂 石油醚-乙酸乙酯(85:

15)。

吸附剂 硅胶G(250目以下)CMCNa板。

显色剂 碘蒸气和紫外灯(波长254nm)。

【附注】1.水菖蒲

为天南星科 水菖蒲 AcoruscalamusL. 根茎

较粗大,少有分枝。

长5~20cm,直径1~1.5cm。

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节间长0.2~1.5cm。

上侧有较大的类三角形叶痕,下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

质硬,折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可见一明显的环,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

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辛。

2.九节菖蒲

为毛茛科 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altaicaFisch.exC.A.Mey.根茎

根茎较细长纺锤形,中部直径0.3~0.4cm。

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斜向交互排列,节上可见点状突起的小根痕。

质坚脆,断面白色,显粉性。

气微,味微酸而稍麻石。

 

百部(RadixStemonae)

【来源】为百部科  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Miq.)Miq、

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i.)Miq.

对叶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根

【产地】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均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省。

对叶百部主产于湖北、广东、福建等省。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及须根,蒸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性状鉴别】直立百部和蔓生百部块根单个或数个簇生,呈纺锤形,

上端较细长,多皱缩而弯曲,长5~12cm,直径0.5~lcm。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深纵沟,间有横皱纹。

质脆,易吸潮变软,

断面微带角质,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宽广,中柱多扁缩。

气微,味先甜后苦。

对叶百部块根粗大,长12~25cm,直径0.8~2cm。

表面浅棕色至灰棕色,皱纹较浅。

质较坚实,

断面黄白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显微鉴别】直立百部根横切面:

1根被为3~4列细胞,壁木化,具致密的细条纹。

2皮层宽广,内皮层明显。

3中柱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各19~27个,交互排列;韧皮部束内侧有少数非木化纤维;木质部束导管类多角形,直径约至48μm,偶有导管深入髓部,作二轮状排列。

4髓部散有单个或2~3个成束的细小纤维。

蔓生百部根横切面:

1根被为3~6列细胞。

2韧皮部纤维木化。

3导管较大,径向直径至184m,通常深入至髓部,大多呈三轮状排列。

对叶百部根横切面:

1根被为3列细胞,细胞壁强木化,无细条纹,其内层细胞的内壁特厚。

2皮层外缘散有纤维,呈类方形,壁微木化。

3中柱韧皮部束36~40个;木质部与韧皮部交相排列,导管呈圆多角形,直径约至107μm,与木纤维及微木化的薄壁细胞连接成环层。

4髓部纤维少,常单个散在。

【成分】直立百部块根含直立百部碱(sessilistemonine)、霍多林碱、原百部碱等。

蔓生百部块根含百部碱(stemonine)、蔓生百部碱(stemonamine)、次百部碱等。

对叶百部块根含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次对叶百部碱等。

【理化鉴别】粉末5g+70%乙醇50ml,回流1h,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残留物加环状的

浓氨溶液调至pHl0~11,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

滤液+碘化铋钾试液显橙红色沉淀;

滤液+硅钨酸试液,显乳白色沉淀。

(检查生物碱反应)

根被

导管

针晶

VB

纤维

直立百部

3-4列,具纹理

1-2轮

针晶少见

19-27

韧、髓

蔓生百部

3-6列,

2-3轮

14-19

韧皮部

对叶百部

3列,内层内壁特厚

木化组织环

36-40

皮层、环髓圈

(成分)直立百部碱,对叶百部碱,蔓生百部碱等

(理化)乙醇提取物氨水碱化,氯仿提取;氯仿提取物的1%Hcl酸水提取液加碘化铋钾产生橙红色沉淀,加硅钨酸产生乳白色沉淀。

(附)湖北大百部,百合科肥厚石刁柏的块根。

皮层针晶多,髓部无纤维。

百合科

川贝浙贝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门冬麦冬知母藜芦

(显微)多含淀粉粒,粘液细胞针晶束,有时可见方晶。

(成分)生物碱,甾体皂甙,甙类:

强心甙(铃兰毒甙)、蒽醌甙

 

川贝母(BulbusFritillariaeCirrhosae)

【来源】为百合科 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

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

甘肃贝母FritillariaprzewalskiiMaxim.

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鳞茎。

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

【产地】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

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甘肃贝母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省。

梭砂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采收加工】采挖季节因地而异,西北山区多在雪融后上山采挖;一般在6~7月采挖。

挖出后,洗净,用矾水擦去外皮,晒干,然后用硫黄熏后再晒干。

【性状鉴别】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球形,高3~8mm,直径3~9m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l~2枚;

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灰褐色的鳞茎盘。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两瓣鳞叶形态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口,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气微,味微苦。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表面黄白色;稍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

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

基部稍尖或较钝。

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松贝、青贝粉末:

白色。

① 淀粉粒甚多,多为单粒,呈广卵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有的边沿不平整或略作分枝状,直径5~64μm,脐点呈点状、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隐约可见。

②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偶见不定式气孔。

③ 螺纹导管,直径2—26μm。

炉贝粉末:

① 淀粉粒为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6~60μm,脐点呈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2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成分】含多种甾体生物碱,均含川贝碱(fritimine)、西贝素(sipeimine)等。

 

浙贝母(BulbusFritillariaeThunbergii)

【来源】为百合科 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鳞茎。

【产地】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

江苏、安徽、湖南亦产。

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洗净,按大小分两种规格,直径在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成“大贝”。

直径在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成“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晒干或烘干。

【性状鉴别】珠贝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直径1~2.5cm,高1~1.50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枚,大而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内有2—3枚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

质脆而结实,易折断,

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苦。

大贝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