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反思.docx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反思.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教案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分析:
“数一数”是义务教材“准备课”中的内容,老师们都有印象,义务教材的准备课中包括:
数数、认数、分类、比多少和写字的准备等一些内容,由于课程标准中强调比一比和分类两部分内容,我们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作为单独的单元进行编写,那么数数、认数的内容也就独立成一个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课时安排:
数一数1课时
课题:
教学内容
数一数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点
与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导入
1、讲述:
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
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思索探究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
分别在哪里?
(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4、第七、八、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
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交流共享
1、数数
(1)教室里有几扇窗?
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
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拓展运用
讲述: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
在小组内说说。
如:
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在找的过程中,也就数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手伸出来指一指。
,一起数一数。
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心得
反思
这节课有两个特点:
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二是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分析:
本科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这部分内容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具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比一比1课时
课题:
教学内容
比一比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说明:
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
揭题。
二、思索探究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
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
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
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
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
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
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
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
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
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结合图对学生进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提问:
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折开后比较,让学生的头脑中知道走斜边最短。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
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
比一比,应更加的贴近生活。
比铅笔,比身高,比轻重越贴近生活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板书设计
比一比
高,矮轻,重长,短
心得
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思维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我以孩子都会比较铅笔长短导入新课,让他们掌握比较的方法,同时感知生活处处有数学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分析:
分类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
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教学的层析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掌握物品整理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课时安排:
分一分1课时
教学内容
分一分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导入
谈话:
小朋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
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
(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明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
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
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哪里?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调皮,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想想做第3题。
学校的科学小分队收集了一些树叶,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这些树叶真美呀!
你会分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
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第4题。
国庆节快到了,许多班级已开始排练节目。
瞧,这是四2班的学生正在彩排呢,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先独立分,再指名交流,说出理由。
一年级的学生容易被任何学具所吸引,教师在教学时应组织好学生使用学具。
如组织不好宁可不用学具。
板书设计
分一分
颜色形状种类
心得
反思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特别是分类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
因此,在教学后,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回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把桌上混合在一起的文具和学具分别装在文具盒和学具盒里。
再一次进行书包的整理或者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鼓励学生选取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尝试。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分析:
前后与上下三学生比较熟悉的位置关系。
但是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实际运用,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使学生对前后,上下颌左右有了更深的了解。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认位置1课时
教学内容
认位置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导入
谈话:
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
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
(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
(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
大家举的是哪只手?
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
谁来说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小游戏:
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二.探索交流
1。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
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
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
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
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
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
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
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
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
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
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
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
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在认识左右这方面出现很多的问题。
应多强调写字的手是右手。
同时编写儿歌,带着学生做动作。
板书设计
认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
心得
反思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左右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手和右手,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分析:
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式学
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
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目标:
1、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实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学习,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
理解10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会读、会写10以内各数。
掌握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认识1~51课时
2、认识几和第几1课时
3、认识01课时
4、认识“=”“>”“<”1课时
5、练习一1课时
6、认识6~91课时
7、认识101课时
8、练习二1课时
教学内容
认数1~5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数量是1~5的物体,知道1~5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2、是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能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学生用数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1~5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数字,特别是3和5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
大家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呢?
(出示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学生说说可以用1、2、3、4、5表示人或物。
二.探索交流
1、认识数字1
⑴刚才大家在图上找到一块黑板、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等等,这些物体都是一个,都可以用1颗算珠表示,认识数字“1”。
(老师板书1)齐读1,用“1”说一句话。
理解数字1的含义。
⑵认识字型,你觉得1像什么?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想象1像什么:
小棒、棍子……跟着老师的要求书空。
⑶请你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2、学习数字2~5。
⑴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
也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板书2)
⑵说说2像什么?
指导学生书写。
自己动手操作。
自己归纳出2。
想象:
像一只小鸭子。
⑶你能摆出2根小棒吗?
画2个圆,或是拿出2个圆片等。
⑷大家看见图上有3个跳舞的小女孩,你能从铅笔盒里拿出3支铅笔,在纸上画出3个圆,拨3颗算珠吗?
这些物体都是3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说一说:
3像什么?
着重指导学生书写。
自己动手,说、摆、画,认识数字3,3像我们的耳朵,做书空练习。
你还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和3有关的东西吗?
⑸照样子,让学生学习数字4、5。
⑹指导学生写数字4、5,着重指导写5。
3、指导书写数字。
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尤其是3和5,老师巡视,即使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反馈完善
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1~5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东西吗?
小组合作:
说说身边的东西。
2、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自己独立完成,并想一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⑴指导学生看第1题,说说图上有几根黄瓜?
和数字几连起来了?
你能照样子连一连吗?
⑵看数字涂色,让学生自己完成,由同桌帮助检查对不对。
(3)看图写数,数到几就在日字格里写几。
四、拓展延伸,发展概念。
四、拓展延伸
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指名说说。
教学中难免有一些失误,这一周我觉得我自己在改进但不懂得地方还是很多,如对课堂整体把握能力不够,经常完成不了课时计划;有些课堂问题由于我对学生了解不够,大费周张的讲解,其实孩子早都会了。
还有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有些课后练习题,我不理解编者的意图,讲解不到位。
板书设计
认识1~5
1、2、3、4、5、
心得
反思
我在教写"1"时,我边说注意事项,边在黑板上书写,在哪里起笔,中间穿过哪里,又在哪里收笔等我讲得非常细甚至是精确,开始我也是试一试的态度这样讲的,等到教学"3"、"4"、"5"的书写时,基本上学生是自己观察并说出怎样写的,而且他们也学我说得特别的细可见他们的观察力要超过我,而且学会了用我交给他们的述说位置的语言。
我在教给数字书写时用了比较幽默地语言,孩子们就也学会了,比如我说"2"很绅士,所以要把他写的头圆身正,不能小也不能大。
在写"5"的时候,孩子们就说"5"很胖,但很爱漂亮,要把他的大肚子写圆了,要不然他该不高兴了,多有趣的比喻呀。
学生就是在看老师怎么做,他们依法效之,所以我明白了以后的教学更要严谨,也更要讲求方法,让学生爱学、乐学。
教学内容
认数1~5的练习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1~5各数,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比较到位地书写1~5各数。
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记数器、数卡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知识再现
1、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
从1到5数一数。
反过来数一数。
学生按顺序数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几个数。
2、出示数卡,在计数器上拨出数。
2拨上1是几?
3呢?
学生拨一拨,边拨边说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想想做做5
出示丰收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每一样物体有几个?
你能用数字几表示?
在日字格里写一写。
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出示一些身边的实物,让学生写数字。
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2、想想做做6画出花瓶中缺少的画。
老师说明题意,花瓶上表示的是应该有的朵数,数一数少几朵花,你能添上吗?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添了几朵,为什么?
3、想想做做7规范写数
在日字格里写数。
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1、今天你哪些方面有进步?
2、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过1~5这些数?
学生对1~5都已经很熟悉了,在这方面不用花太多的时间。
但是学生第一次写数字,有很多的地方书写不规范。
教师应多给予引导。
心得
反思
书写的要求不够高。
应多多地展示写的比较好的学生的作品。
一来让学生有写好的动力,写的比较好就可以展示在黑板上。
二来学生写的不好看看别人写的东西也是他学习的对象,有模仿的榜样。
教学内容
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课时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