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3856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docx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民以食为天、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民以食为天

--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国人还没从前不久的三聚氰胺事件缓过神来,最近的青海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麦当劳麦乐鸡可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等等“安全门”又闹得沸沸扬扬,中国似乎陷入了一种食品安全恐惧的怪圈:

人们越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越层出不穷。

其实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广义上的食品安全大概可以理解为两类一是数量即保证人民吃饱饭的的问题,另一类就是质量,就是我们普遍理解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重视食品的质量说明了我国在食品数量供应上的巨大进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食品安全频发也并不仅仅是中国的现象,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麦当劳麦乐鸡的有害物质报告也是美国本土组织发布的。

如果您经常关注新闻报道的话,您就会发现国外的食品安全现状和和争论是异常激烈和尖锐的,甚至牵涉到了国际政治关系,而国外争议最大的就是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国人可能还不太了解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技术是一种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基因技术与我们熟知的杂交技术在目的性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获得更优良的品种,但在实现手段上并不一致。

杂交是通过将一个品种的花粉向同一物种的另一品种授粉,从而将一个作物品种的全部细胞核基因放到另一个作物中,使得到花粉的品种发生遗传变异,然后通过后代的自然选择,从中找到最合适的,但是杂交技术不能解决不同物种间生殖割断问题,而转基因技术是在实验室中操作、目的性很强的技术,它客服了物种间的生殖隔离。

但就是因为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内人工实现的,没有经过大自然的自然选择考验,再加上该技术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转基因作物在食品安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还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只能说,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方面的风险。

正是这种可能性使转基因技术诞生至今在国外一直争论不休。

尤其是在美国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地和发展最快的国家在进入2010年发生了几件对美国政府转基因政策走向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也预示着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转向,正从挑战天然和违背自然的“人定胜天”发展思路转变到“尊重天然”和“服从自然”的技术路线中。

其一是2009年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的报告,报告强烈建议:

转基因食品对病人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号召成员医生不要让他们的病人食用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不无关系的,而是存在着因果的关系,转基因的的侵害原理是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会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里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

这意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危害的基因蛋白质,这篇报告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关注。

其二是今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1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虽然增加了产量,但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弥补的副作用,该报告使一直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美国农业部也终于改口,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承认了:

种植转基因作物后,农田作业的燃料成本提高了一倍多、农药的用量超过了天然作物种植、种子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而最明显的博弈发生在美国司法部和孟山都(全球最有影响的转基因技术公司,对美国政府影响巨大,中国的转基因技术之争的背后也有该公司的影子)等种子公司之间。

一直以来,转基因厂商都以专利权为由,禁止其他任何人或机构“彻底打开”他们的基因数据。

不管是做检验还是搞技术改善,要“彻底打开”某转基因数据,就必须事前获得该数据专利所有人的许可,不过这次,转基因公司低了头。

在与美国司法部门的博弈中,一直处于上风的转基因公司的风头开始被削弱。

美国媒体认为,美国政府已明确提出,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应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保有严重的安全威胁,如果现在不马上改变思路和做法,转基因技术很可能就此夭折。

事实上,孟山都、杜邦等种子公司早已敏感地感受到了美国官方态度的微妙变化和民众的抗拒怀疑。

6月8日,杜邦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转基因”大豆获得美国农业部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随后,孟山都也做出反应,表示将推出“新一代转基因”大豆等作物。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呢,据了解,“新一代转基因”的思路与第一代转基因的发展思路截然不同,它不植入外来基因,而是关闭或者抑制某些可能会产生问题的基因。

“新一代转基因”采用的是基因沉默技术。

美国学界以一个比方说明这种基因沉默技术:

假如父母有某种遗传病,通过基因沉默技术,让那些疾病的遗传基因在孩子体内处于“关闭”或“沉默”状态,由此达到保健目的,而那样做,并不改变人体原本天然的基因结构。

显然,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已经转向,正从挑战天然和违背自然的发展思路转变到“尊重天然”和“服从自然”的框架中。

虽然美国政府部门已经认定,老一代转基因作物有很多害处。

但是,从美国农业部批准“新一代转基因”作物的行动看,美国政府并不打算放弃发展转基因作物,从1992年,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转基因食品与天然食品实质相同后,历届总统的态度都是支持转基因作物开发,奥巴马也不例外。

不论是出于经济目的,还是出于战略考虑,美国都不会停止转基因作物研究,而且继续支持转基因种子公司向其它国家输出技术,毕竟谁掌握了未来世界转基因作物开发技术、控制了世界粮食市场就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了巨大的话语权。

这里要提一点的就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入世之争,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却迟迟不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除了各种利益博弈之外,美国对俄罗斯入市的先决条件之一就要求俄罗斯开放转基因作物市场遭到了俄罗斯坚决的抵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俄罗斯政府为了抵制美国转基因作物对本国冲击,在2005年专门公布了一份具有世界轰动性的转基因喂养小白鼠的试验报告,这项试验由俄罗斯著名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主持,她发现转基因食品影响小白鼠及后代的健康:

在小白鼠交配前两周以及在它怀孕期间,喂食经过遗传基因改良的大豆,一半以上的小白鼠刚出生后就很快死亡,幸存的40%生长发育也非常迟缓,它们的身体都比那些没有吃这些大豆的小白鼠所生下来的幼崽小。

吃过这种的大豆的一些母鼠甚至不再有母性本能。

叶尔马科娃认为,只要转基因产品无害性还未被证明,那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增加。

俄罗斯政府据此拒绝开放转基因作物市场,拒绝向国民提供任何转基因食品,严控转基因食品的进入。

其实欧洲科学家早就知道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危害,但是作为非主流,他们能做到的只是呼吁,因为美国政府的压力无处不在。

不过,在此问题上,欧洲政府正与美国“打太极拳”,等待时机。

俄罗斯的高调反对,让欧洲感到时机已到,一场反转基因的风暴正在欧洲酝酿。

值得关注的是,不管如何支持转基因作物开发,作为转基因作物发展最快的美国,政府始终有个值得推敲的底线:

严防转基因作物侵入现有的天然农业生产系统和天然食品供应系统。

美国的天然农田面积远远超过转基因农田面积,而且,转基因农田大部分都是远离天然农业和与世隔绝的新开垦田地。

美国法规要求要保障美国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天然农田战略储备,即:

一旦造成巨大危害而不得不放弃转基因作物和现用农田,美国还有足够的天然农田养活全体美国居民。

转到国内,我们发现当美国正在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第二次反思和重新制定新政策,并且找到了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时,我们却还在为老一代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争论不休。

2009年底,中国农业部给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后,巨大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彻底平息,转基因食品这种在中国已经出现十多年的事物重新开始引起国内民众的关注。

国内学界认为在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发展转基因作物应有一个尺度,出于安全考虑,作为东方人群主食的水稻还不应该引入转基因技术,毕竟西方人群的主食小麦也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转基因商业开发。

针对质疑,中国农业部说,颁发安全证书不等于商用,农业部从未批准转基因粮食种子的商业化。

不过,农业部的声明未能安抚反对者的焦虑,因为种子管理的漏洞依然存在,目前可查据的中国转基因大米的生产主要在湖北和湖南,出于利益考虑,当地一些农民偷偷种植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中引入了抗虫蛋白基因,生长过程中不用打农药,因此颇受农民欢迎。

耐人寻味的是,其中有些农民并不信任转基因水稻。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

虫子都不吃,人哪能吃?

因此,他们收获的转基因大米,全部拿到市场上偷偷卖掉,自己并不敢吃。

今年3月、5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两次对国内大型超市进行了散装大米的抽样,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对这些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

最新检测结果显示,湖南长沙沃尔玛超市黄兴南路分店发现有转基因大米出售,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武汉市徐东大街分店抽样的名为“国产香米”的样品也呈转基因阳性。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国尚不允许转基因大米商业化生产和流通。

目前,包括家乐福、欧尚、农工商超市等部分大型零售商已经向绿色和平承诺,不销售转基因主粮食品。

那么在我国哪些转基因食品又是合法销售的呢?

在这里要弄清几个基本情况:

在全世界,经过十多年发展,转基因作物在世界种植范围较广,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为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前三国家,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量居世界第四,主要产品为转基因棉花(抗虫性较好),目前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西红柿、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植物的安全证书,部分转基因食品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进口数量排前三位的是大豆、玉米和油菜。

中国政府日前出台了“转基因食品须标中文标签”的新规,目的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人们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自行判断。

目前进口水果标签已附带了相关信息,在每个标签的中间一般有4位阿拉伯数字:

3字开头的表示喷过农药,4字开头的表示是转基因水果,5字开头的表示是杂交水果。

还有一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转基因食品及制成品原料来源中应有转基因中文标注。

对于国内消费者,能经常接触到的除了部分反季番茄、木瓜外,最多的恐怕就是大豆油、玉米油了。

从2009年5月1日起,国内要求转基因大豆油一律贴上“转基因”的标识后,你就会发现在超市里几乎所有的大豆油都是采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的大豆油,在北京市场有人做过调查:

包括古船、金龙鱼、火鸟、鲁花、汇福、福临门等在内16个品牌的大豆油产品,以及各种含大豆成分的调和油,100%都打着“转基因”标识,要找非转基因的油料恐怕只有花生油、橄榄油、茶树油之类的了,但是同样5L的容量花生油比大豆油贵20元,橄榄油、茶树油则要贵数倍以上,对于对价格敏感的普通市民来说就只有大豆油一种选择。

而且厂商为了增加销量,在标识上打起了主意,一个“转基因中文标示”他硬是能印的很小,小到有的只有1.8毫米高,躲在最不显眼处。

而对于价格高昂的非转基因油料标签反而印刷精美尺寸超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以吸引高消费的环保人士购买。

对于大量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生产的国内厂商无奈地表示:

选择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生产原料,也是迫于无奈,主要是国内大豆供给远远低于市场需求,而不得不向国外购买大豆。

国内耗油量大,一些大的城市的年人均用油量达到13公斤,国内的大豆产量根本供不应求,而且,东北大豆出油量小,不适合作为制油原料。

出于成本考虑。

现在进口大豆100%是转基因大豆,其出油率在20%-21%之间,而国产的大豆出油率只有17%,价格却比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贵,因此多数厂家都会使用进口大豆做原料。

这里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在04年为什么我们会丢了大豆市场,首先就是那个很厉害的孟山都公司的一群专家到我国搞到我国的高产大豆种,就带回美国提取他的高产油基因,再和抗病虫基因结合研究出一种高产油而且抗病虫的“转基因大豆”,并在美国大量种植成功。

在美国大量种植之后,开始卖给中国,因为美国农业政府补贴、工业化操作,所以成本低,逐渐挤占国内大豆市场,中国本地大豆在竞争上全面败北,美国大豆全面占领了中国大豆市场。

尽管大豆油市场充满了转基因气息,但是我们也看到出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顾虑广大生产商也开始拒绝销售转基因食品,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中粮集团在2010年承诺,中粮所出产的滋采牌、五湖牌、福临门牌大米,将提供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非转基因大米。

同时,另外一家包装米市场的龙头,益海嘉里也已明确承诺旗下的金龙鱼牌、金元宝牌、香满园牌等七个品牌大米,将坚持非转基因大米的销售。

来自米相关产业的其它企业巨头也纷纷表态,承诺拒绝转基因米原料及由转基因米制成的添加剂和食品成分,其中包括国内品牌贝因美、雪花啤酒、燕京啤酒、泸州老窖、剑南春等。

米饼企业龙头旺旺集团自2004年起便开始承诺拒绝使用转基因米原料及转基因添加剂,承诺消费者旗下饮料和零食品牌不会有任何转基因原料的使用。

再加上海外市场如日本、欧盟等的市场法规要求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的谨慎态度,国内食品出口大企业为了顺利外销海外市场也开始拒绝采用转基因原料。

在大米市场,为了加强出口泰国和越南两国的稻米出口商联合会和越南食品协会共同签署备忘录,强调其非转基因稻米生产政策。

而印度的大米出口商联合会也强烈呼吁香米种植大省不允许发展及种植转基因大米。

这些均反映了全球稻米产业界和消费者抵制转基因水稻的坚决态度。

面对转基因食品十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的的大力宣传的健康营养的时髦生活方式到现在的几乎一边倒地反对转基因食品,我们看到公众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这是一种进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世界并不美好,全世界还有许多不发达国家的人民挣扎在温饱线上,我们的人口越来越多、而耕地越来越少,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食品只会是一种越来越紧缺的商品。

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目前承担的超级稻项目已进入第三期(即每亩900公斤产量)关键阶段,出于对中国未来粮食安全考虑袁隆平院士也并不反对转基因作物研究,毕竟杂交技术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作物产量。

而转基因技术作为目前人类现有科学技术水平能够解决人类粮食紧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仍然有着光明的前途,这也是美国政府不愿放弃转基因研究的根本原因。

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必须主动出击,不能让别人掌握自己的粮食市场,国内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是惟一入选的农业项目,未来十年的投入将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如果中国消费者不接受转基因农作物,意味着数以百亿计的研发费用付诸东流,整个生物技术产业也将严重受挫。

所以我们争论的不应该是要不要放弃转基因作物研究的问题,而是要放弃对人体有害的第一代转基因技术,努力发展我们自己的安全、增产的第二代转基因作物,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住我国的粮食安全。

以上部分观点不代表作者本人看法

 

2010-07-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