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597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docx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doc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长治学院化学系

二○一一年九月

化学专业(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科研方法,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或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4.掌握化学教育理论,了解化学教育的最新成果,具有良好的从事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应用科学研究信息的方法,具备从事化学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6.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产业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7.熟悉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8.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撰写论文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专业基本信息

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大类:

化学

专业代码:

070301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四、总学时(总学分)

2601学时(205学分)

五、专业主要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0703010102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课时:

118学时

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研究所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除外)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

本课程是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专业课。

整个内容分为理论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两大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

以理论部分的内容为基础贯穿于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即用理论部分的知识、规律解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用途,熟练掌握化学基本计算。

为各门后继课程准备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知识。

课程内容:

包括化学基本概念、气体与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原子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晶体结构、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化合物及各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课程编号:

0703010103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课时:

104学时

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

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思路开阔,为今后的独立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

包括无机化学基本操作实验、基本原理验证和常数测定实验、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提纯实验、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课程编号:

0703010106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课时:

51学时

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不但授予学生必须的理论知识,还要根据该课程的实用性较强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验课讲授该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及实际应用相结合。

使学生牢牢掌握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培养学生严谨、精细、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或帮助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观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技能,怎样做到一个不同“量级”的“准确”。

增强其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熟悉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和基本操作。

掌握四种容量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酸碱反应、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四大平衡的有关理论、概念和计算。

结合代表性的应用实例,重点掌握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重量法、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中富集分离方法和原理、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与保证。

课程内容:

包括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07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实验课时:

68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操作练习,定性分析实验、定量分析实验、未知物检验等。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为学习后继课程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包括分析天平称量练习、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等实验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08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课时:

118学时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是化学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

掌握重要的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结构特点和异构现象,应用化学键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来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反应、来源和合成方法。

理解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质、萜类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理解典型的反应历程,了解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等中间体的相对活性及其在有机反应进程中的作用。

初步了解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的应用。

为各门后继课程准备必需的基础理论和有机化学知识。

课程内容:

包括炔烃和二烯烃、脂环烃、对映异构、芳香烃、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元素有机化合物、周环反应、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萜类甾族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09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实验课时:

104学时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本科专业四大基础化学实验之一。

其基本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有机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实验测定、鉴别,有机物的制备、提取和分离等。

通过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功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训练。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最终走向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道路打下扎实的有机化学实验基础。

课程内容:

包括芳香烃性质、卤代烃性质、醇和酚性质、醛和酮性质、羧酸及其衍生物性质、胺类化合物性质、糖类化合物性质、氨基酸和蛋白质性质、溴乙烷制备、乙醚制备、苯乙酮制备、苄叉丙酮和二苄叉丙酮制备、安息香缩合反应、苯甲酸乙酯制备、苯胺制备、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制备、对氨基苯磺酰胺制备、甲基橙制备、咖啡因提取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0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课时:

108学时

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化学专业各学科的一门基础课。

物理化学是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探求化学运动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化学的理论基础。

物理化学研究物质的相变、化学变化方向及平衡规律的化学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与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光化学、催化和胶体化学等。

课程内容:

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表面现象、胶体化学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1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课时:

54学时

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实验是集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电化学等相关理论教学于一体的实验科学,它注重对学生理论方法、方案设计、实验动手和数据处理的综合训练。

通过本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而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归纳,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了解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规律之间的关系,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包括误差理论、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温度、压力的测量与控制,热力学实验、化学平衡实验、相平衡实验、动力学实验、电化学实验、胶体与表面化学实验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2课程名称:

化学教学论课时:

34学时

课程简介: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主要任务是使本科生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教学基本技能,培养他们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和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三性”)。

从理论和观念上引导高师生“入门”,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高师生“上路”、“上手”,从教学科研思路上使高师生“开点眼界”。

课程内容:

包括中学化学课程、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实施技能、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与评价、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学习的测量与评价、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3课程名称: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时:

21学时

课程简介:

化学教学论实验是一门体现高师思想性、师范性、和实践性特色的综合性实验课程。

它以学生已有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教学论作为理论指导,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教育学科和化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学。

课程内容:

包括过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不同现象探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探究、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研究等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

课程编号:

0703010114课程名称:

化工基础课时:

51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继数学、物理、基础化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之后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化工基础是研究大规模的改变物料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研究化学工业的设计与开发的一门学科,不论是对学生今后进行中学教学或是从事工业生产的设计与开发都是十分有益的。

所讨论的每一单元操作都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

课程内容:

包括流体的流动与输送、热量传递、传质分离过程、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5课程名称:

化工基础实验课时:

32学时

课程简介:

化工基础实验作为理科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础化学实验不同的是,化学工程基础实验属于工程实验的范畴,面对的是复杂的工程问题,涉及诸多变量和大小各异的设备与流程,是理科本科教学开设的一门工程技术实验课程。

开设化工基础实验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研究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及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素质训练,加深学生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设计新实验和从事科研与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包括动量传递、质量传递以及化学反应工程等方面的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6课程名称:

结构化学课时:

51学时

课程简介:

结构化学是化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获得原子、分子及晶体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能关系,了解研究分子和晶体结构的近代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前修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的有关内容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从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能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

由于“物质结构”这门学科发展迅速,化学中很多理论问题以及很多新的物理测试方法都要以“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加之本课程在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大。

因此,本门课程学习将对本专业学生无论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教师工作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课程内容:

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双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分子的对称性和群论基础、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金属的结构与性质、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化学等内容。

课程编号:

0703010117课程名称:

结构化学实验课时:

20学时

课程简介:

结构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理化性质与物质结构之间关系的一门实验科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结构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结构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熟悉结构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对结构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校自身实验条件,本课程开设时主要以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为主,如计算绘制有用的图形,制作有意义的模型,分析重要图谱,教师要结合模型加以指导,增强学生对分子和晶体结构的直观性。

实验教学还应适当讲授结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发展情况,使学生对结构化学实验有较完整的认识。

课程内容:

原子轨道空间分布图的绘制、H2+能量曲线的绘制、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分子的性质、苯的HMO处理、点阵和晶胞、多晶X射线衍射法、离子晶体的结构等。

课程编号:

0703010118课程名称:

高分子化学课时:

50学时

课程简介: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及其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高分子反应的特征以及根据产品选择聚合方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用高分子化学基本规律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其今后更深一步地学习打好夯实的理论基础。

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在掌握了高分子化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根据聚合物的应用性能要求,可以正确的选择单体、聚合及其实施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具有一定科研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不同反应类型和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对有关的理论基础做简要的介绍,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

课程内容:

缩聚和逐步聚合、由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聚合方法、离子聚合、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

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入学教育、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见习、教师职业技能、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七、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1.课程教学学时与学分(注:

含实践课程学时和实验课程学时)

课程类别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占总学时数%

学分数

占总学分数%

公共课程

必修

761

29.2

48

23.4

选修

192

7.4

9

4.4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943

36.3

56

27.3

专业课程

必修

361

13.9

22.5

11.0

选修

344

13.2

22

10.7

集中实践教学

必修

41.5

20.3

素质拓展

必修

6

2.9

合计

2601

100

205

100

注:

上述比例按照占课堂教学总学时与总学分数计算。

 

2.实践教学学时(周数)与学分

类别

学时数(周数)

学分数

实验

课程

独立设课实验(学时)

课程内实验(学时)

493

67

29.5

4

实践

环节

实践课程(学时)

145

8.5

化工见习(周)

1

1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周)

40.5

41.5

素质拓展

6

合计

705学时(41.5周)

90.5

3.素质拓展学分:

6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

4.理论课和实践课所占学分比例

类别

学时数

周数

学分

占总学分数%

理论课

1896

114.5

55.9

实验(实践)课

705

90.5

44.1

41.5

合计

2601

41.5

205

100

八、毕业及学士学位要求

(一)毕业资格

本专业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205学分,其中必修课最低126.5学分、选修课最低31学分、实践环节最低41.5学分、素质拓展最低6学分,取得毕业资格。

(二)学位授予

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并符合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九、教学计划进程表

化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一、公共课(953学时,57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学分分配

考核方式

备注

合计

讲授

实验或实践

考试

考查

01010101

思想品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必修

3

54

36

实践1学分

18学时

3/2

01010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2

36

24

实践0.5学分12学时

2/1.5

010101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6

102

68

实践2学分

34学时

2/2

2/2

010101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必修

3

51

34

实践1学分17学时

2/2

01010105

形势与政策

必修

2

(96)

(64)

(32学时)

讲座,每学期16学时,上6个学期

01010106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6

102

51

实验3学分

51学时

4/3

4/3

01010107

大学英语

必修

16

256

192

听力实践4学分64学时

64学时

4/4

4/4

4/4

4/4

第一学期5-17周

01010108

体育

必修

8

128

128

2/2

2/2

2/2

2/2

第一学期5-17周

01010109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

创业教育

必修

2

32

32

每学期讲两次

跨专业选修课

选修

9

192

192

合计

57

953

757

实践145

实验51

化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二、专业基础课(943学时,56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学分分配

考核方式

备注

合计

讲授

实验或实践

考试

考查

0703010101

高等数学

必修

7

120

120

4/3

4/4

0703010102

无机化学

必修

7

118

118

4/3

4/4

0703010103

无机化学实验

必修

6

104

104

4/2.5

4/3.5

0703010104

大学物理

必修

4

68

68

4/4

0703010105

大学物理实验

必修

2

30

30

3/2

0703010106

分析化学

必修

3

51

51

3/3

0703010107

分析化学实验

必修

4

68

68

4/4

0703010108

有机化学

必修

7

118

118

4/4

3/3

0703010109

有机化学实验

必修

6

104

104

4/3

4/3

0703010110

物理化学

必修

6

108

108

4/3

3/3

0703010111

物理化学实验

必修

4

54

54

4/2

4/2

合计

56

943

583

360

化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三、专业必修课程(361学时,22.5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学分分配

考核方式

备注

合计

讲授

实验或实践

考试

考查

01010109

心理学

必修

3

51

51

3/3

01010110

教育学

必修

3

51

51

3/3

0703010112

化学教学论

必修

2

34

34

2/2

0703010113

化学教学论实验

必修

1.5

21

21

3/1.5

0703010114

化工基础

必修

3

51

51

3/3

0703010115

化工基础实验

必修

2

32

32

4/2

0703010116

结构化学

必修

3

51

51

3/3

0703010117

结构化学实验

必修

1

20

20

3/1

0703010118

高分子化学

必修

3

50

34

16

2/2

实验1学分

0703010119

化工见习

必修

1

一周

合计

22.5

361

272

89

化学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四、专业选修课(限选344学时,22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课程类别

学分

教学时数

各学期周学时/学分分配

考核方式

备注

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