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538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docx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第1题。

1.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

A.阴天的夜晚B.多云的白天

C.晴朗的白天D.晴朗的夜晚

D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下图),回答2~3题。

2.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

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3.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A 3.A [第2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为负值,说明该地可能进入“三低”人口模式,而且③前期人口迁入率上升很快,说明该段时期经济发展较快,能吸引大量人口,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地价、劳动力工资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过高,因此会转出,所以人口迁移率会下降。

第3题,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最大的时期,结合图可知①阶段最大。

]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下图),回答4~6题。

4.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D [由图可知,①为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

②为断层,内力作用。

③为风蚀蘑菇,外力作用。

④为火山地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

5.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A [①为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主要是石灰岩中的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易溶于水形成的。

]

6.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中国台湾岛

答案:

B

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变化。

读图,完成7~8题。

7.该水库水量盈余率最小月为(  )

A.12月B.3月

C.6月D.9月

8.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A.西欧平原B.东南亚地区

C.地中海沿岸D.中亚区域

7.C 8.C [第7题,直接读图可知C对。

第8题,水库冬半年流入量大、夏半年流入量小,说明该地降水冬季多、夏季少,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特征一致,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

]

9.若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加剧,可能导致(  )

A.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

C.华北地区沙尘暴增加

D.珠江流域出现水体污染

C [受冬季风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的沙尘可以被吹到华北地区。

]

10.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潮汐的形成B.树木的生长

C.信风的移动D.石油的生成

A [潮汐的形成是天体引力能所致,选项中其他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

]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市空间结构简图,图中地铁修建了15年才于2018年7月正式开通营运。

完成11~12题。

11.该市地铁修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洼B.地形平坦

C.经济落后D.技术薄弱

12.影响该市布局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水系分布

C.海陆位置D.产业基础

11.A 12.B [第11题,根据材料图,该市的0m高程点在水域上,而且城区有低于海平面的低洼处,说明该地区的地势比较低洼,对于修建地铁的难度很大。

故A正确。

地形平坦有利于修建地铁,故B错误。

该市位于欧洲西部,经济发展比较好,技术水平也较高,故C、D错误。

第12题,材料图中,该地区的水域面积较大,分布紧密,对地表的割裂较大,所以影响该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水系分布,故B正确。

大气环流主要影响气候,对该城市布局形态没有影响,故A错误。

该市位于沿海地区,海陆位置已经固定,其布局形态是受水域的影响,故C错误。

产业基础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图中不能体现产业基础的影响,故D错误。

]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完成13~14题。

13.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A [由材料知,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其主要原因是冬季北方寒冷,南方温暖。

]

14.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②③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

B [老人不能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大量老人迁入会加剧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大量进入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

]

15.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答案:

A

茶树是一种适宜在云雾天气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经济林木,下图为某茶场生产设施图和安徽南部山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茶园设置黑纱帐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挡茶园地面辐射为茶园保温

B.黑纱帐吸热以提高温度

C.削弱太阳辐射强度

D.防止害虫飞入茶园

17.每年春季,冷空气时常侵入皖南,为最大限度减轻冻害的发生,茶园最宜布局在(  )

A.①    B.②C.③    D.④

16.C 17.D [第16题,茶树是一种适宜在云雾天气条件下生长发育的林木,说明茶树生长不宜强光照射。

茶园设置黑纱帐的主要目的为削弱太阳辐射,防止强光照射伤害茶叶,影响茶树叶片的质量和产量,C正确。

第17题,谷底北侧④为山的南侧,光照条件好,热量足,受冷空气影响小,D正确。

]

18.世博园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主要体现了(  )

A.科技含量差异B.经济水平差异

C.地域文化差异D.国家政策差异

C [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风格影响较大。

]

下图示意甲、乙是两个不同的地域空间。

读图,回答19~20题。

19.若甲是我国东部经济带,乙是中西部地区,沿箭头方向在区间调配的是(  )

A.水源B.能源

C.资源D.资金

20.若甲、乙表示的是我国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称之为(  )

A.东煤西运B.东气西输

C.北煤南运D.南气北输

19.D 20.C [第19题,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密集,科技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缺。

第20题,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分)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6分)

(2)简述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

(8分)

(3)简述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6分)

解析:

(1)题,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有利于城市的形成。

内河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河流交汇处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经常形成城市。

(2)题,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城市不断向陆路运输便利的地方发展,商业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3)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运输量大,一般布局在土地价格(或租金)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

答案:

(1)老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2)由于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城市、商业向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

(3)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材料一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

材料二 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②段经过的地形区中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6分)

(2)结合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8分)

(3)在西气东输工程进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6分)

解析:

(1)题,从图中看出西气东输管道②段所经地区为我国的河西走廊,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2)题,结合图示可知,西部地区通过资源开发来吸引资金、技术,同时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

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被破坏后很难恢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

(1)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绿洲上有比较充足的水源,利于人类生存和农业、工业、城市等经济活动的发展。

(2)西部地区通过资源的输出换来了资金、技术,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

(3)保护生态环境。

因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被破坏后很难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