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441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美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二年级美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二年级美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二年级美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二年级美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美术.docx

《二年级美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美术.docx

二年级美术

第一课神奇的小画册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大胆绘制小画册。

 

2、在欣赏、制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折、剪、画等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画册内容的发散。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画册神奇之处) 

1、欣赏小画册,并分析其制作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神奇的小画册 

二、探究质疑,尝试了解折制方法。

(探究性学习。

第一部分:

师生探讨;

第二部分:

学生实践研究。

1、讨论:

神奇小画册是怎样制作的呢?

  

2、请学生上台来尝试折。

   

3、运用媒体直观了解折法。

 

3、教师示范,解决折剪处添画、衔接问题。

师生互动制作小画册。

 

提示:

剪部位与小画册变化中的联系。

(出示例图进行说明) 

1、头与身体的变化。

   

2、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变化。

 

4、拓展思维发散,分组进行添画比赛。

(通过讨论、比赛、欣赏,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同时巩固衔接问题。

1、讨论:

小画册除了画人物之外,还能画什么?

  

2、分组比赛:

各组同学按座位顺序逐个上台轮流画。

 

3、评析作业,解决衔接问题。

板书:

巧妙衔接。

   

4.欣赏画册,巩固知识。

 

五、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明确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

运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画册。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6、相互赏析评价,总结下课。

(通过相互赏析评价,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1、师生开展评述交流活动。

 

2、教师总结。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 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

2、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感受三原色带给自己的冲击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

教学难点:

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

彩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

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

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

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

有谁愿意试一试?

   

4、学生尝试,老师不于评价 。

  

二、新授

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

红红是什么颜色?

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

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

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

(橙绿紫。

) 

 4、简单的概念: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

——黑色 

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 

  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4、作业展示

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提问:

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

效果好吗?

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

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

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2、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从形到颜色的使用或者构图与感受这方面来谈谈) 

2、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

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

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第三课五彩树

教学目标:

1、以描画小手的形式来表现树的基本特征——树干。

2、大胆涂色,培养学生作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五彩树”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教师示范材料、白纸、水彩笔、蜡笔。

教学过程:

一、以手指游戏引出课题

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游戏。

(手指谣)

“让我们能干的小手来变个魔术吧!

?

?

小手小手变变,变棵树来种种。

2、出示范例欣赏。

二、教师引导创作

1、欣赏五彩树,教师引导说出小手与树的关系。

手掌是树干,手指是树枝。

2、教师与学生共同演示。

3、步骤:

(描画小手)将小手放在纸上(强调不能移动)——描下手形——添画小树枝——画上五彩的叶子——给树干涂上棕色

三、学生创作

1、提醒学生仔细小心地描画小手,注意画笔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励大胆作画,将树枝、叶子画得多,涂色鲜艳,将树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将画面保持干净。

四、欣赏作品

让大家的五彩树都种到一起,变成一片五彩的树林。

五、总结下课

 

第四课顶天立地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

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

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

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

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

从哪里能看出来?

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

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

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观察探索得出结论:

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不一样断开的地方也就不一样,折过的地方与断开的地方是有关系的。

  5.尝试用线条连接小人身体断开的部位,感知小人夸张的造型变化。

6.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四、再次探索,变换出更多的快乐小人造型。

  1.学生构思,尝试新的让小人的造型进行变化,提醒幼儿大胆创意。

  2.交流讲评,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想,把作品送上创意板。

五、创意拓展,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第五课瓜果飘香

教学目标:

1、体验与发现:

参观果林,观察各种水果。

了解水果的形状、色彩、品尝其味道。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培养观察记忆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实践与创作:

以绘画、撕纸、橡皮泥塑等手段表现水果,通过想象表现吃水果时的神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

3、欣赏与评价:

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能对同学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合理评论。

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评述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各种水果的形状与色彩、并在活动中激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用多种手段表现各种水果并能通过想象、记忆表现吃水果的神态。

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着动听的音乐(欢快、有鸟叫声)步入课堂,进入场景1(由8组果树组成的一片果林,学生5人1组围着果树就坐)。

二、引入新课:

1、学生和老师一起唱歌《只要妈妈露笑脸》并进行简单的表演。

2、设问:

你喜欢你的妈妈吗?

她们长什么模样?

都有哪些特点?

3、老师这里有一位神奇的妈妈,请同学们欣赏:

出示课件:

一棵大树,随音乐从树叶丛里闪现各种水果,每出现一种水果,学生可大声说出其名称。

小结:

这是一棵能结出各种水果的果树妈妈。

4、揭示并板书课题—《瓜果飘香》。

三、讲授新课:

1、学生回忆刚才课件中出现的水果。

2、分组说一说你看到的果园或水果(课前活动),向组内同学介绍自己看到过的水果(名称、形状、颜色),吃过的水果(味道如何,当时的心情怎样)。

3、各组推荐1—2名同学介绍水果。

(力争各组所说的水果不同)

4、示课件:

参观果园。

体会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以及果农伯伯通过辛勤劳动所获丰收的喜悦。

5、学生离座,以小组为单位参观身边的果园。

(由场景1到场景2,参观过程中可议论)

6、设问:

①教室里的果园与电视里的果园有什么不同?

(没结水果而且树叶稀疏)

②想一想会是什么原因使它们都结不出水果呢?

(渗透环保意识)

③想不想让它变成真正的果园?

(激发创作欲望)

7、分组活动:

由小组长带领,讨论制作方案,合理分工为果树制作并挂上漂亮的水果。

(可用橡皮泥塑,也可绘画剪贴,每人完成1—2个水果)

8、课中活动—吃水果。

以小组为单位分吃水果,观察同学吃水果的样子并在组内表演有关吃水果的小品。

老师选出1—2个表演精彩的小品在全班展示

9、分组活动

1各组推荐1名同学为场景2添画水果或人物;

2由2—3人合作完成一张表现吃水果的图;

(为场景3准备素材,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装点作品园)

3由1—2人继续整理完成果树的装点。

四、欣赏与评价:

开展作品评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注重成功体验。

1、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对本组装点的果树进行介绍与评述。

2、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与评述。

3、再一次参观果园并自由地相互评论,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

1、留心课后拓展,加强学科辐射,注重学习延伸。

2、在音乐《丰收之歌》中自由表演,结束新课。

 

第六课高个子和大胖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感受物体形的比例,培养观察能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初步掌握绘画中夸张、对比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适度夸张,巧妙对比,进行“高个子”和“大胖子”的创作。

教学过程:

一、感受特点,引入课题

  1、故事设疑:

森林里的两个好朋友,请你根据它们的身材比例猜猜是谁?

  2、小结并板书课题:

高个子和大胖子。

二、对比观察、感受比例

  1、创设情境,引导判断:

  长颈鹿想开高个子聚会,大象想开大胖子聚会。

来了很多伙伴,它们分别是去参加哪个聚会呢?

课件出示一组宽度相同高度不同的罐子,和一组高度相同但宽度不同的人物,再出示几条基准线。

  2、请学生小结观察方法,并得出“仔细比较”的结论。

三、感受尝试、掌握方法

  1、创设新的情境,演示将高个子变得更高,从而引出第一个魔法“夸张”。

  2、小训练:

尝试将酒杯变成更高的“高个子”,或将茶杯变成更胖的“大胖子”。

  3、反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夸张要大胆,要抓住对象的特征。

  4、课件直观演示将不同的形象进行适度夸张,引导学生感受。

  5、课件依次出示已经被夸张的高个子和大胖子,提问:

除了用夸张的魔法,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看起来显得更高/更胖?

课件直观演示对比的效果。

引出第二个魔法“对比”。

  6、课件出示大胖子,提供两个高个子供学生选择:

你认为选择谁更有趣?

  7、根据课件出示的不完整画面猜一猜:

在这个大胖子的身边添画谁,

  既能把它对比得更胖,又非常有趣呢?

  引出“巧妙对比”的结论。

  8、阶段小结:

运用“夸张”和“对比”这两种魔法可以把高个子和大胖子画得更有趣。

四、欣赏作品、自主表现

  1、谈话启发,激活思维:

  大象和长颈鹿觉得参加聚会的伙伴太少了,想请小朋友还帮忙邀请一些,你能邀请谁呢?

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像“高个子”或“大胖子”?

  2、课件播放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引导欣赏。

  3、出示作业要求:

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大胆地把你心目中的“高个子”和“大胖子”画下来吧!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业、自主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

  2、引导开展评价,自评、互评与师评结合。

六、方法延伸、思维拓展

 

第七课条纹乖乖

教学目标:

  1、欣赏生活中用彩条纹装饰的物品,感受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

2、喜欢生活种多彩的物品,愿意大胆创新。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多种色彩搭配组合的美

教学过程:

一、感知探索

1、感知彩条纹服装,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同色彩,线条搭配组合的美。

2、欣赏学生身上穿的彩条纹毛衣,引起学生对彩条纹的关注。

  教师:

今天老师发现我们许多小朋友穿的衣服很漂亮,我们来互相看看你喜欢谁的衣服?

(引导幼儿发现彩条纹衣服)

  小结:

这样一条一条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彩条叫间隔条纹。

二、欣赏生活中更多用彩条纹装饰的物品,引导幼儿探索横、竖组合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1.欣赏范例图片组1,引导关注彩条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

  ①不同排列方式:

横、竖。

  ②粗细宽窄不同的彩条间隔排列。

  2.欣赏范例图片组2,引发感受不同色彩组合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①冷暖色②对比色③无彩色④彩色。

  3.欣赏范例图片组3,引发感知彩条局部装饰的变化美。

  4.欣赏范例图片组4,感受生活中跟多有创意的彩条物品。

三、引导探索如何在白色物品上进行条纹装饰。

  出示一白色物品,鼓励大胆构想,如何用彩条纹装饰。

  师:

这是我们家的一角,都是一些单色的物品,如果请你来做设计师,你打算用彩条怎么装饰?

四、自由结伴或独立选择材料进行创作。

  1.明确作画内容和方式,引起学生用彩条纹装饰的愿望。

  你想怎么设计,用哪些颜色来画?

什么方向彩条纹,是整体的还是局部。

  2.介绍丙烯颜料、作画区域以及简单的操作要求。

  你们要先想好选择适合你操作的工具,如拿伞和椅子的哥哥姐姐可以和弟弟妹妹一起合作,怎么分工,用什么颜色,方向,等会儿试一试。

  3.选择作画材料及位置,开始作画。

  重点鼓励用不同方法表现彩条纹,鼓励大胆创作、积极探索,并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相互欣赏作品,感受成功的体验。

  1.引导学生将绘画好的作品布置在“创意空间”合适的位置里,共同欣赏作品。

  2.与作品合影,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八课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

2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猜猜我是谁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

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猜猜我是谁

  板书课题猜猜我是谁

3、提问:

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

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4、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

(提问:

你喜欢哪幅?

为什么?

二、小组讨论:

1、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赏析《未来世界》

讨论:

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

怎么看出来的?

  2、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猜猜我是谁

  3、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

  3、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

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三、学生动手实践

 1、巡视辅导

  2、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

猜猜我是谁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3、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4、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四、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1、展示几幅学生背面的线描画作品。

2、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第九课 形形色色的背景

教学目标:

1、欣赏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利用不同的背景来突出主体。

3、发展大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背景在画面中的作用及背景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背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出示范画

(1),问学生:

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或景物。

师出示范画

(2),这幅画与上幅有什么不同?

图中主休相同,但这幅画出现了背景。

这里有两幅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师出示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范画,说一说有背景和没有背景的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小结:

范画

(1)中只在一个主体,一种颜色,颜色很单一,但是添画了彩色的背景后,不仅更加突出了主体,还使得整幅画更加漂亮了。

板书:

形形色色的背景

二、讲授新课

1、形形色色的背景

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作品欣赏,了解背景的作用。

作品一:

疏密变化的线条组织的背景,让牛儿跑得更欢。

作品一:

流动的色彩让雨中的世界变得更美。

作品一:

回旋的蓝色线条让小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得更加厉害。

师小结:

:

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背景能较好的突出主体。

3、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

师:

有哪些元素能作画面的背景?

(先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生:

流动的线条、变化的点、美丽的色彩。

生:

还能用一些符号来作画面的背景。

如数字、字母等

生:

自然界的景物,建筑设施、室内布置等

4、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

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三、学生作业

要求:

选择一幅作品,画出主体,改变背景,让你的画活跃,新颖起来。

学生创作、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交流欣赏:

说说自己是怎样添画背景的。

第十课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能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点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联想、初步感知

1、谜语:

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

(打一动物)

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这种猜谜激趣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初步的适时造型意识。

(课件出示)

提问:

小蝌蚪起床了,它们正在做什么呀?

师:

哦,小蝌蚪起床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那你们会画蝌蚪吗?

2、吃完早点后,他们决定以一起到小河里去旅行,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了!

提问:

小蝌蚪出去旅行了,他们的队伍是怎样的?

提问:

小蝌蚪们遇到了从天而降的石头,怎么办?

提问:

你猜猜,继续旅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说说蝌蚪的外形特征,并尝试画蝌蚪(学生画,教师提示蝌蚪的画法。

学生回答(很有团队精神的,小蝌蚪聚在一起,队伍很整齐,没有掉队的,离队的)

往不同的方向逃避,队伍散开了。

看见了荷花,小蝌蚪会游到荷花的周围;看见了鱼,会和鱼交谈,游戏等,学生自由想象。

3、以连环画的形式开展故事,让学生在情与景的意境感染中展开想象为学生的绘画和想象提供特定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二、畅谈构想,自主表现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

2、想一想说一说

小蝌蚪们在旅行,途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

(说说自己特别的想法)

三、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

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学生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学生。

学生回答(独特)

一群小蝌蚪在(),另一群在(),还有几只在()。

四、大胆想象。

(表现出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

学生欣赏找到了联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出示《有趣的组合》、《奇妙的想象》两个池塘。

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池塘里,个别学生将自己的画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

你喜欢谁的画?

为什么?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表现的愿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持久兴趣。

五、习题设计

想想小蝌蚪们在旅行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

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第十一课点点聚会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相似性组合大小、疏密的变化等基本知识。

2、能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提高视觉感受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相似性组合大小、疏密的变化等基本知识。

并能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迁移旧知设疑导入

1、教师点评一幅上节课画蝌蚪旅行的优秀作品。

2、提问:

适合用点状来表现的物体还有哪些呢?

学生畅谈。

3、教师小结:

生活中适合用点状来表现的物体有很多很多。

如:

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他随意形等。

二、欣赏感受体验尝试

1、欣赏画家作品:

《清廉有鱼》(局部)《春至》(局部)《枝头繁鹊》。

(1)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欣赏感受。

(2)小结:

在绘画中相似的形通过疏密排列、组合可构成美观有趣的群体图案。

(3)提问:

画中相似形物体的外形与平常我们所画的物体外形比较,有什么特点?

(4)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5)小结:

都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

(6)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

2、以“鱼”排列组合为例,启发学生学习新知。

(1)欣赏图片。

(2)小结:

相同的物体可以组合成许多不同的有趣画面。

3、以豆苗为题材,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排列组合的小训练。

(1)学生进行组合练习,教师巡视,点评典型优秀与需要调整的作业。

(2)说说自己认为有趣、生动的组合。

(3)归纳基本方法:

不同方向反复;

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

平行排列;

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

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排列;

三、拓展思维自主创作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构思。

2、提出作业要求:

用一组或几组相似形描绘一幅充满情趣的画,并把你的话编成小故事和同学们说一说。

3、学生作业,教师个别辅导。

四、展示作业交流评价

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从相似形组合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及画面是否有情趣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十二课 排排队   

教学内容 :

 

  1、通过学习了解二方连续图案基本特点,在秩序中体验整体美。

   

2、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

 

 3、初步形成平面构成的概念,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动脑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图案、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一些知识。

 

  技能目标:

掌握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