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3427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docx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

(九年级上、下册内容)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阴晦(huì)黏膜(nián)灰烬(jìng)慰藉(jiè)

B.酒筵(xí)狡黠(xiá)嗔怪(chēn)荫庇(yìn)

C.膝盖(qī)打鼾(hān)勾当(goù)禀告(bǐn)

D.瞰望(kàn)襁褓(bǎo)攫取(jué)沉湎(miǎn)

2.下列选项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纯粹戏谑吹毛求疵强聒不舍

B.糟蹋残垣沧海桑田重蹈覆辙

C.亵渎蝼蚁转瞬即逝弭留之际

D.严峻社稷起承转合泛滥成灾

3.下列选项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B.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曲的序曲。

青春让我们充满热情,充满朝气,充满希望,即使有苦难、有曲折、有痛苦,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益的经历。

C.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D.“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

”奥楚蔑洛夫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

4.下列名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闭幕会上,国家网信办鲁炜引用的这句乌镇旅游广告语意味深长。

B.无数悲惨的案例警醒我们:

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玩手机,不仅对眼睛不好,也容易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力,让人无法正确判断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一旦遭遇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C.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D.知名危机专家称《芈月传》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呼吁全面停播,老百姓知晓后都大快人心。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视频电话、微信平台、QQ聊天,拉近了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B.一个人走在郊外的田埂上,我释放着这半年来的学习压力,尽情吮吸来自田间泥土的芳香和草间的虫鸣。

C.现在,网络空间不再是一个虚拟空间、虚拟社会,网络行为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行动。

D.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

专家据此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大约60%左右。

6.下列选项中修辞运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不幸的峡谷,它本可以变成一串明珠似的小湖,像德都县的高山堰塞湖“五大连池”那样,轻而易举就可赢得人们的赞美。

(比喻)

B.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引用)

C.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整个小城都笼罩在一片红云中。

(比喻、拟人)

D.烈日炎炎,充足的阳光让植物疯狂的生长,辛勤的汗水让我的理想拔节。

(夸张)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土豆是极富有团结精神的,不论大小,紧紧地抱着一个根,就像一个母亲一生哺育的几个孩子,按次序扯着母亲松软的乳头长大,爱的接力就在地下开始了。

②会挖,顺着颈的根部,稍微扩展一点范围,轻轻将铁锹插下去,稳稳地端起来,拎起茎,抖掉根部的泥土,哗啦啦,泥土掉下,根须上的土豆脱掉身上的泥,露出黄黄的肌肤。

③不会挖,就会把地下的土豆削坏。

④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有的一条根上会挖出五六个大小不一的土豆,有的打如拳头,有的甚至更大,有的如小笼包,有的如小番茄。

⑤挖土豆是一件技术活。

A.①⑤②③④B.⑤③②①④C.⑤②③①④D.⑤③②④①

(二)非选择题。

8.古诗文填空(7分)

(1)须晴日,,分外妖娆。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我是你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3)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

(4)孤不度德量力,,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5),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6),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7)东篱把酒黄昏后,。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自喻表达自己少年狂气的诗句是,,。

(9)《卜算子.咏梅》中描写的梅花虽然寂寞地开放,但她依然高洁、坚贞,即使凋零也要奉献自己的诗句是,。

(10)《羌村三首(之三)》中描写战争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但父老乡亲们依然怀揣深情的诗句是手中各有携,。

9.综合性学习(16分)

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正式拉开序幕。

邻水某中学九年级组织以“展示国力——抗战大阅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数字解读】

(1)阅读下面文字,解读数字的寓意。

(3分)

礼炮:

阅兵当天共有56门礼炮,寓意;礼炮呈八字形等距排列,意指。

每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一响,代表。

交替鸣放共70响,庆祝中国人们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图标观察】

(2)右图是中国邮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全国集邮巡展活动的纪念戳图案,请写出构

图要素(文字除外),说明图标寓意,要求

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含标点符号)。

(4分)

 

【新闻在线】7月29日,广安市政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在市民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市内外书画艺术家创作的120幅书法、绘画作品参加了展出。

为搞好这次展览,市政协诗书画院于今年4月就发出征稿启事,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市委纳入全市抗战纪念活动统一安排,得到了各区市县政协和市内外书画家们的积极响应,共收到160多幅书画作品,经组织专家评审,选出120余幅作品参加展出。

(选自《四川新闻网》)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广安市政协举办抗日战争图片展的目的。

(不超过10个字)(2分)

(4)假如学校团委让你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现场观展的一位中学生,你会向他(她)提出什么问题?

(2分)

 

【口号设计】(5)在阅兵过程中,接受检阅的人员需要呼喊口号,表达出鲜明的主题。

请你为抗战胜利70周年设计一组行进途中的呼喊口号。

(要求:

每句四字,两句一组,短促有力,朗朗上口)(2分)

【演讲大PK】

(6)2016年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的年份。

7月1日建党95周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再现这些红色革命峥嵘岁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热泪盈眶。

在纪念日到来之际,学校要举行演讲活动,如果你参加演讲,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头。

(不超过100字)(3分)

 

10.诗文赏析。

(5分)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注释:

南浦:

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1)诗中的“看”字看似平常,却非常传神,请说出你的理由。

(2分)

(2)这首绝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2分)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课内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9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1.文中摆出的敌方论点是什么?

那作者的论点又是什么?

(2分)

12.文中的“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1分)

13.文中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你具体说说是指哪些人?

(1分)作者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

(2分)

14.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什么时代特征?

请你举例说说。

(3分)

 

(二)记叙文阅读(11分)

铺一条路给母亲

钱永广

①父亲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便坚决要求出院,他想回到乡下老家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②当我将他送达老家准备返回部队时,他用眷恋的眼神对我说:

“我没什么放心不下的,只是你妈的腿脚不便,每次到井边打水,一到雨天准会摔倒在烂泥地里,往后你要照顾好你妈。

③父亲的一席话,令我的鼻子酸酸的,心像给针扎了似的疼。

是啊,就在去年的一个雨天,父亲打电话给我,说母亲到井边打水时摔倒了,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让我有空就回老家看看。

现在,垂危的父亲又反复嘱咐我要照顾好母亲,我感到以前总是沉默寡言的父亲,似乎变得有一点啰嗦。

④接到母亲告急的电话,是在12天后。

等我赶到家时,父亲已去世10个小时了。

我第一眼发现的是从厨房通向井边铺设了一条路,是用一块块碎砖铺成的。

我问母亲,这条道是谁铺的,母亲红肿着眼睛说:

“你走后,你爸像中了邪似的,那几天他走路都很困难,还偏要捡碎砖头来铺路。

我怎么劝他也不听,而且脾气还大得很,只好顺着他。

我们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才铺好。

路铺好了,他也倒在了床上,再也没能起来。

⑤看着身体已经冰凉冰凉的父亲,再看看那条新铺设的碎砖路,我久久无语,满是愧疚。

⑥或许有了这条碎砖路的陪伴,母亲始终觉得父亲还在她身边,执意不肯随我进城。

现在,我每次回老家看望母亲,只要一看到父亲临终前铺设的那条路,我就会想起父亲的话,觉得父亲并不啰嗦。

(摘自《最受欢迎的名家亲情美文排行榜》)

15.文中的这条路是谁铺的?

为什么要铺设这条砖路?

(2分)

16.第③段划线句子“令我的鼻子酸酸的,心像给针扎了似的疼。

”的表达作用。

(2分)

 

17.第⑤段划线句子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

(2分)

 

18.第③段说父亲“有一点罗嗦”,最后一段却说他“并不罗嗦”是否存在前后矛盾?

为什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19.说一说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

(2分)

 

(三)说明文阅读(10分)

俄罗斯的“油气福利”

雷曼誉

俄罗斯的冬天来的特别早,气候十分寒冷。

按规定,连续5天白天平均温度低于8摄氏度,俄罗斯就应开始供暖了。

供暖时间一般从当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以上。

如若缺少煤、油、气,可想而知,日子该有多难过。

对此,欧洲人对2009年的寒冬感触颇深。

但是,即便就算供应不存在问题,半年的采暖费用也称得上是一笔昂贵的开支。

说到这,俄罗斯人该笑了,他们所交的家庭采暖费用非常少。

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的同事告诉我,俄罗斯完全使用天然气进行集中供暖,收取的费用也就按照天然气的价格来算。

未装天然气表的家庭每月需要交纳的费用是46.65卢布,折合成人民币一个月的天然气花费大约7元。

装有燃气表的家庭,按照4.03卢布一立方的标准缴费,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6角人民币每立方。

而且对于实在困难的家庭、军人家属,政府给予减半或者免收的优惠。

相比之下,日本首都东京的供暖费就高出了很多,按三口之家、居住面积8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每月缴纳的供暖费高达5600元。

这就立刻凸显出能源大国——俄罗斯的优越性了。

对于房屋较老的俄罗斯家庭来说,暖气管道陈旧让他们普遍选择电暖气采暖。

俄罗斯对于电价的定价亦较低。

以莫斯科为例,电费依据时间段计价,深夜至凌晨的电价是1.26卢布/度,凌晨至下午的电价是4.08卢布/度,下午至深夜的电价是4.29卢布/度。

平均一度电折合成人民币约4角6分钱。

一个俄罗斯家庭的电费大概为500卢布/月,也就是70元人民币。

此外,和油气资源直接相关的就是汽油价格,在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大地,汽车出行必不可少。

在首都莫斯科,虽然最近油价涨了不少,92号汽油的价格大概是33卢布每升,折合人民币不到5元。

95号汽油在此基础上稍贵一些。

说到这,你是不是已经对俄罗斯低成本的生活心驰神往了。

对油气资源的开发使俄罗斯经济从“休克疗法”断崖式崩溃中走了出来,也托起了俄罗斯全民福利的幸福时代。

但是,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油气福利”能否福泽子孙后代,应是当代每个俄罗斯人细细考虑的家国大事。

20.最后一段中“休克疗法”“油气福利”引号有什么作用?

(2分)

“休克疗法”()“油气福利”()

21.这篇短文开头写了,然后重点写了,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

(3分)

22.这篇短文在说明俄罗斯供暖费用时,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3.作者在结尾段为什么要写“但是”后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

(2分)

(四)议论文阅读。

(13分)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

曹文轩

①我一直坚信,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人生方式。

②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

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

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人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

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

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

现代,人的定义却是:

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

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

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

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

它们是什么?

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赌博,比如洗脚房。

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

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

几乎可以说:

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位置不高。

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

看不起读书人,但却看得起读书。

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

如“萤入疏囊”,如“雪映窗纱”,如“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的故事,等等。

⑥但是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

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般人眼里,读书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

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

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

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⑦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

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耸心中。

有时我会恶想:

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

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

此时,我就会惊叹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

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⑧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24.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分)

25.下面句中加线的词句能否去掉?

为什么?

(4分)

(1)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

(2)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

26.文中有几句话诗意地阐述了“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把这几句话找出来,说话这几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

(4分)

 

27.比较一下文中结尾和文章开篇的立论用语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原因。

(3分)

 

(五)文言文比较阅读。

(15分)

【甲】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

"胡不见(xiàn)我于王?

"公输盘曰:

"诺。

(选自《公输》)

【乙】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

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谏杀烛邹》)

注释:

①处:

闲居。

②如:

应该,应当。

2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标一处)(1分)

夫子何命焉为?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公输盘不说()⑵胡不见我于王()

⑶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⑸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30.翻译句子。

(4分)

⑴然胡不已乎。

⑵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31.我们学过《唐雎不辱使命》知道唐雎主要是靠勇敢取胜而【乙】晏子主要是靠智慧取胜,那墨子是靠什么取胜的?

(2分)请具体谈谈(2分)通过学习他们三人的外交故事,你觉得怎样“劝说”他人更有效?

(2分)

 

三,作文(二选一作文)(50分)

题一:

请以“有这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句,使题目完整,比如“有这样一位老师”“有这样一堂课”“有这样一本书”“有这样一场好球赛”等。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不少于600字。

题二:

亲情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到,伴随我们成长,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向亲人们奉献出自己的爱。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题材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邻水县二O一六年初三语文综合试题三

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4分)

1.D2.C3.D4.D5.C6.D7.D 

8.古诗文填空(7分)

(1)看红妆素裹

(2)挂着眼泪的笑窝

(3)傅彩(4)欲信大义于天下(5)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6)过尽千帆皆不是(7)有暗香盈袖(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0)倾榼浊复清

9.综合性学习(16分)

【数字解读】

(1)阅读下面文字,解读数字的寓意。

(3分)

56个民族心手相连中国人民经历八年抗日战争由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走过了28年风雨历程

【图标观察】

(2)图案包含邮票、战士、冲锋号、旗帜和“70”字样。

(2分,每2个要素1分)战士吹起冲锋号,旗帜迎风飘扬,(1分)寓意战士冲锋陷阵,获得胜利。

(1分)

(如把图中邮票与邮展相联系,写出其寓意,亦可得分。

【新闻在线】(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2分)

(4)示例:

您好!

我是XX中学的小记者,请问您参观图片之后的心情如何?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您有什么打算?

(2分)

【口号设计】(5)示例一:

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示例二:

纪念抗战,振兴中华(2分)

【演讲大PK】(6)演讲词要围绕“歌颂红军,歌颂共产党,记住英雄,牢记历史,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来立意。

力求语言简练、精美,富有感情)(3分)

10.诗文赏析。

(5分)

(1)“看”在诗中是回望之意(1分)。

一个“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1分);离人孤独地走了,却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诗人肝肠寸断,一个“看”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1分)。

(2)运用了以景衬情、叠字的表现手法(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的离情别绪。

(1分)

二.阅读与理解(58分)

(一)阅读课内选文,完成下面各题。

(9分)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分)

12.讽刺否定(1分)

13.是指为了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1分)。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

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讴歌和赞美(2分)。

14.例举:

走街串巷靠磨刀老人吴锦泉多次向红十字会、地震灾区、孤儿院、残疾儿童捐出自己的辛苦钱,而自己年过八旬,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

最美教师张丽莉放学时在路边疏导学生,一辆客车失控轧向学生,她奋力将学生推开,自己却被压在车底,失去了双腿。

罗阳,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3分)(举例的人物只要是能体现“民族脊梁”精神的均可,并不局限于参考答案提供的人物)

(二)记叙文阅读(11分)

15.这条路主要是父亲铺的,因为他害怕自己去世后,腿脚不灵便的妻子到井边打水会摔倒。

(2分)

16.写出了“我”被父亲的遗言所感动,内心极为酸楚、疼痛。

(2分)

17.写出“我”因为未能及时回家照顾父亲和未能实现父亲的嘱托——为母亲修一条路、好好照顾母亲而无限的愧疚与深深的自责。

(2分)

18.示例:

没有矛盾。

前面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