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2689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docx

整理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特征

∙历年中考数学试题的四个特点

∙  

(一)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内容上看,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二)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

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分类讨论思想:

当面临的问题不宜用统一方法处理时,就得把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再把结论汇总,得出问题的答案。

例如:

今年中考数学题对分类讨论思想特别重视,如综合题第24题和第25题,而在填空题第18题也有分类讨论思想。

  2)“化归”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

总的指导思想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化归思想。

例如第24题把求点的坐标问题转化为解相似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3)数形结合思想:

指将数量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具有直观形象。

例如第22题图像信息题用来解决入境游的人数增长和收入问题。

  4)方程与函数思想:

方程与函数思想就是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过适当的数学变化和构造,建立方程或函数关系,运用方程或函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如第24题利用方程问题解决二次函数的性质、存在性问题。

  5)图像的运动问题。

  (三)关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运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

  (四)注重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

  这几年不仅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关注对他们数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不仅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还关注他们在一般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不仅关注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要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潜力的开发与提高。

∙2010年中考数学考生要重视的七个问题

∙  一、重视构建知识网络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

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重视夯实数学双基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重视强化题组训练

  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

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重视建立“病例档案”

  做到万无一失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

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五、重视常用公式技巧

  做到思维敏捷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

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

例如:

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重视中考动向要求

  勤练解题规范速度,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

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七、重视掌握应试规律

  提高考试成绩效率有关专家曾对高考落榜生和高考佼佼者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高考“状元”进行过研究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最大区别不是智力,而是应试中的心理状态。

也有人曾对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应试中的心态,第二位的是考前状况,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我们最重视的记忆力却排在第17位。

事实上,侧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已经是各类考试改革的大趋势,应试中的心态对应试的成功将日趋重要。

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考生,可以较好地预防考试焦虑,较好地运筹时间,减少应试中的心理损伤。

∙备战2010中考数学:

专家助你冲120

∙  一、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

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二、“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

如立体几何论证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1/3以上得分,代数论证中“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文字语言”,得分少得可怜;再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三、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

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

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四、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

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如去年理19题就比理20、理21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

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

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五、关于压轴题

  对中考数学卷,压轴题是考生最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

其实,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

这样,就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六、压轴题难度有约定

  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

(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

(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近十年来,最后小题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方关注。

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识,“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上海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以往上海卷的压轴题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

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七、决不靠猜题和押题

  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很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

如果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

方程与图形的综合的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如去年中考的第25(3)题,就是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列出代数方程而得解的,这类问题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试卷中也不乏其例。

动态几何问题中有一种新题型,如北京市去年的压轴题,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

在这类动态几何问题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

总之,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要老是盯着某种方式,应对压轴题,决不能靠猜题、押题。

  八、分析结构理清关系

  解压轴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去年第25题的

(1)、

(2)、(3)三个小题是平列关系,它们分别以大题的已知为条件进行解题,

(1)的结论与

(2)的解题无关,

(2)的结论与(3)的解题无关,整个大题由这三个小题“拼装”而成。

又如2007年第25题,

(1)、

(2)两个小题是“递进关系”,

(1)的结论由大题的已知条件证得,除已知外,

(1)的结论又是解

(2)所必要的条件之一。

但(3)与

(1)、

(2)却是“平列关系”,

(1)中,动点p在射线an上,而(3)根据已知,动点p在射线an上。

它除了可能在射线an上,还可能在an的反向延长线上,或与点a重合。

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如果将

(1)、

(2)的结论作为条件解(3),将会使你坠入“陷阱”,不能自拔。

  九、应对策略必须抓牢

  学生害怕“压轴题”,恐怕与“题海战术”有关。

中考前,盲目地多做难题是有害的。

从外省市中考卷或从前几年各区模拟考卷中选题时,特别要留意它是否超出今年中考的考查范围。

有关部门已明确,拓展ii的教学内容不属于今年中考的范围,如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用‘两根式’和‘顶点式’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应用”等,几何中“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四点共圆的性质和判定”等,因此这些内容不可能作为构造压轴题的“作料”。

       为了应对中考压轴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为学生精选一二十道,但不必强求一律,对有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做其中的第

(1)题或第

(2)题。

盲目追“新”求“难”,忽视基础,用大量的复习时间去应付只占整卷10%的压轴题,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事实证明: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轴题的失分,并不是没有解题思路,而是错在非常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上,或是输在“审题”上,因此在最后总复习阶段,还是应当把功夫花在夯实基础、总结归纳上,老师要帮助学生打通思路,掌握方法,指导他们灵活运用知识。

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把压轴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综合题”,并进行剪裁与组合,或把外省市的某些较难的“填空题”,升格为“简答题”,把“熟题”变式为“陌生题”,让学生练习,花的时间虽不多,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认为:

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不能靠一时一日的“拔苗助长”而要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

在总复习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放弃一些难题和大题,多做一些中档的变式题和小题,反而能使他们得益。

  十、不要太受区考影响

  说实在,现在流行的“压轴题”真是难为我们的学生了。

从今年各区的统考试卷看,有的压轴题的综合度太大,以致命题者自己在“参考答案”中表达解题过程都要用去a4纸一页还多。

为了应付中考压轴题,有的题拔高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要求,如有道题,

(2)、(3)两题都要分好几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领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中考中也只能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中有所渗透和体现而已,希望命题者手下留情,不要再打“擦边球”,搞“深挖洞”了。

更希望今年中考数学卷能够控制住最后两题的难度,不要再“双压轴”了。

  对一些在区统考时,“压轴题”面前打了“败仗”的同学,我劝你们振奋起精神来,不要因为这次统考,压轴题不会做或得分过低而垂头丧气,提高信心和勇气是第一位的。

你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加重视基础,努力做到把会做的题,做对做好,以此尽力挽回压轴题的失分,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的,预祝你中考成功!

∙中考数学复习:

十招实用数学解题方法

∙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同样这些方法也能给你们现在的学习有些帮助。

请同学们把它作为资料好好保存,当然,以后全部学会弄懂,保存大脑当中再好不过了。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

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

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

(1)反设;

(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

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推理必须严谨。

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

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8、面积法

  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

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

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9、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

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

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

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

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

(1)平移;

(2)旋转;(3)对称。

  10、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

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大了试卷的容量和知识覆盖面。

  填空题是标准化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同选择题一样具有考查目标明确,知识复盖面广,评卷准确迅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优点,不同的是填空题未给出答案,可以防止学生猜估答案的情况。

  要想迅速、正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

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常用方法。

  

(1)直接推演法:

直接从命题给出的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推理或运算,得出结论,选择正确答案,这就是传统的解题方法,这种解法叫直接推演法。

  

(2)验证法:

由题设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再通过验证,找出正确答案,亦可将供选择的答案代入条件中去验证,找出正确答案,此法称为验证法(也称代入法)。

当遇到定量命题时,常用此法。

  (3)特殊元素法:

用合适的特殊元素(如数或图形)代入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去,从而获得解答。

这种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排除、筛选法:

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根据数学知识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结论排除,余下的结论再经筛选,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的解法叫排除、筛选法。

  (5)图解法:

借助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或图象的性质、特点来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称为图解法。

图解法是解选择题常用方法之一。

  (6)分析法:

直接通过对选择题的条件和结论,作详尽的分析、归纳和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的结果,称为分析法。

∙备战2010中考数学:

二轮复习三层法

∙  第二轮数学复习时,更要发挥同学的学习自主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复习策略,突击重点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争取更上一层楼。

希望同学能重视模拟考,对自己的模拟考卷做个详尽的分析。

同学可以根据模拟考成绩,初步分为三类同学:

100分以下、100分到130分之间、130分以上。

  100分以下的同学,急需夯实基础,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

由于今年数学中考的题型发生了变化,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数共占72分,比例比往年有所提高。

如果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做题时考虑不周密,都会轻易失分。

这就要求同学们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中考试题中属于平时学习常见的“双基”类型题约占80%左右,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保证得分,就必须结合教材,系统复习,对必须掌握的内容要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在此我建议各位同学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师进行复习,积极主动,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练习,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为主,另外,对于你觉得较难的题,或者易错的题,应养成做标记的好习惯,做到记忆——消化——再记忆。

复习宗旨是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延伸和提高,此类同学应侧重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活学活用。

  第二类同学的复习策略我们建议应该是抓两头促中间,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

对各区县的模拟卷不要机械式的一整套一整套地做,而是要有选择的做,建议每天做一小套选择填空题试卷,对错误的情况作好记录,同时控制解题时间,确保“既好又快”。

      可以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

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在解综合题时可以先跟着老师走,弄清解题基本策略。

至少要做出综合题的第一第二小题。

首尾得分提高,中间部分的得分也相应地会有所提高。

  对于模拟考130分以上的同学,做题要立足一个“透”字。

要以题代知识,每一题不要蜻蜓点水式过一下,要会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一解多题。

要掌握的是题目的知识点和几何背景。

要留下自我纠错和消化的时间,做好自我整理,并有跟踪练习,确保下次遇到类似题型绝不再错。

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各位同学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

  对所有试题中较普遍感到困惑的无疑是中考试卷的最后两题:

函数中的图形问题、图形中的函数问题。

可以说正是这两题最终拉开了试卷的得分。

建议大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与梳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同学们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就会使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显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是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措施。

      由此我们建议,在初三第二轮的复习中能否以思想方法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概括数学思想方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

在复习中,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了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了解题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品质,使我们不仅会梳理知识,更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培养能在千变万化的问题情景中,善于握着数学思想方法这把金钥匙,灵活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总之,“对待未见过的题,需要用数学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一味地靠做题,不认真进行反思,提炼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数学综合题复习时我们要做到:

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2010年中考数学填空题解法指导

∙  填空题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

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近几年全国20多个省市中考试题,发现它与选择题一样,都是分量不轻的常见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