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230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TI复试翻译理论.docx

MTI复试翻译理论

MTI复试翻译理论

D

思果:

信达贴

傅雷:

重神似不重形似

钱钟书:

化境

鲁迅: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

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宁信而不顺Vs赵景深:

宁错而务顺

林语堂:

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郭沫若:

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三、翻译过程

理解和表达是翻译的两个主要步骤。

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译者的表达须具有准确力和表现力,语言须具有生动性和形式美。

分析原文就是细致处理词位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研究句法和语篇结构。

理解和领会原文是从事无论何种翻译的基本功力。

如果译者确实理解了原文的涵义,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译语,那么翻译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驾轻就熟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可以简单分为:

理解—表达---校核三个阶段,或理解---表达两个阶段。

四、翻译分类

1.从译出语(source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receptorlanguage)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族语,外语译为本族语两大类。

2.从涉及到的符号来看,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translation)(通过同一语言中的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符号,如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通过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如把英语译成汉语),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如用手势语解释一则新闻。

3.从翻译的手段来看,翻译可分为口译、笔译和机器翻译。

4.从翻译的题材来看明,翻译可分为专业性翻译(翻译法律、科技文献、专业学术论著等)、文学翻译(翻译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和一般性翻译(翻译各种应用文和新闻报道等)。

5.从翻译方式上来看,翻译可分为全译、摘译和编译。

 

五、中西语言差异:

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它们在发音、构词法、句法、修辞形式以及谋篇布局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两者之间虽不乏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EugeneA.Nida说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1982)。

  “形合”和“意合”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

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devices)。

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connection)”(方梦之,2004)。

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孙家晋曾说过,“西文像树上分出枝桠,中文如铜钿串在一起。

”印欧语言是以形合为主的语言,有人称之为线性的语言,其句法以主谓结构为中轴线;如果有宾语或补语成分,可在主线上延伸;定语及状语成分则以枝桠的形式构成分支线,并通过关联词与主轴线相接。

这种树状结构由于主谓结构形成了对“全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挈性结构主轴”(刘宓庆,1990),因而各支的脉路都一目了然,枝枝桠桠都必有归宿。

如果把句的结构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彼此关联、相得益彰,构成了密密挨挨的树林。

  汉语是以意合为主的语言,Fowler把汉语描述成流水型环性的语言:

“犹如海浪向前推进,浪峰浪谷似分似和,彼此相象,又各不相同;隐含着某些规律,但却过于复杂,难以分析或表述;这些规律规范着波浪与波浪、波浪与大海、词组与词组、词组与语段之间的各种关系”(转引自连淑能,1993:

45)。

汉语句子以主题为统率进行铺排,“话题—说明”(topic-comment)的结构灵活、形式多样、组合自由,无主句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句与分句之间、句与句之间少见逻辑关系词。

  从语法来看,汉语语法具有典型的“隐含”(covertness)特点,表现为句子中词汇的词性同词的外形没有必然联系,词语的语法功能不清晰,没有明显的语义标记词,而英语语法具有明显的

  “外显性”(overtness),具体体现在词性同词的外形密切相关,因此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很直观,句子中有明显的语义标记。

  (Note:

RogerFowler(1939-1999)isaworld-renownedandlong-servingBritishLinguistandprofessorofEnglishandLinguisticsattheUniversityofEastAnglia.Heiswell-knownforhisworksinStylistics.)

 

六、中国翻译简史

  陈福康在其编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一书中,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

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清干隆初年《番清说》为止(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

1.古代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第二阶段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

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开始追求文字的典雅;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第三阶段在唐朝,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

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

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

还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实”的翻译标准,力求忠实与通顺并举。

2.中国近现代翻译

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杜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

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

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

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甲午战争后

  最著名的翻译家当首推严复。

严复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andEthicsandOtherEssays),亚当?

斯密的《原富》(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斯宾塞尔的《群己权界论》(OnLiberty)、甄克斯的《社会通诠》(TheStudyofPolitics)等、并提出简洁凝练的翻译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elegance)。

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吁天记》(UncleTom’sCabin),《块肉余生记》(David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let)等(现用新译名)。

晚清时期

  中国译者对国外文学名著的翻译也情有独钟,所出版的译作主要有《伊索寓言》、《天方夜谭》、《鲁宾逊漂流记》、《茶花女遗事》、《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妮娜》等等。

这一时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探索文学翻译理论的翻译家主要有林纾、周桂笙、徐念慈、伍光建、苏曼殊和王国维等。

“五四”运动以后

  中国译坛又陆续涌现出一大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大家,其中有很多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如鲁迅、胡适、林语堂、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朱光潜等。

这个时期翻译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有了长足的发展。

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当然其义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

”并提出了通行的翻译标准:

忠实于通顺(faithfulnessandsmoothness)。

  瞿秋白论证翻译是可以做到又信又顺的。

林语堂提出了“忠实的标准,通顺的标准,美的标准”。

傅雷的“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的标准。

钱钟书提出的“精神姿致依然故我”和“化境”之说。

哲学家艾思奇则总结说,“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东西,‘达’和‘雅’的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于本质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3.中国当代翻译

  董秋斯发表了《论翻译理论建设》一文后,中国译论开始了有目的的建立体系,开始了“转型”。

文革期间,翻译工作基本停止。

改革开放后,译界长期徘徊于原有的认识水平上。

80年代后半期,谭载喜等人主张“必须建立翻译学”的呼声目益高涨。

  到了1990年,刘宓庆的《现代翻译理论》出版,译界公认此书为现代翻译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传统译论也就圆满地划上了句号,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成体系的现代翻译理论。

七、西方翻译简史

1.古代翻译活动:

  西方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

当时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已经问世:

七十二位犹太学者在自己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翻译了《圣经?

旧约》,即后人所称的《七十子希腊文本》;罗马文学家安德罗尼科用拉丁文翻译了《奥德赛》。

  为了向犹太人宣传“上帝的法律”,公元四世纪末出现了类似今天口译的翻译形式,人们被召集到广场上,文士们“清清楚楚地念神的法律书,讲明意思,是百姓明白所念的。

”(SotheyreadinthebookinthelawofGoddistinctly,andgavethesense,andcausethemtounderstandthereading.)

  公元四零五年,哲罗姆对照希伯来原文翻译出《通俗拉丁文本圣经》(theVulgate),不仅使拉丁语读者有了标准的《圣经》译本,而且该译本成为罗马天主教承认的唯一文本。

  西塞罗(Cicero, 公元前106---43)的至理名言“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进行翻译的……不是句当字对,而是保留语言总的风格和力量。

”他提出翻译家必须照顾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用符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或听众;翻译要传达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原文的语言形式;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是再创作,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或素质;由于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翻译做到风格对等是完全可能的。

(谭再喜,1991:

24)

  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8)认为翻译应该“意义对意义”(senseforsense)。

与此同时,他主张再创作和翻译中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可以创造新词或引进外来词,以便丰富民族语言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哲罗姆(Jerome,347---420)被誉为西方四大权威神学家之一,不仅完成了第一部“标准”拉丁语《圣经》的翻译工作,并提出了极有见地的翻译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翻译原则:

1、强调各种语言的形式差异,主张在翻译中应避免逐字对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