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1817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x

幼儿教师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幼儿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3)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

2.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

3.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

4.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把重点放在()的形式上。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

5.下列不属于智育内容的是()。

A.发展智力B.培养求职兴趣

C.良好的学习习惯D.爱祖国的情感

6.()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A.科学的幼儿体育活动

B.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教师的示范作用

D.开展与体育相关的游戏

7.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二、名词解释

1.幼儿体育

2.幼儿智育

3.幼儿德育

4.幼儿美育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三、判断题

1.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平常的艺术活动。

3.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4.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5.为了让幼儿在艺术方面有所特长,可以暂时放松智育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简答题

1.简要叙述在实施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实施幼儿智育过程中可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3.幼儿德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4.简要叙述幼儿美育的基本内容。

5.简述体、智、德、美的意义。

6.简述幼儿体育的内容。

7.幼儿智育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8.幼儿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9.实施幼儿美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0.如何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五、论述题

1.试述幼儿教育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2.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什么要求?

3.如何正确做好幼儿教育阶段美的启蒙教育?

4.如何注重体能方面的启蒙教育?

5.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

  在伦敦举行的2000年父母与子女会议上,英国“0至3岁”公司总裁马修?

梅尔梅德说,很多父母热衷于让幼儿玩大量的益智玩具,安排幼儿进行各种“开发智力”的活动,希望借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认知等能力。

如果学习压力过重,幼儿的大脑会不堪重负。

这样,孩子长大后容易对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竞争力弱,不善于为人处事。

  请谈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总有重智育轻体育、重知识轻道德的表现,其原因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B.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2.B.幼儿智育包括促进智力发展、学习粗浅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3.C.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

  4.C.在幼儿发展阶段,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都相对较慢。

  5.D.爱祖国的情感属于德育的内容而不是智育的内容。

  6.A.幼儿体育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7.B.幼儿美育不是专业的学习,而是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

  1.幼儿体育:

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以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幼儿智育:

是有目的和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3.幼儿德育:

是年轻一代德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为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打下最初的基础。

  4.幼儿美育:

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三、判断题

1.×。

智育不仅要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还要培养儿童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2.×。

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日常生活。

3.√。

4.√。

5.×。

幼儿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各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简答题

  1.实施体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体质的增强。

影响幼儿体质强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科学的适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幼儿园体育应以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全面地、综合地为幼儿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创造条件。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体育活动的功能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积极参加才可能实现,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在于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

因此,实施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另外,体育活动的难度、趣味性以及活动的设备、条件等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因此,要实现体育的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2.实施智育的途径有: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是进行智育的主要途径。

幼儿的游戏、实物操作活动等,是幼儿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幼儿不断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知识的桥梁。

因此,教师应解放幼儿的双手,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从事不同水平的游戏和操作活动,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直接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幼儿才能够自由思考、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自由地想像和创造,才能自己选择、自己探索,智力才能得到发展。

、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活动,他们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丧失自信心,懒于思考,变得唯唯诺诺,不可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重视建立与幼儿的良好关系,鼓励幼儿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允许幼儿犯错误,尊重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的经验和创造,让幼儿有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3.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实现的。

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帮助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是个体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社会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人的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

  

(2)发展幼儿的个性。

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良好的性格、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

这些个性品质对使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有重大意义。

  4.幼儿美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和创造。

  

(1)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只要给幼儿提供美的事物,让他们能够理解美的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意义,就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能让他们从直觉开始,产生最初的审美情感,并将此情感一直贯穿于他们整个的审美活动过程中。

  

(2)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

培育幼儿的审美感知就是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和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使其感知活动对美变得敏感起来,能在平常的事物中、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想像和创造。

幼儿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在情感的驱动下,会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行动,幼儿表现美的核心是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即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带着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对美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想法。

  5.体、智、德、美四育的意义:

  

(1)体育。

体育是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

合理地对幼儿实施体育,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并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

体育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体育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幼儿体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兴旺发达。

  

(2)智育。

幼儿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智育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

智育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激发幼儿对知识探索的兴趣与欲望,启迪幼儿的智慧,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学习,学会认知,为其今后不断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创造新知识打好基础。

智育还能为社会培养人才打下基础。

  (3)德育。

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对幼儿实施德育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美育。

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美育是培养人精神面貌总体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的,美育是建立一个文明、美好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6.幼儿体育的内容包括: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为保证幼儿的健康,需要:

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制定、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积极锻炼幼儿的身体;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主要指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攀登等。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是使幼儿的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可以通过体育游戏、体操、户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等来完成。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反复训练、培养来形成的。

合理严格的作息制度、成人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环境因素的良好影响和示范等,都是基本的、重要的条件。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对生活中的危险缺乏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特点,应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从生活中常见的、与幼儿关系密切的安全知识人手来进行教育。

  7.幼儿智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

知识的贫乏与浅薄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着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在智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认清知识和智力的关系,应将知识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高度统一。

否则,若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将阻碍幼儿的智力发展;若离开了知识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将成为空中楼阁。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

它们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只有二者都处在最佳状态,幼儿的智力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人手,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品质。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如果幼儿的知识是零散的、杂乱的、琐碎的,那么,幼儿很难凭借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些知识对幼儿思维的发展也没有多大意义。

也就是说,幼儿智力发展的重大进展不是取决于个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看这些个别知识能否结合成一个反映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规律或联系的“结构”。

重视幼儿知识的结构化,能扩大幼儿的知识容量,能促进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将获得的新知识迅速归人自己已有的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结合成更大更好的知识结构,大大提高认识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8.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包括日常生活、专门的德育活动和游戏。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

幼儿德育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

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年龄班德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分组、个别进行;活动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现象或他们生活中的事例为主;多采用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活动时间长短依内容而定,可以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间内进行;活动应当尽可能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德育的基本形式。

由于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中反映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人们道德、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情感等,所以,教师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很容易被幼儿接受。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

  9.实施幼儿美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幼儿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

幼儿美育的目的是培养每一个幼儿美的情感、美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不是为了培养极少数艺术小天才。

当然,由于幼儿在艺术天赋上的个别差异,有的幼儿的某些艺术潜能需要早期培养,但这不应当以牺牲其他幼儿应有的发展为代价。

应当针对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发展。

  

(2)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幼儿美育应当着眼于引导幼儿人格向积极方面发展,特别是幼儿情感的发展,这本来也是美育最重要的一种价值。

但是长期以来,美育受重理智、轻情感的倾向影响,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偏向。

  (3)重视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美育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像和创造,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

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的主动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标。

为此,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必须克服过分强调表现技能、技巧的偏向,因为这种偏向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一种机械训练,这对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是不适宜的,其后果常常是使幼儿失去自信心、产生无能感,害怕或者讨厌艺术活动,或只学会机械地服从或模仿成人,这就完全背离了幼儿美育的宗旨;在教师的指导方法上,必须注意启发式而非命令式,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

  10.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

  

(1)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自身应有的需要和权利。

1998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指出生存与发展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第六条也体现了对幼儿发展权利和保护的重视。

  

(2)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幼儿体、智、德、美等几大方面都发展。

由于体、智、德、美这几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因此,幼儿园课程要能推动幼儿在这几方面的均衡发展,要进行整体设计。

  (3)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应是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的发展除了身体、认知、语言的发展,还应有社会性、情感、交往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4)幼儿的全面发展应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5)幼儿全面发展应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

教师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充分地活动、主动地活动,力求使幼儿的活动性贯穿于活动发起、进行和结束的全过程中,使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且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6)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紧密关联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时代的召唤和社会的需要,我们的幼儿教育应顺应社会的需要,在幼儿教育现有目标基础上,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五、论述题

  1.首先,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作用。

  

(1)体育是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旨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是培养儿童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4)美育则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其次,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1)体育对德、智、美几方面发展起着物质保证的作用。

  

(2)知识和智力为进行德育、体育、美育提供了认识基础。

  (3)德育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体育、智育任务的实现。

  (4)美育又是德育和智育的催化剂。

  2.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是:

  

(1)培养全面素质。

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其目标从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提出:

“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

使幼儿从小学会与自己的过去竞争、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超越自我、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21世纪的我国,市场经济将更加发达,随之社会将进一步表现出竞争性、开放性、创造性、变化性和冒险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在现有的幼儿教育目标中渗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重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不怕吃苦、不迷信权威、勇敢追求和冒险的品格。

  (3)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

鼓励幼儿认识变化、适应变化、促进变化,为幼儿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社会打下基础。

  (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未来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资本、智能为财富,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

学会学习和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时代精神。

幼儿成长和进入未来的信息化时代,唯一的通行证就是学会学习,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精神。

这种能力和精神要从幼儿开始培养。

  3.美的启蒙教育包括培养儿童对美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

其中,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是基础,是优先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发展表现美的能力,二者之间的顺序不能颠倒。

表现美的方法很多,绘画、音乐(唱歌或器乐)、舞蹈、手工、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表现美。

我国幼儿园开展特色教育,而主要内容就是侧重对幼儿表现美的能力的培养,钢琴班、小提琴班、绘画班、舞蹈班、美工班等特长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家长也是热烈响应、推波助澜,以致有的孩子同时要上三四个特长班,失去了游戏或自由时间,使特长教育也变成了技能训练,完全背离了良好的初衷。

其实,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在儿童还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时就开始培养其表现美的技能,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式行为。

  4.儿童体能按其特点又可分为小肌肉运动的发展潜能与大肌肉运动的潜能。

  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身体进一步协调和完善。

它使粗细运作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使儿童的动作更加敏捷、灵活与自由。

儿童在进行精细的活动中,需要视、听、触等多方面感觉信息的综合,这就调动了眼、耳、鼻、舌、皮肤各种感觉器官,大脑以及身体器官的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协调。

  大肌肉动作包括爬、走、跑、跳、抬头、抛、接、踢等动作。

这些动作是由肌肉、骨骼组成的随意动作,而且还常常伴有强有力的大肌肉能力的发展,是儿童形成良好心理的重要途径。

  大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随着儿童各种动作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从熟悉的人、物、事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来认识周围的一切。

  大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儿童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

  动作技能的发展促进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有着全面、深刻的影响。

  由于体能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使儿童从小就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想得到健康就是利用各种形式来发展自己的体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体格发育正常、形态端正无异常、体能正常无障碍、活泼愉快、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不易疲劳的人。

  5.正确处理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它是指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所有方面;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等于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的教育。

  

(2)由于每一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身心特征方面,皆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因此,教育要根据幼儿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

  (3)全面发展是因材施教的目标,因材施教则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

  六、案例分析

  这种现象有存在有着诸多原因。

  

(1)长期文化传统的影响。

作为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们较为重视给予儿童足够的文化知识,至于其他方面则可忽视。

  

(2)家长的功利需要。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目前,在我国城镇家庭中独生子女约占90%以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十分普遍。

许多家长过早地为孩子选择职业定向,学习一技之长,希望孩子能够在人才竞争中取胜。

而作为幼儿教育目标当中一些基本的内涵则被忽视和削弱了,如幼儿的人格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素质的提高等。

  (3)应试教育的压力。

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当中,而这种竞争也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到幼儿教育阶段。

在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等,无不反映出应试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影响。

正因为上述原因,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

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干扰和影响了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贯彻实施。

  幼儿体、智、德、美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特色园”、“兴趣班”的做法常常只注重幼儿的某一方面发展,盲目攀比,拔苗助长,如果利用不好会压制幼儿的正常发展,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造成幼儿思维、个性发展的扭曲,与人们愿望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