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539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知识考点汇总

第二十一课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注:

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

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

真正,确实:

今义:

诚实)

父命之(古义:

教导,训诲;今义:

命令)

丈夫之冠也(古义:

成年男子;今义:

女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

戒:

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

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妾妇之道(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

使……痛苦;劳:

使……劳累;饿:

使……饥饿;空乏:

使……受到贫困之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

舜(shùn) 畎(quǎn)亩 胶鬲(gé) 曾(zēng)益拂(bì)士

通假字:

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

这;今义:

判断动词)

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

淫乱)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管夷吾举于士(古义:

狱官;今义:

军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

征验,表现;今义:

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

了解,明白;今义:

比方)

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于:

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

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

介词,在)

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3.重点语句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第二十二课  愚公移山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

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

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

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

你们     

(6)杂然相许 

杂然:

纷纷

许:

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

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以:

君: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

连……都……  

损:

削减

丘:

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

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

连词,况且

焉:

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

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夫:

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叩:

敲,凿       

(15)始龀  

龀:

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

交换

节:

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

思想

固:

顽固

彻: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

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

3.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4.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古义:

黄河

今义:

泛指一般河流

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

太阳 

(2)达于汉阴 

古义:

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

阴天 

(3)指通豫南

古义:

今义:

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

连…都…  

今义:

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

之于

今义:

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

今义:

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

草木

今义:

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

叹气

今义:

休息 

(9)虽我之死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古义:

今义:

已经 

(11)无陇断焉

古义:

山冈阻隔

今义:

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古义:

愁,担心

今义:

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5.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      

面:

名作动,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

形作动,用尽  

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6.一词多义 

方:

(1)方七百里(面积)

(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3)方欲行(将要)

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4)固若金汤(坚固) 

穷: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穷凶极恶(极端)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许:

(1)杂然相许(赞同)

(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通:

(1)指通豫南(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政通人和(顺利)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

(5)通计一舟(全,整个)

7.理解性填空 

(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

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

(用原文回答)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

“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8.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

你太不聪明了。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

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文:

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9.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

为什么?

 

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

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③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④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鲜明的人物形象:

愚公(他大智若愚,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象。

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

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第二十三课  周亚夫军细柳

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鲁迅赞《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点字词

棘(jí)门彀(gòu)弓弩弩(nǔ)按辔(pèi)嗟(jiē)曩(nǎng)者被(pī)甲车骑(jì) 作揖(yī)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

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名词,使者、使臣

使  使人称谢         动词,派遣

军  军细柳          动词,驻军、驻扎

军  上自劳军         名词,军队、守军

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名词,军营

诏  不闻天子之诏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诏  使使持节诏将军      动词,宣告、告诉

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动词,作为、封为

为  天子为动         介词,被

之  已而之细柳军       动词,往,到……去

之  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之  称善者久之        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介词,把

以  以备胡          介词,用来、来

以  将以下骑送迎       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以  请以军礼见        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将军亚夫持兵揖  兵(古)兵器;(今)士兵

将军约     约(古)规定;(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军中闻将军令  闻(古)听从;(今)用鼻子嗅

使人称谢     谢(古)告知;(今)感谢

其将固可袭而虏  固(古)必定;(今)坚固,顽固

4.重点句子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

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译文:

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

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

”(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重点内容

(1)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

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2)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

正面描写: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侧面描写:

“将军令曰”“将军约”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对比一:

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

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军纪松弛。

对比三:

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第二十四课  诗词五首

1.文学常识

陶渊明:

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

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

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自称少陵野老。

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2.思想主旨

《饮酒》: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3.重点问题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

“采菊东篱下”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而“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

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

(2)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3)赏析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4)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是议论。

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

诗人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中心,讽喻统治者。

(5)赏析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环境描写。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❶生难字

结庐(lú) 车马喧(xuān) 东篱(lí)烽火(fēnɡ) 搔更短(sāo) 簪(zān)角声(jiǎo) 燕脂(zhī) 

提携(xié)折戟(jǐ) 嗟日暮(jiē) 谩有(màn)

❷重点词语解释

①结庐在人境(建造,构筑;简陋的房屋)

②悠然见南山(闲适淡泊的样子,这里形容不经意的样子)

③烽火连三月(指战事)

④家书抵万金(值,相当)

⑤浑欲不胜簪(简直)

⑥提携玉龙为君死(指宝剑)

⑦折戟沉沙铁未销(销蚀)

⑧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

⑨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

⑩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

❸通假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谩”同“漫”,空,徒然)

❹一词多义

❺古今异义

❻重点句子默写

①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杜甫《春望》一诗,通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④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⑤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❼作家作品

①《饮酒》的作者是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鼻祖。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②《春望》的作者是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

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③《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诗鬼”之称。

本诗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表现了边塞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借以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④《赤壁》的作者是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东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渔家傲》的作者是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漱玉词》辑本。

《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