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479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Policy)

 

制定单位:

政治与行政学院

制定人:

左昌盛

*********

编写时间:

2013年02月20日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课程介绍

专业基础课程,3学分,54学时。

(三)适用对象

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四)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

先修课程:

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知识准备:

学生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二、课程简介

《公共政策学》一门研究以问题导向、关注政治过程的如何决策的课程。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的相关知识,熟悉政策规划与政策分析的概念、理论、方法与原则,着重介绍各级政府的政策过程循环、政策变迁、理性选择、利益集团等社会经济学的解释。

课程涉及政治科学、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价值追求。

PublicPolicyisanintroductorycoursethatexplorespolicy-makingasbothaproblem-solvingprocessandapoliticalprocess.Thiscourseaimstoeducateanewgenerationofpublicpolicy-makersandpolicyanalysts,familiarisingthemwiththenecessaryconcepts,theories,methodsandprinciplesinvolvedintheformulationandanalysisofpublicpolicy.Thecourseprovidesanaccessibleassessmentofawiderangeoftheoriesandmodelsfrompolicycycles,policytransfer,rationalchoiceandsocio-economicexplanationstomulti-levelgovernance,advocacycoalitionsandpunctuatedequilibriumandoftheirvaluetopolicyanalysis.Theprogrammedrawsonthedisciplinesofpoliticalscience,economics,law,publicmanagement.Studentsdevelopaworkingknowledgeofparticularaspectsofpoliticalsciencetheoryrelevanttounderstandinghowpublicpoliciesareformulated.Theygainabasicunderstandingofeconomicapproachestopublicpolicyanalysisandoftheconceptsofeconomicefficiencyandequityassocietalobjectives.

三、教学目标

公共政策分析是二十世纪中期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领域。

其目的是要通过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来帮助人们对公共政策相关现象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帮助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公共政策来促进全社会的利益。

作为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包括:

第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公共政策相关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并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第二,基于其自身特征,该课程天然地具有实践性导向。

因此,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以现实的政策过程为对象,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政策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政策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和分析现实政策过程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

课程组长:

后小仙,博士、教授,houxiao@,办公地点:

文济楼405

课程组成员:

左昌盛,博士在读、讲师,*********************.cn,办公地点:

文济楼418

五、教学资源

(一)教材:

1、托马斯•R•戴伊:

《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二版)》,谢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二)参考书目:

1.[美]希拉·贾萨诺夫.第五部门:

当科学顾问成为政策制定者.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韩]吴锡泓,金荣枰.政策学的主要理论.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北京:

三联书店,2004.

6.[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美]戴维·L·维默,艾丹·R·维宁.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8.[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美]卡尔·帕顿.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1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11.[美]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2.[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与政府.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3.[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14.[美]史蒂文·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北京:

商务出版社,1990.

15.[美]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8.

16.[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7.谢明主编.公共政策概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8.赵德余.政策制定的逻辑:

经验与解释.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9.汪大海主编.现代公共政策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编.公共政策案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1.范明林,张钟汝主编.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22.朱崇实,陈振明主编.中国公共政策.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3.陶学荣主编.公共政策学.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4.钱再见.现代公共政策学.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5.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

概念·过程·方法.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27.顾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学.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8.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9.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30.郭巍青,卢坤建.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1.刘霞.风险决策:

过程、心理与文化.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2.许文惠.行政决策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3.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三)网络资源:

1、中国MPA社区:

2、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http:

//www.wiapp.org/

3、兰德公司:

www.rand.org

4、全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心:

http:

//www.ncpa.org/

六、教学要求

(一)理论教学要求:

针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队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理论性、实践性与前沿性,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营造主动式学习的氛围,通过精挑细选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讨论,以激发学生关注热点、关注公共生活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要求

为配合教学,学生可利用计算机设备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上网查阅资料、网上递交作业和与教师讨论,为学生理论上的理解和提高以及与实践的及时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有关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等专业藏书,为学生热点问题分析和研究提供多项支持。

七、学习要求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课堂老师布置的讨论主题应事先查阅资料并进行有准备的发言;对于按组分配进行的案例讨论学生应形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核方案

闭卷考试,总成绩=20%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60%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

出勤、课堂回答问题、分组讨论、作业等。

第二部分教学进度表

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

教学

时数

备注

课程大纲介绍

第一章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

5

介绍课程体系

第二章公共政策系统

第一节政策主体与客体

第二节政策环境

4

讨论1

第三章公共政策制定

第一节政策过程

第二节界定政策问题的方法

第三节政策议程的设定

7

作业1

第四章公共政策执行

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

第二节政策执行的环节

6

讨论2

第五章公共政策评估

第一节政策评估概述

第二节政策评估的一般程序

6

期中考核

第六章政策分析应用一

第一节福利政策:

寻求理性策略

第二节经济政策:

实践中的渐进主义

第三节税收政策:

特殊利益之争

10

作业2

第七章政策分析应用二

第一节环境政策:

外部性与公共选择

第二节公民权利:

精英与大众的互动

7

讨论3

第八章 政策分析应用三

第一节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

第二节国防政策:

重大博弈的策略

7

作业3

总复习

2

 

第三部分教学要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导论

【安排课时】5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内涵

2、了解本课程的课程体系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

2、难点:

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的区别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内涵

一、基本的概念、知识和问题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

(三)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二、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

(一)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

(二)政策分析的收获

第二节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

一、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

(一)区别

(二)联系

二、政策分析是技术还是艺术

(一)为什么是技术

(二)为什么是艺术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政策的内涵理解?

2、公共政策类型的分类标准及其相互联系?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三峡大坝成热议。

2、从“毒奶粉”到“毒馒头”:

政府与市场谁之过?

第二章公共政策系统

【安排课时】4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政策系统的概念

2、掌握公共政策的主客体与环境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公共政策环境

2、难点:

政策系统

第一节政策主体与客体

一、政策系统的概念

二、政策主体

(一)官方活动者

(二)非官方活动者

三、政策客体

(一)社会问题

(二)目标群体

第二节政策环境

一、政策与环境的互动

二、环境的分类

(一)自然和地理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历史与文化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政策主体主要包括哪些?

2、公共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之间形成的“输入——输出”关系是什么?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呼和浩特的“种房”现象

第三章公共政策制定

【安排课时】7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问题的类型

2、理解政策议程的概念和建立的途径、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公共问题的类型、政策议程的概念

2、难点:

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第一节政策过程

一、政策过程的概念

(一)政策过程的周期

(二)政策是政治活动

二、政策过程的周期

(一)问题确认

(二)议程设定

(三)政策形成

(四)政策合法化

(五)政策执行

(六)政策评估

第二节界定政策问题的方法

一、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二)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政策问题

(一)政策问题的含义

(二)界定政策问题的常用方法

第三节政策议程的设定

一、政策议程的途径

(一)自下而上的议程设定

(二)自上而下的议程设定

二、政策议程建立条件

(一)问题本身

(二)体制因素

(三)领袖因素

(四)团体推动

三、政策议程触发机制

(一)内在触发

(二)外在触发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问题?

它与政策问题有何区别?

2、政策议程触发机制是什么?

3、议程设立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985”政策的议程建立。

2、“摇号”能够让“首堵”变回首都吗?

第四章公共政策执行

【安排课时】6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2、了解自由裁量权的意义及使用,政策执行障碍,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政策执行的概念、意义

2、难点:

中国政策执行的特征和问题

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

政策执行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含义

(二)特征

二、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一)政策资源

(二)目标群体

(三)执行策略

第二节政策执行的环节

一、政策宣传

二、政策分解

三、组织准备

四、物质准备

五、政策实验

六、推广与监测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政策执行有何特征?

2、政策执行主要环节有哪些?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禁烟令何以成空文?

第五章公共政策评估

【安排课时】6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

2、公共政策问题评估的一般程序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公共政策问题评估的一般程序

2、难点:

评估主体的多元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政策评估概述

一、政策评估的内涵

(一)政策评估的含义

(二)政策评估的功能

二、政策评估的要素

(一)政策评估的目标

(二)政策评估的主体和客体

(三)政策评估的方法

 

第二节政策评估的一般程序

一、政策评估的步骤

(一)计划与准备

(二)组织与实施

(三)总结与报告

二、政策评估的障碍

(一)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二)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三)政策相关者的抵触

【本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政策评估。

2、政策评估的障碍何在?

如何克服?

【本章课后学习阅读资料】

1、武汉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

第六章政策分析应用一

【安排课时】10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各理论模型在具体政策领域的应用

2、难点:

福利改革、预算编制、外部性

第一节福利政策:

寻求理性策略

一、理性主义

(一)政策是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完全理性的障碍

二、福利国家的理性与非理性

(一)定义问题:

贫困问题

(二)谁是穷人

(三)为什么受穷?

三、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

(一)社保政策实施与改革

(二)福利改革

第二节经济政策:

实践中的渐进主义

一、渐进主义

(一)政策是对过去政策的修补

(二)采取渐进的原因

二、引导政策的经济理论

(一)财政与货币政策

(二)渐进主义与政府开支

三、渐进主义面临的挑战

(一)预算编制过程

(二)政府债务与赤字

第三节税收政策:

特殊利益之争

一、集团理论

(一)利益集团理论内涵

(二)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均衡

二、福利国家的理性与非理性

(一)定义问题:

贫困问题

(二)谁是穷人

(三)为什么受穷?

三、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

(一)社保政策实施与改革

(二)福利改革

第七章政策分析应用二

【安排课时】7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各理论模型在具体政策领域的应用

2、难点:

人性建设、精英与公众舆论

第一节环境政策:

外部性与公共选择

一、公共选择理论

(一)政治人与经济人的假设

(二)政策是自利个体的群体选择

二、公共选择与环境

(一)环境的外部性

(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三、公共选择的解决方案

第二节公民权利:

精英与大众的互动

一、精英理论

(一)精英理论内涵

(二)政策是精英的价值偏好

二、公民权利政策

(一)发展历史

(二)精英与公众舆论

(三)公共政策与残疾人

第八章 政策分析应用三

【安排课时】7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理论模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各种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

各理论模型在具体政策领域的应用

2、难点:

财政联邦主义、博弈均衡

第一节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

一、制度主义

(一)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二)政策是制度的输出

二、集权制与联邦制

(一)美国的联邦主义

(二)中国的中央集权

(三)财政联邦主义

 

第二节国防政策:

重大博弈的策略

一、博弈论

(一)博弈论的简介

(二)政策是竞争下的理性选择

二、国家安全是重大博弈

(一)武器控制竞赛

(二)对抗核威胁

(三)伊拉克战争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