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475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江西省分宜县高一化学能力达标练习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电能

一、选择题

1、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化学键

H—H

Cl—Cl

Cl—H

键能/(kJ·mol-1)

436

243

431

                 

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

A.862kJ·mol-1                      B.679kJ·mol-1

C.-183kJ·mol-1                    D.183kJ·mol-1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3、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C.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则ΔH1>ΔH2

D.CO(g)+H2O(g)====CO2(g)+H2(g)  ΔH1>0

4、已知:

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 ①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2kJ·mol-1 ②

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燃烧热ΔH=-571.6kJ·mol-1

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H2SO4(aq)+

Ba(OH)2(aq)====

BaSO4(s)+H2O(l) ΔH=-57.3kJ·mol-1

D.3H2(g)+CO2(g)====CH3OH(l)+H2O(l) ΔH=+135.9kJ·mol-1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

C.C2H6的燃烧热为QkJ·mol-1,则表示C2H6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 ΔH=-2QkJ·mol-1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6、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kJ·mol-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C.101kPa时,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1,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D.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

7、某反应的Δ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上述条件下,44.8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L氢气与22.4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

在上述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大于270kJ

 

C.

在上述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还可表示为:

H2(g)+

F2(g)═HF(g)△H=﹣135kJ•mol﹣1

9、

(1)已知胆矾失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

(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

(3)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Q1与Q2的关系是(Q1、Q2为正数)(  )

 

A.

Q1>Q2

B.

Q1=Q2

C.

Q1<Q2

D.

无法确定

10、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       D.658

11、已知反应2C+O2

2CO,2CO+O2

2CO2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时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12、下列反应符合图示的是(  )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消石灰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二、非选择题

13、I、肼(N2H4)又称联氨,在常温下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已知在101kPa时,1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H2O,放出19.5kJ热量(25℃时),表示N2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327.05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kJ。

(3)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4、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

①N2(g)+2O2(g)=N2O4

(1)          △H1=-19.5kJ·mol-1 

②N2H4

(1)+O2(g)=N2(g)+2H2O(g)      △H2=-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

15、 “嫦娥一号”的登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梦想

(1)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C8H18(l)+12.5O2(g)═8CO2(g)+9H2O(l);△H=﹣5518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相同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H2

(2)CH4、O2不仅燃烧能放出热量,二者形成的原电池还能提供电能.“嫦娥一号”绕月飞行部分使用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①电极A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电极B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当生成0.3molCO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个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H2O(g)=H2O(l)△H1=﹣44.0kJ.mol﹣1

②2CO(g)+O2(g)=2CO2(g)△H1=﹣566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H1=﹣802.0kJ.mol﹣1

则假设按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甲醇(CH3OH)是一种优质燃料,

(1)已知一定条件下每1molCO2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三可生成1mol气态甲醇(CH3OH)和1mol水蒸汽并放出49kJ的热量.请回答:

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其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如图1所示最相符的是  .

(2)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甲醇和氢气的反应速率:

v(CH3OH)=  

v(H2)=  .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v(CO2)增大的是  .

A.加入催化剂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升高温度

③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拆开1molH2和1molCl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436kJ·mol-1+243kJ·mol-1=679kJ·mol-1;形成2molHCl所放出的能量是431kJ·mol-1×2=862kJ·mol-1,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是679kJ·mol-1-862kJ·mol-1=-183kJ·mol-1。

2、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以推测,如果一个反应过程放出能量,那么使该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吸收能量,所以C正确;另外氢气和氧气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铝和氧气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反应,与它们相反的反应:

水、氯化氢和Al2O3的分解都应该是吸收能量的反应,故A、B、D错误。

3、选A。

从图像1可知,金刚石所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A正确;能量越高越不稳定,B错;因S(s)→S(g),要吸收热量,故ΔH1<ΔH2,C错;由图4可以看出,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故表现为放热,

ΔH1<0,D错。

4、选B。

A项,H2(g)的燃烧热ΔH=-285.8kJ·mol-1,错误;B项,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热量多,正确;C项,因有BaSO4(s)生成,该反应的ΔH≠-57.3kJ·mol-1,错误;D项,

×(①×3-②)得3H2(g)+CO2(g)====CH3OH(l)+H2O(l)  ΔH=-131.4kJ·mol-1,错误。

5、选B。

中和热指稀的强酸、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A项错误;CO的燃烧热为283.0kJ·mol-1,所以2molCO燃烧时ΔH=-2×283.0kJ·mol-1,题目所给为CO2的分解,所以

ΔH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B正确;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C项错误;燃烧热中强调燃料燃烧必须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其中液态水才是稳定的,所以D项错误。

6、选B。

A项,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A错;C项,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题中是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故不正确;D项,中和热是指稀酸与稀碱反应的放热,浓硫酸稀释本身就可以放出大量的热量,故不正确。

7、选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和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和,画出图像进行分析,图像如下:

由图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E1>100kJ·mol-1,A、C错;逆反应的活化能E2不确定,B错;正反应的活化能和逆反应的活化能差值即为反应热ΔH=

+100kJ·mol-1,D对。

8、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

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系数改变焓变随之改变.

解答:

解:

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

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正确;

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

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计量数同时减小一倍,焓变也随之减小一倍,可表示为

H2(g)+

F2(g)═HF(g)△H=﹣135kJ•mol﹣1,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9、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已知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

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0;根据盖斯定律确定△H′与Q1、Q2的关系.

解答:

解:

已知①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

②CuSO4(s)=Cu2+(aq)+SO42﹣(aq);△H=﹣Q2kJ/mol;

③CuSO4•5H2O(s)=Cu2+(aq)+SO42﹣(aq)+5H2O(l)△H′>0;

根据盖斯定律:

方程③=方程①+方程②,

所以△H′=Q1+(﹣Q2)>0,即Q1>Q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溶解恒容物质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0、选B。

利用题中图示可知肼和氧气变成原子时断键需要的能量为

2752kJ-534kJ=2218kJ。

肼和氧气断键变为原子时要断裂1个N—N,4个N—H,1个O=O键,所以1×154+4×(N—H键能)+1×500=2218,解得N—H键能为391,单位kJ,选B。

11、选A。

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CO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由此可知B、C两项的说法均正确;

12gC和16gO2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但12gC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定比28gCO所具有的能量大,故A项错误;由于C

CO放出热量,CO

CO2放出热量,所以相同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D项正确。

12、选B。

由题干中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吸热,而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消石灰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的,其他反应均是放热反应

13、I.N2H4(l)+O2(g)=N2(g)+2H2O(l) ΔH=-624kJ·mol-1  

II.

(1)N2H4(l)+2H2O2(g)==N2(g)+4H2O(l) ΔH=-817.625kJ·mol-1  

(2)320.8

(3)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135.7kJ·mol-1  

III.O2+2H2O+4e-=4OH-           N2H4+4OH--4e-=4H2O+N2↑   

14、【答案】

(1)5;

(2)2NH3+NaClO=N2H4+NaCl+H2O;

(3)2N2H4(l)+N2O4(l)=3N2(g)+4H2O(g)△H=-1048.9kJ/mol;

(4)N2H4+4OH--4e-=4H2O+N2↑。

考点:

此题以氮元素为载体,综合考查了电子层排布、化学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

15、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1)根据Q=

×△H计算;

(2)燃料电池的负极是燃料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3)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

(1)设质量都为m,相同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分别是

×

×571kJ、

×393.5kJ、

×5518kJ、

×890.3kJ,最大值应为

×

×571kJ,故答案为:

H2;

(2)①甲烷燃料电池中,甲烷在反应中被氧化,即A为负极,应从负极通入甲烷,又因为是KOH溶液,不可能生成H+,负极反应为2H2+4OH﹣=4H2O+4e﹣,B为正极,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

负;CH4﹣8e﹣+2H2O=CO2+8H+;正;O2+4e﹣+4H+=2H2O;

②依据电极反应方程式得出,每生成1mol二氧化碳,转移电子数为8mol,现生成0.3mol二氧化碳气体,则转移电子数为0.3×8=2.4mol,故答案为:

2.4NA;

(3)①H2O(g)=H2O(l)△H1=﹣44.0kJ.mol﹣1

②2CO(g)+O2(g)=2CO2(g)△H1=﹣566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H1=﹣802.0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③﹣②×

+2×①得到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O2(g)=CO(g)+2H2O(l)△H=﹣802﹣

×(﹣566)+2×(﹣44)=﹣607kJ/mol;故答案为:

CH4(g)+O2(g)=CO(g)+2H2O(l)△H=﹣607kJ/mol.

点评:

 本题是一道热化学和电化学知识相结合的考查题,要求学生熟悉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难度不大.

16、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

(1)①每1molCO2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三可生成1mol气态甲醇(CH3OH)和1mol水蒸汽并放出49kJ的热量,据此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②由①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据此分析;

(2)在体积为l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是反应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甲醇是生成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10nim内达到平衡,生成甲醇浓度为0.75mol/L,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了0.75mol/L;

①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利用V=

计算;

②依据升温,增加浓度,加压,加催化剂等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判断;

③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①每1molCO2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三可生成1mol气态甲醇(CH3OH)和1mol水蒸汽并放出49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故答案为: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②由①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能量的变化与如图1所示最相符的是A,故选:

A;

(2)在体积为l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二氧化碳是反应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减小,甲醇是生成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10nim内达到平衡,生成甲醇浓度为0.75mol/L,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了0.75mol/L;则①依据化学平衡列式计算为: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量(mol/L)1        3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