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281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案例.docx

《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案例.docx

典型案例

学生变学徒,双元植新土

——中德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探索国际交流合作由来已久,其中与德国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关系最为紧密,成果最为丰硕,对“德国双元制”的认识与感悟也最为深刻。

我们认为“德国双元制”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效仿,是因为它在职业教育理念的架构与实践的开展等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契合与共识。

但是由于发展的基础不同和体制上的制约,导致了“德国双元制”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不能有效地实施。

这就需要我们这些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与实践,寻找“洋为中用”的途径,探求“攻玉他山之石”的办法,这也是我校开展“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最根本的出发点。

一、实施背景

——三大契机为双元制本土化培植了新的土壤

(一)第一个契机:

十八大的召开,为学校探索双元制本土化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成适应需求、外部对接、内部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是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职业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探索新形式,发展新途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第二个契机:

示范校的建设,为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2011年7月,经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三部委批准,我校正式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工作。

示范校建设资金投入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的建设,这就为学校开展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第三个契机:

与华晨宝马牵手,为双元制本土化搭建了实践平台

2012年,在德国工商总会上海商会、沈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轮考察、调研和磋商,8月23日,在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教育研究部联合主办的“中德职业教育校企对话”会议上,我校张春雨校长与华晨宝马康思远总裁,签署了《校企职业教育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学校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达成共识,确定联合成立试点班,定向为企业培养维修技术人员。

与华晨宝马的牵手,为学校开展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搭建了一个最坚实的平台。

二、主要目标

——四个最优决定了双元制本土化的建设目标

宝马项目班的合作在校企双方谈判的过程中就已经确立了合作的四个建设愿景,即“通过最优秀的教育模式,培养最优秀的学员,成为企业最优秀的员工,为企业生产最好的汽车”。

在这四个最优中,最为基础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就是“最优秀的教育模式”,这也是我们进行示范校建设,开展“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探索的目的所在。

有鉴于此,学校结合示范校建设工作,将宝马项目的建设目标确立为:

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为基础,探索和开展以校企合作为主体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所面临的瓶颈,使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土壤上发挥应有的效应,探索新的途径与办法,引领和带动地区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与改革。

三、工作过程

——六项举措构建了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运行模式

学校充分发挥与德国企业多年合作积累的经验,反复论证了宝马项目的特点,认真研究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以“现代学徒制”作为双元制本土化的建设方略,通过六项举措,构建了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运行模式。

(一)构建理念,创新模式

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校、企、生三方共同签署订单式培养协议,使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师、师傅联合传授,采用学习和培训交替进行的培养过程,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一种新型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培养模式与“德国双元制”具有非常近似的特点,最大的差别在于“德国双元制”在实施方式上和培训费用方面机制更为完善、更为系统。

宝马项目班合作的基础条件有两个:

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已经与企业签订学徒工协议,是企业的准员工;二是培养过程将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形式来进行。

这就使宝马项目班具备了“现代学徒制”的基本要素,为学校开展“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找到了理念构建的基础点和双方合作的契合点,从而为双元制本土化找到了探索与实践的关键策略。

(二)严格选拔,择优培训

宝马项目的学员选拔经过了严格的考核,可谓是优中选优。

首先是学校进行初选,在2011级机电、电运、电维、数控、机维、机制等六个专业中择优选拔200名学生,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委托专业团队通过笔试、面试考核,选拔出60名学生,组成“机电一体化”、“电气维修”两个项目试点班,开展为期两年的定向培训。

(三)三方协议,明确职责

经过反复的磋商与论证,学校与企业明确了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员的职责。

双方商定:

企业负责帮助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学员提供在企业的专业培训及所需工具、工装、保险、补助;学校负责为学员提供在校期间的专业培训及奖学金补助。

2013年6月14日,学校与企业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使本次合作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进一步明确校企之间的责权关系。

2013年5月8日,企业在对学员进行体检合格的基础上,与学员(家长)正式签订了学徒工协议,并明确了企业与学员之间应该各自履行的职责。

(四)校企共建,架构体系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开展,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了校企交替培训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明确各自培养目标,学校注重对学生基础专业知识及基本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牵头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德方课程专家召开教学研讨会,对德方提供的专业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实训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及企业实际,将课程内容分配到企业与学校,并根据知识技能层次合理安排两年的教学计划。

(五)深度融合,齐抓共管

(1)企业安排专职项目管理人员全程跟踪管理学生。

企业项目负责人定期到校与学生开展座谈,与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开班伊始,企业便指派专职人员为学生宣讲企业管理规章及安全生产理念。

(2)借鉴德国教学标准及教材,开发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难易适度、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将开发成果与课时津贴挂钩。

企业为宝马项目班提供了“德国双元制”专业教学标准及相关专业教材,翻译并印刷,确保项目师生人手一套教材。

(3)实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将学校培训与企业培养有机结合,采用“0.5+0.5+1”的形式,即半年的时间在学校强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道德修养及基本专业技能;半年时间在学校与企业间交替培训,强化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训项目;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轮岗培训及顶岗实习。

同时,学校要求宝马任课教师全员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任课教师要讲练结合,讲课效果与课时津贴挂钩。

实训项目采用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企业派遣专业技术负责人员到校指导教学,与中方课程团队共同研讨提升培训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单位:

两年制宝马项目学制安排示意图

(六)共同评价,质量监控

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项目班学生的最终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综合评价成绩由各个单项测评成绩综合测算而得。

1.在校期间考核评价、质量监控体系

(1)为提高教学质量,项目班实行教学质量监控周例会制度。

例会由校领导亲自主持,课程团队教师、班主任、系部主任、项目管理、教学管理、教学督导等部门领导参与。

按项汇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问题。

(2)宝马项目实施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定宝马项目班教学考核条例,对任课教师及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评价规则。

对学生实行综合测评,包括班主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业表现测评、课业综合考评等方面,作为学生入职前重要的评级依据。

(3)学校特设奖学金制度。

为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上述综合测评基础上,增加“加分项”评比办法,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获奖加分项,接受继续教育加分项和学校各种优秀获奖加分项等。

通过综合评比,对优秀学生执行高标准的奖学金制度。

2.在企业期间考核评价、质量监控体系

企业对学员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测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交替培训期间,企业培训部门对学徒的综合素质测评;二是轮岗期间,各个轮值岗位负责人对学徒的综合测评;三是顶岗期间,顶岗岗位负责人对学徒的综合测评;四是学徒课业的笔试、操作综合考评。

四、条件保障

1.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德合作双元制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沈阳市政府和沈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局领导多次光临学校实地考察,在资金投入、设备购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2.企业的通力合作

为了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给予了学校通力的合作。

企业不仅专门建设培训中心,购买设备,聘请专家为学员提供在企期间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还为学员提供在校培训期间所需的专业工具、工装、德国原版教材及课程辅导。

企业多次安排校方教学团队教师到各厂区维修工段调研,以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企业定期安排负责项目班教学任务教师到维修工段进行顶岗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3.学校的倾力打造

学校为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为宝马项目班提供了专门教学场地,改善了教学环境,采购了课程项目所需设备、工具;同时,发挥师资、设备、场地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在职培训课程;专门设立宝马项目管理办公室,为企业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在校期间的办公场所,保障了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五、成效与思考

(一)建设成效

“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在宝马项目的合作中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宝马项目班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双重的管理模式、合理的教学计划、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评价考核以及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德国先进职教理念的熏陶、校企共同设计课程的体验、科学组织实施的经历、企业实践培训的锻炼,极大地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能力

学校与华晨宝马的合作项目是对国际化企业高水平用人标准的一次挑战,也是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较量。

通过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我们在不断的碰撞中更新了理念,在反复的锤炼中积累了经验,探索出了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和方法,发现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式,实现了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目标。

由于宝马项目合作的成效显著,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和认可,2013年9月,学校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结第一期合作的经验,将继续开展新的三年制合作项目,并提出了开展“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培训、合作科研”的立体化合作目标,使宝马项目这个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的探索与实践得以延伸和深入。

(二)思考与启示

作为中德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宝马合作项目的开展,是以“现代学徒制”为特征对“德国双元制”本土化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增进了中德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同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引领了地区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为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引发了我们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思考与启迪。

1.双元制本土化是中德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融合

作为一种先进的职教模式,“德国双元制”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土壤上并非“水土不服”,需要我们吸收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华,并汲取中国职业教育的乳汁,将中德职业教育精髓的理念相融合,实现“中西合璧”。

2.双元制本土化具备可行性与操作性

“现代学徒制”这一概念与方式的引入,是双元制本土化的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它结合了双元制最关键的“核”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芯”,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实践与推广。

3.双元制本土化开启了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的新视角

双元制本土化是建立在校企双方互融互进的基础之上,是在学校与企业“供需”之间的资源共享与深度融合中实现了双赢。

这一探索和实践,将为校企合作机制与体制的建设开启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一种发展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宝马项目负责人与学生互动宝马项目负责人到校观摩实训课

专业教师到宝马调研专业教师到宝马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