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162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勘察报告.docx

《2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勘察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勘察报告.docx

2勘察报告

阿可苏诺贝尔太古漆油(广州)有限公司新建水性漆工厂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拟建的阿克苏诺贝尔太古漆油(广州)有限公司新建水性工厂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围工业区石英路2号,本期新建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6860.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8528.8平方米。

其概况如下表1.1:

本期新建建构筑物一览表表1.1

名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层数

高度(m)

火灾危险

办公生活楼扩建

219.6

439.2

2

8.1

民用

树脂罐区

781.3

丙类

新厂厂房

14656.8

17605.6

单层局部4层

25.7

丙类

粉料罐区

850

丙类

动力房

262.5

435.7

2

9.7

丙类

集水池

42.4

戊类

新建门卫室

48.3

48.3

1

4.35

民用

合计

16860.9

18528.8

1.2勘察阶段、任务及要求

1.2.1本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1.2.2任务及要求:

⑴场地共布勘察钻孔61个,其中技术孔30个,鉴别孔31个,孔位详见平面布置图。

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技术孔钻入强风化岩层不少于6.00m;强风化岩层厚度小于6.00m时,应钻入中风化岩层3.00m;鉴别孔钻入强风化岩层内3.00m。

除满足上述条件外,钻孔深度不得少于10.00m。

⑵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⑶要求查明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并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⑷要求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有利和不利或危险的地段,提供场地土液化可能性及其等级。

⑸要求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基土承载力,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工程降水等提出建议。

⑹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提供稳定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以及水的渗透系数等;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勘察工作简述

我公司接受委托,承担了该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次钻孔由我院根据设计方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采用GPS进行测放(引测点坐标S1:

X=23164.791,Y=63827.714,H=7.899m;S2:

X=23188.371,Y=63622.012)。

勘察期间场地未平整,地形高差略有起伏。

部分钻孔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稍作移动。

本次勘察以钻探取芯为主,并按要求采取岩、土、水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全部钻孔均作了标贯试验。

我公司自2011年6月4日组织了XY-1A型工程钻机进场作业,至2011年6月18日完成全部野外作业,完成工作量如表1.3(各钻孔数据详见附表1:

勘探点一览表):

勘察工作量总表表1.3

测放

钻孔

(个)

施工钻孔(个)

钻探

总进尺

(m)

(件)

(件)

(次)

标贯

试验

(次)

水位

观测

(孔)

技术孔

鉴别

61

30

31

61

1384.75

71

/

2

295

61

1.4勘察工作及报告编写依据

A设计方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及钻探要求》

B《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DBJ15-31-2003)

D《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E《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F《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2、区域地质条件

2.1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广州市主要大断裂为广从断裂、广三断裂及瘦狗岭断裂,广从断裂离场地约15公里,广三断裂离场地约10公里,瘦狗岭断裂离场地约7公里。

2.2区域气象特征

场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多雨、阳光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

年降雨量为1689~1877mm,雨量集中在3~9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左右。

年蒸发量1600~1700mm。

年平均湿度80%,年平均日照在2000~2100小时之间。

本区夏季多东风及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4m/s,每年8~11月常有强热带风暴,极端最大风速可达40m/s,台风为本地主要自然灾害。

年平均气温22.1℃,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8.2℃,1月最低,为13.4℃。

2.3区域稳定性

2.3.1新构造运动

场地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据地震记载,自公元288年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感地震超过400多次。

多数地震强度不大,震级多在3~4级,最大地震烈度Ⅴ~Ⅵ度。

据1954、1960和1965年大地水准测量资料,珠江正干以北上升约20mm,平均上升速率为1.8mm/a;以南则下降约40mm,平均下降速率3.6mm/a。

三角洲平原目前仍在下沉,沉降速率为0.59~0.88mm/a,近海地区为3.44~3.6mm/a;而周缘地区则仍在上升,上升速率为1.03~1.8mm/a。

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垂直升降运动为特征,但活动强度较弱,总体上稳定性较好。

2.3.2地震

广东省地处华南地震区沿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部。

据记载,自公元104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发生地震400多次,其中,破坏性地震共5次,分别是广州4.75级、佛山4.5级、番禺4.5级、顺德5.0级、中山小榄5.0级,其余多为低震级。

此外,省内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区段性,主要沿三组断裂分布,主要特征如下:

1)近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在广州及庙头曾发生过3.0~4.75级地震;2)北东向断裂,如广从断裂曾发生4次4.75~5.0级地震;东莞断裂于1498年和1618年曾先后发生3级地震3次;3)北西向断裂,如沙湾断裂于1045年以来曾发生3级地震12次,4级地震2次;顺德断裂发生3~4级地震21次。

3、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3.1场区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围工业区,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地面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钻孔孔口标高介于6.47~8.54m之间。

有石英路通达场区,交通较为便利。

3.2场区岩土结构特征

据钻孔揭露,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1人工填土层(Qml)、2、冲洪积层(Qal+pl)、3残积层(QeL)、4基岩(K),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素填土(土层编号1):

黄灰色,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细中砂、中粗砂及少量碎石、碎块等回填而成,主要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ZK1顶部厚约0.20m为砼及垫层,ZK2、ZK3、ZK4、ZK5及ZK6顶部厚约1.50m为砼及垫层。

广泛分布于场地地表,各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20~5.50m,平均层厚为2.69m。

2.冲洪积层(Qal+pl)

中粗砂(土层编号2-1):

褐灰色,饱和,松散状,颗粒级配较差,较均匀,分选性较好,石英质,含淤泥质土。

于ZK26、ZK32、ZK33、ZK34、ZK38及ZK39钻孔有揭露。

层厚1.00~3.50m,平均层厚为2.18m,层顶埋深1.20~3.30m。

本层取样3个,作标贯试验5次,实测击数N=7.0~9.0击,平均值=8.0击。

淤泥(土层编号2-2):

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稍具臭味,含多量有机质,局部含少量粉砂,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于61个钻孔有揭露。

层厚1.15~6.30m,平均层厚为4.54m,层顶埋深1.60~5.50m。

本层取样9个,w0=61.6%,ρ0=1.59g/cm3,e0=1.669,IL=2.02,av1-2=1.32Mpa-,Es1-2=2.28Mpa,c=6.4kPa,φ=3.0°。

作标贯试验41次,实测击数N=2.0~3.0击,平均值=2.6击。

粉质粘土(土层编号2-3):

褐红斑色,褐黄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粘性较好,含铁锰结核,以粉、粘粒为主,局部含少量砂粒,局部夹薄层淤泥。

于61个钻孔有揭露。

层厚1.10~6.60m,平均层厚为3.45m,层顶埋深5.30~15.00m。

本层取样14个,w0=31.5%,ρ0=1.90g/cm3,e0=0.888,IL=0.53,av1-2=0.38Mpa-,Es1-2=5.09Mpa,c=20.8kPa,φ=14.7°。

作标贯试验62次,实测击数N=8.0~14.0击,平均值=11.1击。

中粗砂(土层编号2-3-1):

褐黄色,饱和,稍密状,颗粒级配较差,较均匀,分选性较好,石英质,含少量粘粒,该层为第2-3层粉质粘土中夹层。

于ZK5、ZK18、ZK59及ZK60钻孔有揭露。

层厚1.60~3.10m,平均层厚为2.35m,层顶埋深9.40~13.20m。

本层取样1个,作标贯试验4次,实测击数N=14.0~15.0击,平均值=14.5击。

淤泥(土层编号2-4):

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稍具臭味,含多量有机质,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于34个钻孔有揭露。

层厚1.10~8.60m,平均层厚为4.70m,层顶埋深8.70~16.10m。

本层取样6个,w0=66.4%,ρ0=1.54g/cm3,e0=1.797,IL=2.08,av1-2=1.64Mpa-,Es1-2=1.75Mpa,c=6.3kPa,φ=3.0°。

作标贯试验33次,实测击数N=2.0~4.0击,平均值=3.1击。

粉质粘土(土层编号2-5):

浅灰色,褐黄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含少量砂粒,局部含多量砂粒,于35个钻孔有揭露。

层厚1.20~5.30m,平均层厚为2.66m,层顶埋深9.00~18.10m。

本层取样6个,w0=21.9%,ρ0=1.98g/cm3,e0=0.661,IL=0.41,av1-2=0.31Mpa-,Es1-2=5.45Mpa,c=18.5kPa,φ=14.8°。

作标贯试验30次,实测击数N=6.0~15.0击,平均值=10.3击。

细中砂(土层编号2-6):

浅灰色,褐黄色,饱和,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状,颗粒级配较差,较均匀,分选性较好,含多量粘粒,局部为砾砂、中粗砂,于28个钻孔有揭露。

层厚1.00~6.75m,平均层厚为3.32m,层顶埋深9.75~19.40m。

本层取样8个,作标贯试验24次,实测击数N=12.0~27.0击,平均值=16.3击。

3.残积层(Qel)

粉质粘土(土层编号3):

深灰色,局部褐黄色,硬塑状,粘性较好,遇水软化,局部为粘土,为泥岩风化残积而成。

ZK1、ZK2、ZK12、ZK13、ZK14、ZK15、ZK19、ZK22、ZK25、ZK26、ZK27、ZK29、ZK42、ZK46及ZK53钻孔有揭露,层厚0.70~4.00m,平均层厚为1.55m,层顶埋深13.50~17.10m。

本层取样8个,w0=24.5%,ρ0=1.90g/cm3,e0=0.777,IL=0.20,av1-2=0.32Mpa-,Es1-2=5.82Mpa,c=30.1kPa,φ=17.8°。

作标贯试验5次,实测击数N=19.0~28.0击,平均击数N=23.6击。

4.基岩(γ)

该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岩,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可分为以下三个风化岩层:

全风化泥岩(岩层编号4-1):

深灰色,岩石风化作用剧烈,主要矿物成份基本已风化成粘土矿物,结构全部被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质极软。

于ZK3、ZK5、ZK7、ZK8、ZK11、ZK16、ZK28、ZK32、ZK37、ZK42、ZK47、ZK48、ZK54、ZK59及ZK60钻孔有揭露。

层厚0.70~3.60m,平均层厚为1.50m,层顶埋深14.80~18.55m。

本层取样7个,w0=21.2%,ρ0=1.88g/cm3,e0=0.734,IL<0,av1-2=0.31Mpa-,Es1-2=5.87Mpa,c=21.1kPa,φ=18.3°。

作标贯试验7次,实测击数N=32.0~48.0击,平均值=39.7击。

强风化泥岩(岩层编号4-2):

深灰色,岩石风化作用强烈,结构大部分被破坏,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岩质极软,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少量中风化岩块,岩芯手折可断,ZK33处岩石风化不均,该层顶部分布厚约1.50m中风化泥岩。

于57个钻孔有揭露。

揭露厚度2.90~7.00m,平均厚度为4.84m,层顶埋深15.10~20.70m。

作标贯试验57次,实测击数N=50.0~65.0击,平均击数N=55.2击。

中风化泥岩(岩层编号4-3):

深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矿物风化显著,岩石层理及风化裂隙发育,结构清晰,岩芯多呈碎块状,岩体破碎,岩质软,锤击声哑,锤击易断,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岩石碎块状没法取到完整的岩样做天然抗压试验。

ZK14、ZK20、ZK35、ZK40、ZK43、ZK45及ZK49钻孔有揭露。

揭露厚度1.00~6.00m,平均厚度为3.94m,层顶埋深17.30~25.60m。

经勘察,场地泥岩总体风化较均匀,但残积土和风化岩层部分地段界面起伏大,部分地段残积土和风化岩厚度较薄,局部缺失。

各岩土层性质特征详见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汇总统计表及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2、3),地层分布特征详见地层统计表(附表4)及工程地质剖面图。

3.3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3.3.1不良地质作用

本场地没有揭露有断裂、褶皱、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

3.3.2特殊性岩土

(1)场地分布有厚度较大的人工填土层,人工填土未经分层压实,其工程性质不稳定,在上部荷作用下,易产生滑移及压缩沉降现象。

(2)场地淤泥成层情况较为复杂,其成分不均一,走向和厚度变化大,平面分布不规则,呈带状或透镜体。

场地淤泥具有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及不均匀性。

(3)泥岩风化岩及残积土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但水理性质较差,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

3.4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处于雨水期,场地地下水位埋深0.00~1.76m(标高5.73~6.98)。

地下水位一般与季节、气候、地下水赋存、补给及排泄有密切的关系。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水;另一种是赋存于基岩风化层中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透水性弱)、砂层中(细中砂透水性中等,中粗砂透水性强),主要受大气降水、生活用水、附近河流的补给。

第四系孔隙水为潜水,局部具一定承压性。

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主要赋存于中风化泥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埋深和厚度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性质(包括裂隙的闭合程度、形式、规模、充填物质,以及裂隙的组合形式、密度等)岩石风化程度等。

风化程度越高、裂隙充填程度越大,渗透系数则越小。

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

据ZK31、ZK35内采取共2组水样分析结果如表3.4。

地下水水质分析及腐蚀性简表表3.4

含量

孔号

钙盐

Ca2+

(mg/L)

镁盐

Mg2+

(mg/L)

氯离子

Cl-(mg/L)

硫酸根

SO42-(mg/L)

PH

侵蚀性CO2

(mg/L)

HCO-3(mmol/L)

对砼结构腐蚀性

对砼中钢筋腐

蚀性

钻孔水

ZK31

36.06

7.90

400.59

27.86

7.0

8.45

2.10

ZK35

30.06

5.83

521.12

21.61

6.7

9.82

1.70

按环境类型分类,本场地属湿润区,为II类环境。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2节相关条文作综合判定:

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中,本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地下水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

设计、施工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保护。

3.5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的确定

本次勘察原位测试手段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并采取土样作室内试验分析,各土(岩)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时,均对个别异常值作了剔除,其统计结果详见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汇总统计表(附表2)及标贯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3)。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表4.2.2-1~4.2.2-5确定各主要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如表3.5:

主要土层各种试验测得其承载力特征值表表3.5

地层

名称

状态

室内试验

原位试验

液性

指数

IL

初始

孔隙比

eo

单轴

天然抗压强度

fr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ak或fa

(kPa)

标贯试验修正

击数

(击)

承载力

特征值

fak

(kPa)

2-1

中粗砂

松散状

/

/

/

/

7.7

138.6

地层

名称

状态

室内试验

原位试验

液性

指数

IL

初始

孔隙比

eo

单轴

天然抗压强度

fr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ak或fa

(kPa)

标贯试验修正

击数

(击)

承载力

特征值

fak

(kPa)

2-2

淤泥

流塑状

2.02

1.669

/

55

2.1

55

2-3

粉质粘土

可塑状

0.53

0.888

/

181.2

9.0

240

2-3-1

中粗砂

稍密状

/

/

/

/

11.1

187.7

2-4

淤泥

流塑状

2.08

1.797

/

50

2.3

50

2-5

粉质粘土

可塑状

0.41

0.661

/

284.2

7.2

204

2-6

细中砂

稍实状

/

/

/

/

11.0

144

3

粉质粘土

硬塑状

0.20

0.777

/

247.5

17.1

420

4-1

泥岩

全风化

<0

0.734

/

/

25.3

>660

4-2

泥岩

强风化

/

/

/

/

38.6

>660

4-3

泥岩

中风化

/

/

5.0

1000

/

1000

4、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4.1场地饱和砂土液化分析

场区地属广州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

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内饱和砂土分布广泛,根据其标贯试验成果及地下水埋深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4条公式:

液化判别标贯击数临界值Ncr=N0β[ln(0.6ds+1.5)-0.1dw)](3/ρc)0.5

计算结果综合评定场地饱和砂土液化等级总体为不液化,局部ZK12及ZK45地段饱和砂土液化等级为轻微。

各代表性试验点判别详见饱和砂土液化判别数据汇总表(附表6)。

4.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

地基土中第1层人工填土、第2-1层中粗砂、第2-2层淤泥及第2-4层淤泥为软弱土,冲洪积第2-3层粉质粘土、第2-3-1层中粗砂、第2-5层粉质粘土及第2-6层细中砂为中软土,残积粉质粘土、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为中硬土,中风化泥岩为岩石,揭露的覆盖层厚度18.80~27.1m。

根据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为υSe=103.16-162.41m/s(见附表5):

综合判定该建筑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属Ⅲ类,特征周期为0.45s。

该场地属对建筑抗震设计不利场地。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有关规定,场地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5、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5.1场地稳定性评价

据钻探资料及区域资料分析,场地内及附近无崩塌、滑坡、地下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钻探未揭露有活动性大断裂,场地基本稳定,场地适宜建设。

场地地形地貌较简单,场地分布有人工填土。

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进行判定,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5.2场地地基土(岩)均匀性及适宜性评价

1、人工填土层

(1):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20~5.50m,层顶埋深0.00m。

松散状,承载力低,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能差,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新建建构筑物的浅基础持力层。

2、中粗砂层(2-1):

主要分布在新厂厂房,层厚1.00~3.50m,层顶埋深1.20~3.30m。

松散状,分布局部,不连续,承载力较低,层厚变化较大,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新厂厂房的浅基础持力层。

3、淤泥(2-2):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15~6.30m,层顶埋深1.60~6.50m。

局部厚度变化较大,流塑状,物理力学性质差,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差,分布连续,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新建建构筑物的浅基础持力层。

4、粉质粘土层(2-3):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10~6.60m,层顶埋深5.30~15.00m。

可塑状,具有一定承载力,压缩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工程性能一般,厚度局部变化较大,分布连续,若新建建构筑物荷载要求较低,可考虑作为复合地基持力层。

5、中粗砂层(2-3-1):

主要分布在事故水池、地磅及新建门卫室,层厚1.60~3.10m,层顶埋深9.40~13.20m。

稍密状,分布局部,不连续,具有一定承载力,该层为第2-3层粉质粘土中夹层,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6、淤泥(2-4):

主要分布在地磅、新建门卫室、事故水池、新厂厂房、粉料罐区及动力房,层厚1.10~8.60m,层顶埋深8.70~16.10m。

流塑状,物理力学性质差,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差,分布不连续,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7、粉质粘土层(2-5):

主要分布在事故水池、树脂罐区、新厂厂房、粉料罐区及动力房,层厚1.20~5.30m,层顶埋深9.00~18.10m。

可塑状,具一定承载力,压缩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工程性能一般,局部厚度变化较大,分布较连续,埋藏较深,若新建建构筑物荷载要求较低,可考虑作为复合地基持力层。

8、细中砂层(2-6):

主要分布在办公生活楼、树脂罐区及新厂厂房,层厚1.00~6.75m,层顶埋深9.75~19.40m。

稍密状,分布较连续,局部层厚变化较大,具一定承载力,若新建建构筑物荷载要求较高,该层不宜做为新建建构筑物桩基础持力层。

9、残积粉质粘土(3):

主要分布在事故水池及新厂厂房,层厚0.70~4.00m,层顶埋深13.50~17.10m。

硬塑状,土的承载力中等,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分布不连续,厚度小,若新建建构筑物荷载要求较高,该层不宜做为新建建构筑物桩基础持力层。

10、全风化泥岩(4-1):

主要分布在地磅、门卫室、事故水池、办公生活楼及新厂厂房,层厚0.70~3.60m,层顶埋深14.80~18.55m。

硬塑-坚硬土状,具一定承载力,压缩性中等,工程性能较好,分布不连续,厚度局部较小,厚度分布大的地段该层可作为新建建构筑物桩基础持力层,厚度分布小的地段该层不宜作为新建建构筑物桩基础持力层。

11、强风化泥岩(4-2):

除ZK20、ZK43、ZK45及ZK49未揭露外,其他地段均有揭露,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低,工程性能较好,该层可作为新建建构筑物桩基础持力层。

12、中风化泥岩(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