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1087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docx

奥鹏电大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及答案

2015年春季《小学数学教学法》期末考核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它概括地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内容、编排方法、教法指导,教育工作者要以大纲规定的内容范围编写教材,教师要按大纲的精神组织教学,安排各项活动,并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我国建国以来,先后于1952年、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92年和2000年制订或修改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数学的抽象性:

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抽象,在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上都具有抽象的特征。

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一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4.课程内容的组织:

是指对选择和确定的课程内容的组合与编排的方式。

根据一定的课程取向和目标所确定的课程内容需要用一种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构成一套可以在学校实施的具体的课程方案和学习材料。

这种组织的方式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数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

一般认为数学科学具有以下特征:

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

(1)数学的抽象性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抽象,在表现形式和处理方法上都具有抽象的特征。

从最简单的数学概念,到比较复杂的函数和图形,都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数学中的抽象又有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层次。

(2)数学的严谨性是指数学中每一个定理、定律都要经过严格的证明才能得以成立。

数学的语言和思考过程都要求具有严谨性,合乎逻辑。

数学的证明要从公理出发,经过严格的推导过程,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3)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由于数学的抽象特征,使其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许多社会科学领域也越来越多地用到数学的原理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形式化、简单化和符号化等特征。

2.目前,教师在处理中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上有哪些基本的思路?

 答:

(1)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如换元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

这类思想方法的取向倾向于技术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内容的同时,形成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如试验、猜测、模型化、合情推理、系统分析等,都是一般的思考方法,具有更广的应

用性。

3.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1)教学手段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媒体。

儿童认识数学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他们需要借助各种直观的材料,形成必要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直观的教学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都需要考虑教学手段这一因素。

只有教师熟悉、掌握各种教学手段的结构及其功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

 (3)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

近年来,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更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2)儿童发展因素的影响。

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

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数学学科的目的由培养精英转变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近些

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数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5.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发展历程。

  答:

从1978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起我国先后进行几次数学课程的改革,每次改革都涉及到课程

内容的调整与更新。

从1978年、1992年、2000年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在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上认识的发展历程。

1992年以前,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不予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借鉴各国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数学教育方面存在弊端的清醒认识基础上,逐渐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这一点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学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答:

各国在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上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从中也反映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二是数学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

向大众。

三是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模式。

四是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

现实生活与社会。

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问题解决。

重视问题解决是各国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美国课程标准把“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列为数学要达到的五个课程目标之一,在其分项标准中,“作为问题解决的数学”居于首位,开放型问题的提出、表述及其解决策略都是美国课程标准极力加强的内容。

英国的课程标准中,旨在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内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荷兰数学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问题解决。

(2)注重数学应用。

注重数学应用是各国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英国数学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认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所

学的概念与技能,如何利用它们去解决问题,并形成系统化的体系。

在数学课程中,数学应用是首要和基本的目标,这一目标伸延与渗透到其余教学目标中,并构成数学教学基本框架。

美国的课程标准中贯穿着一个始终不变的主线,即为学习和应用数学。

(3)注重数学交流。

从各国的数学课程标准看,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第三,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在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许多行业,直接用到学校数学知识的机会并不太多,而且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更多的是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与启迪,以此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论述备课的基本要求及其相关要领。

 答:

(1)钻研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两部分。

其中,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参照。

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大纲,把握大纲的精神实质,自觉地以大纲来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要明确教材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分清主次;备好习题。

 

(2)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

教学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对象的认知状况和思维水平。

这里认知状况就是指学生的认知准备与认知发展水平。

了解学生在相应阶段的数学思维水平,可以指导教师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特别注意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实际思维水平,尽可能使教学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接下来就要科学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缩小现状与目的之间的差别。

 (4)充分重视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在备课时,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应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应该利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也不应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即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

3.如何正确认识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答:

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不是简单的计算方法的问题,应当充分认识其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探索合理的方式。

 

(1)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问题空间。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首先想的是这个问题怎样解。

一些已经熟悉的问题有固定的解题,而大量新问题并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

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问题的机会,有更多的探索余地。

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解题策略和计算方法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数学问题一般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考途径,即使计算的题目也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往往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解题,特别是开始学习一类问题时,更应当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会发表不同的解题

方法和策略。

在自己说明解题方法和听取别人阐述解题方法的过程中,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

特别是在解决那些比较复杂的、需要同学之间合作完成的问题时,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中,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多种方法。

应当指出的是,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更多的情况是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强求统一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让每一个学生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都能做到一题多解也不是应当提倡的。

四、实例分析(共20分)

1.请你谈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看法。

答: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一套好的教材,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校从2002年秋季开始选用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并参加了河南省长垣县教研室承担的《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课题实验教学工作,现在已基本完成了四年的教材实验。

经过四年来直接参与的教材使用,我认为苏教版教材充分体现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精神,在内容、结构、体系以及教法上都作了大量的调整和改革。

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它科学的编排、独特的构思、严格遵循教学规律的设计,为教和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套教材适应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集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于一体,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自实验以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一、教材重视育人,重视教育性“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的教学目标之一。

为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苏教版教材结合有关知识内容,注意从社会和儿童生活的诸多方面广泛取材,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事例编写例题、习题,设计插图,使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教材之中。

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第9页设计的尊敬国旗,要发言请举右手,第6页尊敬长辈等画面,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接受行为规范的教育。

三年级(下册)的取材范围更加广泛,把祖国的名大川、科技发展等编入教材。

如第46页编排了天安门城楼、南京长江大桥、沪宁高速公路、黄河、长江、黑龙江、珠江的长度、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等,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和建设的最新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从生动的事例和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中,感受祖国的伟大,现代科技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潜移默化受到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整套教材使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二、教材结构合理,具有科学性苏教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使教材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如合理编排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是三年级(下册)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包括整百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用两步连除(或先乘后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以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索算法,促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结合具体情境引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并提出商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

一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的要商0,用0来占位;二是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得0。

这就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

所以这部分内容分两段安排,先以采蘑菇和采桃子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然后结合养鸡场的情景,教学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试一试”中再推广到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二段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另一种情况,仍结合养鸡场的情景,教学在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遇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在“试一试”中也将商中间有0推广到商末尾有0。

这样由口算促笔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编排,使教材的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和儿童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丰富学习资源,使他们主动探索新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层次清楚,突出实用性苏教版教材在习题的编排上,层次清楚,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创设情境,教法、学法融于一体。

教材每个知识点的编排都是一份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的简明教案。

我认为使用苏教版教材,教师好教,学生易学。

教材特别注意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每一新知识呈现时,都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识——巩固训练——拓展创新四个层次安排。

如二年级(上册)教学“7的乘法口诀”,选用摆小船的活动情境。

首先明确摆一只小船用了7个▲,接着让学生探究摆2只小船要用几个▲,摆3只呢?

�6�7�6�7摆7只呢?

通过交流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诀。

铺垫新知后,紧接着又安排了“想一想”,并提出“计算时各用哪一句口诀”的问题来巩固新知。

最后安排“想想做做”的习题,以不同的形式,使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新知识的巩固,而且开发了智力。

这样的编写打破了传统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模式,不仅体现了教学的程序和教学方法,也更加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便于教师备课、上课,激发学生参与求知过程。

教材在练习的设置上体现了训练的过程和层次,逐步提高要求,并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每个练习配置的习题层次分明,先出现基本题型,再出现稍有变化的题型,最后出现综合性拓展题型。

如四年级(上册)第11页练习三,是配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设置的练习,共14道题。

其中第1~5题为一课时,第6~9题为一课时,第10~14题为一课时,每一课时的习题层次分明。

第一课时第1~4题是基本练习,第5题是实际应用。

第二课时第6、7、8题为基本练习,第9题为综合应用题。

第三课时第10、11题为基本练习,第12、13、14题为综合应用题。

这样编排习题,既体现了理解→巩固→熟练的训练过程,又符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富有特色,贯彻可操作性心理学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从操作、直观开始,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生活经验不足,感性认识缺乏,是学生的弱点,要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直观教学,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创造条件。

苏教版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各部分内容的安排中重视直观教学手段的作用,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提供了机会。

如数的认识、简单加减运算、观察物体等都安排许多实物图来体现其含义,还配备了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教学。

如一年级(上册)第40页教学加法时,教材安排了3个小朋友正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起浇的画面,在借助图画读懂图意的情况下,使学生领悟了3加2等于5的意义,同时教师板书:

3+2=5。

“想想做做”的6道题,大是以实物画面,让学生领悟加法的意义。

又如四年级(上册)第48页找规律时,先让学生观察这样一幅画面:

在两棵树之间的绳子上晒了9块手帕,用了10个夹子。

它的前面有8只兔,每两只兔之间有一个蘑菇。

在这些兔的前面有13根木桩,每两根木桩之间有一块网。

然后让学生回答:

①晒了多少块手帕?

用了多少个夹子?

②有几个蘑菇?

有几只兔?

③有多少块网?

有多少根木桩?

回答后再让学生讨论并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归纳出“两端的物体个数总是比另一个物体的个数多1”的规律后,紧接着“试一试”又让学生动手在桌面上摆一排小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一个圆。

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以检验归纳规律的可靠性,并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帮助理解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潜能。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苏教版教材的编排是科学的,构思是新颖的,设计是独特的,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我相信苏教版教材在进一步完善后,必将在课程改革中产生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