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程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0292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建设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项目建设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项目建设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项目建设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项目建设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建设程序.docx

《项目建设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建设程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建设程序.docx

项目建设程序

项目建设程序

2008年12月31日21:

54:

53作者:

浅雨如兰

引用项目部的项目建设程序

建设程序是指一个建设项目从酝酿提出到该项目建成或投入生产使用的全过程,各阶段建设活动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的法则。

1995年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事实阶段程序管理暂行规定》中,建设项目实施可大体分为:

建设前期、施工准备、施工和竣工验收四个时期。

建设前期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勘察设计工作等。

目前,我国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阶段有:

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编制设计文件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阶段,也叫立项阶段。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产业政策,对市场需要、购买力、技术条件、产品或服务发展潜力、资源供应、筹资可能等进行综合研究,寻找投资机会,把握投资机会,把握最佳时机,及时提出项目投资设想。

项目建议书,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指引下,根据企业投资战略,对具体投资项目的识别,即指出具体的投资机会,并将项目的设想转变为投资方案,引起投资者注意,使其做出投资响应,并从几个投资的项目中迅速、经济地做出决策。

为了识别投资机会,需要对下列各方面进行调查、预测和分析。

1、市场分析和预测;

2、自然资源状况分析,劳动力状况、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等;

3、国家的产业和投资政策,地区行业规划,生产力布局;

4、生产技术条件,现有工业企业的潜力、生产技术的先进性、成本要素、经济规模等等;

5、项目总投资估算和对效益的判断。

项目建议书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对投资者(投资主体)的说明,包括企业名称、法定注册登记、法定地址等;

2、投资目的: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3、项目规模和范围:

生产能力和规模、销售方向、建设地点等;

4、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总额;

5、资金来源和筹资设想;

6、生产技术和主要设备,解释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

7、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以及水、电、煤气等能源;

8、组织管理和定员;

9、预期的经济效益;

10、项目的经营期等等。

项目建议书是由建设单位提出。

但也有的项目因建设规模和投资大、或产品特殊、技术难度大等,根据政府的要求,在项目建议书后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也叫评估阶段。

根据立项阶段选定的投资方向,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

对于重大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还具体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以使评估工作更为深入、细致、可信、有效。

可行性研究通过对项目背景、市场需求预测、厂址选择、技术方案、环境保护、组织定员、投资估算和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回答“项目可行或不可行”这一问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项目决策的基础,它为项目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社会和财务方面的评估依据。

因此,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1、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工艺技术、投资筹措、组织管理结构和定员方面的各种可能选择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选,推荐一个以上投资建设方案。

2、通过对方案进行企业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对投资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找出一个最佳投资方案。

3、对拟建投资项目提出“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意见。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可以是推荐一个最佳并确定是可行的投资方案;也可提出若干可行的投资方案,并说明各方案的利弊和采取的措施;或提出方案不可行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3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说明。

由于投资规模、工艺选择和经济效益都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确定的,因此市场需求预测是项目可行的前提。

这一部分内容是解释该投资项目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是关于投资项目的技术方案,具体说明项目的厂址、主要技术、设备、所需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生产组织等等。

该部分内容解释了该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该部分内容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因为该部分阐述了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并由此得出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最终结论。

根据国家的规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必须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咨询单位完成。

一般来说,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点有所不同。

非经营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由以下章节组成:

第1章 总论

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3章 建设条件分析

第4章 建设方案

第5章 环境保护

第6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第7章 项目建设进度

第8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9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10章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主要附件、附表与附图包括:

1、附件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有关政策文件

(2)可行性研究专题论证报告(包括方案比选论证)

(3)有关协议

2、附表

(1)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一览表

(2)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

3、附图

(1)项目位置图

(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

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由以下章节组成:

第1章 总论

第2章 市场分析与拟建规模

第3章 厂址选择与建厂条件

第4章 总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

第5章 生产工艺与设备选型

第6章 辅助设施与公用工程

第7章 环境保护

第8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9章 消防

第10章 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

第11章 企业组织与职工定员

第12章 实施方案与人员培训

第13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14章 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

附图与附件

三、设计工作阶段

设计工作阶段。

根据投资决策和项目工作目标,进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

具体提出项目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参数、施工进度计划,总体设计方案和分项设计方案。

另外,落实资金筹措具体事宜。

设计文件是国家安排建设项目投资和组织施工的主要依据,所批准的投资为概算深度。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

1、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依据,工程性质,设计范围,设计思想,设计规模或能力,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艺流程,产品方案,生产纲领,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水节能,建设工期,经济效益评价等)。

2、图纸。

包括:

工程位置图,总平面图,工艺流程的平、剖面图,主要设备清单等。

3、工程概算文件。

4、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设计方案阶段的审查意见以及区、县、局等对初步设计的初审意见。

5、建设单位与市政、公用、供电、电信、铁路、交通、消防等部门的协议文件或配合方案。

6、建筑模型

根据国家规定,设计不得随意改变被批准的可研报告所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标准、建设地点和总投资等控制指标。

如果设计总概算超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10%,或变更上述主要指标,必须报经可研报告原批单位批准或重新编报可研报告。

四、建设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

征用建设用地、拆迁、搞好“三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水、平整场地,修建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组织规划设计、施工图纸招标、大型或专用设备预安排和特殊材料预定货、申请开工报告等。

五、开工阶段

通过招投标,选定施工单位,进行设备材料定货,作好开工前准备。

包括计划、组织、监督等管理工作的准备,以及材料、设备、运输等物质条件的准备。

1997年,原国家计委规定大中型项目开工必须具备九个条件:

1、项目法人已经设立;

2、项目初步设计及总概算已经批复;

3、项目资本金和其它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4、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已经编制完成;

5、项目主体的施工单位已经通过招标选定,施工承包合同已经签订;

6、项目法人与项目设计单位已签订设计图纸交付协议;

7、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已通过招标选定;

8、项目征地、拆迁和施工场地“四通一平”工作已完成,有关配套生产条件已签订协议;

9、项目需要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已经定货,项目所需建筑材料已落实来源和运输条件,并已备好连续施工三个月的材料用量等。

六、施工阶段

按照投资计划和设计施工方案,作到资金、人员、材料、设备、管理整体到位,开展施工现场技术监督和费用核算,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七、竣工阶段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对项目竣工验收有以下要求:

1、竣工范围:

凡新建、扩建、改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符合验收标准的,必须及时组织验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2、竣工验收依据: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和设备技术说明书、现场施工技术验收规范以及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调整文件等。

3、竣工验收的要求:

进行竣工验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完成,能满足生产使用;

(2)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出设计文件所规定的产品;

(3)生产准备工作能适应投产需要;

(4)环保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使用。

4、竣工验收程序:

(1)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整个项目的验收可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

规模较大、较为复杂的建设项目,应先进行初验,然后进行全部项目的竣工验收。

规模较小、较简单的项目可以一次进行全部项目的竣工验收。

(2)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之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及使用等单位进行初验。

初验前由施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整理好文件、技术资料,向建设单位提出交工报告。

建设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初验。

(3)建设项目全部完成,经过各单项工程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竣工图表、竣工决算、工程总结等必要文件资料,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向负责验收的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5、竣工验收的组织:

竣工验收一般由项目批准单位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组织。

竣工验收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复杂程度组成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

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应由环保、劳动、统计、消防及其他有关部门组成。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查设计单位参加验收工作。

验收委员会或验收组负责审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听取各有关单位的工作报告,审阅工程档案资料并实地察验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情况,并对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质量等方面作出全面的评价。

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对遗留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意见,限期落实完成。

八、后评估阶段

后评估阶段是在项目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已实施的项目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分项项目实施的实际经济效果和影响力,并论证最初决策的合理性和项目的持续能力,为以后的决策提供经验和教训。

 

20世纪90年代的聚丙烯工艺技术基本上是沿着提高装置经济性的主线发展的,聚丙烯的基本工艺设计没有大变化,但通过对催化剂进行重大改进和采用更大的设备,聚丙烯装置单线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性提高。

在产品方面,主要是开发了大量高附加值产品如:

高熔体流动性均聚物,高透明性、低热封性无规共聚物,高抗冲共聚物等。

 

  

在新的世纪,聚丙烯技术仍将有引人注目的发展,仍将是未来合成树脂技术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将继续发展并在今后至少10年内保持稳定增长,茂金属/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将扩大产品和市场范围,开始向通用产品市场发展。

在工艺技术方面,已经工业化的技术将进一步改进完善、降低成本,新装置平均单线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开发先进的控制、预测模型,生产装置与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结合更加紧密。

 

(l)催化剂开发仍是重点。

(a)传统催化剂。

传统的聚丙烯催化剂如齐格勒-纳塔催化剂(Z-N)和铬催化剂一直在不断发展。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正在不断开发一些性能更好的新产品,与茂金属催化剂之间的性能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聚丙烯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近期的主要进展是,拓宽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的产品范围和开发给电子体系。

产品范围不断拓宽,产品性能进一步发展体现在如下方面:

能够在反应器中不经减粘裂化得到高熔体流动速率的产品(如可用于纤维市场、熔体流动速率高达1800克/10分钟的产品);通过改进催化剂,提高聚合物的结晶性和等规度,生产刚性更好的产品;降低产品的热封温度;改进光学性能;采用两段聚合双峰树脂生产技术使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使产品具有最优化的刚性和抗冲击性能的综合性能;用由2个均聚反应器组成的反应器体系可以生产多分散度为3.2-10的产品;产品的挠曲模量可以达到2300MPa以上。

 

  

此外,今后茂金属和传统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混合催化剂体系也将有所发展,这种混合催化剂体系可采用双重反应器或双重工艺,两种催化剂可用在一个反应器中或者用在相互串联或并联的不同反应器中,预计在生产之后进行共混也可行。

目前的主要进展是在单个反应器中生产双峰分布的聚丙烯树脂,等星公司称用混合催化剂生产双峰或多峰树脂,工艺更容易控制,分子量分布更稳定,共聚产品的柔韧性更大。

 

  

(b)茂金属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受关注的烯烃聚合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化,为生产物理机械性能明显改进的聚丙烯树脂创造了条件,如可生产超高刚性的等规聚丙烯、高透明的间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的共混物及超高性能的聚丙烯抗冲共聚物等。

 

  

目前在茂金属聚丙烯树脂方面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

(1)开发熔体流动速率更低的产品;

(2)提高产率;(3)开发熔点更高的产品;(4)用混合催化剂生产宽分子量分布的产品;(5)开发无规和抗冲共聚物;(6)开发更适于现有装置的茂金属催化剂。

很多公司都有与此相关的专利:

巴斯夫公司有很多关于铬、钼和钨茂金属和桥茂金属催化剂用于环烯烃聚合反应的专利。

一些专利申请披露了V11l族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用于制备乙烯/CO共聚物的方法。

开发的茂金属催化剂在高温和高压下具有高产率。

菲纳公司用双催化剂体系(两种茂金属催化剂或齐格勒-纳塔/茂金属混合催化剂)、多段反应或多反应器的方法制备双峰或宽分子量分布聚烯烃。

采用特殊的双茂金属催牝剂体系制备反应器共混的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聚丙烯。

日本聚合物化学公司(三菱化学与东燃公司的合资公司)使用苯乙烯共聚物为载体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制备具高堆密度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树脂;用改性载体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制备宽分子量分布的聚烯烃树脂。

赫斯特开发环烯烃用茂金属催化剂体系以及钯催化剂体系。

披露了与载体如硅形成共价键的助催化剂体系;与硼酸苯化合物形成配体的新茂金属催化剂。

 

  

DSM在高温下用二茂锆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可以生产分子量分布较宽的聚丙烯树脂。

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可以制备丙烯与1,2-丁二烯的共聚物。

披露了一系列使用特殊过渡金属化合物制备宽分子量分布的单峰和双峰共聚物、EPDM,以及丙烯与一些官能基的共聚物。

陶氏以聚合物为载体的茂金属催化剂在用于气相聚合反应时具有非常高的产率。

使用以硼烷化合物为助催化剂的控制几何形态的单中心催化剂可以将带有官能基的单体引入丙烯聚合物中。

一种载体型控制几何形态的单中心催化剂与共聚单体的结合能力很强,可以制备出共聚单体百分比很高的共聚物。

使用特殊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和活化剂可以使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很宽(3-10)。

茚基取代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可以制备双峰窄分子量分布的高乙烯含量的聚烯烃树脂。

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混合使用茂/硼烷催化剂和控制几何形态的钛催化剂,可以具有很高的产率。

 

  

茂金属催化剂在聚丙烯领域的应用落后于聚乙烯领域,从目前的市场看,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mPP)产品比例很小、应用范围也还比较窄。

今后,随着全球性开发联盟的增加,茂金属聚丙烯产品的发展步伐将有所加快,开始向一些通用产品市场发展。

 

  

(c)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

在近2-3年才开始发展的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由于具有合成相对简单、产率较高、有利于降低催化剂成本(催化剂成本低于茂金属催化剂、助催化剂用量较低)、可以生产多种聚烯烃产品的特点,预计在本世纪将成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又一发展热点,与传统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一起推动聚丙烯工业的发展。

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与茂金属催化剂有相似之处,可以根据需要定制聚合物链,主要包括镍-钯催化剂体系和铁-钴催化剂体系,目前这类催化剂体系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

BP阿莫科近期的专利中披露了铁和钴非茂金属络合催化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包含吡啶配体的镍和钯化合物助催化剂用于α-烯烃聚合反应的方法;使用非劳族硼化合物作为茂金属催化剂体系的活化剂,不必再使用昂贵的铝氧烷和芳族氟化物;使用氨基苯共聚物树脂作为茂金属催化剂的载体。

杜邦公司和北加州大学已经获得用镍和钯二亚胺络合物制备烯烃聚合物(包括乙烯、α-烯烃、环戊烯)的专利,最近又获得铁和钴二亚胺络合物催化剂专利。

 

  

(2)装置大型化仍是发展趋势。

聚丙烯生产装置继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大型装置的投产和对原有装置进行脱瓶颈改造,几种主要聚丙烯工艺技术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15万吨/年以上,BP阿莫科公司技术的平均规模已经超过20万吨/年。

目前运行中最大规模装置的单线能力(单挤出机)在生产抗冲共聚物时为32万吨/年,生产均聚物时可达35万吨/年。

 

  

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也将继续是聚丙烯业的发展重点。

近期三井化学为了提高工艺技术的竞争力在工艺流程设计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推出的Hypol工艺,总投资成本降低了大约10%,导致成本降低的主要改进是:

(1)通过使用高活性催化剂提高产率;

(2)降低装置的总成本,如优化流程布局,降低大宗成本项(蒸汽、电等)。

BP阿莫科公司改进反应器搅拌系统,使设计寿命达到近10年。

 

  

(3)聚丙烯共聚物、配混物和合金发展迅速。

共聚合技术和共聚物发展迅速,抗冲共聚物的发展是聚丙烯市场及应用领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聚丙烯树脂快速增长应主要归功于聚丙烯共聚物和共混物的发展。

聚丙烯共聚物替代和开拓了一些新的市场,尤其是在注塑成型领域、薄膜领域和吹塑成型领域。

 

  

聚丙烯抗冲共聚物主要用于汽车、消费性产品、器具和包装以及办公家具、医用产品及药品包装市场,随着聚丙烯抗冲共聚物刚性/抗冲击性综合性能、热变形温度、光泽度等性能的提高,将使聚丙烯在土述市场进一步取代ABS树脂、聚苯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等其它塑料。

 

  

由于聚丙烯易于与多种其他材料共混或合金化,近年来各类聚丙烯共混物/合金产品的用量不断增加。

共混和合金化拓宽了聚丙烯产品的性能范围,使其能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按用户要求"量体裁衣"地提供满足其性价比要求的产品。

随着聚丙烯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一些大公司更加重视聚丙烯共混物/合金产品的开发和发展。

 

  

纳米聚丙烯复合材料是聚丙烯填充增强材料重要进展之一。

纳米复合物材料中加入的纳米粒子只需添加很少量(一般5%)就可以在不损失冲击性和透明性的前提下改进材料的结构性能,如尺寸稳定性、刚性、阻隔性及阻燃性等。

巴塞尔公司己与通用汽车公司的聚合物部联合开发生产纳米聚丙烯,用在汽车后部车体和车门,过去该公司的后车体和挡泥板是采用通用公司的尼龙改性聚苯醚,车门是用陶氏化学公司的聚碳酸酯/ABS合金,用改性聚丙烯替代上述材料可大大降低材料的成本。

据报道,在不损失低温韧性的同时,这种纳米聚丙烯与传统塑料相比热膨胀系数更低、表面光泽更好、刚性更高,而且填料含量只有5%(一般材料要25%)。

 

  

先进的聚丙烯催化剂在开发丙烯基工程塑料方面的进展很大,使丙烯基聚合物向高性能化发展,巴塞尔公司采用第四代丙烯聚合催化剂推出的聚丙烯催化合金(Catalloy)和高,性能合金(Hivalloy)技术和系列树脂是这类技术的代表。

 

  

Catalloy工艺是在反应器内生产聚合物合金的工艺,其技术核心是高比表面积、高多孔性的催化剂。

催化剂和相关的工艺过程使丙烯能够与烯烃类共聚单体(如1-丁烯、1-己烯和1-辛烯)在较宽的范围内进行共聚合反应,共聚物中共聚单体含量远远超过在一般丙烯聚合反应器中所能达到的数量。

 

  

Catalloy产品可用于许多高档次的领域如:

汽车、土工薄膜、工业包装袋、医用管和袋、一次性卫生用品背衬薄膜和橡胶改性剂等。

 

  

(4)积极开发双峰聚丙烯技术。

许多公司如北欧化工、埃克森、菲纳、DSM等都在积极开发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能优异的双峰聚丙烯树脂,一般采用:

(a)双催化剂体系(2种茂金属催化剂或齐格勒-纳塔/茂金属混合催化剂);(b)多段反应或多反应器串联或并联方法获得双峰聚丙烯。

北欧化工公司开发的Borstar双峰聚丙烯技术采用独特的环管反应器和气相反应器串联的工艺流程生产高性能、低成本的双峰聚丙烯产品,该产品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非织造布、包装、管材及汽车领域。

近期北欧化工公司有许多专利披露了获得双峰、宽分子量分布聚丙烯树脂的方法。

 

  

DSM公司披露了一系列有关使用特殊过渡金属化合物制备宽分子量分布的单峰和双峰丙烯共聚物、EPDM,以及丙烯与一些官能基共聚物的方法。

在高温下用二茂锆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可以生产分子量分布较宽的聚丙烯树脂。

陶氏公司的专利指出使用特殊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和活化剂可使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很宽。

茚基取代的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可制备双峰窄分子量分布、高乙烯含量的聚烯烃树脂。

 

  

埃克森使用混合茂金属(锆)或过渡金属(镍)二亚胺催化剂生产双峰分子量分布聚丙烯。

采用2个或多个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和几个反应器串联或并联的方法制备丙烯均聚物/共聚物反应器共混物。

在茂金属催化剂中用各种不同的烷基取代基,使分子量分布范围可以从很窄到很宽。

 

  

菲纳用双催化剂体系(2种茂金属催化剂或齐格勒-纳塔/茂金属混合催化剂)或多段反应或多反应器的方法制备双峰或宽分子量分布聚烯烃。

 

2008年中国聚丙烯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内容简介:

 

  中国聚丙烯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溶剂法、液相本体-气相法、间歇式液相本体法、气相法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

现在中国的大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引进技术为主,中型和小型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国产化技术为主。

 

   2002年初,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化公司)采用中国石化自行开发的第二代环管工艺技术,建成20万t/a聚丙烯生产装置。

2004年中国聚丙烯的生产能力达到450万t/a。

陕西省延炼实业集团公司的一套10万t/a聚丙烯生产装置,中石化、上海石化与BP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赛科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一套25万t/a聚丙烯生产装置以及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引进巴塞尔公司技术新建的一套30万t/a聚丙烯生产装置于2005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截止到2005年7月,中国聚丙烯的生产厂家有70多家,生产装置共有近90套,总生产能力合计约为515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1.5%。

 

   2006年,中国共进口聚丙烯294万吨,同比减少2.5%,进口平均价格1126美元/吨;同期出口聚丙烯2.6万吨,同比增长16.5%,增速比2005年减少30个百分点,出口平均价格达1560美元/吨。

 

   近年来,中国在聚丙烯催化剂、生产工艺及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开发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聚丙烯生产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生产装置规模偏小,生产成本较高;工艺技术开发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牌号较少,高档次品种比例小;加工应用力量薄弱,技术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都制约中国聚丙烯的发展。

为此,聚丙烯行业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加快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档次品种牌号的生产比例;注重基础研究,加强结构、性能表征及加工应用研究等,取得不错的成效。

 

   中国聚丙烯在将来的几年里产量会有较大的增长,但生产仍然供不足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净进口国。

但由于国内产量很快增长,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中国聚丙烯未来几年内,表观消费量依然会保持较高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