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0291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x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及分析

一册数学课本的教学,就是与学生一起,慢慢行进的浪漫思维之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本册安排了如下内容:

 

数与代数

1、除法意义,2~9的除法口诀,并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会用小括号)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四则计算含义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

力。

认识和会用小括号。

 

3、万以内数的读、写及加减法

(一)

认识计算单位“百”、“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初步发展抽象思维。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4、找规律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在找规律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5、认识克和千克,1千克=1000克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图形与几何

认识图形平移和旋转与对称,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并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

 

统计与概率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意义;会用简单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和简单复式统计表。

同时,在进一步体会统计过程中,感受统计思想,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培养初步统计观念。

 

综合与实践

根据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确定余数的“取与舍”。

从生活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运用数独游戏,提升思维的品质。

二、设计意图辨析

1、教材“算”“用”结合,加强应用。

研究计算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

 

分法的多样性,也是算法多样性的体现,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体现最优化的方法与思想。

 

运用生活实际,感知除法的两种不同意义,区别等分除与包含除,在后面的实际应用中,正确处理。

 

 

根据图形,仔细区分。

 

明晰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也就是是数学的任务之一了。

 

可以配上图形,方便学生理解,也可以用纯文字展示,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不忘记,区分加法、乘法、除法、减法的实际应用。

做好2~6除法的铺垫,后面的7~9,就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7和8的除法学习

 

9的除法

 

计算之中,融入问题解决。

 

数据的处理能力,对二年级学生既是挑战,也是乐趣。

开放的提问与解决,更是思维的碰撞。

 

从单一的一种运算,到多种运算的组合。

 

从左到右的依次顺序观念,到根据实际确定计算顺序。

 

从服从顺序计算,到添加符号,改变现状。

 

从已知数据直接计算,到数据的重组,每一步都是挑战与乐趣。

 

数据能重组,当然解决

简单的生活问题,也就

不在话下了,肯定是你

的拿手好戏。

如果说:

不多不少刚刚好,是一种完美。

那么人间之事,总有不如意之一二。

 

有余除法的产生。

 

动手吧,探究余数的规律。

 

创新方法与方式,是永恒的主题。

横式与竖式的结合,堪称完美。

 

余数真的是一种麻烦吗?

余数真的无用吗?

 

化腐朽为神奇,数学里面同样可以有,此时的余数有用了吧。

转化—是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

如果小数据不能满足你的好奇心,来吧,大数等你。

 

异想天开,也得有规则意识。

 

从大开脑洞开始!

规则之上,创新方法。

 

数据越大,就越要细心,

否则,会相差万里。

 

2、尊重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注重数学的生活化,在教学例题中引进了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努力体现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在练习设计中同样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这样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实际教学中,我们更要注重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生活经验、教师自身的风格灵活地处理教材,依托教材的知识载体,换成接近本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化静为动,或以多种形式呈现,使课堂更加焕发生机。

 

一块橡皮擦,一个鸡蛋,一瓶矿泉水,

都是身边最好的,最实际的,也是最容易

对比的道具。

 

3、尊重知识的系统性,关注持续发展。

做好前后教学的衔接工作,要站在知识系统性的角度审视教材,理清知识链,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有效建立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数据统计的不同方法对比,

统计表与统计变图转化,

统计图的种类。

统计数据的观察……

与后面中高段做好衔接与铺垫。

 

对称图形的辨别

对称轴的画法

对称轴的条数(组合图形)

 

区分平移与旋转

方格图里,按要求画出

平移或旋转的图形。

 

4、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

在尊重学生发展潜能的基础上,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创造性地对教材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其延伸拓展,充分挖掘这些练习在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的价值,实现尊重学生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目的。

逻辑推理的入手点:

(1)出现次数最多的地方;

(2)话最多的人。

 

行唯一

列唯一

宫唯一

 

三、教学实际中的问题点分析。

1、“平均”的多种表述形式。

(1)直接描述平均分;

(2)用每人或每组等代替;

(3)一样多;

(4)8个○分2份,一份3个,另一份几个?

2、综合计算:

(1)运算顺序(陷阱)

(2)数字符号抄错(相似或不相似)

(3)商的位置与大小(余数大于除数等)

(4)分步算式改写综合算式(加括号与不加括号、代换第二个算式或代换第一个算式)

(做计算口诀:

①、数字符号要看清;②、标出顺序不上当;③、口算不行列竖式;④、

退位进位要打点;⑤、反复验证不出错)

3、估算。

(1)按照要求进行估算(整千数、不接近整千数的估值学生难以把握)

(2)按照结果要求选数加减。

(如选择结果是500的两个数:

4、用图形分一分时,混淆“份数”、“每份数”,

如画图表示:

8个△,每2个一份,或平均分成2份。

5、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中间有零的读法和写法;

(2)按照要求写数;(最大或最小,要求读几个0;把符合条件的数据写完)

6、辨别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条数的画法与完整,特别是组合图形。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既尊重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与学生一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行进一场浪漫的思维之旅。

2019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