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9002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docx

暨大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第一章新闻报道

一新闻本源:

指新闻产生的根源。

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二新闻根据:

指新闻发布的依据和契机,是新闻报道赖以存在的决定因素。

新闻根据包括:

1事实根据: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2时效根据:

新闻报道必须内容新鲜,在新闻时效范围之内。

3要素根据:

新闻要素要完整齐备。

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一个“H”):

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如何(how)。

这六个要素缺一个,新闻根据就减少一分;若三个以上要素交待不清,这篇报道的真实性就大有疑问。

4来源根据:

要适当的交待新闻的来源,而交待了新闻来源,只是表明记者“言出有据”,不能保证事实绝对可靠。

注意:

新闻事实与叙事寓意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要在新闻报道中客观的叙述事实,让事实本身“说话”;或者是新闻报道要有所寓意,要通过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组织,表达某种报道意图。

“用事实本身说话”:

就是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不要轻易的作出结论;对于有争论的问题、事物,不能凭记者个人的爱憎喜好片面报道一面之词;要注意掌握事物的全过程,掌握各种关键的情节和有特点的细节,并把这一切适当的组织到报道中去,使报道具体、充实、形象、可信。

常常被用在一些“指导性新闻”上。

“寓意”常决定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高低。

明确“寓意”的过程,实际上是探索和发现新闻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客观的叙述事实。

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取决于三个因素:

(1)由新闻特性决定。

新闻是一种公开传播的信息,其本源是事实,只有客观的叙述才能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被歪曲。

(2)由受众决定。

受众要了解事实本身,主观的臆想或猜测都有可能失去受众。

(3)由事物本身决定。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人们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让受众随着对事物的深入了解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2要真实。

作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作者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要符合事实原来的面目。

3要公正。

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以社会需要和新闻价值为取舍新闻的标准。

4要全面。

不以偏概全,不舍本逐末,把握报道的分寸。

5要有立场,坚持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要迅速及时。

7要针对读者的共同兴趣进行报道,讲究报道的艺术与技巧。

四新闻报道的意识

1竞争意识2受众意识3开放意识4监督意识

第二章新闻报道的体裁

一新闻体裁主要分为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两大类。

二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

1消息:

(1)动态新闻:

以迅速简洁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特征。

它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

动态新闻中的简讯则仅用一两句话交待新闻事件的概况,一般不交代事情的发生过程和背景情况。

(2)综合新闻:

指对同一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

主要反映动向、成就与问题等。

2深度报道:

(1)解释性报道:

侧重说明新闻失实的原因和结果,着眼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揭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含义与社会影响,也包括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

(2)述评新闻:

“关于新闻的新闻”。

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夹叙夹议,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评说。

以“述”为主。

3通讯:

(1)一般纪实性通讯

人物通讯:

以报道人物为主,通过描写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

事件通讯:

详细而全面的报道重大事件。

风貌通讯:

反映风土人情,力求抓住“变”字,集中描写某地的新变化、新风尚。

常见的品种有:

巡礼,散记,见闻录,纪行,旅行见闻等。

工作通讯:

分析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揭示或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实践。

(2)新闻故事:

以故事的方式反映新人新事。

(3)访问记:

就某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大众关注的问题访问有关人士,以谈话纪实的形式加以报道。

(4)散文体通讯:

借鉴散文中的“札记”、“散记”的写作方法,灵活自如的反映记者的所见所闻,活泼、灵活多变。

4新闻特写:

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

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某个片断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的印象。

三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依据:

1表现手法。

消息——叙事为主,一般不包含报道人员的主观意见。

通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举。

深度报道——叙事为主,对时效的要求弱于消息,篇幅长于消息,描写也多一点。

新闻特写——主要是细节描绘。

2口吻和人称。

消息和一般的通讯——第三人称。

访问记——第一人称。

3结构布局。

消息——倒金字塔结构。

第三章消息的基本构成

一新闻标题:

新闻的题目,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

可以引导人们阅读新闻报道。

1标题的结构:

主标题:

字号最大,最引人注目,一般用来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或观点。

辅标题:

分文副标题和引标题,引标位于主标之上,字号较小,对主标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渲染;副标题位于主标之下,字号最小,起补充,注释作用。

2消息标题的作用:

标出动态,告诉读者正在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吸引读者阅读。

3消息标题制作的原则:

(1)要贴切传神;

(2)要具体明了;(3)要简练生动。

4编辑更多考虑的是吸引读者和报纸版面的布局,记者首先考虑的是展示报道的精华并打动编辑的心。

二消息头:

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主要有“讯”和“电”两种。

“讯”:

以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

“电”:

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

1消息头的作用:

(1)使消息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文体。

(2)它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

(3)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

(4)消息头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密切联系在一起,迫使新闻发布单位谨慎的对待每一条新闻,力求客观,翔实,新鲜,生动。

2“电头”:

由新闻单位的名称、发布的地点、时间和发布的形式构成。

三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1新闻导语的作用(使命):

(1)以省俭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消息主要传递的是何新闻信息。

(2)一语定意,为整篇报道定下基调。

(3)(3)吸引读者注意,最大限度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

(2)抓住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脱出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

(3)要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要素。

新闻由头:

时效上、或内容方面较为新鲜,可以以新带旧的新闻报道材料。

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

由近及远法(找一件最新的、时间要素明确的事情作为新闻由头)/现场观察法(把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的材料作为带动其他材料的新闻由头)/避旧出新法(避开陈旧的时间概念,设法突出有新意或易受人关注的新闻事实)

(4)要清晰、简明、生动。

突出主要事实,尽可能简练,导语里的人名、头衔、单位名称、专用名词不要太多。

、(5)要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其余部分。

3新闻导语的类型及写作要点:

(1)叙述型导语

直述式:

开门见山,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

适合于快速报道新闻。

概括式:

“综合性导语”,对整篇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为读者提供整篇消息的梗概。

适合于内容复杂、过程曲折的消息。

注意不能过于抽象,以免空洞。

对比式:

把现在和过去相比较,或把此时从地地情景与另一处地情景比较,使之相映成趣。

它着眼于当前,利用过去衬托现在,使消息中地新闻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2)描写式导语:

以展示事物地形象或场景为主要特征。

见闻式:

用于记叙、描绘比较大的场面,以叙事为主,穿插形象的描写。

特写式:

抓住人物的表情或一些事物的局部描绘,给人留下特写镜头般的印象,使人身临其境、如见其人。

要求:

1)明确描写目的,描写是为了生动的表现报道主题;2)描写要简洁传神;3)描写要避免陈词滥调和过分矫饰

(3)议论型导语

引语式:

适当引用新闻中主要人物的精彩语言,给人以强烈印象。

所引用的话,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道的主题;必须生动、精彩、富有新意;必须忠于原意;引语不要太长,“警句式”;一般把最精彩的引语放在导语的开头部分,然后再交待说此话的人物身份。

设问式:

故意在消息的开头提出某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然后加以解答。

设问时,要注意抓读者共同兴趣的问题;要有疑问性,针对性;设问后要立即用事实作出回答;不要连续设问。

评论式导语:

在叙述的同时,对此事作画龙点睛的评价,用以揭示其蕴含的因果关系。

四新闻躯干:

新闻导语之后、结尾之间的一部分内容。

1新闻躯干的功能:

(1)解释和深化导语;

(2)补充新的事实。

2新闻躯干的写作要求:

(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

(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使读者对新闻人物和事件有较为完整而真切的认识。

具体:

围绕报道主题,以生动、具体的材料进一步阐释和深化导语中的内容。

充实:

除了补充和完善导语中的内容外,还要进一步提供与之有关的新闻背景和其他新闻要素。

(3)叙述生动,行文有波澜,保持读者兴趣。

新闻报道要生动,往往离不开新闻细节。

新闻躯干的部分比导语长,回旋余地也比较大,讲究峰回路转。

可以采用叙述、描写、引语等多种表现方式。

还要注意顺应读者的阅读心理。

(4)段落层次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五新闻背景:

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环境和历史条件。

1新闻背景材料:

与新闻背景有关的环境与历史材料。

2广义与狭义的新闻背景

狭义的新闻背景:

仅就写作过程中所直接涉及到的背景材料而言。

广义的新闻背景:

涉及新闻报道的全过程。

具体有以下三重含义:

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时代背景的了解。

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

向记者提供、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

3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和作用

(1)衬托对比性材料:

可带来戏剧性效果,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2)注释说明性材料:

用来点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通过横向或纵向的关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有助于读者理解。

可以暗示记者的观点。

常用来介绍新闻人物的身份,或新闻人物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3)分析解释性材料:

往往在“为何”上作较多的文章。

4怎样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材料运用的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报道主题,使新闻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显豁,有助于突出新闻特点,提高新闻价值,代替作者的议论从而使新闻显得客观,还可以传播知识,为新闻报道增添情趣,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1)新闻背景一定要紧扣新闻主题或主要的新闻事实,少而精。

(2)运用背景材料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3)新闻背景材料在消息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穿插新闻导语、新闻躯干和结尾之中,也可独立成段。

一般说来,穿插在导语中的是对比性材料,穿插在新闻躯干和结尾中的是注释说明或解释性材料。

六新闻结尾:

新闻报道的结束句。

1新闻结尾的方法:

(1)自然结尾法:

按新闻报道的结构安排,将必要的新闻内容、事件和新闻诸要素交待完毕。

(2)拾遗补缺法:

有较为明显的段落结构,补充新闻导语和躯干为提及的新闻要素,使报道完整圆满;或补充有关背景材料,使新闻报道充实可信。

(3)逐章见义法:

总结全篇,突出主旨。

(4)别开生面法:

“别出一层,补完题蕴”。

2新闻结尾的写作要求:

(1)要紧扣主题,使其为表现和深化主题服务。

(2)新闻结尾要以叙事为主,切忌空泛。

(3)新闻结尾宜顺势而行,力求简洁。

(4)新闻结尾要令人留恋,或取豹尾之意,遒劲有力,给人强烈印象,或取撞钟之意,余音绕梁,使人掩卷长思。

第四章新闻结构形式

一倒金字塔结构:

1特点:

(1)完全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不是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