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774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docx

西安地铁2号线19标优质工程汇报材料

西安地铁二号线TJSG-19标

【长延堡站~八里村站~小寨站】土建工程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十二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

本工程位于西安市雁塔区。

隧道处于长安南路正下方,由长延堡站(长安南路与丈八东路交叉口)沿长南路向北途经八里村站(长安南路与八里村交叉口北侧)至小寨站(长安南路与小寨西路交叉口)。

 

2工程范围、主要工程量及工程造价

本标段共分2个区间,盾构隧道长2005.678双线延米,4011.374单线延米,浅埋暗挖段隧道长341.999双线延米,联络通道1座,兼作联络通道竖井2座。

(1)八里村~长延堡区间

本区间长1438.414双线延米,其中盾构隧道长2458.227单线延米,附属工程包括:

F9地裂缝处暗挖隧道长209.3双线延米,竖井兼联络通道1座(长6.8m,宽5.4m,深21.398m),联络通道1座(宽2.9m,高3.3m),洞门4座,另包括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Ф800mm高压旋喷桩33680m(不含空桩)。

(2)小寨~八里村区间

本区间长909.272双线延米,其中盾构隧道长1553.146单延米,附属工程包括:

竖井兼联络通道1座(长6.8m,宽5.4m,深22.713m),F8地裂缝暗挖隧道132.699双线延米,洞门4座,另包括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Ф800mm高压旋喷桩34842m(不含空桩)。

主要工程数量表

区间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小寨~八里村区间

盾构区间隧道

单线延米

1546.96

左线773.47右线773.49

拼装管片

1032

联络通道兼竖井

m/座

6.7/1

5.3m,深23.2m

浅埋暗挖隧道

双线延米

134.8

YCK17+977.7~YCK18+112.5

洞门

4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旋喷桩

m

47208.72

含空桩19939.92

八里村~长延堡区间

盾构区间隧道

单线延米

2473.26

左线1237.57右线1235.69

拼装管片

1649

区间联络通道

m/座

10.3/1

宽2.9m,高3.3m

浅埋暗挖隧道

双线延米

200

联络通道兼竖井

m/座

6.7/1

宽5.3m,深20.5m

洞门

4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旋喷桩

m

4599.72

含空桩18730.92

总计

盾构区间隧道

单线延米

4020.22

左线2011.04右线2009.18

拼装管片

2681

联络通道(兼作联络通道竖井)

m/座

28.2/3

浅埋暗挖隧道

双线延米

334.8

左右线长度相等

洞门

8

盾构进出洞地基加固旋喷桩

m

51808.44

含空桩38670.84

 

3工程地质

本标段隧道通过地段岩性复杂。

围岩为第四系新黄土、老黄土、饱和软黄土、古土壤、粉细砂及粉质粘土等,岩性变化大,地层的均一性较差,洞身附近会有多层土层分布且隧道多在地下水位以下及其附近,受地下水的影响较大。

各土层多为可塑状态,局部为软塑状态,饱和软黄土为软~塑流塑状态,围岩易坍塌下陷及变形。

需根据不同围岩类别与围岩结构做好防护措施,确保隧道的围岩稳定。

黄土不仅具有遇水湿陷的特性,而且具垂直裂隙发育的特点。

小寨~八里村区间隧道穿越F8地裂缝,八里村~长延堡区间隧道穿越F9地裂缝,走向为NE600~800,局部近EW,倾向SE,倾角700~800,南盘下降具有左旋扭张性;据观测资料,垂直位移量大,活动速率以5~30mm/a者居多,最大者逾50mm/a;并且三维活动趋势基本一致,由于地裂缝呈周期性的不断活动,使得地裂缝周围的地质体发生位移,产生局部应力场和形变场,从而造成地下洞室、路基、管道变形或剪断。

本标段隧道通过主要地层为新黄土、古土壤、粉质粘土、老黄土、粉细砂层。

各土层所占比例为:

新黄土层约占35.93%、古土壤层约占38.42%、粉质粘土约占4.9%,老黄土层约占4.95%,粉细砂层约占15.84%。

盾构通过各地层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岩性特性:

3-1新黄土褐黄色,大孔、虫孔发育,见少量白色钙质条纹及蜗牛壳碎片,坚硬~可塑状态。

3-1-1新黄土褐黄色,大孔、虫孔发育,见少量白色钙质条纹及蜗牛壳碎片,坚硬~可塑状态。

3-2-1古土壤红褐色,具针状孔隙,含多量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团粒结构,底部结核富集成30cm左右硬层。

坚硬~可塑状态。

4-1-1老黄土褐黄色,虫孔较发育,含少量白色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见蜗牛壳碎片,坚硬~可塑状态。

4-1-2老黄土褐黄色,虫孔较发育,含少量钙质结核,见蜗牛壳碎片,可塑状态为主,地下水位附近呈软流塑状。

4-2-1古土壤红褐色,具针状孔隙,含多量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团粒结构。

坚硬~软塑状态,以可塑状态为主。

中间夹薄层老黄土。

常称“红二条”。

4-1-3老黄土褐黄色,虫孔较发育,含少量钙质结核,见蜗牛壳碎片,可塑状态。

4-4粉质黏土灰黄色,含少量铁质条纹及结核,具层理,可塑状态。

4-6粉细砂灰黄色,长石—石英质,级配不良。

饱和,中密~密实状态,见少量云母片,具微层理,含少量粉土。

4-8粗砂灰黄色,长石—石英质,级配不良,含少量圆砾。

饱和,密实状态。

4水文地质

本工程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局部地段分布有上层滞水,潜水含水层主要由Q4al、Q2-3al+pl砂、砂砾石、卵砾石层及Q2-3eol黄土组成,隔水底板埋深30~50m,个别地段有80m左右。

地下水水位埋深为6.7~14.5m,地下水位标高为400.8~404.89m。

自北向南地下水位逐渐抬升,受YCK17+970~YCK18+250线路西侧工程降水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地下水位主要赋存于中、上更新统黄土、古土壤层中,含水层厚度为20~70m,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潜水。

地下水补给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以及区外径流补给。

其流向与地形总体坡度一致,主要流向北北西。

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径流排泄、人工开采、污水越流排泄及蒸发消耗。

雨季期间,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旱季期间,地下水位会有所下降。

本标段地属文化区基本无工业生产,地下水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八里村~长延堡区间由区间开始至YCK19+450.64隧道部分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YCK19+450.64至本区间完隧道均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上。

小寨~八里村区间由区间开始至YCK18+282.63隧道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余下隧道部分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上。

当隧道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上时,隧道围岩较为稳定,便于施工。

当隧道部分或全部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时,盾构隧道会因地层的湿性造成附加沉降使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盾构和暗挖隧道穿过含砂地层时易发产涌水、涌砂事故;会因含水地层的不稳定造成施工难度的加大以及安全问题的突显。

二、施工管理

1项目组织机构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完成项目部的组建并完善相应的资源配备。

项目经理部配备项目经理一名、副经理二名、总工程师一名、副总工程师一名,项目部设“四部二室(工程部、设物部、安质部、计财部、试验室、办公室)。

同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成立三个相对独立的作业工区,项目组织机构如下图。

 

2管理职责

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如下表

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划分表

序号

岗位或

部门

管理职责

1

项目经理

主持全面工作,全面履行项目合同,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控制负全责;负责项目经理部内部人员调配、财务管理、对外协调和合同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

2

项目副经理

主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环保文明施工消防保卫工作和队伍管理,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各作业层的接口界面协调和内部考核,负责编制年、季、月施工计划,监督计划执行。

3

总工程师

主抓技术管理和重大技术方案的制定,并负责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业主技术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竣工交验。

4

工程技术部

①组织设计文件会审,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技术规范,根据合同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②负责工程测量、量测、试验,设计联络、配合监理的工作。

③负责建立技术管理日志,做好项目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④掌握项目各工区的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⑤组织重点技术问题攻关,负责技术交底,检查指导作业工区的技术工作。

⑥负责施工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5

设备物资部

①按施工组织设计及合同要求,负责现场设备的管理,为项目施工提供保障。

②编制设备、配件供应计划,经主管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

建立设备管理台帐。

③掌握项目各生产单位的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设备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④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制定设备管理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工程使用的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

⑤按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及合同要求,负责材料采购,为项目施工提供保障。

⑥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制定物资管理标准和实施办法,对工程使用的材料的质量和管理负责。

⑦整理保管好一切材料的报告及证件等,建立管理台帐,做好各项材料消耗和库存统计工作。

6

安全质量部

①负责进行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质量管理日志,做好安全、质量档案管理工作。

②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建立质量管理日志。

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与评定。

③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方面工作主抓部门,检查督促各项工作按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要求进行。

7

计划财务部

①根据合同要求,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成本控制目标。

②归口管理变更洽商,办理验工计价和内部承包核算。

③负责合同管理、索赔申请,负责与业主代表办理保险、索赔事宜。

④办理与业主间工程款的收取、支付。

⑤办理工程施工中各项资金的收支手续和财务报表。

8

办公室

办公室是项目经理部的综合协调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文件的收发、人事劳资、治安保卫、医疗卫生以及内部行政事务。

9

工区

负责组织现场施工及机电设备的使用、保管、维修工作;提升运输、管线敷设工作等。

按施工图、合同技术标准、技术交底书、施工计划、成本控制指标组织生产,对现场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计划进度负直接责任,由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调度。

结合特点,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管理人员职责分明,权限到位,操作人员一专多能,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队下设作业班组,为直接生产单位,将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分期分批组织进场施工。

三、总体、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竖井及暗挖隧道

隧道开挖前先从地表采用管井降水。

竖井开挖净空6.7×5.2m,采用人工逐层开挖

暗挖段均是通过竖井进入区间隧道进行施工的,,开挖采用人工按CRD法开挖。

出碴采用农用车倒运至竖井处的吊桶内,然后通过15t提升提升架吊出至地面碴坑。

超前支护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在横通道进入主洞口设φ108管棚,管棚长度变更为12m,拟采用“洛阳铲”成孔再顶管注浆,超前导管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顶进,再采用BY-50型注浆机实施注浆;锚杆采用风钻钻孔,牛角泵灌浆锚固;支护为砂浆锚杆+钢筋网+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采用潮喷工艺。

防水采用预铺防水卷材,由厂家直接施工;二衬在开挖完后进行,右线采用模板台车,左线采用型钢制作的简易台架配组合式钢模板立模,在变形缝位置处的凸型衬砌,采用特制专用异型小钢模立模,砼输送泵泵送入模。

通风选用YBT52-2(功率11KW,风量130~240m3/min)轴流风机配Φ500软式风管压入式通风。

2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方案

本标段区间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由集团公司新购二台日本小松土压平衡盾构机,选用刀盘开口率为43%的面板式刀盘,切刀和先行刀采用高耐磨的硬质碳钨合金刀具,以适应各类土体和各类加固体的掘进要求;盾构机配备良好的泡沫注入系统和膨润土注入系统。

盾构在长延堡盾构始发井下井组装始发,掘进至F9、F9’地裂缝浅埋暗挖段,盾构采用空推方式通过再二次始发,到达八里村站,盾构机过站后以同样方式完成八里村~小寨区间掘进,在小寨站盾构拆卸吊出。

盾构隧道管片、连接螺栓由业主统一供应,管片外径6.0m,环宽1.5m,厚0.3m,错缝拼装,采用弯曲螺栓连接。

管片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防水。

盾构向前掘进的同时,及时将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环形间隙采用水泥砂浆同步注浆回填。

进出洞端头采用地面旋喷桩加固,纵向按出洞8m、进洞6m,横向为隧道轮廓线外3m。

盾构隧道施工水平运输采用43Kg/m的钢轨、轨距900mm、45T变频电机车牵引重载编组列车运输,每一掘进循环由一辆列车编组完成运输作业。

列车编组由45T变频电机车+1节6m3砂浆车+2节管片车+4节18m3矿车组成。

水平运输由一台15T门吊倒运材料,两台40T/15T双悬臂门吊出碴及下放施工材料。

碴土外运由甲方统一安排完成。

盾构推进测量以自动导向系统为主,辅以人工测量校核。

盾构施工过程坚持监控量测跟踪,实施信息化施工,以控制地层变形和确保施工安全。

3联络通道

联络通道在隧道内施工,先采用旋喷桩从地面对联络通道处的土体进行加固,然后在区间隧道内架设临时支撑,再在隧道内利用砼切割机切开联络通道口,采用矿山法正台阶非爆破开挖,开挖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开挖完成后再进行复合衬砌,所有防水工程和接口防水均实行专业化施工、专业化现场工序管理,确保防水质量。

四、工程重难点施工情况

1、工程地质复杂

本标段隧道多为粉质黏土,土层多为可塑状态,局部为软塑状态,在其中存在砂层及粉土透镜体;Q3古土壤3-2-1层底部结核富集成30cm左右硬层,单轴抗压强度Rc为20左右,造成地层软硬不均;地下水位较高,当隧道部分或全部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时,盾构隧道会因地层的湿陷性造成附加沉降,小寨站~八里村站区间约有830米长的隧道穿越砂土复合地层且该段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粉细砂层含水量大,渗透系数较大,易发产涌水、涌砂事故,同时盾构施工过程中对地层的扰动易产生水与砂的离析,可能出现盾构下沉姿态难以控制等;另外本标段还存在两条地裂缝,需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复杂的地质情况对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安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暗挖隧道会因含水地层的不稳定造成施工难度的加大及安全问题的突显。

施工中拟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1)盾构选型和设备配置应满足标段内各类地质的要求。

(2)对黏土地层盾构掘进易形成泥饼的问题,盾构选型时刀盘开口率较大(43%),施工时通过控制泡沫剂等附加剂的注入量、控制掘进参数等做好碴土改良工作,防止泥饼的形成。

(3)对湿陷性黄土地段,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用水量,避免引起黄土湿陷造成地层异常沉降。

(4)盾构在砂土复合地层中掘进时采用进口盾尾油脂,加强盾尾的密封性能,防止盾尾漏水漏浆,如果在掘进过程中螺旋输送机出现碴土喷涌,通过盾构机上的加泥装置向土仓内加入膨润土或高分子聚合物防止喷涌。

为防盾构叩头,提前调整好盾构趋势,优化盾构掘进参数,降低刀盘转速,提高土压及合理的出土量。

(5)对暗挖穿过砂土复合地层时,先检测水位是否降到时隧道底板下;加强超前注浆,锚杆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风压吹孔再顶入注浆锚固,施工过程中注意支护的及时性,监测等数据及时反应确定支护形式。

(6)制定相应的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出现险情或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防止险情和事故的扩大。

2、盾构区间周边环境复杂

本区间线路基本上均处于西安市的主干道(长安南路)下方,隧道埋深6.9~12.2米,两侧建(构)筑物较多,经初步分析有40多幢建(构)筑物可能受隧道建设影响;隧道影响范围内分布众多管线,部分埋深较深,沿长安南走向的2米砼自来水管埋深在2.5~3米,为西安市主城供水管,年限较久,变形敏感度高,虽经过隧道线路调整尽量避开水管,但车站位置的限制,隧道仍5次长距离下穿自来水管,另外长安南路中央绿化带下有3000×2000mm的雨水暗涵为浆砌片石结构,存在渗漏水现象,对地铁施工影响较大。

两区间附近均有防空洞、墓穴等人为坑洞,人防洞室从隧道上方5m左右穿过。

因此加强地质调查,做好建(构)筑物和管线的保护是本工程的重点,拟分别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如下

(1)对建(构)筑物和管线进行详细调查,对建筑物结构、基础形式,管线其管径、用途、材质、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等,对侵入盾构隧道的桩基等障碍物详细调查,为建筑物和管线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2)对建筑物和管线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施工引起的沉隆进行预测,分辨出施工中可能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并分别制定其管理标准。

(3)施工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根据分析情况,进行预加固、改移等措施。

对经调查核实,侵入隧道内的桩基础无法采用盾构直接掘进通过的,采取桩基托换及拔除的方法对障碍物进行清除。

(4)对受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周边设置监测点,施工通过前开始监测,取得初始数据。

(5)盾构通过受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时,选择合适的土压、推力、扭矩、出土量、注浆量、补充注浆和跟踪注浆、加强监测频次、掘进快速通过等措施保证建筑物和管线的安全。

(6)浅埋暗挖法通过受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和管线时,采取做好洞内预加固、严格按顺序进行开挖、控制开挖进尺、缩短开挖与支护的时间间隔、必要时预加固等措施保证建筑物和管线的安全。

(7)与建筑物和管线的管理单位做好联系,做好建筑物和管线破坏时的应急预案。

洞穴、坑洞可能引起盾构突然失压,施工中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3、盾构选型

根据本标段地质资料,盾构掘进通过主要为粉质黏土,土层多为可塑状态,局部为软塑状态,在其中存在砂层、粉土透镜体,另外局部存在Q3古土壤3-2-1层底部结核硬层,厚度30cm左右,单轴抗压强度Rc为20左右,造成地层软硬不均;地下水位较高;盾构在城市干道下穿行,受施工影响的地表建筑物和管线较多,对盾构施工要求均较高,因此盾构机选型及设备配置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在施工过程中拟采取如下措施:

(1)在所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加强地质调查和补充勘察,为盾构机选型和设备配置提供尽可能详实的地质资料。

(2)认真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针对工程特点,组织技术专家进行盾构选型研讨、比选,明确工程对盾构机的性能和功能的要求,做到选型合理,设计先进。

盾构机设备配置时充分考虑对复合地层段、各类加固体和突发事故等的处理能力。

(3)针对本标段复杂的地质情况,借鉴我单位各类型盾构在不同地层掘进时设备操作和刀盘刀具磨损管理经验,盾构选型时重点做好盾构刀盘和刀具等易损件的选型和设计。

(4)因盾构区间地表环境复杂,洞身主要为土层,掘进长度均在1km左右,为争取实现不更换刀具完成一个区间的掘进,刀盘和刀具均采用耐磨材料和进行耐磨处理。

(5)刀盘驱动系统的主电动机选择可靠的变频电动机,主机的容量、转速、扭矩等应能满足掘进要求,并留有充分的余地。

(6)刀盘采用辐条式刀盘,此种结构的刀盘比较适合土、砂地层的掘进,结构上具有防止形成泥饼的优势。

同时,盾构机配备良好的泡沫注入系统和膨润土注入系统,刀盘中心、周边和土仓、螺旋机等处均设计有注入点,并可根据情况调整各点的注入量,能有效地改良碴土,防止掘进过程中泥饼的形成,螺旋机设防伸缩功能。

(7)做好盾构机的密封设计,在易涌水涌砂地段做好密封油脂的注入,保证密封效果。

施工中可通过做好碴土改良,利用膨润土注入系统注入亲水聚合物有效吸水,必要时在螺旋机处安装保压泵碴装置等措施,有效防止涌水涌砂。

(8)做好盾构机铰接和盾尾设计,使其满足线路线形的要求。

4、地裂缝处隧道暗挖施工

本标段在小寨~八里村区间存在一条F8地裂缝,在八里村~长延堡区间存在F9与F9’二条地裂缝,均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暗挖断面大,地下水位高,如何保证暗挖段的安全快速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施工中拟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1)做好施工前的调查。

详细调查该段地层的物理力学参数、黄土的湿陷程度、地下水的情况、地表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情况和是否存在文物等,为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依据。

(2)F8地裂缝段地下水位在隧道顶部以上,施工前采用管井降水,将水位降至隧道底板1m以下,F9地裂缝水位在底板以上1.5~2.0m,采取洞内降水及明排疏干的方法进行降水。

(3)开挖采用CRD工法,严格按“先降水、后开挖、管超前、强支护、非爆破、短进尺、早封闭、勤监测、备预案”的原则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对降水、超前支护、开挖、初支和临时支护、监测、防排水、衬砌等制定严格的方法和措施,并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进行优化。

(4)加强施工中的控制:

严格按施工方案做好降水井的施工和降水,并在降水过程中做好建筑物和管线变形情况的监测,必要时及时进行补水。

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超前支护的施工,控制超前支护中管棚和小导管的角度、方向、与钢架间的连接以及注浆效果,以保证开挖时的稳定。

按施工方案拟定的顺序进行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进尺、各分部间的步距,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人工修边,严控开挖的轮廓,避免超挖。

开挖后及时进行锚网喷+钢架初期支护,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临时支撑,以达到及时封闭的目的。

做好施工时的防排水工作,特别是排水工作,若工作面出现水流,及时采用积水坑汇集后排出,避免作业面出现大量积水引起黄土湿陷,造成大的变形。

在隧道变形趋于稳定后,及时进行衬砌施工。

(5)加强施工监测。

施工前和施工中,加强地表建筑物和管线及隧道变形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优化施工步骤和支护参数,监测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6)做好施工预案。

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险情出现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险情扩大,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中加强地层变形、隧道净空收敛等监测,必要时进行洞内注浆加固,保证施工安全,加强对周围环境保护,对地裂缝松散地层加强超前注浆固结。

(7)地裂缝带土层松散,也是地下水的通道,进入前采用超前注浆加固及堵水。

六、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本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泥水盾构掘进中泥浆主要性能控制》等QC课题小组,针对泥水盾构掘进不顺利的情况,总结分析出以下原因:

施工队伍缺乏泥水盾构施工经验;

分离设备不能分离粒径小于74mm的细颗粒;

沉淀池、废浆池没有及时清理;

砂卵石土、泥岩地质条件;

新制泥浆比重和漏斗粘度不高,无法大幅度改善泥浆浆性能。

针对上述原因,QC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及讨论,制定了以下措施:

编号

主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完成时间

1

施工

队伍

缺乏

泥水

盾构

施工

经验

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施工队伍掌握泥水盾构施工技术要点,能制定针对性措施。

1、收集泥水盾构施工的相关资料,并组织学习。

项目部会议室

2007年9月1日

2、召开一线工作人员技术交底会,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操作适合泥水盾构施工实际情况。

项目部会议室

2

旋流器对粒径小于74mm的细颗粒分离效果差

调整泥水分离站对泥浆的处理方式

尽量降低泥浆中的含粉细砂和粉土量

1、利用沉淀池和废浆池沉淀泥浆中的粉细砂和粉土。

施工现场

2007年10月21日

2、停止推进时,进行泥水分离系统自身循环,再次分离泥浆中的粉细砂和粉土

施工现场

3、购置三个旋流器,旋流器发生故障时及时更换

施工现场

3

废浆池和沉淀池被粉土和粉细砂装满

清理废浆池和沉淀池内的粉细砂和粉土

尽量降低泥浆中的含粉细砂和粉土量

1、租用挖掘机清理沉淀池和废浆池的粉土和粉细砂

施工现场

2007年10月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