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761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docx

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冲刺

2019年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试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如图从甲到丙是口腔上皮细胞三个视野,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需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产生N主要是因为取样操作不当

D.制作该玻片标本时需滴加清水来保持细胞的活性

2.(1分)下列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同学不愿吃蔬菜,可多吃水果代替

B.购买的面粉越白越好

C.只要注意营养平衡就能健康的生活

D.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3.(1分)冬天不宜洗澡过勤,原因是表皮位于皮肤的表面,洗澡过勤会把表皮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表皮内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对皮肤的角质层造成损害,引起皮肤瘙痒。

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表皮属于人体的(  )

A.保护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神经组织

4.(1分)如图是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的示意图,生产者和分解者分别是图中的(  )

A.甲和丙B.乙和丙C.甲和乙D.丙和甲

5.(1分)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医生为其滴注消炎药治疗。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该同学体内白细胞含量偏高

B.药物最先到达如图的④腔

C.②③之间有瓣膜,血液只能从③流向②

D.消炎药要到达扁桃体需2次流经心脏

6.(1分)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素是流经甲后形成的

B.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流经甲后会明显减少

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丙处会被重吸收

7.(1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工业废气经处理就排放

B.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

C.合理利用土地

D.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

8.(1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

B.“吃”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反射

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患呆小症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调控

9.(1分)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

A.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B.小狗算数、猫抓老鼠、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

10.(1分)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平静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

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11.(1分)将一株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

如图为CO2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天竺葵植株CO2吸收(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O~B段,随着光照的增强,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

B.在B点时,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C点时,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在D点时,天竺葵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12.(1分)生物学知识常常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利用,以下做法及其对应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有些种子的种皮较厚,播种前要进行浸泡,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时具有充足的水分

B.播种前常常要使土壤变得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足够的空气

C.早春播种后常“覆盖地膜”,主要是为防止杂草生长

D.移栽苗木时根部常带有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

13.(1分)关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的触手上分布着较多的刺细胞,适于捕食

B.蛔虫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

C.海豚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中的阻力

D.青蛙的皮肤密布毛细血管,适于辅助呼吸

14.(1分)下列实例应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

A.克隆羊

B.将大蒜瓣埋到土里,长出新植株

C.试管婴儿

D.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肤岛素

15.(1分)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

甲:

“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乙:

“性状表现相同,但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丙: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

丁:

“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B.甲乙丙C.丙丁D.甲乙丙丁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6.(5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雄安新区内林地盛产蕨菜、木耳、松子、榛子等上百种山林产品,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植物。

其中浮游藻类92属,白淀野生禽鸟已恢复到198种,主要有天鹅、大鸨、苇莺、黑水鸡、鸪丁、苍驽、斑嘴鸭等鸟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6种。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1)北京市人口多,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

(2)请从给出的以下四种生物中:

水生植物、斑嘴鸭、鱼类、木耳,选取适当的生物写出条完整的食物链:

  (需包含三个营养级)。

该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生殖过程中,必须有的行为有  。

(3)资料中体现了  的多样性。

(4)在人们心目中,松子被视为“长寿果”,又被称为“坚果中的鲜品”。

我们食用的松子仁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它在人体内最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17.(5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图中甲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因为能够完成甲图中的过程  (填字母),该生理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2)图甲中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填字母),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靠根尖的  吸收。

(3)同学们想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丙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  。

18.(5分)为探究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某班委会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

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以高温灭菌)编号1、2、3.。

第二步:

打开1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被食品废弃物严重污染的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打扫干净并对环境进行消毒的同一间教室空气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

将三个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若干天后,结果记录如表所示(用“﹣”表示观察不到细菌;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少;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

观察结果

1

+++

2

+

3

(1)设计3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

(3)班委会进一步对菌落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一种微生物的显微形态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生物分类看,该生物属于  。

(4)经专家鉴定,如图所示生物具有致病性。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该生物属于  。

(5)由此可见,被食品废弃物严重污染的教室空气污染严重。

为了让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还应该  。

2019年江西省中考生物考前押题试卷

(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如图从甲到丙是口腔上皮细胞三个视野,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需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产生N主要是因为取样操作不当

D.制作该玻片标本时需滴加清水来保持细胞的活性

【分析】1、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物像移动问题,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2、视野中M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N为气泡。

【解答】解:

A、甲视野内细胞模糊,乙视野内细胞清晰,所以从甲到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

B、乙图中M位于视野的左上方,丙图中M在中央,所以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M才能向右下方移动而到达视野中央,B正确;

C、N为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C错误;

D、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错误。

故选:

B。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2.(1分)下列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些同学不愿吃蔬菜,可多吃水果代替

B.购买的面粉越白越好

C.只要注意营养平衡就能健康的生活

D.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1)营养配餐;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既能满足营养物质的需要,又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肥胖或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2)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3)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

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

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因此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预防心脏病和血液循环病,有规律的体育活动使肌肉得到锻炼,肌肉的血流量增加了。

(4)不吸烟、不喝酒。

(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解答】解:

A、尽管蔬菜和水果在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毕竟是两类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各有特点。

一般来说,蔬菜品种远远多于水果,而且多数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高于水果,所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错误;

B、白面粉可能加的增白剂,对身体健康不利,不是越白越好,错误;

C、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多方面,不仅要注意营养平衡,还要做到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错误;

D、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正确。

故选:

D。

【点评】关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可结合着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掌握。

3.(1分)冬天不宜洗澡过勤,原因是表皮位于皮肤的表面,洗澡过勤会把表皮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表皮内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对皮肤的角质层造成损害,引起皮肤瘙痒。

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表皮属于人体的(  )

A.保护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神经组织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几种组织及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有: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解答即可。

【解答】解:

A、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A不符合题意;

B、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如心肌、平滑肌等,B不符合题意;

C、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所以表皮属于人体的上皮组织,C符合题意;

D、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人体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重点,要好好掌握,识记时最好结合图形,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4.(1分)如图是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的示意图,生产者和分解者分别是图中的(  )

A.甲和丙B.乙和丙C.甲和乙D.丙和甲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答】解: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同时自身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图中甲是生产者;乙以甲为食,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乙是消费者;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丙是分解者。

故选:

A。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5.(1分)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医生为其滴注消炎药治疗。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该同学体内白细胞含量偏高

B.药物最先到达如图的④腔

C.②③之间有瓣膜,血液只能从③流向②

D.消炎药要到达扁桃体需2次流经心脏

【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图中①左心室,②右心室,③右心房,④左心房。

桃花

【解答】解:

A、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扁桃体发炎,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偏高,A正确;

BD、注射药物后,药物被毛细血管吸收,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

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患处,因此“注射药物后,若作跟踪调查”,可最先在心脏的③右心房发现这种药物,药物到达患处至少经过心脏2次。

B错误;D正确;

C、②右心室和③右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③右心房流向②右心室,C正确;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6.(1分)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素是流经甲后形成的

B.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流经甲后会明显减少

C.甲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丙处会被重吸收

【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图中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丁是尿道,结合尿的形成分析作答。

【解答】解:

A、甲是肾脏,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甲处形成的,A错误。

B、乙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B正确。

C、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有三条途径:

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乙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除了肾脏之外,还有呼吸系统和皮肤等,也可以排出废物的作用,C错误。

D、丙是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肾小管重吸收,D错误。

故选:

B。

【点评】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中考的常考点,要好好掌握。

7.(1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工业废气经处理就排放

B.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

C.合理利用土地

D.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

【分析】人类的一些活动总是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做到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

【解答】解:

A、工业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

B、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B正确;

C、合理利用土地,就不会出现开垦荒地,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有利于环境保护,C正确;

D、在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D错误。

故选:

D。

【点评】人类的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要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8.(1分)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

B.“吃”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反射

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患呆小症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调控

【分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3)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解答】解:

A、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而不是由脑、脊髓两部分构成,错误;

B、“吃”梅止渴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都有,而不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反射,错误;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而不是呆小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错误;

D、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特有的反射、生长激素缺乏症以及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9.(1分)秃鹫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

A.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B.小狗算数、猫抓老鼠、公鸡报晓

C.望梅止渴、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

秃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将骨从空中扔到岩石上摔碎后再吞食。

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

选项中的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小狗算数、望梅止渴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猫抓老鼠、公鸡报晓、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蚂蚁搬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所以,选项A都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0.(1分)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平静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

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解答】解:

A、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A错误。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胸腔容积扩大,气体进入肺,B错误。

C、呼吸道的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

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需要防护,C错误。

C错误;

D、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

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

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

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

D正确。

故选:

D。

【点评】关于呼吸道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图示掌握。

11.(1分)将一株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

如图为CO2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天竺葵植株CO2吸收(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O~B段,随着光照的增强,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

B.在B点时,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C点时,天竺葵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在D点时,天竺葵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要吸收二氧化碳使其浓度减少,表达式为:

(2)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有关。

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会积累

如图所示:

AB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B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BCD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解答】解:

A、在O﹣B段,随着光照增强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正确;

B、在B点时,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正确;

C、天竺葵植株积累光合产物有机物最多的点应该是D点,错误;

D、筛管输导有机物,在D点时,天竺葵植株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部位,正确;

故选:

C。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是解题的关键。

12.(1分)生物学知识常常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利用,以下做法及其对应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有些种子的种皮较厚,播种前要进行浸泡,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时具有充足的水分

B.播种前常常要使土壤变得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足够的空气

C.早春播种后常“覆盖地膜”,主要是为防止杂草生长

D.移栽苗木时根部常带有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

【分析】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

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

【解答】解:

A、有些种子的种皮较厚,播种前要进行浸泡,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时具有充足的水分,正确;

B、播种前常常要使土壤变得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足够的空气,正确;

C、早春播种后常“覆盖地膜”,主要是提高土壤温度,错误;

D、移栽苗木时根部常带有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正确;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考点的关键是理解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首先明确种子的类型、结构,再结合实际来解答。

13.(1分)关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的触手上分布着较多的刺细胞,适于捕食

B.蛔虫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

C.海豚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中的阻力

D.青蛙的皮肤密布毛细血管,适于辅助呼吸

【分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如鲫鱼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适应水中游动。

【解答】解:

A、水螅的触手上分布着较多的刺细胞,主要功能是攻击和防御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适于捕食,A正确;

B、蛔虫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退化,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B错误;

C、海豚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适应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