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611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docx

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地理文)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2009年8月份,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设立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项目,获得国家测绘局的批准,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

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B.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C.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4.关于长三角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湖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该地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

D.该地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5.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图2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7.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脉C.秦岭D.贺兰山脉

8.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

A.水——南水北调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D.煤——西煤东运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理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

图3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

据此回答9~10题。

 

图3

9.若将图3中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是图4中的

 

图4

10.若甲、乙分别为河流水系图和经纬网图,叠加后的新图层可以用来进行

A.土地利用类型区划B.污染工业布局规划

C.城市科技与文化区规划D.确定河流位置

读图5,回答11~12题。

11.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②河道淤浅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图5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当时的情况是

A.东部的消费量占全国3/4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

C.西部探明储量超过全国1/2D.西部的生产量和东部消费量相当

14.为缓解能源问题,保障能源供应,近年来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东部加大开发,实现能源自给B.中部稳定生产量,提高消费量

C.西部提高生产量,加大输出量D.引导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沿海企业不断向内地迁移。

回答15~17题。

15.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多是

A.劳动和资源密集型B.劳动和技术密集型

C.资源和资金密集型D.技术和资金密集型

16.这种产业转移给内地省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增加了就业困难B.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C.减少了财政收入D.加重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17.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发展的低级阶段,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很大

B.重化工业阶段,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增大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环境的改善

图7为西欧某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分布示意图。

第l带:

温室、花卉;第2带:

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第3带:

奶酪制品、牛羊肉、饲料、纤维用亚麻;第4带:

普通农业;第5带:

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第6带:

牧场;第7带:

森林。

读图完成18~19题。

 

图7

18.从笫1带到第7带总体上

A.单位面积产值越来越低B.产品越来越易保存

C.劳动力素质越来越高D.距离主要市场越来越近

19.图中农业第1带发展花卉生产的限制条件最可能是

A.地形崎岖B.光热条件较差

C.气温年较差大D.土壤贫瘠

图8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20~22题。

 

图8

2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养殖

2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此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绿洲农业B.大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栽植兴安落叶松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图9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图9

23.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B.a劳动力、b市场、c劳动力

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D.a市场、b政策、c交通

24.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政策优势

B.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

C.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

D.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

读“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景观”图10,回答25~26题。

 

图10

25.形成该景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高温多雨  B.地势低洼易涝C.土壤肥沃D.农业科技发达

26.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候条件变化  B.农业科技发展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需求变化

 

27.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排序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

28.三个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地带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如图12,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

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

图13为某半球30°—40°纬度之间的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9~30题。

Q

 

图12图13

29.P点位于

A.南半球135°EB.北半球105°EC.南半球105°ED.北半球135°E

30.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

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图13中④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干燥C.温和多雨D.高温干燥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有4道小题,共40分)

31.(10分)图14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8分)

32.(10分)图15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六十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5

(1)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说明其发生过程,并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6分)

(2)大量引Rl、B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

33.(10分)三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形成的沼泽平原。

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1)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简述保护沼泽地的重要意义。

(4分)

 

(2)停止开垦“北大荒”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6分)

 

34.(10分)读图16和资料回答问题:

 

 

图16

(1)简析长江三峡水电站和红水河龙滩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

(2)从西南和华南自然资源分布的状况和经济发展差异角度分析龙滩水电站建设的原因

和意义。

(6分)

 

高二地理(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31.(10分)

(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分)

(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

(3分)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3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人文景观)。

(2分)

32.(10分)

(1)导致土壤盐碱化(盐渍化)。

(1分)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1分)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2分)二是湖面缩减漏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为咸水湖)。

(2分)

(2)(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泊面积缩小;含盐度增加。

(每点2分,共4分)

33.(10分)

(1)体现出沼泽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经济效益(产出功能)和社会效益(科研,教育)(每点2分,共4分)

(2)因地制宜发展大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走集约化农业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根据市场需求,打造区域优势产业,实现地区专门化生产,走商品化农业之路。

(每点2分,共6分)

34.(10分)

(1)降水多,长江和红水河径流量大;(2分)均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2分)

(2)西南地区红水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2分)华南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分)但本地常规能源较少,龙滩水电站建设开发了西南的资源,满足了华南的需求,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