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9395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docx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管理乔亚东龚媛)

一、人才的概念

什么是人才?

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近30年人才概念的理论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初,人才定义理论与人才学研究相伴而生,并形成了对后来极具代表性的两种人才定义。

早期人才学研究者雷贞孝、蒲克同志在1980年所写文章《应该建立一门“人才学”》中指出,人才,“是指那些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效果,对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1987年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第二次高等工程教育理论讨论会上,多数到表都赞同了这个定义的核心实质,并把人才定义表述为,“人才,是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界、认识与改造社会的实践中,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这类定义,突出了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肯定了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揭示了人才之所以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本质在于,人才的活动中既有一般的模仿性、重复性劳动,更有复杂的、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后者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第二,“效果”一词,还体现了劳动本身与劳动成效的区别,强调人才的劳动应当体现出实际的社会效应,而不是劳而无功,耗废劳动力和社会资源;第三,以贡献评价人才,突破了那个时代比较盛行的以学历、资历、职称等要素来衡量人才的片面做法,有利于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第四,明确指出了人才劳动的方向性,即对社会和人类进步有促进作用而非阻碍作用,防止重才轻德现象的发生;第五,“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实际上指出了人才劳动的领域,即在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才能够产生人才,离开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改造,人才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凭据。

同期另一个代表性的人才定义,出自我国人才学重要创始人王通讯先生。

他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该定义也强调了人才劳动的创造性、方向性、社会价值量等等,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该定义强调人才劳动创造性的同时并未明确指出这种劳动是否应该表现出具体的劳动效果。

他认为,人才包括显人才和潜人才,潜人才是那些“确实进行了创造性劳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被埋没了”,但也应该是人才。

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不过该定义用更为抽象的“贡献”一词来隐喻了具体的“劳动效果”,一定程度上依然肯定了人才劳动的实效性。

第二,该定义将人才劳动的场景明确化,不再是抽象地概括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而是具体到“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

这样有利于各行各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人才衡量标准,防止人才标准流于形式化和空洞化。

上述两种定义,对人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奠定了人才学领域对人才进行定义的基础。

同期还产生了其他一些人才定义,有的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例如,甘自恒同志1982撰文指出“人才,是指现实个人在特定专业(行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产生和发展了某种较强才能(主要是综合性创造能力),并以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创造成果或影响作为客观标志的系统范畴;这个系统中的较强才能实质上是主体感受、选择、贮存、转译、重组、再现、发出和调节某类信息的较强能力,这个系统中的主体是具有时代、专业、阶段、层次差别的现实个人。

”该定义尽管不够简洁抽象,却有突出的借鉴之处。

第一,指出了人才劳动的内在依据在于有某种较强的、以综合性创造能力为主体的才能,而且,还指出这些才能的获得需要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第二,不是笼统地讲人才的贡献,而是列举了可能呈现的三种形态,即考核成果、创造成果或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唯成果倾向或者唯物质贡献倾向,以及只见创新成果不见非创新但具有实际社会意义的成果等倾向。

2、发展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人才定义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叶忠海先生的定义最具代表性。

他认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人才的本质则是创造性、进步性、社会历史性的统一。

”这与初创阶段的主流定义在基本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突出的特点在于指出了人才所在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人才素质的产生、发展以及转化为实践活动并产生效果,都离不开一定场境支撑,其劳动的价值也要回归到具体的社会进行检验和评判。

因此,这一定义避免了不分时代、不分情景界定人才的错误。

同期还有一些定义具有一定影响力。

例如,段尔煌撰文指出,“人才是通过刻苦学习,达到德才兼备标准,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了超常贡献的人。

”他看到了人才创造能力不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取决于后天“刻苦学习”,具有借鉴意义。

不足之处在于,尽管作者在文章中补充说明了人才的贡献有大小层次区分,但用“超常贡献”来确定区分人才和非人才的标准,易生歧义。

与此类似,有人用“超常”或“突出”等词语来从人才素质角度给人才做出定义,例如,黄津孚认为,“人才是指在对社会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意志方面有超常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能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田丹认为,“人才就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即:

一个人的先天智力条件、心理品格、身体状况与后天的实践所形成的内在素质。

”这些学者也在各自的文章中解释了人才的广泛性、层次性等等,但是难以避免引起对人才认识的精英化、狭隘化、片面化。

3、深化阶段。

21世纪开篇,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推动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才的定在争鸣中深化发展。

罗洪铁先生的人才定义在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

他认为:

“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

”他指出,人才定义包含应当四个基木点:

第一,人才的内在素质要高,但不一定要“超常”,要么是各项素质都好,要么各项素质中有一、两项素质突出,其余素质一般,这是衡量人才的内在依据;第二,人才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第三,人才能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这是衡量人才的外在标准;第四,人才的贡献比一般人大,他的作用是把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直接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这种观点的突出特点在于:

第一,以“良好的内在素质”取代了前人的“知识、才能、技能、意志”等分类的、含混的说法,抽象程度和概括力都有显著改善,更符合素质教育的时代浪潮;第二,指出了人才存在的条件不仅有社会因素,也有自然因素,是对人才环境的实事求是的反映,也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主题;第三,强调了人才的创造力及其成果的长期性、持续性,反映了人才具有生命周期的实际情况,即人才不是永恒的,有其形成期、高峰期和衰退期等人生阶段;第四,不再限定人才必须在特定或者某一行业、领域或者岗位上的贡献,只要能实际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复杂的社会分工要求人才具有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双重特点,即岗位、行业等都可能不是固定的,人才智力多重发展和人才资源软性流动的情况大量出现。

综观这一观点,是在继承上世纪主流观点基础上的创新,使人才的定义更加明朗、完善,更加符合新的历史时期人才形成、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

罗洪铁先生的观点引出了直接的学术争鸣。

例如林春丽同志认为该定义“对于评价杰出人才是非常合适的,但对于衡量众多的中国各行各业从业人员是不合适的,毕竟能做出创造性劳动的人才是非常稀缺的,……这样的人才定义过于狭窄,不利于建立中国人的自信心,更不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因为人才标准过高,可望而不可及。

”林认为,“人才,就是非常适合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上的人,并在此领域、行业和岗位上为社会发展或为人类进步创造出较大的价值或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林以个人的社会成效来衡量人才,是对人才进行定义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人才的定义仍然是基本正确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林对人才的定义与其对罗的观点的反驳之间没有必然的一致性,因为人的创造性并非只存在于类似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极少数人身上,而是存在于普通大众的素质体系中,只是有人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强,有人可能较弱,所以罗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创造性劳动具有普遍性和层次性,只要有良好素质的劳动者都有条件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这也实际上肯定了林对人才定义的核心成分。

所以两者没有实质的悖逆,只是对创造性劳动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层次性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有分歧。

同期还有一些其他观点,例如刘冰同志认为,“人才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作出贡献并创造一定价值的人。

从这个概念上看,人才不一定是才能杰出,智慧超群的人。

那些有一技之长,在生产劳动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

”这个定义也基本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是把人才的贡献限定在“社会经济建设”领域,尽管便于统计,但也缩小了人才的范围,因为人才的贡献不仅

在社会经济建设中,也在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其他方面产生。

二、人才的特征

(一)人才的基本特征

人才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即本质特征:

1、人才的普遍性。

要使人才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人才发展和失败规律必须具有普遍性;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人才这一概念必须能正确反映人才的普遍性。

在探讨人才概念时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方法,也就是马克思所运用和阐明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也就是毛泽东同志用来探讨战争概念的科学方法:

第一步,从古今中外一切战争的共性中抽象出一个适用于一切战争的一般战争定义;第二步,从一般战争上升到具体的革命战争,第三步,再从革命战争上升到具体的中国革命战争。

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就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古今中外一切人才的共性中抽象出来的。

反过来说,我们的人才概念具有普遍性特征,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才,任何时代、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的现实个人,只要他在特定专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产生租发展了某种较强的才能(主要是综合性创造能力),他的考核成果或创造成果或影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他就是人才。

有了抽象的一般人才概念,就很容易上升为具体的社会主义人才概念(即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才就是社会主义人才);也很容易上升为中国社会主义人才概念了(即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才就是中国社会主义人才)。

2、人才的方向性。

人才概念是具有明确方向性的。

正如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规定的:

人才的考核成果或创造成果或影响必须“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而不能相反。

一个人不论他有什么样的能力,也不论他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他的成果或影响不是有利于而是有碍于人类社会进步事业,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看来他就不是人才,而是歪才、坏才或者叫负人才。

当然,现实中的情况复杂得多,有的人,例如哈维在政治领域是反动保守的,可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却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认为他不是政治领域的人才却是科学领域的人才。

总之,一个人的成果和影响在哪一个领域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他就可能是那一个领域的人才。

我们所说的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也是有客观标准的。

按列宁的说法,生产力的状况,即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3、人才的实践性。

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规定人才的较强才能是“在特定专业(行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这就揭示了人才的才能的根源性,即实践性。

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才概念与唯心主义夭才论的人才观是根本对立的。

唯心主义天才论把天才看作脱离实践、远离群众、生而知之的天生之才;我们的人才概念虽然不否认某些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人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是又认为,人才的知识和才能毕竟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我们所讲的实践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运用一定工具或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创造出一定产品的客观物质活动。

既然我们说的实践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那么我们说人才来自实践也包括人才来自群众、来自集体的含义。

尤其是社会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劳动的社会化,人才个体按一定结构结成人才群体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各类人才群体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人才个体的发展和成功愈来愈依赖人才群体的作用。

另外,人才的成长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养育了人才,为人才提供了发展的条件,提供了智慧和经验的无尽源泉。

这说明人才概念的实践性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它的社会性。

那么,为什么要规定人才系统中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呢?

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人是现实的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具有肉体生命的个人;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察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人才发展史当然也应该是个体人才的发展史。

那么是不是轻视人才群群体的作用呢?

不是。

因为我们给人才(即个体人才)下了定义,从逻辑上就能推论出人才群体的定义:

人才群体是人才按一定方式(自愿结合或领导调配)、一定结构组成的集体。

4、人才的客观性。

我们所讲的人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别人吹出来的,而是有客观标志的。

我们表述的人才概念规定,要“以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创造成果或影响作为客观标志”。

这就明确规定了人才概念的客观性。

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或创造成果或影响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当然,人们对它的评价难免与实际有出入,但是给人才明确规定了以上的客观标志,就有利于较客观地衡量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人才,是哪一层次的人才。

以人们的创造成果作为客观标志容易理解,问题是为什么还要以考核成果作为客观标志呢?

这是因为要把求学阶段的人才也概括到人才概念中,所以要以他们的考核成果为标志,例如,以少年大学生的入学考核成果为标志,认定他们是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又如以研究生的入学考核成果为标志,认定他们是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才。

除了考核成果和创造成果以外,为什么还要以影响作为客观标志呢?

这是因为要把某类特殊人才也概括到人才概念中。

这类特殊人才(如刘胡兰、雷锋等)的特点是,他们在民族斗争或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或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虽然创造的具体成果不是特别大,但他们的英雄行为所表现的崇高精神、气节和品质却产生了特别巨大和十分深远的社会影响,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事业,使他们成为一代杰出人才。

衡量这类特殊人才主要看他们的社会影响。

5、人才的广泛性。

我们在前面表述的人才概念正确反映了人才的广泛性。

它同唯心主义天才论的人才观划清了界限,不是单指少数杰出人物,而是指包括杰出人物在内的符合条件的一切现实个人。

它也不同于前面谈到的第一类人才概念,它不仅包括作出较大贡献的较高层次的人才,也包括作出中等贡献或较少贡献的较低层次的人才,还包括虽有创造成果,但未被社会及时承认(如法国数学家伽罗华)的人才,还包括有考核成果尚处于求学阶段的人。

可见这一人才概念是具有广泛性的。

但是,它又不同于前面谈三丈的第二类人才概念,把人才概念的外延定得过宽,它不认为“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成才”。

它规定要具有“某种较强牙能”的现实个人才是人才。

既然强调具有较强才能,就有个人才的相对性问题。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和其他若干人或更多的人相比较,才能确定他相对说来具有较强才能。

可见我们所说的人才只能是全体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体或大部分社会成员。

6、人才的可控制性。

也就是人才系统的可控制特性。

人才是处于社会环境大系统中可控制的开放性小系统,它不断同社会环境大系统交换信息来发展自己。

这个系统的可控制性也就是我们的人才概念所表述的:

“这个系统中的较强才能实质上是主体感受、选择、贮存、转译、重组、再现、发出和调节某类信息的较强能力。

”这一切能力都可概括为控制信息的能力,并为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所证明。

人的大脑分为四个区:

感觉区、贮存区、判断区、想象区。

感觉区的任务是从外部世界接受信息。

接受信息的能力或者叫做观察能力就是表现在这个区。

贮存区的任务是将经过选择的信息收集贮存起来。

贮存信息的能力或者叫做记忆能力就表现在这个区。

判断区的任务是评价从外界接收来的新信息。

选择信息的能力或者叫做分析判断能力就表现在这个区。

想象区的任务是按新的方式把原来贮存的某些信息与新接收的信息综合起,创造出新信息来。

转译重组信息的能力或者叫做综合创造能力就是表现在这个区。

再现、发出和调节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管理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不仅与思维能力有关,而且一与手、脚、眼、耳、口、身等效应器官发动工具的执行能力有关。

以上能力是每个人才从事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当不同类型的人才侧重发展其中某种能力。

创造型人才侧重发展重组信息的能力,即综合性创造能力;再现型人才侧重发展再现和调节信息的能力,即表达和操作能力;发现型人才则处于以上两类人才的中介状态。

主体系统可控制和设计自己能力发展的类型和方向,社会环境大系统如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国家人事部门和计划部门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即调节人才发展的类型和方向。

人才的能力可归结为人才主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考核成果、创造成果和影响向社会提供的信息量,因而识别和发现人才,特别是识别和发现现代人才的重要途径就要看他向社会提供的信息。

而要使这途径畅通无阻,就要使人们可能充分发出自己独创的信息。

要做到这一点,又有赖于人民言论和出版自由权利得到真正尊重和法律保护;有赖于出版法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出版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学术上自由探讨风气的发扬。

一句话,有赖于社会环境大系统向着高度民主的方向发展。

(二)人才的主要特征

除以上六个方面外,人才的基本特征即本质特征中还有一个主要特征需要格外提出来加以探讨。

(七)人才的创造性。

我们表述的人才的概念规定:

人才必须具有“某种较强才能(主要是综合性创造能力)”。

这种综合性创造能力就是人才主要的本质特征。

为什么较强的创造能力是人才主要的本质特征呢?

第一,人才必须具有某种较强才能。

这是人才不同于人口和人手的本质特征之一。

然而,人才的才能一般不是指休力(举重等个别行业除外),主要是指智力。

智力中主要的是指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人才必须具有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事业的考核成果、创造成果和影响。

那么,优异的考核成果靠什么得来?

主要靠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来。

创造成果和影响靠什么得来?

主要也是靠创造性思维能力得来。

可见,一个人能否成才,主要的本质特征是看他是否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渴望创造是健康的现实个人的精神需要之一。

人才不仅具有一般人的这种渴望创造的精神需要,而且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本质特征,他能把这种渴望创造的精神需要化为从事创造的实践,并培养出较强的创造能力,能够凭借这种创造能力从事现实的创造活动,并创造出现实的成果。

第四,科学技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唯有创造能够立起新理论、新技术,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科技人才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科学和技术,造福人类。

因而科技人才必须具有创造能力。

第五,艺术和其他行业的生命也在于创造。

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作品、新成品,才能使艺术和其他行业兴旺发达,因而要求艺术和其他行业的人才也具有创造能力这一本质特征。

总之,创造能力是人才主要的本质特征。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综合、强调综合性创造能力是人才主要的木质特征呢?

这在实质上是强调所谓创造是综合型创造或综合性创造,因为“综合就是创造。

”为什么说综合就是创造呢?

我们想对这一命题略加发挥。

第一,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来,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在大脑中的想象区将刚接受的信息与原有贮存区的若干种有关信息综合起来,重组成新信息的过程。

可见,创造过程就是信息综合过程。

一个人才贮存的知识信息愈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就愈有利于综合重组新信息。

第二,从科学方法论的观点看来,科学的思维方法或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都是综合的思维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或逻辑思维方法或理论思维方法。

这是从事理论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方法。

这种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就是综合的过程,“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形象思维方法是由大脑右半球主管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是艺术家和科学家都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运用形象思维方法进行创造的过程也是综合的过程,即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相综合的过程。

艺术家形象思维的特点则是观点掩蔽于形象之中、意念融合于情景之中、意图寓于画面之中的综合过程;是形似与神似、形象因素与逻辑因素、观点与情感在想象中综合的过程。

灵感思维方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它本身就是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综合的产物;是偶然性、突发性、创造性三大特征的综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是直观和直觉的综合。

第三,从认识论的观点看,考察人民群众的实践,把群众中分散的意见、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也就是综合起来,化为理论、方针和政策,再到群众实践中加以检验,收集群众中新的意见加以综合,以便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理论、方针和政策。

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每次集中群众的意见,实质上都是综合群众意见的过程。

第四,从科学史的大量事实看,也雄辩地证明,综合就是创造。

科学史上,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的原始综合到近代的分科深入再到现代更高阶段大综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近代虽然处于分科深入阶段,但也存在着综合。

近代和现代科学的三次大综合,产生了三次大创造和大革命。

再从各个具体的侧面看,也证明综合就是创造:

综合已有的不同原理,可以创造出新原理。

例如爱因斯坦综合万有引力理论与狭义相对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综合已有的不同方法,可以创造出新成果,例如麦克斯韦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综合起来,创造了电磁理论。

综合已有的不同学科,可以创造出新学科,例如物理学与化学的综合产生物理化学,生物学与化学的综合产生生物化学。

综合已有的不同技术,可以创造出新技术、新成品,例如“阿波罗计划”综合了成千上万种已有技术,创造了尖端的飞月空间技术。

综合已有的不同的艺术手法,可以创造出新的艺术样式和新的艺术作品,例如综合美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摄影的艺术手法创造出电影艺术;综合已有的舞蹈和音乐艺术的技巧,使之达到水乳交融的高度统一才能创造出《天鹅湖》那样的世界名作。

综合已有的不同知识结构和科学方法,可以创造出新的人才,这叫走综合成才之路,或者叫做“通才取胜”例如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欧本海默、维纳、西蒙、米兰尔、李四光、郭沫若等人走的都是综合成才之路。

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方面进行了五年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通才取胜”。

事实证明,综合就是创造。

综合性创造能力是人才主要的本质特征。

(三)人才的具体特征

人才除具有以上基本特征和主要特征外,还具有如下具体特征。

1、人才的时代性。

我们的人才概念明确规定,人才系统中的现实个人是具有时代差别的。

也就是说人才是有时代性的。

不同时代的人才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古代人才的特点是原始综合型的“通才”,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才能,尚未分出明显的专业领域、近代人才的特点是单科深入的“专才”,现代人才的特点则是现代综合型的“通才”。

又如,由于科学文化在各个时代发展和传播的程度不同,古代的人才以几百或几千计,近代人才以几万、几十万计;现代人才则以几百万、几千万计。

再如,古代和近代人才的劳动特点是以个体劳动为主,现代人才的劳动则是逐步趋向于群体性的劳动或社会化的劳动。

2、人才的专业性。

我们的人才概念规定,“现实个人在特定专业(行业)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某种较强才能。

又规定人才系统中的现实个人具有专业差别。

这就确定了人才的专业性。

尤其是现代科学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科越分越细,愈分愈多,目前学科门类已达2400多门。

虽然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化要求培养现代综合型的通才,但即使这样的通才也只可能主要精通一个或几个专业,再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