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629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

1、窃读记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4*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古诗词三首

6、梅花魂

7*桂花雨

8*小桥流水人家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鲸

10*松鼠

11、新型玻璃

12*假如没有灰尘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落花生

16*珍珠鸟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有趣的汉字

(一)

有趣的汉字

(二)

我爱你,汉字

(一)

我爱你,汉字

(二)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18 *慈母情怀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0 、学会看病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1 、圆明园的毁灭

22、 狼牙山五壮士

23 *难忘的一课

24* 最后一分钟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5、 七律·长征

26 、开国大典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28*毛主席在花山

语文园地八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三课七自然段。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6.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7.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8.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9.积累关于读书的名句,从中得到激励。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窃读记》3课时《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课时

《走遍天下书为侣》2课时《我的长生果》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知识链接:

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

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

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1)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你觉得有哪些字音字形需要提醒你和同学们注意的请写在下面。

2、认真朗读课文,力争做到正确、熟练。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好课上展示的的准备。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你有哪些自己弄不明白的、准备和小组同学交流的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

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导学

1、小组交流预习情况(5分钟)

2、全班检查预习情况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ǔcháocaìwūyán

()()()()

(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语()戏()相()

(3)、窃:

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

(4)、指名朗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5)、你们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10分钟)

三、课堂检测

1、給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

A、注意;B、拜访;C转过头看看;D、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

顾此失彼。

()像我这样光顾着看书的人很多。

()  

今天顾客盈门,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山青水秀。

()

光:

A光彩;B完了;C只,单;D露着;E明亮;F景物。

  

春光明媚。

() 光明在前头等着我们。

() 为国争光。

()

我担心书被卖光。

()你光着膀子想大干一场啊!

()  

光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  

2、写近义词:

鼓励()惧怕()贪婪()  

3、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  

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

四、置留问题

1、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2、窃读的滋味是什么样的?

谈谈你的体会。

(小提示:

可以在文中划出描写动作和心理的语句,结合它们来谈一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交流研讨

1、师:

谁来说说窃读的滋味到底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感受

3、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请看吧,我多留了。

”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三、感悟写法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

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四、课堂检测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急切真切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地感受到时间的重要。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地寻找昨天看过的那本书。

  

因为因此  

进来看书的人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雨下得越大我越开心,()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不但…而且…如果…就…虽然…但是…  

我们()要学习语文,()要学好其他各门功课。

  

()爷爷已有七十多岁了,()身体仍很硬朗。

  

()我们从小不发奋学习,老了()后悔莫及。

  

我们()现在发奋学习,将来()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五、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快乐:

暗喜庆幸急切……

惧怕:

躲在大人身后

  雨天故作为难

吃饭长大  读书长大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书名。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词

1、快速浏览本课导读提示,说说让你知道了什么。

2、读一读

水浒传绿林好汉济公传三侠五义一百单八将

彭公案古文观止跟前儿偏科起码嗯

3、解释词语

偏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滚瓜烂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内容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苗苗同季老交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苗苗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写好文章。

4、小组合作学习:

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苗苗的见解我的感受

季老的见解我的感受

5、小组内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

6、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检测:

1、这篇文章______与_______的对话。

文章的三贯通是指(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2、季老先生认为,一个小孩子起码要背()首诗,()篇古文,这是起码的要求。

“起码”的意思是(),季老先生还认为学外语()比()好

3、判断什么问句

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

难道多看课外书是一件坏事吗?

()

他不让我看闲书,怎么办呢?

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

4、文章怎样才能写好?

苗苗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条件?

(一是应该真事;二是得多看点课外书、多写、多体验生活等。

四、拓展延伸:

1、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2、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多看书偏科三贯通

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想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1)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你觉得有哪些字音字形需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请写在下面。

2、认真朗读课文,力争做到正确、熟练。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好课上展示的的准备。

作者的读书方法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你有哪些自己弄不明白的、准备和小组同学交流的问题。

二、交流学习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

为什么?

板书课题

(二)交流、检查预习导学

1、小组交流预习情况(5分钟)

2、全班检查预习情况

(1)、认字读词。

伴侣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娱乐百音盒

(2)、指名朗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4)、你们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5)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

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

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三、课堂检测

1、读拼音写汉字。

  

bànlǚyúlèyóuyù bèisònɡbiānxiěmǒurén

()()()()()()  

2、辨字组词。

  

误()娱()趟()趣()像()豫()佣()诵()  

坐()座()骗()编()断()继()原()愿()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书一()船一()灯光一()扑克牌 一()琴

一()山水画一()圆月一()寒风一()阳关一()朋友

一()旅行一()大树

四、置留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

结合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完善上一次的预习导学。

(小提示:

文中用到了许多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想一想它们对表达作者对书籍的热爱有什么作用)

2、搜集读书的名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

(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2、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师:

谁来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呢?

2、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感受,全班交流。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c.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d.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

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2、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四、课堂检测

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欣赏观看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花园里()各种美丽的鲜花。

  

我再()《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他貌丑心善。

  

忽视忽略  

对于一部喜爱的电影,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观看,找到我以前()的东西,再加以细细咀嚼。

因为你的(),造成了弱势群体的自卑心理。

  

发现发明  

爱迪生()了电灯。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朋友、家)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内容思考

品味欣赏

(首先……然后……最后……)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1)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你觉得有哪些字音字形需要提醒你和同学们注意的请写在下面。

2、认真朗读课文,力争做到正确、熟练。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你有哪些自己弄不明白的、准备和小组同学交流的问题。

二、交流学习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板书课题)

2、板题:

我的“长生果”

(二)检查预习导学

(1)认读生字与写字:

恰似如饥似渴美差差不多奔向那里沉甸甸全班之冠分外禁不住

(2)、指名朗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你们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4)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你有哪些感受深刻的句子想和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检测

1、读拼音写汉字。

  

nàhǎnbǐyùjièjiànxīnfēilèiluòrúzhūànránshénshānɡ

()()()()()()

qiānchánɡɡuàdù 

()

2、补充词语

流光()()()()日久不言()()黯然()()

悲()离()千()一()如()似()牵肠()()

囫囵()()不求()()津津()()呕()沥()()不舍兴致()威风()()不忘饥肠()风尘()()有味怒气()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

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与众不同。

()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流动的光线,充溢的光彩,形容画页光彩美丽。

()

形容非常有趣。

()

4、阅读课文,填空:

  

“长生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莎士比亚说:

“________________的营养品。

” 

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看:

“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