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367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docx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册

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4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有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任务,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结合具体情景.能丛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编乘法口诀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概念及认识方法是本单元的认识基础.万以内的数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亿以内数和四则运算的必要前提.是亿以内数的认知基础.按我国的计数方法是每4位一级.万以内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学生掌握了这一级的读写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万以上的数.

本单元编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拼组图形四个导学内容.

二、认识图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有了初步认识.并能进行简单辨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的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是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平行四边形.

这部分教材引导学生从实物情境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它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

3、拼组图形.

拼组图形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的初步认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是通过拼组图形的活动.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通过看、拼、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合作意识.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的导学内容分以下八个部分: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材创设了算气球个数、算两位同学家相距的米数、算文学读物的册数等情境.选取的数字都是整十、整百数.目的是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2、加减法的估算.

教材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运货物.算价钱等情境.引导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三位数的加法.

教材通过呈现直观的实物力.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加法算理.掌握算法.又通过“议一议”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三位数的减法.

教材通过算购物余款数.算学生人数等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精算.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呈现了与例题有关的百元人民币和十元人民币直观图.

5、探索规律.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增加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买文具、记帐、租船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7、实践活动学习“当家”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8、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千米毫米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认识千米、毫米和实践活动“人身上的小秘密”2个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分米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关于测量内容中的最后2个长度单位的认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由于千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大的一个单位.学生要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难度较大.而毫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一个单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用得也比较少.根据《标准》的基础要求.学生只需“知道毫米”.所以.本单元的导学重点在于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1千米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五、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的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主要导学内容:

1、除法竖式的认识.

2、有余数的除法.

3、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有余数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在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是大量的.因此.在除法试商时.要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把这一部分内容学好.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除法.就为以后学习除法试商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例1、例2(利用表内除法教学竖式)

(1)利用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2)利用学过的表内除法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分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含义.教学时要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例3、例4(有余数除法)

(1)利用情境引出数学总是

(2)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感受余数的出现.并了解余数的含义;(3)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并注意两者所用的不同单位名称.

六、时分秒

本单元的导学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认识钟表.

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学生对钟表有了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初步认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钟表面具体时刻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要能够认识钟表所表示的准确的“几时几分”.并能写出钟表所表示的具体时刻;同时.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分、秒的长短.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2、解决问题.

在这一小节中.学生要能够运用第一小节所学习的关于钟表认识的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涉及时、分、秒的简单换算.以及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对钟表的初步认识.会认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编排的对钟表的具体认识.

七、统计

本单元教材共编排了统计和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2个部分的教学内容.

统计初步知识.在前三册教材中有初步渗透.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对统计的过程有进一步的体验.并且对统计方法也有所了解.并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实践活动“每天锻炼1时”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合作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并渗透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在进行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时.把数一数.拨一拨等这些活动看成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2)创设恰当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有关知识.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4)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探索新知.

(5)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教学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迁移的学法指导.

(7)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措施1、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四)教改设想和教改专题

由“点”及面.把握有效课堂:

(1)学生的现实点——直面把握.真实有效.

(2)教材的重难点——全面落实.扎实有效.

(3)教学的导入点——正面引导.朴实有效.

(4)课堂的生成点——多面捕捉.充实有效.让小学数学课堂回归其“有效性”.彰显出“真实、扎实、朴实、充实”的本色.

数学学习应体现的几个本质特征:

(1)数学模型建构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2)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题.

(3)发展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的灵魂.

(4)再创造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只有符合上述本质特征.数学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三维并进.提升空间图形概念建构实效:

1.优化抽象过程.深刻把握本质特征:

(1)再现生活情境.激活主体经验.

(2)引导操作体验.形成概念表象.

(3)加强变式辨析.抽象概念本质.

2.善用动态表象.深入促进数学理解:

(1)利用动态表象引发空间想象.完善概念图式.

(2)利用动态表象推进空间操作.内化概念本质.

3.注重多元综合.深度提升数学思考:

(1)合理综合渗透.发挥集聚效应.(

2)激发认知冲突.促进概念迁移.

利用知识关联建构数学知识:

从认知心理学看.理解某个东西是指把它纳入一个恰当的图式.图式本身是一个充满联系的概念组合的认知结构.图式越丰富.就越能吸纳相关信息.而图式的丰富性取决于概念间的关联程度.所以.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关联性.把孤立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如此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再生性.才能随时通畅地被提取和运用:

利用显性关联.激活认知;挖掘隐性关联.丰富认知;寻找变化关联.拓展认知.

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解决问题”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要遵循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抓住训练重点.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明确重要前提(充分感知.展开思维);把握基本过程(分析综合.发展思维);立足关键环节(比较辨析.深化思维);关注创新品质(开放探索.发散思维).

四、提高导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7、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8、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9、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10、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导学课时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7

第二单元:

千米的认识5

第三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16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5

第五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6

第六单元:

时分秒5

第七单元:

收集于整理5

第八单元:

总复习8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备课教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导学内容分以下五个部分:

1、数数.

通过数小正方体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使学生对一千有初步的直观感受.并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发展学生的数感.

2、写数读数.

通过“试一试”、“写一写”、“读一读”等操作、表达、思考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3、大小比较.

通过“比一比”、“议一议”、“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4、较大数的估计.

通过“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100以内数的概念及认识方法是本单元的认识基础.万以内的数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亿以内数和四则运算的必要前提.是亿以内数的认知基础.按我国的计数方法是每4位一级.万以内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为个级.学生掌握了这一级的读写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万以上的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操作.在边操作边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探索新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迁移等方法探察新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教材出现的有关数据中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初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学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2、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在进行直观教学和操作活动时.把数一数.拨一拨等这些活动看成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2)创设恰当的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有关知识.

(3)重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的教学.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4)教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探索新知.

教学措施: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老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在较大数的估计中.通过“猜支数”“一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计:

1、数数

第1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过程与方法: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数感.

导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导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

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计数器.学具:

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

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

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

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

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

板书:

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0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

“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挂图(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挂图演示.学生跟着数:

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

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

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

“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

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

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

谁来数数看?

然后出示挂图(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

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

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

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归纳:

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3)挑战题:

看图思考.

10箱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

四、课堂小结

教师:

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导学后记:

 

第2课时

导学内容:

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教科书第4页例4、第5页例5.课堂活动.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用挂图出示两堆小棒:

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

1、数一百零几:

(1)99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

100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

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个“零”.

(2)101之后再数1根是多少?

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1个“零”.

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

(1)学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10合起来.突出101与110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120根是1个100.2个10.(让学生动手捆1个大捆.2个小捆)

(4)引导学生发现120就是由1个100和2个10组成的.

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

(1)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组成.

(2)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

①观察个位.9个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