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8108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docx

《计算机联锁》练习册答案

习题一

一.填空

1.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机械化联锁)阶段、(机电联锁)阶段、(继电联锁)阶段和(计算机联锁)阶段。

2.填补我国计算机联锁技术空白的是由(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研制生产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3.我国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生产单位为(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卡斯柯信号总公司)和(北方交通大学)。

4.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基本的联锁功能)、(显示功能)、(记录存储和故障检测与诊断功能)和(结合功能)。

5.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联锁层与控制层之间的联系方式分为(总线)方式和(专线)方式两种。

6.(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联锁系统在(瑞典)问世。

7.计算机联锁系统就是用(计算机)取代传统继电器进行选路和联锁运算,并通过(动态输出)输出控制命令动作信号设备的系统。

8.首次应用于国铁的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是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的。

9.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趋向为:

从局部使用微机逐步向(全微电子化)方向发展;由集中式控制过渡到(分布式)控制,进而实现(多层次)控制;室内外设备由(专线)方式过渡为(总线)方式。

二.判断

1.填补我国计算机联锁技术空白的是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

2.首次应用于国铁的计算机联锁设备是由通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研制生产的。

(×)

3.拥有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制造特许证的厂家才能生产计算机联锁系统。

(×)

4.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检测合格证为终身制的。

(×)

5.计算机联锁系统实现联锁控制关系依靠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

(√)

6.对于我国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规范管理工作首要的应该是对开发研制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

三.名词解释

1.车站信号联锁系统:

控制车站内的道岔、进路和信号机并且实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系统称为车站信号联锁系统。

2.计算机联锁系统:

用计算机取代传统继电器进行选路和联锁运算,并通过动态输出输出控制命令动作信号设备的系统称为计算机联锁系统。

四.简答

1.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答:

车站信号联锁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机械化联锁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使用的联锁设备是利用各种机械锁闭器件构成的机械化的联锁装置。

第二阶段:

机电联锁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使用机电联锁装置。

即一部分联锁用机械锁闭器件;一部分联锁用电气锁闭器件。

第三阶段:

继电联锁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由继电器及其接点构成的逻辑电路构成的联锁装置。

第四阶段:

计算机联锁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采用计算机实现联锁控制。

2.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答:

(1)研究开发单位过多;

(2)非标设备安全存在隐患;(3)设备质量没有保证;(4)计算机联锁技术的认识尚未完善;(5)现场技术培训工作薄弱。

3.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规范管理工作中针对研制生产责任单位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1)实行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制造特许证制度;

(2)实行车站计算机联锁制式的软件检测合格证制度;(3)实行车站计算机联锁产品合格证制度;(4)实行车站计算机联锁软件研制生产单位终身负责和包修制度。

4.简述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趋向。

答:

⑴从局部使用微机逐步向全微电子化方向发展;⑵由集中式控制过渡到分布式控制,进而实现多层次控制;⑶室内外设备由专线联系过渡为总线方式。

5.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

⑴基本的联锁功能;⑵显示功能;⑶记录存储和故障检测与诊断功能;⑷结合功能。

6.分析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继电联锁系统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

⑴从技术角度分析:

①进一步完善了联锁控制功能;②可靠性和安全性高;③灵活性大;④便于系统维护;⑤便于与其他计算机化系统接口。

⑵从经济角度分析:

①降低设备投资成本;②重量轻、体积小,可以节省基建费用。

7.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显示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

⑴站场基本图形显示;⑵现场信号设备状态显示;⑶值班员按压按钮动作的确认显示;⑷联锁系统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显示等。

8.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记录存储和故障检测与诊断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

⑴自动记录和存储值班员按钮操作情况、现场变化信息情况;⑵提供图像再现功能;⑶实现进路储存和自动办理功能;⑷具有集中监测和报警功能等。

习题二

一.填空

1.联锁系统从操作到监控对象进路的控制可以分为(人机对话层)、(联锁层)和(控制层)。

2.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按照系统的层次结构划分,包括(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布式控制)结构。

3.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按照系统的冗余结构划分,包括(可靠性冗余)结构和(安全性冗余)结构。

4.联锁机和现场信号设备之间实现信息传递和变换的通道,一般分为(状态信息输入口)和(控制命令输出口)。

5.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冗余结构的实质是用(增加相同性能的模块)来换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通道与接口,按功能分主要有(人机)接口、(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

7.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通道与接口,按所传输的信息是否涉及行车安全来分,主要有(通用)接口和(故障——安全)接口。

8.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冗余结构中的多重模块之间的关系为逻辑(或)关系,安全性冗余结构中的多重模块之间的关系为逻辑(与)关系。

9.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控制台可以分成(分离式)控制台和(单元式)控制台。

10.分散式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监视控制机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的是逻辑(或)的二重结构。

11.分散式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联锁机采用了逻辑(或)和逻辑(与)的二重结构。

12.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外部设备包括(人机对话设备)和(现场监控对象)。

二.判断

1.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各层功能都由一台计算机来完成,这样的系统结构称为集中式控制结构。

(√)

2.为了减少在出现故障时系统停止工作的概率,采用逻辑上为“与”关系的二重结构。

(×)

3.在出现故障时,为了减少产生危险侧输出的概率,亦即为了提高安全度而采用逻辑上为“与”关系的二重结构。

(√)

4.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冗余结构从完成系统的功能角度来看是多余的。

(√)

5.分散式控制结构中的监视控制机只需要提高其可靠性而不需要提高其安全性。

(√)

6.联锁程序固化在随机存储器中。

(×)

7.分散式控制结构中的联锁机只需要提高其可靠性而不需要提高其安全性。

(×)

三.名词解释

1.层次结构:

按进路的控制层次来描述系统的结构称为系统的层次结构。

2.集中式控制结构:

按照层次结构划分的系统的各层功能均由同一台计算机完成的系统结构称为集中式控制结构。

3.分散式控制结构:

按照层次结构划分的系统的各层功能均由各自的计算机完成的系统结构称为集中式控制结构。

4.可靠性冗余结构:

为了减少在出现故障时系统停止工作的概率,采用互为备用的二重结构,亦即为了提高可靠度而采用逻辑上为“或”关系的二重结构,称为可靠性的冗余结构。

5.安全性冗余结构:

在出现故障时,为了减少产生危险侧输出的概率,采用互为校核的二重结构,亦即为了提高安全度而采用逻辑上为“与”关系的二重结构,称为安全性的冗余结构。

四.简答

1.简述集中式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联锁处理机的主要功能。

答:

①接收并处理值班员的按钮或按键操作信息;②通过输入口接收现场信号设备的状态表示信息;③进行联锁逻辑运算,形成用以控制道岔或信号机的控制命令;④通过输出口驱动动态继电器,进而控制道岔控制电路和信号机点灯电路;⑤向控制台表示盘或屏幕显示器输出各种表示信息。

⑥完成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2.请画出联锁机的双机冗余结构图。

答:

3.画出集中式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框图,并简要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

①控制台:

计算机联锁系统进行人机对话的设备。

②联锁处理机:

完成所有数据处理以及与控制台和现场信号设备信息交换的设备。

③输入输出接口:

联锁机和现场信号设备之间实现信息传递和变换的通道。

④电源设备:

提供计算机联锁系统所需的电源。

⑤现场信号设备:

联锁系统的监控对象。

4.分散式联锁控制系统一般由哪些微机模块组成?

各种微机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答:

分散式联锁控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①监视控制机:

完成人机对话功能。

②联锁机:

实现信号设备的联锁逻辑处理功能。

③目标控制器:

转送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

5.计算机联锁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

㈠主机:

①接收操作指令和表示信息;②对信息进行联锁运算和处理;③输出控制命令,驱动室外信号设备动作。

㈡外部设备:

完成人机对话的操作以及受联锁系统控制的监控对象。

㈢通道与接口:

主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纽带。

㈣继电结合电路:

计算机联锁与室外监控对象的结合界面。

习题三

一.填空

1.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避错技术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技术和(环境防护)技术。

2.计算机联锁系统容错技术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承认(故障不可避免)的事实,进而考虑(减小故障影响)的措施。

3.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一般采用(故障限制)、(故障检测)、(故障诊断)、(故障屏蔽)、(重试)、(重组)、(恢复)、(重启)、(修复)和(重构)这十种故障处理方式来克服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4.容错技术按照对故障处理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故障检测技术)、(故障屏蔽技术)、(动态冗余技术)和(软件可靠性技术)。

5.容错技术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外加资源)的方法来换取系统的可靠性的,主要包括(硬件冗余)、(软件冗余)、(时间冗余)和(信息冗余)。

6.双机储备系统按备用机的不同工作方式可以分成(冷备)和(热备)。

7.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失效发生在物理层,应该采用(避错技术)予以控制。

8.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故障发生在逻辑层,应该采用(故障屏蔽技术)予以控制。

9.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差错发生在数据层,应该采用(系统重组技术)予以控制。

10.双机储备系统故障检测的方法主要有:

(比较法)、(自诊断法)、(比较-自诊断法)、(外部仲裁法)和(监督定时器法)等。

二.判断

1.故障屏蔽技术属于动态冗余技术。

(×)

2.避错技术可以使故障率减小到0。

(×)

3.对于硬件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造成系统失效,我们应采用避错技术来进行控制。

(√)

4.由于系统硬件发生的物理缺陷或设计制造不完善,或者系统的软件中隐含错误而引起逻辑量的变化,造成系统发生故障,我们应采用系统重组技术来进行控制。

(×)

5.故障切换技术属于静态冗余技术。

(×)

三.名词解释

1.避错技术:

通过对系统进行完善设计,力求使系统避免发生故障的一种技术手段。

2.容错技术:

在承认故障不可避免的前提下,进而考虑解除故障影响的措施。

四.简答

1.简述下图自诊断法的工作原理。

答:

主机A和备机B各有自己的诊断程序,并分别设一个判别器以判断自诊断结果。

如果主机A自检无故障,则它的判别器输出“1”,使控制门1打开,控制门2关闭,于是主机A的输出成为系统的输出,同时关闭备机B向外部的输出。

当主机A发生故障时,其判别器的输出为“0”,使控制门1关闭,控制门2打开,使备机B的输出成为系统的输出,同时断开主机A的输出并报警。

2.简述下图比较-自诊断法的工作原理。

答:

当主备两个微机运行正常,则比较器输出“1”,将控制门1打开,使主机的输出成为系统的输出。

当某一微机发生故障时,由于比较器的输入不一致,使其输出为“0”,并立即以中断方式强制两个微机运行自诊断程序。

有故障的微机通过自诊断判别器关闭输出控制门,切断向外部的输出。

无故障的微机则利用自诊断结果打开输出控制门,使自己的输出成为系统的输出。

3.简述下图外部仲裁法的工作原理。

答:

系统中的两台计算机A和B各自执行相同的功能,并将运算的结果分别送到寄存器R1和R2中,然后通过比较器对两个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比较一致,这说明A和B工作正常,可继续往下执行。

若不一致,则由判决器发出中断信号,强制两台计算机各自执行自诊断程序。

如果计算机工作正常,其诊断结果为一常数C,否则不等于C。

各计算机的诊断结果分别存入寄存器R1和R2。

然后先将R1中的数据与常数C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表明A机工作正常,就让A机单独工作。

若不相同,再将R2中的数据与常数C相比较。

若相同,则让B机单独工作。

否则停机,系统工作失败。

4.简述监督定时器法的工作原理。

答:

在计算机开始执行程序的时候,首先将定时器设在某个初始值,此后定时器不断自动减1,在△T时间后减量为0。

在主机无故障时,总是在每隔小于△T时间周期性地访问定时器,将其重新置成初值。

这样一来,在正常情况下,定时器不会减至0值,它的输出值恒定为1,使主机输出有效。

当主机故障时,将不能每隔小于△T时间周期性地为定时器置初值,于是定时器一旦减为0,它的输出变为0,系统自动切断主机向外部的输出,同时使备机的输出成为系统的输出。

习题四

一.填空

1.开关量输入通道一般由(信号形成电路)、(数字输入寄存器)及(其他通用接口)等部分组成。

2.信号形成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变换)、(隔离)、(去抖)。

3.开关量输出通道一般由(输出驱动电路)、(数字输入寄存器)及(其他通用接口)等部分组成。

4.为了实现故障-安全的输出接口的任务,一般是采用(代码→动/静态)变换电路和(动/静态→电平)变换电路来实现。

5.三机系统的原理是:

首先以承认(多数模块的输出)是正确的为基本出发点,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纠错原理,用(三取二的表决结果)作为系统的正确输出。

这样,可以屏蔽(任一个)模块的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6.动态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应选择(偏极)继电器。

7.三机表决系统的同步包括(硬件同步)和(软件同步)两个方面。

二.判断

1.动态驱动电路中的继电器应选择无极继电器。

(×)

2.三机表决系统能够检测出系统的共模故障。

(×)

3.三机表决系统属于静态冗余结构。

(√)

4.在三机表决系统中三台计算机所能实现的功能有差异。

(×)

5.在三机表决系统中实现同步是三机系统的核心。

(√)

三.名词解释

1.共模故障:

两个机器由于设计过程中的错误,造成系统发生同样的故障,称之为共模故障。

四.简答

1.简述三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答:

首先以承认“多数模块的输出是正确的”为基本出发点,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纠错原理,用三取二的表决结果作为系统的正确输出。

2.简述下图的工作原理。

答:

在电路正常情况下,当微机没有控制命令输出时,A端为低电平,光电耦合器G1截至,电源KZ经由R2、D1和D2向电容器C1充电。

当充电电压接近电源电压时,充电过程结束,此刻电路处于稳态。

由于R3、C2没有电流流过,电容器C2两端没有电压,此时偏极继电器J处于释放状态。

当有控制命令输出时,作用到A端的则是脉冲序列。

当A端处于高电平时,G1导通,电容器C1通过G1的集-发极、R3和D3向电容器C2充电。

当A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G1又重新截至,电容器C1恢复充电。

这样,在规定的脉冲序列作用下,随着A端电平的高低变化,G1就不断地导通和截止,C1和C2也就不断地进行充电和放电。

当C2两端电压达到继电器J的吸起值时,继电器励磁并保持吸起,直到A端无控制命令输入,G1截止,C2得不到能量补充,待其端电压降到继电器的落下值时,才失磁落下。

3.简述故障——安全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答:

当它工作时,预先向移位寄存器置入“10”,在总线没有数据输出期间,由CPU产生四个脉冲信号CP1~CP4,由它们控制定时比较a、b两端输入的信号。

当a和b的输入一致时,即a和b均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则四个CP时间内,在X7端出现右移脉冲,在X8端出现左移脉冲。

这样,在每四个CP时间内会交替出现右移和左移脉冲。

这些脉冲使双向移位寄存器中事先置入的“10”往复移动,寄存器输出“1”和“0”的周期脉冲序列。

当a、b两端的输入不一致时,即a为高电平,b为低电平或者a为低电平,b为高电平,那么在四个CP时间内将出现两个右移脉冲或两个左移脉冲,这样就使寄存器中预先置入的“10”被移出,寄存器则一直处于“0”状态,输出也就保持为“0”。

其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4.简述下图的工作原理。

答:

在电路正常情况下,当微机没有控制命令输出时,A端为低电平,光电耦合器G1截至,T2导通电源KZ经由R2、T2和D2向电容器C2充电。

当充电电压接近电源电压时,充电过程结束,此刻电路处于稳态。

由于R3、C1没有电流流过,电容器C1两端没有电压,此时偏极继电器J处于释放状态。

当有控制命令输出时,作用到A端的则是脉冲序列。

当A端处于高电平时,G1导通,T1导通,电容器C2通过T1的集-发极、R3和D1向电容器C1充电。

当A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G1又重新截至,电容器C2恢复充电。

这样,在规定的脉冲序列作用下,随着A端电平的高低变化,G1就不断地导通和截止,C2和C1也就不断地进行充电和放电。

当C1两端电压达到继电器J的吸起值时,继电器励磁并保持吸起,直到A端无控制命令输入,G1截止,C1得不到能量补充,待其端电压降到继电器的落下值时,才失磁落下。

习题五

一.填空

1.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功能包括(人机界面信息处理)功能、(进路控制)功能、(执行控制)功能、(自动检测与诊断)功能和(其他)功能。

2.联锁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类。

3.动态数据包括(操作输入)数据、(状态输入)数据、(表示输出)数据、(控制输出)数据和(中间变量)。

4.凡是参与联锁运算的数据我们都把它们称为(联锁数据)。

5.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的人机界面信息处理功能包括(操作信息)处理、(表示信息)处理和(维护与管理信息)处理。

6.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的执行控制功能包括(输出)控制和(输入)控制。

7.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包括(人机对话)程序、(通信)程序、(联锁程序)、(监测)程序、(输入处理)程序、(输出处理)程序、(输出比较执行)程序、(自测试)程序和(安全检测)程序。

二.判断

1.进路中道岔的数量应作为静态数据处理。

(√)

2.静态数据模块存放在随机存储器中。

(×)

3.在静态数据模块中,它的指针场应存放它自身的首地址。

(×)

4.表示输出数据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属于动态数据。

(√)

5.进路搜索原则中规定如果没有设置导向标志则应该沿着道岔的弯股进行搜索。

(×)

6.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数据编码可以采用全0码,也可以采用0、1间隔码进行数据的编码。

(×)

三.名词解释

1.联锁数据:

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凡参与联锁运算的有关数据统称为联锁数据。

四.简答

1.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的功能。

答: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功能包括人机界面信息处理功能、进路控制功能、执行控制功能、自动检测与诊断功能和其他功能。

2.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结构的组成。

答:

计算机联锁系统软件结构的组成包括监测程序、人机对话程序、通信程序、联锁程序、输入处理程序、输出处理程序、输出比较执行程序、自测试程序和安全检测程序。

3.简述进路搜索方法。

答:

⑴根据进路操作命令,确定相邻的指定节点对,按“节点对”分段依次搜索。

⑵设置导向标志,确定优先搜索策略。

若没有导向标志则沿直股搜索。

⑶在节点对之间的搜索过程中,只允许沿着同类渡线进行搜索。

4.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静态数据包括哪些方面?

答:

⑴进路性质;⑵进路方向;⑶进路始端和终端;⑷防护进路信号机名称;⑸进路中的轨道电路区段名称、数量;⑹进路中道岔名称、应处的区段位置、数量;⑺进路所涉及的侵限绝缘,轨道区段名称及需检查的有关条件;⑻进路的接近区段名称;⑼进路离去区段名称;⑽进路末端是否存在需要接和或照查的设施,如闭塞设备、机务段联系、驼峰设备等。

5.简述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动态数据包括哪些方面?

答:

⑴操作输入数据;⑵状态输入数据;⑶表示输出数据;⑷控制输出数据;⑸中间变量。

6.以下图为例简述如何从模块k(a)搜索到模块k(t),其中在k

(1)、k(5)、k(9)中设置都导向标志,并说明这样搜索的理由。

答:

由k(a)先搜索到模块k

(1),由于k

(1)中设置有导向标志,则沿弯股搜索,搜索到k(3)、k(b1)、k(7)、k(d3)、k(9),虽然k(9)中有导向标志,但因为渡线的类型不同,所以继续沿直股搜索,搜索到k(15),因为没有导向标志,沿直股搜索到k(k),没有找到目标节点k(t),返回k(15),沿弯股搜索,搜索到k(j)或k(i),仍然没有找到目标节点。

此时返回到k

(1),沿直股搜索,搜索到k(b2),k(5),由于k(5)中有导向标志,沿弯股搜索,仍然没有找到目标节点,返回k(5)沿直股搜索,搜索到k(11)、k(13),最终搜索到目标节点k(t),此搜索过程结束。

习题六

一.填空

1.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监视控制系统由(监控机)和(控制台)组成。

2.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控系统由(联锁机)和(执表机)组成。

3.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机的机柜可分为(电源指示)层、(计算机)层、(采集指示)层和(驱动指示)层。

4.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机的机柜有(总线)电源、(采集)电源和(驱动)电源。

5.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监控机中的PC—01网络板,用以与(联锁机)通信。

6.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监控机中的以太网卡,用以(主备上位机)之间以及与(维修机)的通信。

7.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辅助系统主要由(电务维修机)、监测系统以及其他信息处理系统组成。

8.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监视控制机采用的为(双机冷备)的冗余结构。

9.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联锁机采用的为(双机热备)的冗余结构。

10.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联锁机与监控机之间通过(联锁总线)交换信息。

二.判断

1.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电务维修机属于监视控制系统。

(×)

2.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属于双机热备系统。

(√)

3.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如果发现屏幕上时钟不变,则可以初步断定为监视控制机故障。

(√)

4.对于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若监视控制机与联锁机的通信多次启动后,仍不恢复,可怀疑机内的以太网卡有故障。

(×)

5.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执表机能够实现信号设备的联锁逻辑处理功能。

(×)

三.简答

1.简述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组成。

答:

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分布式多微机系统,主要包括:

⑴监视控制系统;⑵主控系统;⑶接口系统;⑷辅助系统;⑸电源系统。

2.简述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监视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

⑴对值班员的所有操作进行提示、处理并记录,接受信号值班员的有效操作命令,向主控系统发出相应的执行命令。

⑵接收主控系统提供的站场表示信息,向值班员提供站场图象的实时显示。

⑶向值班员提供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报警信息和简要的故障信息。

⑷记录系统的全部操作和运行信息。

⑸向辅助系统提供记录信息,与其他必要的信息系统接口。

3.简述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联锁机的主要功能。

答:

⑴实现与上位机和执表机的通讯调度。

⑵实现信号设备的联锁逻辑处理功能。

⑶采集现场信号设备状态。

⑷输出动态控制命令,控制动作现场设备。

⑸实现主备机间的同步。

4.简述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中执表机的主要功能。

答:

⑴接收联锁机发出的执行命令和向联锁机发送采集信息。

⑵采集现场信号设备状态。

⑶输出动态控制命令,控制动作现场设备。

5.简述TYJL-II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监视控制机的组成。

答:

⑴主机板;⑵串行通信接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