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散文八.docx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散文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散文八.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散文八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散文八
语文2018.1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见楚王,曰:
“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
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王曰: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墨子曰:
“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王曰:
“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墨子曰:
“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节选自《淮南子·修务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闻而悼之悼:
哀悼
B.足重茧而不休息重:
重叠
C.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却:
打退
D.于是乃偃兵偃:
停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本题中,A项,“悼”的常见义项有“悲伤,悲痛”“恐惧”“哀悼,悼念”等。
结合上下文可知,墨子听说“楚欲攻宋”而“悼之”,这里的“悼”与“哀悼”没有关系,而是说墨子内心有着一种“恐惧,担心”。
B项,“重”是个多音字,此句中读“chónɡ”,有“再”“层”等义项,在句中重是“层”的意思,即“重叠”义,正确。
C项,“却”,有“退却”和表示转折等义项,此句中为“打退”,是根据“退却”的意义而来,正确。
D项,可采用成语联想法解题。
“偃”的常见义项有“仰卧”“向后倒”“倒伏,倒下”“停止,停息”等。
结合成语“偃武修文”中“偃”的意思“停止”,可以判断选项中“偃”解释为“停止”是正确的。
故选A项。
【点睛】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
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
他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长了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住脚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
拜见楚王,说:
“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吗?
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这样)仍要进攻吗?
”楚王说:
“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墨子说:
“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
”楚王又说:
“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为什么不能取胜?
”墨子回答说:
“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
”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
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
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国的进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
语曰: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
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
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
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
以兹避祸,幸获两全。
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瑕:
缺点
B.恶名被于千载被:
遭受
C.韦昭仗正于吴朝仗:
依仗
D.窃撰辽东之本窃:
私下里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组是
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不违忤以受害也
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①③④D.②⑤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以此来说明行君子之德的不易。
C.作者认为董狐是幸运的。
他因受到孔子的赞扬,赵盾虽然不同意他对自己弑君的记载,但也没有刁难他,伤害他。
D.作者用张俨著《嘿记》,秘藏不宣;东晋孙盛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晋阳秋》,以此来逃避灾祸,说明直书之难。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3)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答案】
2.B
3.D
4.C
5.
(1)正直的行为,是人们所珍视的,是君子的德行。
(2)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
(3)(人们从中)足够用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
【解析】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调动自己的积累,运用语境推断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法、对称法来推断。
B项“恶名被于千载”,在原文中的意思是“他们的臭名就要流传千年”,所以“被”的意思是“遮覆”“流传”的意思。
故选B项。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
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①是说人们痛恨邪曲小人,与“直书之难”无关。
③是说如果“直书”,许多贼臣逆子、淫君乱主的罪行就会被公开,被万代责骂。
排除这两句即可。
故选D项。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
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C项,理解分析错误。
董狐是幸运的,但不是因为孔子的赞扬,赵盾才不刁难他、伤害他的。
故选C项。
5.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
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一句中得分点:
“之”,主谓间,取独;“贵”,珍视、尊重;“德”,美德。
第二句得分点:
“为”,做;“于”,介词,在;“从”,顺时去做;“凶”,凶险。
第三句得分点:
“以”,用来;“验”,验知、得知;“隘”,艰辛;“知”,了解;“难遇”,难能可贵。
【点睛】
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
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人遵循五常(五常即五种行为规则,又称五典: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士人有各种行为,有的邪,有的正,有的曲,有的直。
那些邪的、曲的人,被人所轻贱,因为那是小人的做法;那些正直的人,被人所尊重,因为那是君子的做法。
然而世人大多都趋于邪曲而放弃正直,不践行君子的做法,而遵行小人的行为,为什么?
俗话说:
“正直的像弓弦一样,往往死在路边;邪曲的像铁钩一样,反而会加官晋爵。
”所以人们宁可顺从(权势)来保障自己,也不违逆(权势)以防受害。
更何况史书的任务,就是劝诫世人,树立风气。
遇到贼臣逆子,淫乱的君主,如果直白地记下他们的事迹,不掩饰他们的过失,一旦把他们的恶行记载下来,他们的臭名就要流传千年。
这样说来,岂不可怕!
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
比如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写史不用隐笔,赵盾为了法度而蒙受屈辱,董狐自己没有犯错,依然果断行事,然后成就了他良直的名声,名传今古。
比如齐史记载崔杼弑君,司马迁写出汉武帝的过错,韦昭在东吴秉直记事,崔浩写史犯了魏国的忌讳,他们有的被处以刑罚,被当时任所嘲笑;有的写成的书被填埋,后人无法看到。
世道就是这样,却要责怪史臣不能保持强直的性格,和不折腰的气节,实在很难啊。
因此张俨发愤,私下保存《嘿记》;孙盛心中不平,窃自撰写了《晋阳秋》寄到辽东以存其真。
以此来避祸,幸好得以保全了自己。
我们足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
“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所以者何?
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言虽工,于我何与?
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
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
何也?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不复有初矣初:
人的最初的淳朴的状态
B.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遽:
就
C.则文辞不能达达:
畅达
D.非笃实生辉光也笃实:
诚实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况仆之不得已乎
B.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以童心既障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而君幸于赵王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保持童心重要性的一组是
①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②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③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④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⑤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⑥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①④⑥D.①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童心,然后作者分别用一个判断句和两个假设句来阐明童心的含义。
B.作者用“方其始也”“其长也”和“其久也”三组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把理学对童心的侵害揭露出来。
C.作者认为“护此童心”就是要解放个性,保留个性;“障其童心”则是摧残个性,扼杀个性。
D.作者连用十七个“假”字,突出了对复古、模拟的假文学的鄙视和厌恶,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答案】
6.B
7.B
8.D
9.A
【解析】
6.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选项B,遽:
突然。
故答案选B。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虚词的辨析的能力,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项,前者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后者为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C项,均为连词,因为。
D项,均为被动句的标志。
故答案选B。
8.本题考查的文言文信息筛选的能力。
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
还有是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分析,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
本题中②说的是童心因这样做而消失了。
④是说道理是通过多读书得到的。
⑥陈述的是“文人童心不失”的事实。
所以有以上三句的都可以排除,故答案选D。
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
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作者用的是两个判断句,“真心也”和“绝假纯真”二句,不是一个。
故答案选A。
【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吏道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
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
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
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
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
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
曰:
“得才且贤者用之。
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
(节选自《伯牙琴》)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日夜窃人货殖货殖:
财物
B.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固:
固然,虽然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蕃息:
繁衍
D.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才:
人才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
①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②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③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④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⑤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⑥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鱼肉百姓,比强盗还要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作乱,是因为“吏”“夺其食”“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答案】
10.D
11.C
12.A
13.
(1)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
(2)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
(3)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解析】
10.试题分析:
题干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D项,词性推断错误。
“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后一个“才”译为“有才能的”,作形容词。
故本题选D项。
11.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用排除法做题。
①是发生在古代的事,排除A、D项。
⑥是作者对盗贼之祸的看法。
排除B项。
故选C项。
12.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因果关系颠倒,而且不肯出山做官的“才且贤者”并非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
故本题选A项。
13.试题分析:
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第一句关键点:
“人主”:
“君主”;“者”:
“……的人”;“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判断句,译为“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而已”:
“罢了”。
第二句关键点:
“人”:
“百姓”;“其”:
“自己的”;“竭”:
“耗尽”。
第三句关键点:
“斯”:
“这些”;“为业”:
“从事的职业”;“皆”:
“都是”;“所以食力”:
“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点睛】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
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
朝廷内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县令,其次是佐、史、胥徒。
像这样的人,(虽然)地位尊卑不同,(但)都属于官吏。
古时候君主与百姓之间相安无事,固然不能够没有官吏,但是人员不多。
陶唐氏、虞氏(曾经)设置官职,这(是)可以考查的,(是)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
选拔有才学而且品行高尚的贤士(做官),然而贤士又不愿意。
因此,上古时的贤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国君的使者来求访他们,诚恳相待唯恐他们不肯出来做官。
所以为官的人常因无可奈何(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
后世(之所以)让危害百姓的人治理百姓,(是)因为害怕(百姓)作乱,防范不得不严密,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
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来越无法治理了。
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户,小到即使没有采邑的奉养,却也能相互依附勾结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致使不正派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混入官吏的行列。
带领虎狼来放牧猪羊,却希望猪羊滋生繁衍,怎么能够实现呢?
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担忧安乐而渴望危难呢?
像这样应该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为什么呢?
(如果官吏)强夺(百姓)的食物,(那么百姓)不得不愤怒;(如果官吏)使(百姓的)气力耗尽,(那么百姓)不能不仇恨(官吏)。
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
然而宣称要治理百姓的人,(却)耗尽了百姓的气力因而使他们处于危难之中,夺取了百姓的食物因而使他们作乱。
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
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如今为人民做事的官吏不能够自食其力,日夜窃取百姓的财物,搜刮捞取,不也是与盗贼的心思一样吗?
盗贼戕害百姓,随时发生,随时(因为百姓的反抗而)败灭,(因此盗贼的祸患)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是(盗贼)有所回避与顾忌的缘故。
官吏(却)没有回避和顾忌,日夜肆意横行,使天下的百姓敢怨恨却不敢说出来,敢发怒却不敢诛杀他们。
难道是上天不仁义,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狼蛇虺一起成为百姓的祸害吗!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
(有人)说:
“找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并任用他们。
如果(一时)还办不到,废除专司,罢去县令,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不是还要好一些吗?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人性命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