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863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docx

06090人员素质测评最新版本教材

06090人员素质测评2017年10月最新版本教材

2017年10月《人员素质测评》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可塑性:

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外界影响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

但并非一成不变的,个体可通过后天开发和内化而改变和发展素质,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P003

2、内在性:

素质虽然客观存在于所有个体身上,但却是看不见,摸不不着,说不清的,所以具有隐蔽性和抽象性。

素质内在性的载体是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素质的内在性也决定了素

质不能进行直接测评,需要借助其他手段和工具进行间接测评。

P003

3.表出性:

素质具有内在的隐蔽性和抽象性,但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P003

4.差异性:

个体的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绩效中,无论

是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比较,还是不同个体的同一素质比较,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003

5、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

P004

6.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在深入研究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P005

7、“素质洋葱模型”把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和个性。

P005

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

P008

10、性格是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P008

11、价值观是层次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因素。

P009

12、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目标或者信仰的观念,它使人们的行为带有个人的一致的方向性,P009

13、兴趣是最低层次的动力因素。

P009

14、品德,又称“人品”,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指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按照社会规

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特征或倾向,也是个人遵守社会规范,进行社会

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

P009

15,情商用来表示人认知和控制自身情绪、理解他人情绪、承受存折和困境的能力、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的水平,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精神文化和情感力量。

P010

16,针对性:

配置测评的目的是以所配置的职位(工作)要求为依据,寻找合适的申请者。

整个

测评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目的而进行。

P011

17,选拔性测评:

当某一职位有众多的求职者,组织在采取一定的甄选手段淘汰一部分不合格者后,仍然留有众多的求职者,组织在采取一定的甄选手段淘汰一部分不合格者后,仍然留

有许多可供选择的合格人选时,通常需要采用此类测评方式。

P012

18、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

P012

19、全面性原则:

要求鉴定性素质测评的范围,要尽可能遍及纵向时间的跨度与横向空间的场所要尽可能遍及素质形式的全过程以及素质结构中的所有因素,这样才能突出鉴定性测评的概括性特征。

P014

20、测评结果不公开:

其他各种类型的人员素质测评,结果一般都对相关人员公开,而诊断性测评结果,只供内部掌握和参考。

P014

21、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四个重要环节:

须效计划,绩效监考、绩效评价,绩效反馈,P023

多项选择题

1,素质五结构模型模型认为,素质一般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

素质五个方面,相辅相成见,P006

目前人员素质测评大多针对的是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性格因素,动力因素、品德因素和情

商因素这六个方面,P008

3.根据人员素质测评的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配置性测评,选拔性测评,鉴定性测评,诊断性

发性测评。

POI

4.选拔性测评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可比性原则,P012

5、诊断性测评的特点:

测评内容精细而广泛、测评过程寻根究底,测评结果不公开、较强的系统性P014

开发性测评的特点:

侦探性、配合性、促进性P015

三、填空题

1、人的素质十分复杂,它构成一种系统层次结构。

人的素质主要由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部分构成。

P002

2、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素质模型主要有素质冰山模型、素质洋葱模型和素质五结构模型。

P004

3,目前入员素质测评大多针对的是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性格因素、动力因素、品德因素和情商因素这六个方面

素质五结构模型模型认为,素质一般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

素质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P006

5、目前人员素质测评大多针对的是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性格因素、动力因素、品德因素和情商因素这六个方面,P008

6、根据人员素质测评的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配置性测评、选拔性测评、鉴定性测评,诊断性测评和开发性测评。

P010

四、名词解释

1、广义的素质:

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结构,P002

2、素质模型:

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和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P004

3、人员素质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针对被测评者的思想品格、力水平、知识水平

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能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综合性的方法

体系。

P007

4、鉴定性测评又称为考核性测评,是指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方式收集被测评者

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作出量值或价值判断的过程,或直接从表

征信息中引发与判断被测评者具备的某些特征的过程,其目的是鉴定和验证被测评者是否具

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的程度和水平。

P013

5、诊断性测评:

是以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的现状或诊断组织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P014

6、人力资源诊断:

是通过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诸环节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度建设和管理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改革方案,使

人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达到人和事的动态适应,从而促进员工成长、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

种活动。

P023

 

五、简答题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P019

1.是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

2、是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

3、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4、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激励效用

5、市人才市场的指示器

人员素质测评在招聘和甄选中的运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021-P022

了解应聘者的各方面素质状况是否与职位要求和任职资格相一致,以确保第一关的人职

2.建立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增加招聘和甄选工作的科学性,使招聘工作有依有据

3.能够更好地预测员工的素质,减少用人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招聘与甄选成本

六、论述题

一、素质的特征详情见:

p03

1、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

3.可塑性

5、表出性

6、差异性

7、可分解性

8、相对性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

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智力测量表—比奈西蒙量表P028

2,中国的比奈量表(第三次修订本)是由北京大学吴天敏教授于1982年根据“比奈—西蒙”量表并结合我国的情况修订而成的,P028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员素质测评事业的发展过程:

停滞阶段(1949-1978年):

复苏阶

(1979-1988年):

初步应用阶段(1989-1997年):

繁荣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P036-P040

二、填空题

1、比奈西蒙量表采用的是行为表现方法。

P028

2、宋元时期具有的显著特点就是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已经开始系统化,并提出了争较和九验、

举止测评法、言语行事测评法,P035

三、简答题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趋势P041

1、各种测评技术综合运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人员素质测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

3、基本胜任力模型的人员素质测评逐步兴起

4、测评内容上开始关注人与组织的匹配

5、测评手段的创新趋势愈发明显

第三章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一、单项单选:

1.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

P04

2、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P050

3“社会人”假说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

P051

4、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但有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人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

5、“自我实现人”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P053

6、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提出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P053

7、“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埃德加沙因提出的。

P054

8,需要时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P056

9、动机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

P057

10、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P057

11、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P059

12、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创立了人格特质理论,P059

13、胜任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P063

14、胜任力素质的表现分为两个方面:

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

显性素质容易被察觉和考察,包括技术水平、知识水平,隐性素质一般来讲是不容易被考察的,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人生态

度、内在驱动等,P072

15、深度访谈法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工作方面的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工作的内容,形式、要求及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

职业技能等,通过大量的访谈,从中探寻和总结出某项

工作的胜任力,P074

16.专家风暴法是指集中研究中所需各领域的资深,权酸人士就某一项胜任力因素进行讨论,大家可以就自己所在领域提出自己的意见,允许自我辩论,最终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结论,P074

7、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

它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例,包括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负面事件各三项。

P075

18、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法:

首先通过分析岗位的特点,总结出该岗位的胜任力条目,然后让该领域一线的专家对这些条目进行选择,得出该岗位的胜任力指标。

P075

19、特性一因素理论又被称为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P076

20、美国职业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创立的人格类型一职业匹配理论对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P077

21、实际型这种类型的人的人格倾向是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P077

22、艺术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物性工作7811

23、企业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冒险,野心的人格特征。

P078

24,传统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

P078

二、多选选择题

1,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人性假设理论、个体差异理论、特质理论、胜任力素质模型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

P049

2、个体倾向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的需要差异、个性的动机差异、,个体兴趣差异和个体的世界观差异四个方面。

P056

3、个体的兴趣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

兴趣的倾向性差异、兴趣的广泛性差异,兴趣的持久性差异、兴趣的有效性差异P057

4、个体心理差异具体表现在气质、能力和性格三个方面。

P058

5、五因素人格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

责任心、外倾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和经验开放性,Po62

6、一套完整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应该包含:

模型结构,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指标维度、行为

等级等几个部分,P067

7、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方法:

深度访谈法、关键事件法,专家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行

为事件访谈法、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法

三、填空题

1、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人性假没理论、个体差异理论、特质理论,胜任力素质模型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P049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说,“社会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假说、“复杂人”假说等阶段,P049

3、一个体倾向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的需要差异、个性的动机差异、个体兴趣差异和个体的世界观差异四个方面。

P056

4、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根据人体内四种液体的比例优势,把人的资质分为四种类型,3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P058

5、艾森克提出人格的是哪个基本特质或因素:

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P060

6、五因素人格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

责任心、外倾性,亲和性、情绪稳定性和经验开放性。

P062

7、从系统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来看,胜任力由个体特征,行为特征和工作的情境条件三部分构成P065

8、胜任力词典是提炼出的胜任力的集合和胜任力的分级描述记录。

P069

四、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特征:

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里特侦的总和,它决定着

个人的风格、行为方式与活动效率。

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气质、能力和性格三个方面,P057

2、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者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识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P063

3、胜任力素质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

P066

五、简答题

1、“复杂人”假设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P054-P055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整体,形成错综

复杂的动机模式

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不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4.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者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

2、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P070-P071

1.基于胜任力的岗位分析

2、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人员选拔机制

3,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绩效考核指标

4、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机制

5、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员工激励制度

3、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原则:

P071-P072

1、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

2、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相一致

3、与职位性质的要求相一致

4、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吻合

5、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4、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的流程P072-P073

1、定义绩效标准

2、选取分析样本

3、获取样本有关胜任力的数据资料

4、建立胜任力素质模型

5、验证胜任力素质模型

六、论述题

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P049-P050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做“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2、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说的概括:

略见书p50

3、根据“经济人”的假说,在管理上应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2与“自我实现人”假说对应的“Y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P053-P054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者休息一样自然

2、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

3、致力于实现目标是报酬在起作用。

4、普通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而且学会了谋求职责。

5、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

和创造性

6、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第四章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测评标志的形式多样,主要由客观形式、主观评价、半客观半主观三种。

例如考核指标中,诸如打字的数量、时间回来取活的次数、耗氧量等均属于客观指标:

工作难度、重要性、喜欢程度等则属于主观指标:

而能力测验分数、抽样调查的数据、实验中确定的工作平均时间等,属于半客观半主观指标,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既受客观因素影响又受主观因

素影响。

P84

2.测评标度是指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水平的顺序和度量。

P85

3、量词是标度是用一些带有程度差异的形容词、副词、名词等修饰词组刻画与揭示有关测评标志状态、水平变化与分布的情形。

P85

4.数量式标度是以分数来揭示测评标志水平变化的一种刻度形式。

P85

5.针对性原则是指根据人员素质测评的目的、对象、情境的不同,设计结构不同的测评指标体系。

6.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有被选择的测评指标都必须有工具能够进行客观或者相对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而且每个测评指标的评价标准应该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计算或其他的方法进行辨别把握和计量。

P92

7,完备性原则是指处于同一个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各种指标要相互配合,在总体上能够全面地反映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及功能的主要特征,使整个测评对象包含在测评指标体系之中

8、简练性原则是指测评指标的设计应尽量简单,只要能达到既定的测评目的并获得所需要的功能信息即可,P93

9.头脑风暴法是指邀请一些了解测评对象、研究测评方法的专家学者或管理人员,要求他们聚在一起集思广益,毫无顾忌地提出所有可以想到的测评要素,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观点,可以受他人观点的启示而提出新的测评要素。

P96

10、经验总结法,通常是运用往年已经被证实有效的标志来继续今年的测评,或者是运用其他同行企业的标志,或者是运用该领域的权威专家所提出的标志,P98

二、多项选择题

1、测评要素的确定方法:

工作分析法,胜任特征法,头脑风暴法,P94-P96

2、确定测评标志的方法有工作分析法,专家小组讨论法、上级确定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3、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多元分析法、主观经验法、比较加权法P99-P102

三、填空题

1、人员素质测评指标包括测评要素与测评标准两部分,P83

2、测评标准一般由测评标志,测评标度、测评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P84

3、如果从测评标志表述的形式看,则有评语短句式、问题提问式和方向指示式三种。

P84

4、如果按测评指标的操作方式来划分,则有测定式标志和评定式标志两种。

P85

5、在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设计中,可以概括为结构性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和工作绩效要素三个方面。

P87

6、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人岗匹配。

P94

四、名词解释题

1、测评指标P81

测评指标也叫测评要素,是指能反映被测评者特定属性的一系列考察方面或维度,也是表征被测评者特征状态的一种形式

2、测评标志P84

测评标志是为每一个测评要素确立的关键性描述特征,要求具备可辨别、易操作的特征,通

常一个测评要素要由多个测评标志来说明。

五、简答题:

1、测评指标的特点。

P82

1、测评指标是测评内容的具体体现

2、测评指标与测评内容是相互对应的

4、测评指标应当可观察或可度量

5、测评指标应当具有独立性

2、确定测评标志的原则P97

1、测评标志应该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

2.测评标志的确定应该与标度相结合

3、确定标志应该建立在对岗位具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

4、确定测评标志应当考虑测评

六、论述题:

1、人员素质测评指标设计的原则P91-P94

1、正对性原则

2、明确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4、完备性原则

5.简练性原则

6、独立性原则

7、层次性原则,8、合理量化原则

2,运用胜任特征法进行人员素质测评指标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P95-P96

1.明确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

2.明确目标岗位时,应首先选择那些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关键作用的核心岗位作为目标

3、界定目标岗位的绩优岗位

4、选取样本组。

5、收集、整理数据信息

6、定义岗位胜任特征

7、划分胜任特征登记

8、构建胜任特征模型

3、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P102-P106

1、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

2、明确测评内容

3、明确测评要素

4、制定测评标准

5、确定各测评指标的权重

6.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

7、试测并完善测评指标体系

第五章/履历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履历表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工作分析为依据,因为工作分析是实施人才选拔与面试的基础。

P12

2.历史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

选人和用人都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不能超越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水平和要求。

3、公平性原则是指设计者在设计履历表的时候要做到对所有应聘者一视同仁。

P133

4、个人基本信息可以称得上是履历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份设计良好的履历表的基石。

5、实证法是指根据项目与效标之间的关系,对每个项目或项目选项进行评价并赋予权重,是种最常用的履历项目筛选方法。

P138

6、结构法首先依据工作分析或者相关理论提取与职位相关的结构要素,然后依据结构要素来建构测量项目,计算测量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剔除相关性较弱的项目,只保留与潜在结构要素或者理论相关的项目。

P1

三,多项选择题

1.履历分析表(问卷)的编制方便主要有三种:

工作分析法、等级评定法、历史分析法p123-p124

四、名词解释题

1、履历分析技术

履历分析技术又称资历评价技术,是通过对被测评者的个人背景、工作与生活经历等进行分析,来判断其对未来岗位适应性的一种人才评估方法。

P114

五、简答题:

1、履历分析的假设P116-P117

假设一:

该假设认为,过去的绩效是未来绩效的最好预测

假设二:

人们更愿意讨论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实,而不愿意讨论以特定方式从事某项行为动的主观原因。

假设三:

通过系统测量过去的经历与行为,履历资料能够间接测量人们的动机特征

2、履历分析的特点P119-P120

1、真实性强

2、准确性高

3、适用面广

4、适用便利

5、分析维度全面

3、履历分析的功能P120-P121

1、履历分析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体的工作及学习经历

2、履历分析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选拔过程的信度和效度

3、履历分析技术能够节省测评人员的精力和时间

4、履历表筛选的要点P141-P144

1、优先考虑“硬性指标”

2、警惕含糊信息

3、分析逻辑性

4、关注匹配性

5、巧借电话筛选简历

第六章笔试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笔试测评的作用:

检测作用、鉴别作用、预测作用、督导作用

2.选择题目是目前笔试测评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客观性试题。

3、论述题综合程度高,解题难度大,主要用于考察被测评者的理解能力,论述能力及运用原理

4、选题方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自测性或者课程检验中。

P168

5、编题是根据被测评者、测评目的、测评指标等编制新颖的试题,是试题编制的主要手段。

P169

二、多项选择题、

1、笔试测评的价值在于通过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测评,起到检测、鉴别、预测、督导及淘汰的作用。

P155

2、笔试试卷的编排设计包括试卷结构的设计、试卷编排的思路、编制试卷复本、试卷的检验编制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等内容。

P169

三填空题

1.笔试测评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基础知识测评、专业知识测评、相关知识测评、性格测评和智商测评等。

P158

2、笔试测评试题的来源即根据编题计划收集的有关资料。

所收集的资料应满足丰富性和普遍性这两个条件。

P159

3、笔试试题在编制方法上主要有选题、改题和编题三种类型。

P168

四、名词解释题:

1.笔试测评P154

笔试测评属于一种传统的测评技术,是指应试者在同一时间和统一地点,按照测评人员或测评组织的统一要求,通过纸笔测量的形式完成测试题目,测评人员按照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