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87732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docx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面推广太谷经验实施方案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

关于全面推广太谷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强力推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

“大班额下‘小组合作、优化捆绑、分层推进’”的实施方案

经过培训与自学,我们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全校上下,对于山西太谷县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多方位、深层次、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特别是在“做智慧型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等方面形成的一整套系统完善、独具特色、富有开创价值的宝贵经验,达成了一致共识。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研究决定,完全落实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特点以及以往经验、探索,全面推广太谷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强力推行“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实施“大班额下‘小组合作、优化捆绑、分层推进’”学生分组模式。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东教发39号文件》为依据,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学习借鉴太谷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构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特色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具体要求

(一)深刻理解“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1、“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

教师设计学案时,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内容,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的高低,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

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24字”是指:

①阅读感悟;②自学检测;③合作交流;④展示点拨;⑤分层训练;⑥拓展延伸。

(二)准确领会四种课型设计要领

以“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为总纲,积极探索“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四种课型的设计要领,旨在通过设计要领的剖析,引导教师科学地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新授课教学模式案例设计要考虑六点

(1)如何导入;

(2)自学提纲;

(3)自测题;

(4)预估出现的问题;

(5)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6)设计分层题组。

2、复习课的“以练代讲”模式案例设计时考虑四点

(1)复习的是哪一段的知识,这一段知识有几个知识点,几个基本方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2)哪些基础题能展示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

(3)这些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和哪些知识链接较多?

(4)这些知识点和方法在新课程的中考中如何考?

3、习题课“分解任务,小组展示”模式案例设计时应考虑五点

(1)今天习题课要巩固哪些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方法?

(2)今天习题课要和哪些知识链接,做哪些拓展和延伸;

(3)有几个小组,设计几个题,每个小组的任务如何分配;

(4)每个小组中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点评?

(5)用什么方法让小组展示。

4、评讲试卷课“找准问题疑难,题组分解补漏”模式设计时应考虑四点

(1)测评的是哪些章节的知识?

(2)这次测评的共性问题和疑难有几处?

具体体现是什么?

症结在何处?

(3)根据问题疑难,设计的题组是什么?

(4)这些题组用什么方法解决,教师如何讲解提炼?

(三)结合我校实际,实施“大班额下‘小组合作、优化捆绑、分层推进’”学生分组模式。

学校要求,我们三个年级,要以初一、初二全面实施为重点,初三以复习课实施为重点。

学生分组,要结合各班班额、学生差异性原则以及家庭对于改革支持程度,可以把本班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分组,优化学生捆绑模式,分类评价标准和要求,分层推进。

力争做到:

学校领导鼎力支持,教职员工奋战一线,学生家长理解、协调、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在不同层次大幅度进步、提升。

“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是为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和教师提供的一个参考模式,这种模式是一个基本框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是母体,各学科务必创造性地衍生学科模式,衍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使模式的推进更具执行力、更有操作性。

要科学理解24字模式的真正内涵,要与学科结合,将理念内化、细化为学科的操作程序与要领。

还可以与我校原有的其他比较成功的模式整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百法齐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三、时间安排

1、启动阶段:

1月、2月

(1)大力宣传,查找资料,占领理论材料制高点;

(2)学习有关理论,参加有关培训;

(3)出台实施意见、修改完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2013年3月至7月

(1)3月①出台新的实施方案;②组织召开业务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动员会;

③学科和教师制订实施计划、研究导学案写作重点等;班主任结合学科教师、学生家长意见分层分组,组长培训,起好组名,排列座位,合理分工,制订管理制度。

(2)4月①组织教师外出观课;②参加县课改教学模式推进现场会;③请名师作课并举行教学研讨会;④开展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活动;⑤开展毕业年级复习研讨会,对复习课、讲评课进行研讨;⑥召开学科业务组长课堂教学改革汇报会;⑦课堂小现象研究会。

(3)6月—7月①围绕“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各科进行阶段总结;②推荐参加全县中小学各学科优秀课例(学案)评选活动;③“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成果展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员行动

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业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组各成员各司其职。

学校是落实主体,各学科业务组长是本学科学案的编写组织者和执行人,全体老师是参与者和落实者。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

盛广善

副组长:

王留军常茂良郭广斌

成 员:

全体领导和业务组长、班主任

2、工作小组

组长:

王留军

副组长:

郭福阁刘淑贞

成员:

学科业务组长和班主任

3、校长及其领导班子、业务组长要做到:

(一)、彻底洗脑

1)、要明确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能否推进改革,校长是关键,不改革就是不作为。

2)、彻底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思想,树立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新观念。

3)、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汗水”,用身心健康换取教学成绩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这种“好成绩”是暂时的,是靠不住的,有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要解放课堂,解放教师,解放学生。

4)、要彻底转变教师独霸课堂,树立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新观念。

教好每一个学生才是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标准。

5)、要实现“六个转变”:

(1)变讲堂为学堂;

(2)变“讲”师为组织者;

(3)变学生观众角色为演员角色;

(4)变教师的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

 (5)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

 (6)变学生全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二)、迅速行动

1)、校长要积极带领教师改革,参与改革,做“专家型”校长。

2)、要经常深入课堂观课,研究课堂小现象,不断帮助教师改进课堂。

3)、切实改善学校管理,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保障条件。

资金要向课堂教学改革倾斜,要把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与绩效工资挂钩。

4)、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重提高教师几方面的业务素质:

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知识积淀、教学的智慧、用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评价学生;

5)、课堂教学改革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借鉴利用外地经验和做法。

6)、组织教师外出观课,并针对课改存在问题外聘名师会诊。

7)、举行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讲座,制定学校改革方案,并争取亲自登台授课,示范引领。

8)、帮助班级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组织对全校小组长进行培训,发挥小组学习的各项功能。

9)、创设课堂教学改革文化氛围。

课堂改革学生誓言: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10)、必要时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推进,对换不了思想,稳住不动的教师,劝其下课堂。

4、业务组长及其教师要做到:

 

(一)、彻底洗脑

1)、“时间+汗水”型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是不为学生负责的教师,是不会享受幸福的教师。

2)、传统教学让教师教的苦,教师讲和学生讲是不一样的,学生讲其他学生会感到平等,敢于批评、主动提出质疑。

教师讲不清楚的就让学生讲。

3)、对待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体验和理解。

他们说出来,即使是漏洞百出,依然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4)、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整体的参与互动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5)、教师不是“讲”师,是导师、是组织者。

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路人。

(二)、迅速行动

1)、尽快掌握“24字课堂教学模式”,并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

2)、学案设计实行分工合作,备课组一人主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共同使用。

3)、改变过去备课备知识,备教材,备教参的做法,要把学生作为重要资源。

注重备学生,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4)、了解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5)、耐心倾听,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7)、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幽默风趣、民主尊重且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手势。

比如:

(1)你真了不起!

你们组同学肯定都像你这样熟练!

(2)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

老师和同学都相信你会说得很好!

(3)请坐!

(不要说坐下吧!

)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要用“请”字。

)……(用语举例附后)。

再者,课堂上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赏的目光都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孩子可能都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8)、教研活动认真务实,观课议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足,必须提出建设性意见。

看课看两点:

一看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看学生的学习的效果如何。

9)、教师要研究和反思课堂小现象。

对于课堂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家集体进行总结探讨、分析会诊,不断提高。

10)、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课堂生成有时无法预测,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做好课中备课,进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5、学生及其家长要做到:

(一)、学习理念

1)、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

2)、能力是自己练出来的,不是听老师讲出来的。

3)、要坚信:

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4)、建立三种境界:

听明白、想明白、讲明白,讲明白是最高境界。

如果想进步,你就去教别人吧。

教会了你才等于真会了。

(二)、学习要求

1)、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齐整,安静等待上课。

2)、自主预习时,主动、认真、投入的完成预习提纲要求的内容,并保持组内安静。

3)、交流讨论时,组内分工明确,讨论积极主动、热烈有序,发言面广,有理有节;达到了解决问题或产生新问题的目的;无乱扯捣蛋、高声喊叫等不良现象。

4)、展示时,参与积极主动,一周内各成员至少应有一次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

5)、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6)、善于思考,能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能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

7)、组内“兵教兵”结对明确,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8)、每次课堂检测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评改,并及时做好记录。

9)、组长认真组织安排组内学习活动,组内成员服从组长和教师的指导,听从组长和教师的指挥。

10)、做到入室即静,进入教室,不管上课还是下课,学习风气浓厚,无追打、乱扯、闲聊等不良现象。

(二)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务处将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教研活动,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全面推广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

并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各级各类比赛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三)注重细节,狠抓落实

一是抓好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

二是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

四是抓好学案的使用及教师的二次备课,要明确学案不能代替教案,教案不能脱离学案,教学案必须一体化,教师必须在拿到学案后,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

五是课堂要保证四到位:

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

六是课后保证两反馈:

教师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到教案上,学生的自我反馈要落实在学案上。

特别说明:

凡是不按照本文件规定,自觉实施、参与教学改革者,取消其评优树先、参加高一级称号评选资格。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

2012年12月20日

 

附件1:

“学案导学24字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阅读感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老师在课堂上应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

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导入可以用多媒体、故事、游戏、问题、悬念、图象、开门见山等方式。

导入新课后要立即出示目标。

教师根据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按照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运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表述要明确、具体、清楚、实用,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是用“能记住”、“能说出”、“会应用”、“能默写”“能解答”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目标可用多媒体打出,也可印在学案上,也可事先写在黑板上。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自学感悟。

这里,特别强调学生不带问题不读书,让问题成为引领上课的一种基本模式。

二、自学检测

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自己吃透教材,充分考虑学生在自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充分考虑如何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实用的学案,学案中要含有指导学生自学的自学提纲。

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先预设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

例如:

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哪一框到哪一框。

②以什么方式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

例如:

看书、做记录、观察图片、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

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

根据实际对自学感悟情况进行检测,即用基础知识点组题,检测观察自学成果。

使施教更能实现以学定教,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便于教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三、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组长具体组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的人,更多的关注差生,共同去讨论去思考,共同进步。

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静悄悄进行观察,不提问、不辅导、不出声。

四、展示点拨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把成果或者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上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

教师起好牵引鼓励和点拨作用。

此时,教师基本全面掌握了学生自学情况,明确了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快速进行课中备课并点拨精讲。

本环节是学案导学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一是精讲。

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

注重“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

对于学生不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和易混易错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点拨。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例如某个问题,个别好学生能解决,其他同学仍不懂不会,教师可让尖子学生做"老师",实现“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

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整合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耐心倾听学生展示的内容,不重复学生的展示内容。

教师点拨时要求精辟、精炼,不絮絮叨叨、拖泥带水。

五、分层训练

这一环节要着眼于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教师出示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

①当堂训练题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整合课本、资料上的题目,不要照搬课本或资料上的原题。

②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可设必做题,拓展题(与本节有联系的思维题,或者是下一节或以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到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③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组内进行互阅。

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

④教师的反馈矫正要关注学困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六、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及时构建知识体系而开展的整合性认知活动。

让学生对学得的知识及其本质属性进行再认识,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归类链接,构建出个性化的比较科学的知识体系,拓展课堂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让好学生“吃饱”。

学生方面:

①学生个体先自结,整合知识点,构建并以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知识网络。

②组内可以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③教师适当地引导组间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让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中使思维有更深入的延展与批判,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拓宽学习的视野。

教师方面:

要立足课本、把握学情、把握形式,通过点评式小结、多媒体小结等形式,在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附件2:

如何设计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程序

1、研读教材

教师必须熟读深思,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明晰内涵与外延。

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拓展、创新,必要时还可提出策略和方法,供学生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设计最佳学习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2、分析学生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

(3)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4)处理突发问题的对策。

3、优化资源

我们要结合学生特点、新课改的要求,对知识加以甄别、筛选和加工,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反思的基础上,借助于教学用书,参考名家设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案设计。

4、集体研讨

每周确定一名主备人,同组确定同一课题,先由主备人写出集体备课的说课稿,设计出学案的初稿。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进行说课,同学科的教师针对说课内容及学案初稿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见解,确定教学的设计与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能力训练题的量、面、难易度等,分析内容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学案。

二、学案设计的模式

学案的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学案的模式一般常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检测、问题讨论、思维训练、学习小结等五个部分。

1、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理解、综合应用。

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

2、自学检测

根据“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上课前,把它们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检测”的内容,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检测”中提出的问题。

3、课堂探究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拟定的讨论题,是教师课堂上的主要话题,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

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

4、思维训练

当问题讨论渐进尾声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或精选具有一定思考容量、短小精悍的题目——“思维训练”题,让学生训练,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把整节课推向高潮,同时又对个别知识点加强巩固温习,让学生有更大的思维空间,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5、学习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

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起导向作用。

附件3:

小组合作学习具体事宜

一、合理分组

我们假设班内有48名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内所有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12个小组。

首先,在进行广泛的班级调研的基础上,教师从全班挑选出12名成绩好、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归为一类,编号为A,分别担任12个小组的组长,组与组之间组长座位相邻,便于组间交流。

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分为3类,从高到低变为B、C、D,每类12名同学。

之后,班主任从每类学生中各选一名构成12个4人小组,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注意要使各组组员实力基本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我们学校实施“大班额下‘小组合作、优化捆绑、分层推进’”学生分组模式。

二、团队建设

组建好学习小组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合作学习小组健康正常运行,关键是通过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1、组长培训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是教师的帮手。

教师要定期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起好组名

团队初建,由组长牵头,组员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3、排列座位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排列座位。

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