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详析与练习.docx
《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详析与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详析与练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详析与练习
2022年高考常用文言文实词详析与练习(89~96)
89、微
【造字本义】 微,隐行也。
——《说文》崔杼微逆光。
【推导提示】本义是“微小,细微”。
程度“小”就是“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小就是“衰微”。
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但又不是完全没有,故此义用于假设,我们不能感叹古人用词之巧)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暗暗地”等义。
【词语例举】
见微知著:
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
才秀人微:
秀,优异。
微,卑微,低微。
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
阐幽明微: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例句详解】
(1)形容词
①隐蔽,不清晰,暗中,秘密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
——暗中观察信陵君,信陵君的神情更加温和。
②微小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采草药》)
——两广五岭一带的小草,严冬时节也不枯萎。
③轻微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
(《庖丁解牛》)
——动刀很轻,哗啦一下子就把整个牛分解开了,像土一样散落到地上。
④地位卑微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
——我凭着卑贱的地位,却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
⑤不显露的,隐藏其高贵身份的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带领数名骑兵出来,改换身份出行,进入一座古寺。
⑥精妙,深奥
其文约,其辞微。
(《屈原列传》)
——他的文章简练,用词精妙。
(2)动词
①没有,一说“除了”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在一起呢?
②衰败,衰弱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
(《教战守策》)
——天下分裂,唐王朝当然因此就衰败了。
(3)副词
①表程度,稍微,微微,略微。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看他放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的,只是略微点一点头。
【助记小故事】
李密身份微(卑下)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秘密地)居于僻远之地。
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气日微(微弱)者为辞拒,且曰:
微(没有)祖母之力不能成人。
一篇《陈情表》其辞微(含蓄),而旨意深远。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微”字: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2)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________(《隆中对》)
(3)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岳阳楼记》)
(4)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________(《滕王阁序》)
(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________(《陈情表》)
(6)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________(《口技》)
答案
(1)同“无”,没有
(2)小,微小 (3)同“无”,没有
90、悉
【造字本义】 悉,详尽也。
—《说文》
【推导提示】本义是“尽,全”。
“详尽,详细”就是“全部”表达出来,再进一步引申出动词“详尽地知道”。
【词语例举】
纤悉无遗: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
一点都没有遗漏。
也作”纤芥无遗”。
至纤至悉:
纤,细;悉,周全。
形容极其细致周全。
出处:
汉·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例句详解】
(1)形容词,详尽,全面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论积贮疏》)
——古代君王治理天下,是最精细最全面的。
(2)动词
①尽其所有,总计
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
(《冯婉贞》)
——总共我们村里精通武术的也不超过一百人。
②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报任安书》)
——(这封)书信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陈述一下我短浅的见识。
(3)副词,表范围,却、全部、完全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屈原列传》)
——怀王就全部调发国内的军队。
【助记小故事】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
弈棋未曾输,值赛事悉(全都)获冠军,欲书《棋艺》 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完全表达)意,终弃之。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悉”字:
89.悉
(1)赵王悉召群臣议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桃花源记》)
(3)事无大小,悉以咨之________(《出师表》)
答案
(1)全部
(2)全,都 (3)全,都
91、相
【造字本义】 相,省视也。
——《说文》
【推导提示】“相”的基本义有:
一是仔细看,审察;一是扶助[盲人](盲人不是用“木”拐杖的吗?
加一“目”表示有人扶助)。
【词语例举】
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
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项背相望:
原指前后相顾,后多用来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貂狗相属 [diāogǒuxiāngshǔ]: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例句详解】
读音一:
xiàng
(1)名词
①相貌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孔雀东南飞》)
——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能得到这样的媳妇。
②扶助盲人的人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季氏将伐颛臾》)
——(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么为什么要用扶助他的人呢?
③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④官名,指宰相、丞相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鸿门宴》)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
(2)动词
①观察,审察
胜不敢复相士。
(《毛遂自荐》)
——我不敢再审查鉴别人才了。
②辅助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帮助,也还是不能到达。
读音二:
xiāng
副词
①表彼此,互相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以为,老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
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可根据情况分别译为“你”“我”“他”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
——(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我已经和她恩断义绝,绝对不会答应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
——希望你细心的奉养老母,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助记小故事】
韩愈,少时聪颖,爱助人,乡人相(观察)其貌,以为福禄之相(形貌,状貌)。
后赴京城赶考,途遇一人叙其无所依靠,愈乃将其所带之财赠之。
其人曰:
“汝好心,定当富贵。
发达之日莫相(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忘。
”韩愈赴京考中,以力相(辅佐,帮助)君王。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相”字: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________(《师说》)
(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逍遥游》)
(5)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________(《鸿门宴》)
(6)儿已薄禄相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________(《孔雀东南飞》)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游褒禅山记》)
答案
(1)互相
(2)互相 (3)相与:
一齐,共同 (4)互相 (5)相国 (6)体形,相貌 (7)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8)帮助、辅助
92、谢
【造字本义】形声。
从言,射声。
本义:
向人认错道歉
【推导提示】本义是“道歉,谢罪”。
道歉当然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
进一步引申出“辞,谢绝”。
由此再引申出“辞别”,花辞别枝头即“凋谢”。
【词语例举】
敬谢不敏:
谢,推辞;不,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
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尺波电谢:
波,水波。
指人世短促,如波逝电闪。
【例句详解】
动词
①道歉,请罪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怕他打碎宝玉,就婉言道歉。
②推辞,谢绝
阿母谢媒人。
(《孔雀东南飞》)
——母亲婉言谢绝了媒人。
③辞去,辞别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看公子的神色始终没有改变,就和朋友告别上了车。
④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樊哙下拜道谢,起身,站着喝了这杯酒。
⑤告诉,劝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多多劝告后代人啊,应该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⑥请问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否?
”(《陌上桑》)
——太守接着问罗敷:
“愿意和我同坐一个车子吗?
”
⑦凋谢,衰亡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芙蕖》)
——等到荷花凋谢以后,也可以算是对得住主人了。
【助记小故事】
暮春时节,春花谢(凋落)。
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
山民邀其至家,牧谢(拒绝)之。
山民执意邀,牧怪之。
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道歉,谢罪)。
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牧谢(感谢)其款待。
旦日牧谢(辞别)山民而出,且叹曰:
“多谢(告诫)世人,善者多矣。
”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谢”字:
(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令张良留谢________(《鸿门宴》)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鸿门宴》)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________(《鸿门宴》)
(6)阿母谢媒人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________(《孔雀东南飞》)
(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________(《孔雀东南飞》)
答案
(1)赔罪,请罪
(2)道歉,认错 (3)辞别 (4)道歉,认错 (5)感谢 (6)推辞,谢绝 (7)辞别 (8)劝告
93、信
【造字本义】信,诚也。
——《说文》有诸已之谓信。
【推导提示】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虚伪”。
引申出“实在的,真实的”“守信”等义,言语真实,不说谎是一种美德,故古人又把它当作“一种道德”(仁义礼智信)。
由“守信”进一步引申出“信用”,讲信用别人就会“相信,信任”你。
【词语例举】
抱柱之信: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出处:
《庄子・盗跖》: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
“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无征不信:
没有证据的话或事不可信。
征:
证据,验证。
【例句详解】
读音一:
xìn
(1)形容词
①言语真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
②引申为诚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和玉器丝绸,不敢向神虚报,一定要诚实。
③可靠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可靠的臣子率领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来往的行人。
(2)名词
①信用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②信物,凭据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
——如果前往却没有什么信物,那么就不能接近秦王。
③使者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你马上去回绝那位信使(这里指媒人),我们慢慢地再说这件事吧。
④音讯,消息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祭妹文》)
——大概是说我在京城考中进士,信使来报信早晚之类的事情。
(3)动词
①相信
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屈原列传》)
——怀王贪心,相信了张仪的话,就和齐国绝交了。
②信任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屈原列传》)
——疏远了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③守信用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指南录〉后序》)
——就径直上前怒骂敌军统帅不讲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
(4)副词
①表肯定,确实,实在,果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②表不确实,随意,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
——低头随手连续的弹奏着,好像要把心中所有的事情都诉说出来。
读音二:
shēn,通“伸”。
动词
①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正义。
②伸出
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
(《中山狼传》)
——狼高兴的听从了他的话,把脚伸给了东郭先生。
【助记小故事】
楚王信(信任)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真实),故每谏必以信(实情)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
屈原以为楚王未信(守信用),欲投汨罗江报国,信(随意)手取头上之饰为信(信物),俾人闻王,乃冀王信(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信”字: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________(《曹刿论战》)
(2)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________(《孔雀东南飞》)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________(《诗经》)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过秦论》)
(5)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________(《琵琶行》)
(6)青鸾有信频须寄________(《长亭送别》)
(7)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________(《兰亭集序》)
(8)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隆中对》)
(9)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________(《隆中对》)
(10)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________(《隆中对》)
(1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________(《出师表》)
答案
(1)诚实,忠诚,信用
(2)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3)信誓:
真诚的誓言 (4)可靠的 (5)随意,随便(6)书信 (7)确实,实在 (8)通“伸”,伸张 (9)确凿 (10)信誉,信用 (11)相信,信任
94、兴
【造字本义】兴,起也。
——《说文》夙兴夜寐。
【推导提示】本义是“起来,起身”。
事物“起来”就是“出现”“发动”的形象表达。
由“出现”进一步引申出“创立”(门派,学说等)之义。
【词语例举】
多难兴邦:
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云兴霞蔚:
云气升腾,彩霞聚集。
形容灿烂绚丽的景象。
【例句详解】
读音一:
xīng
动词
①起,起床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②起,掀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赤壁赋》)
——清风轻轻吹来,江面上静静的,连波纹也不起。
③发生,产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产生。
④兴起,兴盛
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
——大楚兴盛,陈胜称王。
⑤使……兴盛,流行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⑥复兴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指南录后序》)
——复兴国家的机会,大概就在此一举了。
⑦兴办,举办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
——过了第二年,政事通畅,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情都重新行办起来了。
⑧发动,调动
遂发命,遽兴姜戎。
(《殽之战》)
——于是发布命令,立刻调动姜戎的军队。
读音二:
xìng
名词,兴趣,兴致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徐宏祖《游黄山记》)
——赶上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玩的)兴致很浓。
【助记小故事】
刘邦兴(发动)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兴盛)。
政通人和,兴(兴办)教育,人才兴(兴起)焉。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兴”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劝学》)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________(《诗经》)
(3)政通人和,百废俱兴________(《岳阳楼记》)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________(《兰亭集序》)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___(《赤壁赋》)
答案
(1)兴起,发生
(2)起,起来 (3)兴办,举办 (4)发生,引起 (5)起
95、行
【造字本义】 行,道也。
—《说文》 行有死人。
【推导提示】本义是“道路”(甲骨文即是十字路形)。
道路自然是用来“走”的,路总是成“行列”的。
“离开”当然是人走了;“运行、实施”、“流行、流动”等意义均是“走”的抽象表达;由“实施”引申出“行为,经历”就顺理成章了,一个人的“品行”就看他平日的“行为”。
【词语例举】
xíng
①议和
公乃使鲍叔行成。
---桓公于是让鲍叔牙前往鲁国交涉这件事。
②
(1)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2)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3)走在 建康为行在,临安为行宫。
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
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蜗行牛步: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
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例句详解】
读音一:
xíng
(1)动词
①行走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说》)
——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
②运行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③经,历
行年四岁,而舅夺母志。
(《陈情表》)
——又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我母亲守节的志向,(使她被迫改嫁。
)
④离去,前往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⑤实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我赞许他能够实行古人从师的风气,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⑥行酒,给客人斟酒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训俭示康》)
——客人来了,没有不备酒招待的,有时给斟三次、五次酒,最多不超过七次。
(2)名词
①古诗的一种体裁。
《琵琶行》《兵车行》
②行为,品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动作
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眼神因此而专注,动作因此而迟缓。
(3)副词,将要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赤壁之战》)
——吴巨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又在边远偏僻的州郡,即将被人吞并。
读音二:
háng
(1)名词
①道路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诗经》)
——沿着那条小道,去寻找那柔嫩的桑叶。
②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军队里。
③行列,队伍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出师表》)
——全都和他商量,一定能使队伍和睦融洽,好坏各得其所。
④辈份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
(《汉书·苏武传》)
——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
(2)量词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孔雀东南飞》)
——出门登车离去,痛苦的眼泪流个不停。
【助记小故事】
苏武因行(品行)正范高,行(践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设宴属托。
途中遇强盗随行(行走),见强盗犹如行(古代军制单位)伍之人,魁格有形。
苏武感化之。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行”字: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师说》)
(2)赵王畏秦,欲毋行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劝学》)
(4)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________(《〈琵琶行〉并序》)
(5)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鸿门宴》)
(6)余嘉其能行古道________(《师说》)
(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________(《归去来兮辞》)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9)行年四岁,舅夺母志________(《陈情表》)
(10)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________(《六国论》)
答案
(1)行走
(2)前往 (3)行为,品行 (4)古诗的一种体裁 (5)行为,作为 (6)遵循,履行 (7)将要 (8)行李:
出行的使者 (9)经历,经过 (10)前往
96、幸
【造字本义】“直也”《说文》:
幸,吉而免凶也。
从黄从夭。
夭死之事,故死谓之不幸。
【推导提示】本义是“逢凶化吉,免于灾祸”。
故引申出“运气好境遇好”。
“天子所至”“非法取得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愿望”当然都是运气好;天子在宫里常常到“宠爱,宠幸”的妃子处,故又引申出“宠爱,宠幸”之义。
【词语例举】
言多伤幸: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同“言多伤行”。
使心作幸:
用心机。
亦作“使心用幸”。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宠爱
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室,力能窃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而如姬最受宠爱,在魏王的卧室进进出出,有能力(办法)偷到兵符。
②皇帝亲临某处,又引申为宠幸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宫女们)长久的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
③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孔雀东南飞》)
——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们不好就答应你。
(2)形容词,幸运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
——那么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远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严重。
(3)副词,侥幸、幸亏、幸而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
——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助记小故事】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
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
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
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
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课堂小练习】
解释各句中的“幸”字:
(1)庶刘侥幸,保卒余年________(《陈情表》)
(2)大王亦幸赦臣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________(《阿房宫赋》)
(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________(《鸿门宴》)
(6)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________(《鸿门宴》)
答案
(1)幸运
(2)侥幸,幸而,幸亏 (3)宠爱 (4)宠爱 (5)宠爱 (6)幸而,幸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