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7195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docx

部编版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

第三节 城市化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动力。

2.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重点)

3.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什么是城市化

阅读教材P31~P32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化含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标志

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动力机制

含义

表现

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推力

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4.城市化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正误判断:

(1)大批农民工进城会大大提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  )

(2)城市化发展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  )

(3)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表现在生产活动方式的转变。

(  )

【提示】 

(1)× 我国目前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城市人口,并没有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地域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域,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区域的产业结构随之变化。

(3)×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不仅改革了生产活动方式,还促进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教材整理2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阅读教材P32至P3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城市化表现: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城市化阶段和特点

阶段

图示

城市化特点

水平

发展速度

分布

初期阶段

A

较低

较慢

发展中国家

中期阶段

B

较高

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很多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

C

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发达国家

正误判断:

(1)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差异都比较大。

(  )

(2)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的增加。

(  )

(3)城市化水平高就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

(  )

【提示】 

(1)× 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拉丁美洲不少国家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发展较为落后。

由于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导致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

(3)× 有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为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教材整理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教材P36~P38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表现

2.合理的城市化:

可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3.过快的城市化:

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4.生态城市化

(1)目的

(2)目标

正误判断:

(1)城市化会极大地改变城市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

(  )

(2)城市化可以增加地表水下渗。

(  )

(3)许多城市化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  )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建设不合理。

(  )

【提示】 

(1)√ 城市是人类影响最集中、最深刻,地理环境变化最大的区域。

(2)× 城市化过程中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大面积的硬化,会减少地表水下渗。

(3)× 许多城市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导致的规划建设不合理而导致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解决。

(4)×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繁荣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疑问4:

                                    

解惑:

                                    

疑问5:

                                    

解惑:

                                    

什么是城市化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型社会,城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创造国家财富的主力军。

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14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4.7%,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53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并且今后每年城镇化率仍会以1%的速度增长。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变化,城市不但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仍是主导世界发展潮流的主体,并将继续得到强化。

探讨

建国后到现在,我国各等级城市的数目有何变化?

【提示】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数目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小城市数目增加最多。

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农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

【提示】 城市的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探讨

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如何?

【提示】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图解城市化的内涵、标志和动力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化可从内涵、标志和动力等方面理解。

1.内涵

2.标志

3.动力

1.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

(1)~

(2)题。

(1)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有(  )

A.农村劳动力过剩B.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C.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D.交通便捷

(2)2001~2007年以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解析】 第

(1)题,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会有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是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A正确。

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属于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拉力,B、C错误;交通便捷属于中间阻力减小,D错误。

(2)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B正确。

这个时期,国家户籍政策没有多大变化,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城市化没有多大影响,A、C错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

【答案】 

(1)A 

(2)B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一切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提高、资源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西方有一句俚语说:

“穷人住城里,富人住城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

人们熟悉的那些西方大都市,基本都摆脱了过去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弊端,逆城市化在其中功不可没。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探讨

在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提示】 由于人口和产业迅速向城市集中,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在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

探讨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后期阶段,为什么城市化速度放缓?

【提示】 因为在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已经很小,可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农业人口很少。

探讨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处于哪个阶段?

【提示】 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特点各不相同,并且其成因也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界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速度加快

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化水平

高低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

城市人口比重

大小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现象及原因

现象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

区别

联系

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更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而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化的“质”在提高

郊区城市化

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落的现象

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再城市化

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专业人员回城居住

2.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1)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图2),回答

(1)~(4)题。

【导学号:

36460046】

图1

图2

(1)图1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

(2)不是产生⑤→⑥反映现象的原因的是(  )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B.交通便捷

C.农村劳动力丰富D.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3)若图2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图1中的哪个阶段(  )

A.③时段B.④时段

C.⑤时段D.⑥时段

(4)若图2中甲、乙代表世界上两类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关甲、乙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B.乙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环境质量高

D.甲国城市化速度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解析】 第

(1)题,⑤→⑥阶段反映该城市城市化水平是在较高(90%左右)的情况下下降,应为逆城市化现象。

(2)题,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便捷、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

第(3)题,城市人口比重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比重相当,乙城市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分别大约是48%、30%、22%,因此乙城市城市化水平大约是52%,对比图1应在第③时段。

第(4)题,甲国城市化水平(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在80%以上,乙国城市化水平(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大约是52%,因此甲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缓慢,乙国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答案】 

(1)C 

(2)C (3)A (4)D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京严重的雾霾天已经成为萦绕在2000多万居民头上挥之不去的困扰。

据新京报快讯,2016年9月25日,四惠一过街天桥,行人经过,不远处的CBD楼群已经隐没在雾霾中。

近日,随着天气入秋转凉,北京出现连续雾霾天气。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检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日12时北京城六区PM2.5浓度为166微克每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探讨

北京市市中心的温度往往比郊区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由于人口、产业的过度集中,产生大量的废热且因城市建设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因此城市内部温度高于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探讨

北京市严重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提示】 城市中交通工具、工厂以及家庭炉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大气污染严重。

探讨

目前北京市积极建设一些卫星城,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主要是为了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治理措施

1.环境问题

表现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工业及交通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用地规模扩大,破坏林地、草地、湿地,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增加城市绿地,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2.其他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治理措施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难度,失业队伍扩大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社会问题突出

人口过度集中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

综合治理

3.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

(1)~(3)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3

地表径流量m3

地下径流量m3

蒸发量(mm)

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区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A.地下水位上升B.径流总量减小

C.蒸发量减小D.降水量减小

(2)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量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小D.城市热岛效应

(3)为减少城市中心区雨季地表径流(  )

A.将城市中心区的水调到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小绿地的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解析】 第

(1)题,阅读表格可发现,中心区径流总量、降水量在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故地下水位下降,蒸发量减小。

(2)题,比较表中数据可发现,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降水量差别不大,但地表径流量比郊区平原区大很多,可推断水泥地面导致降水下渗量减小。

第(3)题,减少地表径流量的关键是提高降水下渗量,故使用渗水砖较好。

【答案】 

(1)C 

(2)C (3)D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探讨

200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分别是多少?

【提示】 75%左右,40%左右。

探讨

从1975年~200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提示】 发展中国家。

原因:

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入城。

探讨

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哪些城市问题?

【提示】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治安混乱等。

(1)读图—明确主题

①读坐标轴:

这是一幅坐标曲线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②读图例:

图中有三种折线,带有“黑色圆点”的折线表示全世界,带有“白色圆点”的折线表示发达国家,带有“三角”的折线表示发展中国家。

(2)析图—提取信息

①三条曲线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呈上升趋势,意味着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都在提高。

②但是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发展速度不同,城市化水平不同。

(3)思图—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不同,发展速度不同,目前城市化水平不同,原因是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及水平不同。

4.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

(1)~

(2)题。

(1)21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

A.甲、丁B.乙、丁

C.乙、丙D.甲、丙

(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第

(1)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2)题,甲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减慢,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 

(1)D 

(2)A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城市化的含义、表现、标志

1.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

A.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C.城市用地扩展,出现大量人造景观

D.城镇密度加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解析】 城市化的表现有: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

【答案】 A

2.下表为某地区城市发展的相关统计表,判断表中最能反映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是(  )

年 份

项 目

1950年

1980年

城市数目(个)

1

3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76500

城市人口(万人)

12

65

城市人口比重(%)

2.7

38.6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

【答案】 D

对点训练2 城市化进程分析

下图为“2005~2013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

36460047】

3.与新疆相比,江苏城市化(  )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4.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B.工业水平

C.环境质量D.自然资源

【解析】 江苏与新疆相比,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主要是因为工业化程度高。

【答案】 3.D 4.B

对点训练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年国庆假期首日,北京城区已有轻霾笼罩,2日的雾霾更加严重,空气污染程度也是逐步加重,京城的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十面“霾”伏

5.近年来,每到秋冬季节北京市经常深陷十面“霾”伏中,其直接的不利影响是(  )

①市民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剧增 ②商业、餐饮等服务业遭受客源危机 ③导致诸多生活用品的物价上涨

④加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为应对雾霾天气,北京市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为减少公众外出,要求企业轮流停产

B.实行交通管制,汽车限行

C.鼓励市民家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D.污染类的企业一律关停

【解析】 雾霾严重,说明了大气污染严重,会导致市民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提高,同时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加剧交通拥堵。

从大气污染的污染物来源看,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及工业排放的废气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解决措施应是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和工厂废气的排放。

【答案】 5.D 6.B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