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选修部分 考点36 环境保护.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选修部分 考点36 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选修部分 考点36 环境保护.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选修部分考点36环境保护
考点36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①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②环境问题的危害(具体环境问题具体分析),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
②森林锐减——滥砍滥伐、森林火灾、酸雨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小。
③水体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污水污染陆地水体和海洋。
④土地荒漠化的面积扩大——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造成土地退化。
⑤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森林被毁和草原遭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大量捕杀致使许多生物种群濒临灭绝。
⑥垃圾污染及危险废物转移。
(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2.自然资源保护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①矿产资源问题:
矿产濒临耗竭
原因:
消费矿产资源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②土地资源问题:
耕地减少和退化、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原因:
自然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为原因——人口增加超过土地的承载能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
③水资源问题:
淡水资源短缺。
原因:
人类能够使用的有效淡水资源量是有限的,有限的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衡,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导致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①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能源为例: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②应对非可再生资源耗竭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以能源为例)
措施:
开源、节流、跨区域调配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开发利用新能源);采用科学的方法开采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跨区域调配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
(3)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采用科学方法开采,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②要防止各种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③在矿区采矿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并及时开展土地复垦。
④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⑤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①世界淡水紧缺。
②土地资源危机。
③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5)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
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
①水资源
开源:
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技术;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②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草场资源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3.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①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湿地萎缩、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环保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掠夺式、粗放型的开发利用方式,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
(2)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脆弱区:
海陆交界带、河流变迁带、山地平原过渡带、农牧交错带、城乡交接带、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污染影响严重区。
(3)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为例)
形成
原因
自然
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地表干松,多沙质沉积物;植被稀少
人为
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主要危害
掩埋农田、牧场、交通线等,使土地丧失生产力,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防治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建“三北”防护林;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压缩耕作业规模);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生活用能问题(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滴灌喷灌技术、耐旱作物等);控制人口增长等
(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例)
4.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原因、过程和危害
①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按污染物形态可分为:
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和光污染等。
②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以水污染为例)
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被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体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的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形成条件:
在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①工业污染的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的关键:
减少“三废”排放量,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工业污染的防治应该是预防优于治理。
进行清洁生产。
②农业污染的防治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③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对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加以分类收集,对有机物可实行堆肥处理,对其他无利用价值的垃圾主要实行焚烧和填埋处理。
城市垃圾综合利用:
发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④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能源生产和消费。
大气污染的防治: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控制工业污染等。
[知识归纳]
(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①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
a.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b.破坏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导致大气中CO2增多,产生温室效应
影
响
不利
a.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引起降水和干湿变化,如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增强会更加干旱,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有利
高纬度地区变暖,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对
策
能源
a.减少矿物燃料使用;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c.采用清洁新能源
森林
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
其他
加强国际间合作
②臭氧层空洞
成因
使用冰箱空调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排放氟氯烃增多,消耗臭氧
影响
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一些生物灭绝,农作物减产
对策
减少氟氯烃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加强国际协作
典型地区
南极上空(春季10、11月)、北极上空、青藏高原上空
③酸雨
成
因
人为原因
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的酸性气体增多
自然原因
降水较多
影
响
对生物界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危及人体健康
对非生物界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对策
最根本途径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等
典型地区
我国酸雨区(东南部,pH值小于5.6)、重酸雨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和云贵地区,pH值小于4.5),世界酸雨区:
西欧、北美等地
(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
表现
原因
水资源
问题
水资源短缺危及农业、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因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土地资源
问题
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耕地资源短缺,土地退化
人口增长,不合理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及环境污染等
矿产资源
问题
人均拥有量少,后备资源不足,部分矿产面临枯竭
人口增长,矿产资源浪费严重,不合理开发导致矿区生态环境破坏
(3)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成因、危害与防治
类型
成因
危害
防治
土地
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异常(如降水变率大);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多大风;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口增长过快,经济贫困落后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沙尘暴危害严重;牲畜数量或品质下降
合理利用水源(改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利用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放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轮牧,控制载畜量);加强行政管理;加强环境教育
土壤
盐渍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
土壤含盐量较高,土地生产力降低,农作物产量降低,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科学排灌(合理的灌溉应有灌有排;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引淡淋盐;井排井灌;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田覆盖;施用化学改良剂
水土
流失
自然原因:
降水(强度)、地形坡度、土质条件、植被状况。
人为原因:
乱垦滥伐,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人口增长过快,经济贫困落后
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使地表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在河道和湖泊中,加剧洪涝灾害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放牧,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矿区复垦;建梯田、修挡土坝;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消除贫困,提高人口素质(南方山区:
以种粮为主调整为以林果为主,封山育林)
森林
减少
干旱、火山喷发、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人类过度采伐
森林植被减少,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建立自然保护区;谨慎和合理引种、饲养外来物种,应对生态入侵
生物多
样性
减少
毁林及工程建L设不当破坏了生物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酸雨影响,病虫害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外来物种抑制或入侵滥杀本地物种,影响当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
物种
入侵
自然和人为原因使生物在空间上快速扩散
(4)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例)
①水污染问题
问题
以太湖蓝藻爆发(水体富营养化)为例
原
因
自然
原因
温度高,藻类繁殖快;降水少,水体更新慢;夏季风将蓝藻吹向北面
人为
原因
大量含氮、磷的工业废水排放入湖;农业使用的化肥造成水污染;城市居民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大量生活污水排放入湖
对策
预防
禁止兴建排污量大的小型企业,减少废水排放量;规定废水达标排放;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模式
治理
集中治污,建污水处理厂
管理
加强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意识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大气污染问题
问题
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下降为例
人为
原因
工业污染,交通废气排放,煤烟型污染(冬季),扬尘污染(春季)等
对
策
预防
用清洁能源代替煤炭,颁布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广集中供暖
治理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建立废气回收装置
管理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
意识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人为原因
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垃圾
对
策
预防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商品包装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的材料
治理
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进行处理;对城市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如利用垃圾发电、制取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和新型建筑材料等
管理
加强管理,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意识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城市环境质量问题
表现
成因
影响
防治
固体废弃物、噪声、大气、水体等污染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且高度集中,生产、建设和交通规模大,人类环保意识淡薄,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社会活动不当,城市环境的自身调节能力差,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固体废弃物剧增而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带来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污染,对人类身体素质造成不良影响;噪声妨碍人类的正常生活、休息、交谈;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进一步降低,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协调的城市化道路,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加强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和合理处置;实施无废、少废工艺,切实节能减排;扩大城市绿地建设,美化环境,降低噪声;防止将城区内污染转嫁到城市周边地区
真题回顾
考向预测
2016.4 28题(4)
2016.4 29题(3)
1.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与危害
2.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3.以综合题形式考查
考向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与危害
典例剖析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产区。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该地区的居民大量毁林种植橡胶,试分析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2)如果你是环保专家,请就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答案
(1)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季缺水;引发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2)合理规划与布局,严格控制橡胶林面积;发展立体农业,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环保宣传与执法。
解析 第
(1)题,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砍伐植被带来的生态破坏,如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第
(2)题,可行性措施可从生物、工程、管理和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
跟踪训练
霾(mái),空气中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下图为“广州地区雾、霾日的长期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自1954~2006年广州地区雾、霾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点。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偏高的现象。
(2)简要分析逆温条件下更容易形成霾天气的原理。
答案
(1)雾日数与霾日数的整体变化大致同步。
雾日数的变化相对平稳。
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78年之后霾日数显著增多;变化起伏大;1998年左右达最大值,超过200天。
(2)在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气温低,容易形成对流运动,污染物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
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低,空气不易对流,导致污染物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雾日数变化不大,霾日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变化较大。
第
(2)题,逆温条件下空气对流运动减弱,污染物不易扩散,更容易形成霾天气。
考向二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典例剖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TP(mg/L)与降水量关系图。
(1)说出该城市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的差异。
(2)简析农田河流磷浓度变化的原因。
答案
(1)总体上村镇河流磷浓度大于农田河流磷浓度,村镇河流随降水量的增大磷浓度减小,农田河流随降水量的增大磷浓度先增后减。
(2)农田河流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枯水期磷污染物分布的农田没有水流汇入河流,河流磷浓度小;平水期降水量增加,磷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河流磷浓度变大;丰水期河流流量的增大,降低了水体的磷浓度。
解析 第
(1)题,读图,根据图例,总体上村镇河流磷浓度大于农田河流磷浓度。
村镇河流随降水量的增大磷浓度减小,农田河流随降水量的增大磷浓度先增后减。
第
(2)题,农田河流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枯水期磷污染物分布在农田,因基本无水流,不能汇入河流,河流磷浓度小。
平水期降水量增加,磷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河流磷浓度变大。
丰水期河流流量的增大,降低了水体的磷浓度,所以河流磷浓度又降低。
跟踪训练
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
km2)
年份
类型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重度盐渍土
153
425
755
中度盐渍土
133
219
293
轻度盐渍土
952
801
694
合计
1238
1445
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从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程度的盐渍土面积变化不一样,总体上盐渍土面积是增加的。
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关键是做好合理灌溉、做到有灌有排,并注意保护地表植被。
读“全球海洋酸化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释放出的CO2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
2.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结合全球海水pH值变化可知,海水pH值与海洋CO2浓度呈负相关,而海水中CO2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
第2题,全球海洋酸化将使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3.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
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石质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D.沙尘暴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且集中,植被破坏严重,且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发达,故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
石漠化、水土流失和酸雨。
该地区气候湿润,不可能发生沙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