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学年论文(论文)
题目:
信息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物流管理
学号:
2307090213
班级:
姓名:
李佳骏
指导老师:
刘德智
2012年9月6日
信息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企业必须要面对自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并要积极入其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展,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对企业的价值,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标志。
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是市场竞争激化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为了生存,发展,都在研究,探讨,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的企业信息结构,通过与国际接轨、降低过程成本、推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更加敏捷地获取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从而实现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竞争力
Abstract:
Today,themankindhasenteredtheeraofknowledgeeconomy,thegrowingtrendofeconomicglobalization,enterpriseshavetofaceintheglobalmarketcompetitionandtoactivelyintowhich,enterprisemanagementactivityinthetemporallimitstoexpandceaselessly,greatlyimprovetheinformationvaluetotheenterprise,enterprisenormalizationlevelandbecome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thekeymark.Strengtheningenterpriseinformationmanagementistheintensificationofmarketcompetitionandsocialnormalizationheighttheobjectiveneedofdevelopment,weinordertosurvive,development,bothintheresearch,exploration,establishmentandimprovementofmarketorientedenterpriseinformationstructure,withtheinternationalstandards,reduceprocesscost,morepersonalizedproducts,moreagiletoobtainproductioninformationandmarketinformation,thusimprovingthecompetitivenessofpurpose.
Keywords:
informationtechnologylogistics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一.前言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新的物流经营方式,推进了物流的变革。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方式,成功的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供应链活动的效率性,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经营决策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的含义,范围及应用
(一)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泛指凡是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
通过其运用,可以替代或辅助人们完成对信息的检测、识别、变换、存储、传递、计算、提取、控制和利用。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2.信息技术的研究范围
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3.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新经济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其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
(二)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
1.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物流管理主要有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3.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
现代物流通常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
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
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
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
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
4.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
物流管理起源于二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
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
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
若某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成本,最后会失去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
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三)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
主要由通信、软件、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包括条码、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现代尖端科技。
1.物流数据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管理中最基本一项工作就是物流数据的采集,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入的重要技术。
(1).条码技术
条码技术是20世纪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条码技术具有制作简单、可靠准确、采信和输入数据速度快、成本低、应用灵活、自由度大、设备小等优点。
其在物流数据采集、快速响应、运输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例如,在货物保管环节中,由于使用了条码技术,使商品的出入库、库存保管、商品统计查询等所有保管作业实现了自动检测、自动操作和自动管理,大幅度减低了保管成本,提高了仓储的效率。
(2).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基于电磁理论的通信技术,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
它的优点是识别距离远,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且有智能。
目前通常利用便携式的数据终端,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从射频识别卡上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可直接通过射频通信方式传送到主计算机,由主计算机对各种物流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控制。
2.物流自动跟踪技术
物流活动经常处于运动的和非常分散的状态,因此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将物品移动的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1).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的含义是利用空中卫星全天候、高准确度地对地面目标之运行轨迹进行跟踪、定位与导航的技术。
例如,利用卫星对物流及车辆进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用户可随时看到自己货物的状态,包括运输货物车辆所在位置、货物名称、数量等,同时可实现物流调度的及时接单、排单以及车辆动态实时调度管理,大大降低车辆的空载率,提高了运输效率,做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2).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为描述和处理相关地理信息而逐渐产生的软件系统。
通过各种软件的配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车辆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等,更好的为物流决策服务。
(3).物流EDI技术
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
物流EDI使内外部生产率提高,改善了渠道关系,降低了物流的作业成本。
三.信息技术对物流管理优势分析及作用
(一)优势分析
1.信息技术是物流的重要功能,信息技术提高了物流各个功能环节的效率
例如:
在运输环节中,由于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对地面运输车辆进行精确的跟踪定位,同时还提供交通气象信息技术、异常情况报警信息技术和指挥信息,不仅确保了车辆的运营质量和安全,而且也能进行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化组合、运输网络的合理编织,大幅度提高了运输效率。
2.信息技术提升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
由于使用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使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等各环节功能之间实现了数据的快速、批量传送,特别是各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各种类型单位之间的横向数据交换。
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功能有效地衔接和整合起来,发挥了物流系统整体和综合优势。
3.信息技术提升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整体效益
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信息系统,把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企业、金融信贷企业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技术联系在一起,及时、准确、批量地交换有关数据,使商流、物流和资金流有机地连接起来,提升整体效益。
(二)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重要性
物流信息技术在逆向物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逆向物流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回流产品的数量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建立为逆向物流服务的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充足的回流产品信息对逆向物流的顺利完成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EDI系统设计的信息系统,还能让制造商与销售商共享退货信息,为物流服务提供包括品质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各种营销资讯,使退货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处理完毕,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三)信息技术与逆向物流间的关系
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手段对逆向物流的经济表现和服务水平有直接积极的影响,并将推动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手段的优劣,实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一点在逆向物流中同样适用。
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改善客户响应速度和流程控制表现,一方面将改善企业物流效率和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现代物流发展必须依靠物流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手段的变革。
这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4)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1.谋求长久发展的需要
未来人们对逆向物流的质量和反应速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建立强大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才能迅速满足这种需求,赢得顾客,赢得持久发展。
2.树立良好形象,提高顾客忠诚度的需要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增加企业美誉度,增强顾客的满意度。
3.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通过对逆流物的监控,可以掌握逆流物的去向和用途,及时采取措施,对逆流物进行有效及时处理,充分利用逆流物的价值,变废为宝,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同时可以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类型
(一)条型码和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S)
货物的条码化是建立整合供给链的最基本条件,它是实现仓储自动化的第一步,也是作为POS快速准确收集销售数据的手段。
(二)电子定货系统(EOS)和增值网(VAN)
电子定单由门店的POS系统自动下达到公司的主机,由公司主机归集,然后由公司仓库或由供给商发送定单。
零售商具有了较大的采购能力,供应商可以大批量地销售。
使得从供应商到物流中心,最后到门店的整个供给链的活动能以电子形式交换信息。
(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EDI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双向通过计算机交换标准文件,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国内外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工业社会物流以物为对象,聚散的是物;信息社会以信息为对象,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实际上是对各种信息的聚集和扩散。
信息社会使物流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
现代物流管理的网络化或电子化形成一个效率高,质量好的物流系统,提高传递效率和传递质量。
1.物流信息及其网络化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系统,物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间相互协调,为了使物流活动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必须保证物流信息畅通。
物流信息的网络化使其在企业与企业间达到物流信息共享,消除了部门间的冗余,实现了信息的可追溯性。
2.实现物流信息网络化的有关对策
信息网络化实现方式目前主要有Internet,Intranet,EDI等方式。
以上三种方式,从物流信息网络化的交易对象上讲,分为三个层次: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如通过Internet进行的网络购物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如企业通过EDI交换数据,实现整个交易;企业内部的交易,如在企业内部通过Intranet交流信息和共享资源。
3.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
国外物流企业十分重视国际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了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各种在线查询系统。
我国一些大的物流企业也开始利用国际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但是同世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有效利用国际互联网方面,我国物流企业应该针对具体国情,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通用数据的利用
物流企业只要支付一定的初装费和服务费,ISP就会使其成为国际互联网数据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后后享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
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通用数据的利用方面十分不足,对各种数据采集形式的尝试仍停留在原始阶段,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⑵.加强信息发布的主动性
国际互联网能够延伸得到的地方,就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如果物流企业经常接触国际互联网,又关心物流企业动态的话,可以从旗帜广告做起。
⑶.加强信息的时效性管理
国际互联网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是一个充满着无尽数据与服务的数据库,但却与时间密切相关。
我国物流企业应特别注意对信息的时效性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网的构建。
4.物流企业Intranet是Internet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
物流企业利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网络,是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的基础设施。
物流企业Intranet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营销功能
通过Intranet的事务处理方式,销售人员向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本企业最新产品信息,并可随时完成合同的建立、订单的查询、状态的跟踪等一系列工作。
(2).项目管理功能
Intranet可以管理物流企业配套供应项目,如调整项目安排及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客户反馈意见等。
(3).客户服务和支持功能
Intranet能够帮助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共享客户的反馈信息,并创建一个相应的支撑系统。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物流发展的措施
1.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目前,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标准化趋势有三个方面:
一是业务流程标准化,二是信息流标准化,三是文件格式和数据接口标准化。
企业的业务流程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软件当中,只有把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后,才有利于信息系统与企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
2.重点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是要加强普通高等院校的高层次学历教育,培养高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要重视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与教育;三是要大力发展物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操作实用型人才;四是推行从业人员职业或岗位资格管理制度。
3.建设我国的重要物流配置基地
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建立起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物流配送新模式。
在实施推广EDI技术的同时,建立起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实施条码技术和GIS,GPS技术的同时,建立起企业物流代理管理模式。
4.加速WBM网络管理模式建设
WBM网络技术可以将庞大的计算与存储任务转移到Web服务器上,使客户可以在简单便宜的客户机上访问WWW服务器,大大减少了设备费用和提高了客户访问的灵活性。
使更多的客户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网络访问网络和更新信息数据,免去了客户机与网络管理中心的频繁工作联系,是一种发布操作信息的理想模式。
六.事例分析、总结
(一)海尔物流信息化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海尔信息化的物流模式使海尔实现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继续推进企业国际化道路的初衷,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为海尔创造了许多竞争优势,但同时,这一模式仍然存在着其缺陷之处,下面就对这一模式的优势与缺陷进行分析和探讨。
1.海尔物流信息化模式的基本内容
物流管理信息化为了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对海尔跨企业的供应链或物流进行协调、整合,将海尔内部的零部件的采购、生产、库存管理、销售等物流流程的计划、执行整合为连续的一体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其上游到下游实现了同步的企业整体运营最佳化目的,极大地缩短企业要求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对客户有效地提供最大的价值。
2.优势之处
(1)在企业的管理重心上,实现了从职能管理到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与国内其他制造型企业相比更趋于合理、高效。
海尔通过对企业内部原有的各部门与资源的重新组合,改变了原来各部门职能重叠不分,相互抢夺有限资源,严重阻碍了生产流程的通畅,导致生产与市场严重脱节的现象。
将管理的重心放到了以“市场链”为核心的业务流程管理之上,理顺了海尔在管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依存关系。
流程管理的合理化使海尔在制造业的同行中以高效率、高效益脱颖而出,巩固了海尔在同行业中的领头地位。
(2)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改变了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海尔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精简与重组,实现信息化管理,减少信息传递的路程,使海尔比同行企业更清楚用户所想所需,以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服务让顾客得到最大的满意。
(3)在销售和业务面积上,由纵向一体化变成了横向网络化。
海尔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形成了海尔内部与外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网络联结构,进一步推进了海尔的国际化进程。
3.弊端分析
(1)“信息孤岛”,由于生产计划和信息化程度的发展是处于永无休止的变化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实施的信息化技术管理软件的开发平台和数据结构存在巨大差异,难免会造成不通信息系统、信息模块之间的孤立运行。
海尔目前的信息化程度在其应用层面上仍然存在一些滞后问题,就算目前海尔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软件系统,也仍然存在着有制造新的“信息孤岛”的可能性。
因此,海尔在实施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之时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隐藏的巨大风险在物流信息化模式中采用的业务流程改造措施以及能对企业物流资源有效管理的ERP系统都具有较大的风险。
ERP系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项目,产、供、销、人、财、物都是企业的资源,要想把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资源优化,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都不容易办到。
国内目前缺乏有效的行业标准,造成软件市场的混乱,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关乎企业生产流程合理化组建的问题,万一思路错误、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市场效益的下降。
4.总结
以上是对海尔物流信息化模式存在的优势与弊端的分析,海尔在物流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总结而成的众多管理经验与模式将是我们民族企业学习、借鉴的楷模,将会有助于民族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寻找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之路,构筑竞争优势,以提高我国整体企业管理素质和发展水平。
(2)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作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启示
1.信息技术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面对可能为企业管理带来的风险,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结合自身点多、线长、面广和管理幅度大的实际,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启动了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生产管理方面,启动车辆GPS批量安装工作,目前已成为国内管理流程最健全、覆盖面最广、监控车辆最多的危货品车辆监控系统;在资源管理方面,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ERP系统成功上线,实现了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车辆、材料的统一监管和调配;在安全管理方面,公司在全部下辖配送企业推广使用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成功实现了“公司、分公司、调度中心(车队)”的三级监控目标;在企业基础管理方面,公司所有的二级单位推广应用了视频会议系统、OA无纸化办公系统,有效解决了公司分支机构地域跨度大带来的基础管理工作困难,确保了企业的政令畅通。
这些信息系统的成功推广应用,有效地帮助运输公司解决了持续快速和规模化发展带来的生产、资金、安全、基础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确保了运输公司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管理水平也同步提升。
2.信息技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在2001年以前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是较为典型的传统运输企业。
从2003年开始初步完成了从区域型企业向全国型企业、从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轨。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运输公司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运输、装卸、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功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另一方面发挥自身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优势,将车辆GPS监控系统、电子铅封系统、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相关数据实时向客户展示,邀请客户参与到货品运输过程的监控中来,使其掌握货品的运输、配送进度和产品状态,通过类似的高附加值服务使用户进一步增强对运输公司专业化能力的信心,从而强化了对老用户的黏度和对新用户的吸引力,为企业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信息技术在整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利用7年时间,对中国石油内部原属于各个油田、炼厂、销售和管道公司的自有配送车辆和运输队伍进行了划拨整合,对接收资源、人员进行优化配置,以第三方物流的身份服务于当地的油田、炼厂及销售公司等企业。
上述举措确保了公司内部各单位的生产信息透明,进一步强化了公司整体车辆调配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提升了单车效益。
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只有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技术,才有可能使企业将物流需求迅速传达到专业物流企业,并获得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以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4.加快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1).突出重点,推动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
政府应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