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猪场建设.docx
《现代猪场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猪场建设.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猪场建设
现代猪场建设
目录
第一章现代养猪业概述
第一节我国养猪业的现状
第二节养猪业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猪的品种和特性
第一节猪的品种
第二节猪的特性
第三章猪场的建设与规划
第一节场址的选择与总体规划
第二节猪舍的设计
第三节猪场的设备
第四章猪场的防疫消毒
第一节猪场消毒概述
第二节常用的消毒方法
第三节猪场常用消毒设备及使用
第四节现代化猪场的消毒程序
第五章猪场隔离与环境控制
第一节猪场的隔离
第二节猪场的环境控制
第六章猪场的免疫接种
第一节猪场免疫概述
第二节猪场免疫接种的流程
第三节增强猪免疫效率的措施
第七章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
第一节常用的诊疗技术
第二节常用的诊断方法
第三节常见的猪病的防治
第八章现代猪场的经营和管理
第一节猪场的常规管理
第二节猪场的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
第四节猪场的规章制度
前言
随着当今养猪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养猪业面临着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的养猪场是养猪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从多方面、全方位着手,精养细养,走规模集约化的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养猪创效益的宏伟目标。
本着“服务农村,方便农民”的宗旨,我们编写了这本《现代猪场建设》。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养猪小区等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养猪户阅读与应用。
全书共分为八章:
现代养猪业概述、猪的品种和特性、猪场的建设与规划、猪场的防疫消毒、猪场隔离与环境控制、猪场的免疫接种、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现代猪场的经营和管理。
阐述清楚,深入浅出,集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
由于编者的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特别是广大农村读者朋友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在将来进一步完善。
编者
第一章现代养猪业概述
第一节我国养猪业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具有悠久的生猪饲养和消费历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随着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养猪业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2007年生猪年末存栏4.4亿头,肉猪年出栏5.7亿头,猪肉产量达到了0.4亿吨,与2001年相比存栏数和出栏数分别下降了3.8%和0.4%,但猪肉产量增长了2.5%。
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例占到62.4%。
我国生猪存栏数超过了世界总存栏量的一半,肉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基本占到世界总量的50%,猪肉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8个百分点。
由此看出,猪肉不仅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在世界猪肉生产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山东、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广西及河北是我国生猪主产区,年生猪出栏数和猪肉产量均占到全国总量的60%~70%。
生猪年出栏在4000万头以上的有四川省、湖南省和河南省;年出栏在3000万头以上的有山东省和广东省。
我国猪肉供应由1991年以前的每年调入170万头变为自给有余并逐步迈向猪肉输出国行列。
2007年我国总计出口加工猪肉13.5万吨,价值达3.6亿美元。
我国2000~2007年生猪养殖规模变化见表1-2。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的饲养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养猪业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表1-2我国2000~2007年生猪养殖规模变化单位:
%
年份
散户
(50头以下)
小型
(50~99头)
中型
(100~499头)
大型
500头以上
2000年
74.28
9.03
7.00
9.69
2003年
68.06
9.97
10.07
11.90
2006年
58.95
13.62
13.37
14.06
2007年
51.50
13.00
13.70
21.80
注:
摘自王立贤。
中国畜牧杂志,2009,45
(2),18-21。
一、生产力现状分析
(一)存栏多、出栏率低
出栏率这个指标是反映能繁母猪繁殖力、肉猪产肉力和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
存栏多、出栏率低是我国长期存在的老问题。
我国猪存栏总头数占世界的50%左右,肉猪出栏率为127.14%,同改革开放前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平均出栏率170%相比,我国仍低40余个百分点。
相对比较低的出栏率反映出我国肉猪生长缓慢,饲养期长,维持生命消耗饲料多,资金投入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与技术水平,肉猪的出栏率超过14%~15%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可能而且必须的。
(二)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重低
我国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重77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8千克),更低于美国、加拿大、丹麦、法国等养猪业发达国家。
如果说出栏率是养猪生产总体生产力指标,而肉猪胴体重则是肉猪的单产指标。
近年来,欧美一些养猪发达国家肉猪的适宜屠宰体重由90千克增加到110~120千克,这固然与猪的品种改良和成熟期延迟有关,从经济上衡量,适当提高胴体重也是有价值的。
如果我国出栏肉猪胴体重达到90千克,每年就可多产猪肉400万吨,这相当于广东省2年的猪肉总产量,几乎可少养400万~700万头母猪,节省饲料400~700万吨。
(三)胴体脂肪率高而瘦肉率低
过去我国人民对猪肉是“挑肥拣瘦”,如今是“挑瘦拣肥”,对猪肉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我国现在仍有大量未改良的地方品种或不知来源的杂种猪,其特点是沉积脂肪能力强而肌肉不发达,而用猪来生产动物性脂肪是对有限的饲料资源的一种浪费。
(四)母猪生产力低下
外源良种母猪年提供商品猪能力在22~26头,欧美国家多可达到此水平,一些猪场还超过了26头,养猪业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而2006年前,我国母猪年提供商品猪16头左右,规模化猪场为18头左右;疫病流行后,我国生猪存栏量减少30%左右,母猪年提供商品猪仅在14头以下。
二、资源现状分析
(一)品种资源
我国拥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是世界上家猪驯化的核心区域之一。
数千年的选育和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猪品种资源,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据调查,我国现有家猪地方品种100余种,经过多年来的整理和归纳,《中国猪品种志》中已收录了48个中国猪地方品种。
这些品种分布于我国各类自然环境中,遗传变异丰富,具有鲜明而突出的品种特性。
1.繁殖力强
中国地方猪繁殖力强举世公认,更以窝产仔数高而闻名于世。
如太湖猪头胎产仔数12.14头,2胎产仔14.48头,3胎及3胎以上产仔15.83头。
据资料显示,中国梅山猪的排卵数虽与欧洲大白猪等相似,但受精率却可达到95%以上;同时,梅山猪胚胎死亡率在10%以下,窝产仔数平均在15头以上,而欧洲大白猪却在11~12头之间,比中国猪少3头以上。
2.优良肉质性能
中国猪肉质细嫩、香甜、鲜美、可口。
此外,中国地方猪从表型上没有发现PSE猪肉,除个别品种外,经测试也没有发现氟烷阳性反应猪。
3.抗逆性
抗逆性是指机体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包括抗寒力、耐热力、抗病力、耐粗饲能力、高海拔适应能力和耐近亲繁殖能力等。
经过几千年的风土驯化和人工选择,中国地方猪形成了较强的抗逆性。
中国地方猪种这些非常独特的抗逆性能,是国外猪种所无法比拟的。
4.矮小特性
我国地方猪体格较小,成年猪平均体重约为国外猪种的50%~75%,每头种猪每年可节省饲料消耗20%~30%,而产仔数和泌乳力却高于国外猪种,因此,可降低饲养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特别是以中国香猪为代表的微型猪,独具矮小特性,成年猪体重仅30千克。
此外,中国地方猪性情温顺,易于调教,便于管理,耗料低,排泄少,方便实验室养殖,而猪的解剖生理、营养代谢、生化指标与人体也相似,是绝佳的实验动物。
尤其是其心血管系统结构与人更为相近,作为较好的动物模型和异体移植供体,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二)劳动力资源
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廉,每千克屠宰重劳动力成本约为6欧分,而美国成本14欧分为最高,其次是加拿大13欧分。
波兰为4欧分,巴西为3欧分(引自《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三)饲料资源
我国粮食产量有限,猪作为耗粮型家畜其所需的大量玉米、豆粕等饲料日趋紧张,饲料成本日渐上涨;但另一方面,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饲料资源的类型非常丰富,如果能多途径、多渠道开辟饲料资源,开发非传统原料用于饲料生产,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饲料资源紧张的问题。
(四)土地资源
随着生猪养殖业的逐步发展,所需的土地越来越多。
而我国人口众多,所需耕地面积巨大,国家立法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这就造成了猪与人“争粮争地”的现状,很多地区养殖用地审批日益困难,打击了生猪养殖者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2007年9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养殖用地。
该政策还在逐步落实当中,具体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二节养猪业发展的趋势
一、未来猪肉生产消费变化趋势
世界范围内,猪肉生产始终占据肉类生产的主导地位,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在中国,近年来由于其他畜禽肉生产的增加,猪肉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但也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如图2-1所示)。
图2-1世界与中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例变化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绝对量也会不断增长。
对中国而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猪肉消费市场将被激活,这必将带动国内猪肉生产和消费量的逐年快速增长(如图2-2所示)。
二、生猪产业组织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生猪产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多种养殖、经营和管理模式广泛存在于我国的主要生猪产区。
(一)我国产业组织模式的主要类型
农户散养模式:
这是我国生猪养殖最为基本的发展模式。
根据资料统计,农户散养生猪占我国畜牧养殖业总量的比重仍然较大,是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重要基础。
图2-2世界与中国猪肉严量变化趋势
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龙头企业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公司加农户、契约加服务”的模式衍化而来的。
由于受资金、市场、繁育周期等各方面的制约,龙头企业屠宰的所有商品猪不可能全部来自本企业的基础养殖体系。
因此,以龙头企业的示范养殖场为主,建立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或发展有一定养殖规模的农户开展生猪养殖,通过签订供应合同的方式保证猪源。
这种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龙头企业为主,通过企业、养殖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三位一体”的生猪养殖发展模式。
农村生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的生猪产业发展模式。
是由农民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以农牧业生产者为主体,以其合作者拥有的生猪养殖技术、资金、生产条件和市场资源为纽带,体现一定的经济规模,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的民办经济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自繁自育、示范带动发展模式:
这是一种能保证猪肉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追溯体系的模式,也是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
这种模式要求龙头企业要投入巨额资本,建立从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副产品或肉制品深加工—冷藏—销售的完整的生猪产业体系,这种模式强调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和农民发展规模化养猪业。
目前已有部分大型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投资建设。
(二)产业组织模式发展趋势
农户散养模式具有能充分利用农村、农户的资源,饲养成本低廉,不受规模养殖的限制,粪水污染不明显,易还肥于田,投资少,见效快,单头养殖效益高,容易调整品种结构,对市场的适应性强,农户养殖风险低等优点。
同时,其缺点也非常突出。
首先是集约化程度低,不利于生猪产业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其次,品种结构复杂,不利于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和品牌建设;再次,不利于规定疫病的防疫,容易造成防疫死角。
另外,还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农村卫生条件不容易得到改善。
在市场对猪肉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的今天,农户散养模式的优势逐渐丧失、缺陷日益明显,这种模式将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组织性更强、统一化程度更高的产业组织模式。
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的优点是龙头企业投入成本小,资金风险小,发展迅速,可快速达到需求总量,有利于屠宰企业调整品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户卖猪难的问题,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
其缺点主要体现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农户的利益往往难以得到长期和稳定的保证,这和牵头企业的实力与规模化程度有关。
这种模式是现阶段散养模式的最佳取代者,它统一、集中的管理能有效地避免散养的随意性、无序性以及养殖风险,很适合在散养比例大、养猪生产力较弱的地区推广实施。
农村生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分散的生猪养殖户的集合,将个体经营的劣势变为合作的优势。
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关系由过去的一对一的单一型变为多对一的集约型,将农民组织起来,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对接,成为“龙头”企业稳定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依靠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提高农民合作组织进人市场的能力。
二是农民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外部市场交易关系,而是一种为了共同利益形成的合作与联合的关系。
农民社员通过合作社不仅能够稳定地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还可以获得股利和按交易额进行的二次返利。
三是生猪养殖业小区在销售环节还必须依赖龙头企业,实际上是第一种发展模式的延伸,是农村分散养殖户的集合体,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和发展生猪养殖基地的一种形式。
相对于分散养殖而言,是一种改善和进步,但实质上仍然没有脱离散养的基础。
龙头企业自繁自育、示范带动发展模式是现代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适应了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现代养殖需求,同时具有多方面优势:
一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能直接以市场为导向,带动农户养殖优良品种;二是随着体系的不断培育和壮大,抗风险能力增强;三是有利于可追溯系统的建立,能有序地控制肉品安全,有利于企业的品牌建设;四是能形成有序发展生猪产业的模式,防止因市场突变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但相对于我国巨大的生猪养殖规模来讲,目前这种模式覆盖的范围还很窄,参与的企业投入的资本还很少,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
三、饲料营养研究趋势
非药物添加剂的研制: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尽可能杜绝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二是保健促生长作用。
饲料是众多病原菌、病毒及毒素的重要传播途径,例如沙门菌、大肠杆菌、黄曲霉毒素等。
世界各地时常有因为饲料中携带病原菌或病毒而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报道。
原料的采购、贮存和加工方面都在尽可能杜绝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其中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类添加剂。
抗生素的应用曾给畜牧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饲用抗生素可抑制畜禽消化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少体内营养消耗,节省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消化道内合成动物必需营养物质的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使营养物质的合成增加,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防止疾病,使肠壁变薄,从而有利于营养成分的渗透与吸收,增进食欲。
同时抗生素还可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激素,促进发育,并可显著的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结果。
因此,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早已普及,且根深蒂固。
但抗生素的使用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破坏动物肠道有益菌、产生耐药性和在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等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生物技术的跨学科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作用。
微生物添加剂、酶制剂、小肽、寡糖、核苷酸和卵黄抗体等一些营养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这些以调节消化道营养生理和微生态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大部分属于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它们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如今还可运用生物技术用一些廉价原料生产固氮菌、生物制品、益生素等应用于饲料生产。
另外现代遗传学技术、育种技术已能够培育出适合饲料工业需要的新品种。
如高油玉米(HOC)、多迭加性状营养价值(高油脂、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植酸)强化玉米已开发成商品应用,另外还有转基因大豆、羽扇豆和低毒油菜等。
营养与免疫的研究:
营养物质是家禽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物质基础,营养成分的变化影响家禽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而健康的家禽需要免疫系统的高度协调,需要氨基酸、蛋白质、能量、酶等辅助因子支持抗淋巴细胞的增殖,从骨髓中补充新的单核白细胞和嗜酸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溶菌酶、补体及含氮氧化物。
营养物质变化还可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力和抵抗力。
目前免疫营养学主要关注于:
①应用分子生物学与免疫营养学以及形态解剖相结合,研究营养与免疫的生理机制;②应用免疫调控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疾病发生、缩短育成期、促进增重和改善肉质等方面。
免疫营养学引起了动物营养学研究上一场新的变革。
第二章猪的品种和特性
第一节猪的品种
一、地方猪种和国内培育品种
(一)地方猪种
地方猪种根据我国地方猪种的体质外貌、生产性能和饲养管理方法,结合产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人们迁移等因素,以及学者对我国地方猪种类型的划分研究,将我国地方猪种划分为六个类型:
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南型、西南型、高原型。
我国地方猪种的主要特点是繁殖力高,抗逆性强,皮薄、肉质好,性情温顺,消化粗纤维能力强,能较好地利用青粗饲料,但生长速度较慢,体型偏小,瘦肉率较低等。
其中太湖猪以其繁殖力高而著称于世,许多国家如法国、日本等都引进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提高本国猪种的繁殖力。
(二)国内培育品种
目前国内培育的新猪种很多,大概有40多个,可分为纯种猪和杂优猪种(猪的专门化品系)。
其中纯种猪按经济类型可分为瘦肉型(如三江白猪、湖北白猪、广西白猪)、肉脂兼用型(如上海白猪、北京黑猪、北京花猪I系)、脂肉兼用型(如哈尔滨白猪)和脂肪型(赣州白猪)。
从总体来说,国内培育的新猪种,基本上都是通过引进国外品种猪与本地良种猪进行杂交,然后经过逐代选育培育而成。
对国内培育猪种影响较大的国外猪种有长白、大白、巴克夏、苏白猪等。
以上海白猪为例:
1.产地与分布
1979年培育成于上海地区。
主要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杂交培育而成。
主要分布在上海市郊的原上海县、宝山县,主要饲养单位为上海县种畜场(现更名为闵行区畜禽种场)、宝山县种畜场(现更名为宝山区种畜场)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国内不少地区如辽宁、新疆、广东等引进上海白猪,表现适应性较强等。
2.体型外貌
体型中等,系肉脂兼用型。
全身被毛白色,脸平或微凹,耳中等大略向前倾。
背平直,体躯较长,乳头多为7对。
成年公猪体重250千克左右,体长167厘米左右;成年母猪体重177千克左右,体长150厘米左右。
3.生产性能
在20~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15克,每千克增重耗料3.62千克。
体重90千克,屠宰率为72.58%,腿臀比例27.12%,胴体瘦肉率52.78%。
初产母猪产仔数平均为9.78头,2胎为11.22头,3胎及3胎以上为12.84头。
4.评价
适应性较强,从辽宁、新疆、广东等地的一些猪场引种饲养表明,它既能耐寒也能耐高热;既能适应集约化饲养,又能利用青料和城市泔脚料。
杂交利用方面,以(杜洛克猪×汉普夏猪)×(长白猪×上海白猪)、长白猪×上海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上海白猪)3个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较高,平均产仔均在12头以上;生产肥育猪,以(杜洛克猪×汉普夏猪)×(长白猪×上海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上海白猪)、杜洛克猪×上海白猪3个杂交组合的产肉性能较高,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24克、621克和658克,胴体瘦肉率分别为65.51%、63.53%、61.66%。
此外,上海白猪具有产仔多、生长快、屠宰率和瘦肉率较高、猪皮质优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商品瘦肉猪和优质皮革原料猪的优良杂交亲本。
二、国外引进良种
(一)大白猪
1.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英国约克县及其邻近地区,又称大约克夏猪。
它是目前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在全世界猪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2.体型外貌
体大,毛色全白,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颜面微凹,耳大直立,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高。
平均乳头7对。
3.生产性能
在我国饲养的大自猪,母猪初情期5月龄左右,一般8月龄体重120千克以上配种。
初产母猪产仔9或10头,经产母猪产仔10~12头。
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千克。
据测定,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仔猪断乳至9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89克,料肉比3.09:
1,90千克屠宰胴体瘦肉率61%。
4.评价
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等特点。
经过多年的驯化已基本适应我国的条件。
用大白猪作父本,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其一代杂种猪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较母本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杂种猪(大白猪×太湖猪)日增重的杂种优势率17.40%,“大浙”(浙江中自猪)杂种猪日增重的杂种优势率8.56%,胴体瘦肉率57.06%。
在国外三元杂交中,大白猪常用作母本或第一父本。
(二)长白猪
1.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丹麦,在世界上广泛分布。
由于各国都按本国的要求培育,各国长白猪都有不同的特点。
但具代表性的还是丹麦长白猪。
2.体型外貌
全身白色,体躯呈流线型,耳向前平伸,背腰比其他猪都长,全身肌肉附着多,乳头7或8对。
3.生产性能
在我国较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母猪体重分别为85千克和83千克,成年公猪体重为246.2千克,成年母猪体重为218.7千克。
据武汉种猪测定中心1985年测定,达90千克体重日龄为188天,日增重598克,料肉比3.27:
1,体重90千克屠宰胴体瘦肉率为66.42%。
长白猪引入我国后,一般公猪体重达130千克左右、母猪体重达12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
产仔数初产平均为10.5头,经产11.2头左右。
4.评价
具有生长快、节省饲料、瘦肉率高、母猪产仔多、泌乳性能好等优点。
用长白猪作父本,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杂交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我国地方猪种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但长白猪具有体质较弱、抗逆性差、对饲养条件要求高等缺点。
(三)杜洛克猪
1.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美国纽约州。
1978年,我国首次从英国引入,以后陆续从美国、匈牙利、日本较大数量地引入。
2.体型外貌
毛色为红棕色,从金黄色到暗红色,深浅不一,耳中等大且下垂,颜面微凹。
体躯深广,肌肉丰满,四肢粗壮。
3.生产性能
成年公猪体重340~45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300~390千克。
据我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1988年测定,达90千克体重日龄为174天,平均日增重651克,料肉比2.99:
1,体重90千克屠宰胴体瘦肉率为62.20%。
4.评价
适应性强,对饲料条件要求较低,喜食青绿饲料,能耐低温,对高温耐力差。
用杜洛克猪作父本,与我国地方猪种杂交,一代杂种猪毛色多先黑色,再加上由于其产仔数不多,早期生长较差等问题,有些地区对杜洛克猪作二元杂交的父本不受欢迎,而往往将它作为三元杂交中的第二父本用。
四、汉普夏猪
1.产地与分布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是北美分布较广的品种,目前在美国数量仅次于杜洛克猪,占第二位。
我国1934年首次少量引入,作为与其他国外品种对比,于1978年陆续从匈牙利、美国引入数百头。
2.体型外貌
毛色特征突出,即在肩颈接合部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