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959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docx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文科生必备

高考历史-史观整理

一、革命(唯物)史观

1注意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人类历史为主线构建历史知识脉络。

必修教材从历史发展脉络讲总体上保留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序列,它以革命史观作为主线描述历史,突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突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附表1历史阶段特征归纳

历史阶段

经济

政治

古代中国(秦朝开始)

小农经济主导下的经济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强化

近代中国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逐渐瓦解

外国经济的入侵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及曲折发展

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摇摇欲坠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维新变法运动及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取得基本胜利。

现代中国

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遭受破环。

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框架的建立。

“文革”期间民主法治遭到破坏。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完善民主与法治。

近代世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其主导地位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政治日益民主化、法制化

现代世界

社会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其生产方式的调整。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和外贸体系建立。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得到较快发展。

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以及现阶段的一超多强的局面。

2.注意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外历史三大转型期与一系列的革命与改革。

在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动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非常需要从其代表的生产力和阶级属性入手。

特别是在分析历史转型期与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时。

◆附表2历史转型期情况

历史转型期

经济

政治

思想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的革新,井田制的瓦解,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发展

分封制的瓦解,代表新生产力的地主阶级通过改革确立新的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百家争鸣

最能代表生产力的是法家思想

世界近代

(14世纪到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突破中世纪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人文主义、理性精神的宣扬

中国近代

传统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新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出现及发展,外来经济的入侵等

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向西方学习

救亡图存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附表3中外历史上的革命情况

背景(原因)

影响(结果)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的权力,通过立法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独立战争的胜利,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为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法国大革命

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起共和政体,对封建势力形成了巨大打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定障碍。

中国辛亥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促使“短暂的春天”的出现。

俄国十月革命

一战中的俄国,各种矛盾日益激化,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帝国主义战争,并血腥镇压无产阶级的示威游行。

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没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在其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无产阶级并成为了革命的领导阶级。

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表4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情况

重大改革

背景

影响

商鞅变法

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需要;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封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奠定了统一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都开始了近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美英殖民侵略民族,危机加剧

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封建专制统治阻碍其发展。

戊戌变法

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顽固势力较强大。

改良失败,但是对人们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导致了经济危机并演变为政治危机。

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之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美国罗斯福新政

美国的经济危机。

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并且发展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走了不少弯路,“文革”使经济建设中断并倒退。

经济得到恢复并快速增长,现已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向全面小康努力。

二、文明史观

1.以文明史观为视角,以文明类型为基本研究单位

①“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渔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等)。

②“文明”按照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③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

◆附表1文明史观下的世界史

 

历史时期

转折性事件

表现

文明特征

西方

东方

16世纪前

海洋文明

农业文明

文明的差异

16—18世纪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海洋文明

农业文明

文明的链接

19世纪以来

两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文明的冲突

文明的融合与创新

2.注意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附表2中国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交流

中华文明的形成

政治文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局面不断巩固

经济文明

自然经济,手工业、商业

文化文明

形成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的交流、碰撞

中国文明的外传

科学技术(造纸术、建筑技术、四大发明),生产技术(冶铸技术、制漆工艺等),思想文化(儒家学说等)

外国文明传入中国

农作物品种(甘薯、玉米)、生产技术(欧洲的水利技术)、科学技术、宗教(佛教)、“西学东渐”

◆附表316世纪前的东西方文明的不同

 

文明类型

经济特征

政治制度

主流思想

东方

农业文明 

农业经济

(小农经济)

中央集权

儒家思想

西方

海洋文明 

商品经济 

中央集权 

人文主义 

3.理解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动力,是人类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标尺

要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一般都会付出大小不一的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人类坚忍不拔地追求文明的步伐。

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没有优劣高低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

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附表4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与西方文明融合中的差异

 

态度

方式

结果

中国

 被动学习

暴力冲突 

缓慢而曲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日本

主动学习 

和平交流 

迅速而成功,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三、现代化史观

1.注意现代化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的全面变革。

①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是动态的。

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但并不局限于工业化,它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如政治民主化、官僚化(国家事务越来越为国家体系来操办)和法制化,经济的都市化、文化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社会的平等化和世俗化。

◆附表1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动力

能源

特点

发明者

结构

中心

时序

组织

工业布局

思想

第一次

蒸汽机

生产经验总结

工人技师

轻工业为主

英国

从英国向外扩展

工厂制度

工厂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自由主义

第二

发电机

内燃机

电力

石油

科学与技术结合

科学家

重工业为主

欧美

多国

俄日等国两次交叉

垄断组织

工业城市群兴起

垄断主义

◆附表2 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贡献

 

在人类民主政治中的贡献

近代英国

君主立宪、责任内阁、政党政治

近代美国

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政党政治

新中国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附表3 资本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时间

14—16世纪

16世纪

17—18世纪

中心

意大利

德意志

法国

批判

教会神学体系

罗马天主教会

封建神权、王权与特权

形式

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

公开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核心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领域

文学、艺术、科学

宗教

宗哲政经文教美等

影响

文艺成就、思想解放、产生科学、促进宗教和资本主义

思想解放、新教派、民族宗教、促进资本主义

思想解放、革命动员、政治构想、促进科技、影响世界

 

2.注意用现代化史观来重组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进程:

①工业文明的冲击。

古代中国在农业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这种以农业为核心的文明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

1840年,英国政府为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开拓市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开始遭受工业文明的冲击。

因为在英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现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是对中国旧体制的破坏,但并不等同于新体制的产生,经历了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中国才开始迈出近代工业的第一步。

在洋务运动中,现代化的起步不仅仅在经济领域,还包含文化领域,洋务派在其兴办的新式学堂中开始开设近代科技课程,从而文化领域开始科学化起步。

③对现代化的反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是中国近化史上的两次农民运动,他们提出目标并不是在中国推进近代化,而是恰恰相反。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完全是反现代化的,是一种古代小农经济的回归;义和团砍电线、毁铁路更是直接对现代化的排斥和打击。

虽然洪仁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但不足以说明太平天国如果能够维持就会将这份文献付诸实施。

④现代化的机遇与挫折——戊戌变法。

1898年,康、梁的戊戌维新是继洋务自强破产后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比较系统而深入的尝试。

变法者意欲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富强之路。

但是它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契机。

⑤现代化的发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新政”,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反映了现代化的趋势。

其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则完全符合现代化的潮流,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民主化和法制化;民生主义和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工业化和机器化的趋势;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的变化则体现了社会世俗化的趋势。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呈现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其原因也在于顺应了现代化潮流。

⑥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新民主义革命沿用了俄国的模式,即社会主义模式。

现化化理论是建立在一元多线理论基础上的,即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可以存在多种社会形态。

从社会制度来说,就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等。

◆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实行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⑥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⑦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3.注意防止几种偏差

①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

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

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③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四、整体史观

1.注意从整体性角度把握世界历史的阶段特征

①从远古到15、16世纪之交:

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②从15、16世纪之交到19世纪末: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折点,两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殖民体系、政治统治秩序形成,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20、21世纪之交:

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的起点。

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国际文化交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人类交往空前方便和频繁。

◆附表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知识结构

时间

表现

原因

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

早期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商业革命后市场扩大、商品种类与商业经营方式变化;世界联系加强。

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后

世界贸易迅速发展;

人口资本大规模流通;

便捷的交通通讯方式;

军事武力扩张;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亚非拉成为列强经济附庸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深化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

市场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加强等。

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新交通通讯方式;两极格局结束;各国建立市场体制;跨国公司、区域集团发展

2.注意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附表2近现代中国与世界阶段特征对比(以整体史观为视角)

阶  段

世界

中国

 

手工工场时代

16世纪---18世纪

准备阶段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

 

明清时期

经济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

政治

英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政治

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社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推行文化专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较弱。

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发展

科技

传统科技的总结阶段,未产生近代科学

国际形势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外交

由开放走向闭关,失去国外市场

 

蒸汽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起步阶段

经济

工业革命从英国产生向欧美扩展,近代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

 

晚清社会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产生机器大工业,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政治

资产阶革命和改革进一步展开。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实践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

政治

沉沦:

两次鸦片战争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抗:

太平天国运动

思想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自由主义是主流。

思想

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抵抗派),并付诸于实践(洋务派),但局限于器物层次

科技

瓦特改良蒸汽机,达尔文进化论等

科技

国际形势

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活动加剧,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外交

被迫开放,部分主权丧失,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

 

电气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垄断阶段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及北洋军

阀)

经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并进入黄金时期,但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政治

列强之间勾结斗争矛盾激化并爆发一战,社会主义由理想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政治

沉沦: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逐步确立

反抗:

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

列宁主义

思想

维新思想、旧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思想层次

科技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科技

国际形势

世界被资本主义瓜分完毕,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外交

再抵抗到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调整阶段

 

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

经济

美日等国经济恢复,;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新经济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经济

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政治

经过战争打击,不少国家调整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十月革命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政治

国共对峙十年,中共依据国情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国际形势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英国等国通过提高自治领地位等方法密切了与殖民地关系。

思想

毛泽东思想产生、发展及成熟。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及二战期间(20世纪30---40年代)

经济

美国等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初步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经济

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并日益萎缩;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土地革命)

政治

法西斯出现,民主进程受到严重挑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显示民主进程不可阻挡。

政治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斗争。

思想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极大加强各国联系

思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

 

信息时代

二战后(1945年---至今)

全球化阶段

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

1945

——

1949

解放战争

1949

——

1956

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政治

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目前是一超多强)

1956

——

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曲折发展)

思想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1966

——

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

科技

以网络技术为突破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1978

——

至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注意将人类交往视为历史发展的主轴之一

①交通工具的进步与人类交往的发展: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电报、电话等通讯联络工具;

大型运河的开凿,国际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网的形成等

②国际会议与人类交往的发展:

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等

③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交往的发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及当今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④国际组织与人类交往的发展:

全球性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区域性组织,如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⑤国际战争与人类交往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

重要的局部战争,如普法战争、中东战争等

⑥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

人文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等

 

史观简介:

唯物史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其中,经济基础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并影响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影响社会存在。

3、阶级、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其中,阶级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对立和斗争构成原始社会解体后一切阶级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至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4、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其中,民族的内部结构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各种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外交往的发展程度;私有制和资本是造成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革命的。

五、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

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结局的主要是人民群众,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文明史观:

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类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