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812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划教案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分析

主备

教学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词语盘点和一个语文园地三大板块,重点学习课文和语文园地的有关知识。

“课文”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由《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四篇课文组成。

《巨人的花园》让我们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幸福是什么》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歌颂了树和鸟儿真挚的感情,赞颂了鸟儿珍视友谊、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小木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多种本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

通过课文内容和体裁,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能力。

“词语盘点”通过对本单元重点词语进行盘点、归纳、分类,让学生能正确读写词语,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

“口语交际、习作”让学生在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各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写童话的方法。

2、读懂童话故事,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体验童话故事带来的乐趣,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2、写童话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每个孩子都喜欢看童话、讲童话,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

童话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学生在阅读大量童话故事时,对童话故事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更能感受到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也能掌握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编写的童话要讲明一个道理或有所启发,要学会写作前打腹稿,围绕中心来编写一个圆满的故事,本班学生需要学会丰富故事情节、内容,有条理地编写故事。

教学策略:

1、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策略,按目标——内容——实践的思路组织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

3、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

 

教学时间:

9巨人的花园3课时

10幸福是什么2课时

11去年的树3课时

12小木偶的故事2课时

语文园地三5课时

第三单元测试2课时

共计18课时

 

9巨人的花园

学校:

班级:

四年级269班

人数:

42人

课题:

9.巨人的花园

课时:

3课时

执教:

日期:

2011年10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德画面。

3、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

4、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

5、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

二、设计依据:

1、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巨人的花园在有无孩子的情况下呈现两种不同景观的描写,告诉人们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1、2自然段):

写巨人的漂亮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地笑声。

(3--6自然段):

写巨人将孩子们从花园里赶出后,花园立刻变得寒冷、荒凉。

(7—11自然段):

写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将花园还给孩子们,自己感到无比幸福。

2、教学重点:

  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上和心理上得变化。

3、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通过朗读,体会这篇童话的表达上得突出特点。

4、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

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5、提升点:

⑴、理解童话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⑵、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

一、情景导入

 

1、情景:

播放多媒体课件。

2、过渡:

出示句子。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揭题:

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

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板书:

巨人的花园)

1、围绕这个中心句质疑。

 

学生跟随情景朗读,细细地品读课文。

 

情景播放,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15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学生自主读书。

 

2、同桌交流;

 

3、齐读生字新词;

4、全班交流;

 

5、朗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读要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学生字词,同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5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指名回答、补充。

1、朗读课文。

2、回答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为学课文作准备。

 

10

 

5

分钟

 

四、指导书写

 

五、小结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2、你能用这些生字组成和课文中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添。

 

小结学会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

 

1、书写练习。

2、抄写生字。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给生字组词,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2遍,扩词3个。

  2.朗读课文。

  3.读课外书,记录书名、阅读时间。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

读词

复习词语,巩固基础

20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自读故事,分别画出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花园里的情景。

2、交流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的句子。

指名分别读这些句子。

(1)回来前的句子。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地笑声。

指名读、齐读。

(2)回来后的句子,请同学们把惨状读出来。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指名读、指名评,再指名读、齐读。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生气地把孩子们赶跑了,请同学们找出巨人赶孩子时说的话。

(1)读一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巨人说这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

他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

他得动作、神情如何?

(2)根据学生的想象,指导学生分组比赛读这三句话,再指名做动作。

(3)读了这三句话有什么感受呢?

体会中心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4、默读第8自然段。

当巨人把孩子们赶走时,在桃树下有一个小男孩却没有跑。

想象一下:

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5、读剩下的部分。

画出巨人醒悟后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巨人当时的心情。

指导读。

6、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中心句。

学生分角色朗读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三个部分

 

2、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

学生回答

 

画出描写花园不同情景的句子,进行比较和感受。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花园的美。

 

从读中体会到花园里的冷。

 

通过朗读巨人说得这句话,进行想象,并感悟巨人的任性和冷酷。

 

通过想象,明白巨人回心转意的原因。

 

体会巨人的心情变化。

 

自由谈体会,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12

三、拓展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再次体会,可以几个人表演,也可以与同学就哪个人展开评论。

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1、学生表演

2、抄写句子

3、在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童话。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5

四、谈学习体会

1、小结学生表现。

谈学习体会

布置作业:

学生针对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第三课时

(整合练习)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5

 

生字词的复习

 

升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字、词)

充yì()围qiáng()xùn()斥cánkù()

Níng()固fù()盖增tiān()yǔnxǔ()

二、辨字组词

牌(  )舔(  )折(  )  吮(  )

碑() 添(  )拆(  )  允(  )

愉(  )酷(  ) 喧(  )  唤(  )

偷(  )浩(  )宣(  )  换(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喧闹──(  )叱责──(  )  

凝视──(  )

2、反义词:

喧闹──(  )  冷酷──(  )  

破损──(  )

四、词语巧搭配

(  )的鲜花  (  )的阳光  

(  )的笑声(  )的寒风  

(  )的雪花  (  )的树叶

 增添(   )感到(   ) 绽开(   )

五、积累描写巨人花园的词语

1、美丽的花园

2、荒凉的花园

六、学了这个童话故事,我知道了(),从中我悟到一个道理:

()。

 

★★提高题。

1.想一想,该填什么词

  专心地看叫  视   盯着一个地方看叫  视

  抬头向上看叫  视  低头向下看叫  视

  直直地朝前看叫  视

2.修枝剪叶(缩句)

 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们在花园里愉快地游戏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的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话。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勇敢的小男孩和大方、知错能改的巨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播放《小步舞曲》音乐)

我想对小男孩说:

“。

我想对巨人说:

“。

                         

 

看拼音写字、词

 

填写近义词、反义词

 

积累词语

 

准确运用词语

 

缩句练习

 

口语交际练习

通过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对于生字音、形、意的掌握情况。

 

升华对文章的理解,口语练习。

10分钟

 

口语练习

★★★拓展题

1.把《巨人的花园》这个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别人听。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阅读天地

紫丁香

  五月的花园里,飘荡着紫丁香浓烈的香味。

小蜜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香得浑身发颤,轻纱般的翅膀都跟着抖起来。

“嘿,真香!

香得叫人心醉!

……丁香花真好呀!

  “你可别太独断了!

”小蝴蝶摆动着两根触须说,“你没瞧见,玫瑰花谱进了歌曲,多艳丽!

还有秋菊,又清香,又俊逸!

就别提牡丹多动人了!

  “可是,谁都比不上紫丁香!

  “紫丁香有什么!

看看她的小模样吧!

小脸蛋多晦气。

”小蝴蝶一口咬定。

  小蜜蜂沉默了,仿佛有点伤心呢。

  “你怎么不讲话了?

”小蝴蝶像打胜仗似的,*着腰问道。

  “像你这样不近情理,我讲什么呢?

”小蜜蜂痛苦地摇摇脑袋,“你为什么只看外表?

即使只看外表,丁香花也绝不像你讲的那样!

  蝴蝶瞪起了眼睛:

“那么,你喜欢丁香花又有什么根据呢?

  小蜜蜂摘下一片丁香花的叶子,说:

“为了酿出沁人肺腑的芳香,丁香花把苦味全留给自己了。

你尝尝她的叶子,她的汁……多么苦啊!

  “把苦味留给自己,把芬芳献给大家,这样美丽的花,这样美丽的心灵,难道不是最值得称赞的吗!

  1、用“~~~~”画出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把紫丁香与   对比,突出小蜜蜂对紫丁香的喜爱。

复述故事

 

学生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培养孩子复述的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

 

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以及悟出短文蕴含的道理。

 

5

总结

检查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

表扬书写工整、正确率高的学生。

学生

课后反思:

教学中拓展性阅读文本,让学生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比如巨人赶孩子们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但他没有说出来,又比如当巨人看到小男孩这种眼神后,他心里火辣辣的,那为什么火辣辣的,也没有写出来,这时我就安排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表达的能力,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对比感悟,这时再出示重点句,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的最后,链接本文的作者王尔德,名人档案。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把《巨人的花园》编成童话剧,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学生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0幸福是什么

学校:

班级:

四年级269班

人数:

42人

课题:

10.幸福是什么

课时:

2课时

执教:

日期:

2011年10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二、设计依据:

1、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

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

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

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

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

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

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

他们为此感到快乐。

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

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

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

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

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

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3、提升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幸福。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一、唱歌导入,揭示课题。

1、带领学生齐唱《幸福拍手歌》,在热烈的气氛中提问: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2、揭题,导入:

对于幸福,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你们所说的幸福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

让我们从一篇童话故事中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1、唱歌,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读题,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幸福是什么”初步感知对幸福的理解。

由歌激趣,引出对幸福的思考。

 

10

二、快速读文,理解大意。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请多名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并要其他学生从完整性方面做出评价。

3、提问:

这三个青年最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字词,感知大意。

2、复述故事,注意叙述的完整性。

互相作评。

3、齐读: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多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本文情节简单,学生完全可独立掌握,不必按照起因、发展等顺序来分段学习。

 

25

三、编故事,深化理解。

1、指导阅读:

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磨练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呢?

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2、组织学生编童话故事:

想象这三个青年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

 

1、划句子,读课文,交流,梳理三个青年的经历:

第一个: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第二个: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第三个;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2、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编出动人的故事。

 

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相去太远,使得学生无法由文字中去体会;编故事的环节会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情节,从而感受到幸福所在。

 

 

3

四、联系实际,体会幸福。

1、组织谈话:

在现实生活中,非典期间的白衣天使,舍身为民的警察,还有那些默默地工作着的清洁工人,他们难道不也和那三个青年一样幸福着吗?

谁能结合生活实际,为我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2、组织讨论:

除了做对他人有益的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幸福?

3、启发思考: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幸福的含义;现在我想问大家一句,你们感到幸福吗?

1、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实际,也可以讨论社会上一些损人利已的现象,以加深对于幸福的认识。

2、根据课前搜集的名言和他人对幸福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看法,领悟到幸福的多元化。

3、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互相启迪,互相点拨,努力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对幸福的理解,学生的认识可能不一样,不必强求学生接受某种观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事例,通过对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分析,来明白幸福的道理。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外书,摘抄好词佳句或写感想。

板书: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第二个青年: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劳动给予对他人的有益

第三个青年: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分钟

读音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铁锹(qiao  qiu)   

枝杈(chai  cha)    

清澈(zhe  che)

砌(qie  qi)好        

诧(cha  zhai)异    

耕(geng  gen)地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纠正错误读音

5

字词练习。

一、填上“的、地、得”。

深深( )水沟

跑过( )痕迹 

小鸟( )爪印 

快乐( )喊道 

勤恳( )工作 

兴奋( )很 

清澈( )泉水 

诧异( )看看

学生练习

正确地运用“的、地、得”。

 

10分钟

判断。

二、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

  1.作者能写出一位神奇、美丽、善良、谦虚的智慧女儿,靠的是观察能力强。

(  )

  2.作者能写出一位神奇、美丽、善良、谦虚的智慧女儿,表现了很强的想象能力。

(  )

  3.《幸福是什么》是一个童话故事。

(   )

  4.文中“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   )

  5.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    )

  6.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    )

  7.幸福是什么呢?

吃得好,穿得漂亮,有钱花,这就是幸福。

(    )

学生练习。

检查学文后是否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

 

10分钟

读课文,填空。

三、读课文,填空。

1、三个牧童在神奇姑娘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

()。

2、你填的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3、那位神奇姑娘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

()

学生练习

 

12分钟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

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

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

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

1.这段话中,描写三个小孩的动作的词有 ()。

2.当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时,他们的心情是(          )。

3.从后文我知道了,这三个小孩之所以去清理那口清泉是因为()。

4.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幸福是()。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布置作业:

读课外书,摘抄好词佳句或写感想。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仅仅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是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所在。

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想象这里面具体的故事,从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

如果此时结束这一学习环节,表面看学生似乎把课文的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孩子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

于是我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

孩子们一听,楞住了。

他们可能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我于是引导他们:

想象他们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学生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和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展开再想象,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

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11去年的树

学校:

班级:

四年级269班

人数:

42人

课题:

11.去年的树

课时:

3课时

执教:

日期:

2011年10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

2、理解文章内容,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4、对“遵守诺言,珍惜友情”有初步体会。

二、设计依据:

1、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