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四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练习.docx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四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四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古诗鉴赏专题三考点四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练习
考点四 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深入你的心,把握你的魂
Ⅰ 如何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一、理解、感悟情感的要领及其方法
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
(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愁)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独)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冷、凉(暗含冷寂)]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孤、独(暗含孤傲)]
2.探寻下面画线诗句的隐性关键词,并依此分析该处蕴涵的感情。
①(2007·江苏)鹧鸪天
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前两句,上句言送别。
《阳关三叠》本是唐人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却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
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止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
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
紧接着下文便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上的无形的“风波”,更使人畏,使人恨,有甚于一般的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
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出辛词的大家风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送”字,拟人化了,看似水送树,实则人送人。
一个“送”字,包含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埋”,言其乌云遮山,借景之阴暗写人心情的郁闷,一半源于为友人一路山长水阔的担忧,一半暗含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福。
②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注]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
蕨拳:
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鉴赏 方回(1227—1307),宋末元初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万里,一字团甫,号虚谷,一号阳山人。
南宋景定进士,媚于权相贾似道,似道败,又反而弹劾之。
累官知严州,元军至,举城迎降。
入元为建德路总管。
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
著作有《续古今考》《文选颜鲍谢方诗评》《桐江续集》,分类编选唐宋两代律诗为《赢奎律髓》,流传于世,甚有影响。
这首诗首句写到了两种植物,其中蕨拳(juéquán)指蕨芽,因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故名。
宋诗中多有描写,如朱松《蔬饭》诗:
“蕨拳婴儿手,笋解籜龙蜕。
”葛长庚《麻姑赋》:
“柳眉花面不成笑,笋角蕨拳聊自伸。
”苕(tiáo)古书上指凌霄花,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亦称“野豌豆”。
它们都繁盛于春末夏初之际,这里作者采用了互文和拟人的手法,通过这两种植物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
结尾两句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
这两句言浅意深,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缓”字,说明作者荡舟慢行,为的是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
“桃花”,属典故语,不仅实写青溪之景,也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③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鉴赏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该诗在艺术处理上,独特之处如下:
一是复字不犯复。
此诗首联中,“江”字、“村”字皆两见。
照一般作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用复字。
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
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
“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
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
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
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
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
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作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
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尾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惆怅之感。
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
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但有”,只要有,表明“故人供禄米”是自己一家生存下去的根本条件。
“更何求”中的“更”,是“再”“复”“又”的意思,表明自己对故人的帮助已经感恩戴德,不敢别有所求。
尾联除透露出诗人暂时的舒心安定之外,还隐藏着历经磨难的悲苦和对未来不可预期的辛酸。
④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①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①阙:
长安。
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
②太华:
陕西的华山。
中条:
山西的中条山。
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鉴赏 这首诗开头两句,作者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
“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
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
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然是潼关的典型风物。
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
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
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
“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
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绘声绘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
照理说,离长安不过一天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围绕“帝乡”去打转了。
可是许浑却出人意外地在尾联说:
“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
”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
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颇显出自己的身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渔樵”,借代,代指隐逸生活;“犹自”,仍然。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第二天就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仍然梦想过着渔樵般的生活。
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是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精要点拨
1.整体感知
这一点与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如看标题、理层次、联作者、借注释、论人世等)。
在整体感知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标题和正文中寻找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以及蕴涵作者情感的意象。
直接揭示情感的词句会在标题、正文里的首句(联)及尾句(联)中,要会重点盯住这些“情感”部位。
2.局部精读
对整体感知后仍不能理解的局部要用咬文嚼字的精读方法来突破。
精读时一要利用上下句间勾连关系相互推求理解,二要遵循古诗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特点。
古诗语言首先是文言文,因此要熟记古诗文中常出现的字词的意思,才能消除文字隔阂。
又因受平仄限制或表意需要,古诗中常出现倒装句和省略句,语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这就要求解读时要有还原语序和补充字词的意识。
3.品读关键词语
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
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
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至关重要。
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物语”。
如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摇曳碧云斜”中的“摇曳”“斜”就暗示了感情的纷乱不宁。
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其基本义。
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
弄清上述隐性关键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就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
二、理解、领悟情感的三种路径:
形象、手法、题材
1.形象→情感
(2014·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②无奈眉。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鉴赏 上片写景奠定哀婉基调。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下片以抒情为主,仍从景物引起。
“帘半卷,燕双归”,“双”字引愁,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
燕双人独,触景生愁,迸出“讳愁无奈眉”,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笑容。
结尾二句,因愁情无法排遣,转过身来,整理局上残棋,借以移情,可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了纷乱的愁绪。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目定位于下阕词的最后两句。
结合全词的情感,抓住“翻身整顿”“沉吟”等动作细节表现的词中人物的情绪。
答题步骤:
首先点明“纷乱愁绪”,然后点明具体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
精要点拨
诗总要具体描绘形象的,在描绘出的形神兼备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主观情感,间接地表情达意。
如借助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来抒发感情。
(这一点可参考本专题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2.手法(抒情方式)→情感
试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如是间接抒情,则要指出具体抒情方式)和蕴涵的思想感情。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乱世离愁
(3)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抒情方式:
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
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
思想感情:
羁旅异乡之苦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抒情方式:
叙事(细节)抒情
思想感情:
离别之苦、不舍之情
(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
边关乡愁
(8)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
亡国之痛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
蔑视权贵、傲岸不羁
(10)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
美好易逝、青春短暂
(1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用典抒情
思想感情:
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山水
(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抒情方式:
托物抒情
思想感情:
坚贞不屈、爱国不渝
(13)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思想感情:
关心、同情百姓疾苦,却无能为力的愧疚
(14)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思想感情: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自然永恒
精要点拨
理解、领悟思想感情需要注意其抒情方式。
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
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
它主要体现在:
①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之情)。
3.题材→情感
相同的题材,其情感也有共同之处。
根据题材特点可以理解、把握其情感。
(参见本章专题一“诗体专攻”)
Ⅱ 如何重点理解、领悟景中情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绣岭宫①词
李洞②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③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
①绣岭宫: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
②李洞:
唐末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③野棠:
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培训乐队。
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因于绣岭种棠梨。
鉴赏 这首诗的新奇在于:
诗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写之。
骊山是长安著名风景区,山上有华清宫,山脚有华清池。
骊山两侧,为东西绣岭,广栽林木花卉,并置高台飞阁,是专供唐明皇及其后妃兴游玩乐之所。
“春日迟迟春草绿”,“迟迟”,描写阳春的舒缓,可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此句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致。
我们知道,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后期沉溺于声色犬马,倦于政事,酿成“安史之乱”。
但这些具体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是无法写到一首小诗中去的,诗人便抓住了绣岭野棠来描写,使读者思而得之,手法是高妙的。
原为御地之树,今为无主之林;原为笙管之地,今为无人之境;弟子散尽,香玉(棠梨花瓣)惊风;“野”“尽”“飘”三字,写出了多么令人慨叹的意境!
只迷声色,不理国政,梨未成,梦已绝,君主的荒淫享乐带来了多么深重的国灾民难!
为了申足此意,尾联又写出一位耄耋老人的举动: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自玄宗的开元盛世,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
“犹唱”二字,表面似讥老人爱翻陈年老历,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遥深。
诗歌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寄寓着诗人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惋。
诗歌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切的真挚感情。
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意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颇得游刃骚雅之妙。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
“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请赏析本诗第一、二句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句描写阳春风和日丽、满眼新绿,实际上写的是绣岭宫的荒芜。
第二句,唐玄宗命栽的棠梨再无人管,“野”“尽”“飘”三字极力渲染了御地无主、梨园零散后的荒凉。
景语中寄托了诗人对大唐衰朽的无限惋惜与感慨,讽刺统治者荒政误国。
解析 先抓住词语把握住所写景物的特征,再结合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分析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陡转,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注]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谩:
徒然、空自。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
秋雨初晴,碧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
锦树,指秋霜染红的树木。
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
“路陡转,疑无地。
”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
其下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下片“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
“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
处此境地,“心”不由己,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凤楼,妇女居处。
这里指家中的妻子。
凝睇,凝神而望。
谩,徒然、空自。
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
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
结尾四句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
“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
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
试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解析 该题要求分析景中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
首先,抓住上片中的“忽”字把景象分成两个层次,分别根据景物特征不难得出“惊喜”“温暖”两层内涵来。
再结合下片“凄凉只恐乡心起”可以得出“思乡”这一层内涵。
精要点拨
中国古典诗歌虽说内容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就两部分内容:
写景、抒情。
这是中国诗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
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项。
那么,如何透过景语找出并分析内在的情感呢?
从理论层面,从诗的整体角度要把握情与景的内在关系和处理方式。
情与景的内在关系有两种:
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作者处理情与景的方式(或叫安排)有三种:
①纯写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②前景后情——触景生情;③前情后景——以景衬情。
从技术层面、操作角度,要做到:
①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
(见前面的“隐性关键词”内容)
②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如“江风引雨入舟凉”(2010年江苏卷)要求分析“江风引雨”背后的惜别深情,就应抓住后面的“凉”字,一个“凉”字写出了风裹着雨、雨挟着风、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烘托了离别时悲凉的心情。
③从冷暖体味悲喜。
“墨分五彩,词含一情。
”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
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为喜悦。
典中情的理解
会理解、领悟典中情。
(可参见本章专题一“诗体专攻”中“怀古咏史诗”部分)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其深刻的主题。
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能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从而收到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楼兰:
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
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又如李白《塞下曲》: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将典故所涉及的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
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意积累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牢固记住该典故的含义。
典中情也有两个层面:
一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二是作者借此要寄寓的情感态度。
即时巩固
(2014·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奉陪郑附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
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②禁:
消受。
鉴赏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于韦曲美妙春光的赞叹,前人也肯定这首诗通篇用“反言”来形容春光“佳胜”。
但是,细细品味全诗,我们会感到这首诗无论是整体意味还是具体诗句,都不完全是仅仅用正话反说的形式来表达诗人对于春光的赞叹。
比如“花无赖”,比如“恼煞人”,在这里是否也包含实实在在的诗人觉得因花“无赖”而“恼”的意味呢?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如果我们注意到颔联的作用,就应该肯定“花无赖”和“恼煞人”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反言”。
颔联“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是说虽然可以整日里樽酒对春光,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又哪里能尽情领略这春光的明妍美好呢?
由春的勃勃生机而感及自身的衰老,这应该是白发诗人面对明媚春光时候的一种真实的心情。
然而,春光不会因为它会引起老人生出自身已老的感伤而收敛自己的烂漫,春花也不会因为这老人的感伤而掩饰自己的绚丽。
由此思之,在诗人的感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