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866653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通过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原理。

(重点)2.了解化学电源的原理与应用。

3.了解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或说明

锌片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H2,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锌片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锌与稀硫酸反应,但氢气在铜片上产生,导线中有电流

2.原电池

(1)概念: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以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为例)

装置

电极

Zn电极

Cu电极

现象

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上产生气泡

得失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正、负极判断

负极

正极

电子流向

流出

流入

电极反应式

Zn-2e-===Zn2+

2H++2e-===H2↑

总反应式

Zn+2H+===Zn2++H2↑

(3)构成原电池的“一个反应,三个条件”

①原理反应: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三个条件

二、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实验内容

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一大滴含酚酞的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

溶液周围逐渐呈现红色,并慢慢形成褐色的锈斑

实验结论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快被腐蚀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图示

形成条件

钢铁表面形成的电解质溶液中溶有O2,通常溶液呈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

电极材料

负极是Fe,正极是C

电极反应

负极反应式:

2Fe-2e-===2Fe2+,正极反应式:

2H2O+O2+4e-===4OH-

总反应式

2Fe+2H2O+O2===2Fe(OH)2

溶液中的反应

4Fe(OH)2+O2+2H2O===4Fe(OH)3

Fe(OH)3脱水生成红色铁锈

电化学腐蚀概念

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三、化学电源

1.优点:

能量转化率比燃料燃烧要大得多。

2.化学电源的分类

(1)一次电池:

用过之后不能复原,如锌锰干电池等。

(2)二次电池:

充电后能继续使用,如银锌纽扣电池。

(3)燃料电池:

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反应,如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等。

3.实例

(1)银锌纽扣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H2O

Zn(OH)2+2Ag,则该电池的负极为Zn,发生氧化反应。

(2)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的物质为H2,正极反应的物质为O2。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

(2)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

(3)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  )

(4)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在电池中燃烧,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

(  )

【答案】 

(1)× 

(2)√ (3)× (4)×

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装置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②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③两装置中溶液中的c(H+)均减小

④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⑤甲中SO

向Zn片移动,H+向Cu片移动

⑥乙中电流从Cu片流向Zn片

⑦两装置中Cu片的质量均不变

A.①②③  B.③⑤⑦C.④⑤⑥D.②③④⑤⑦

B [甲是原电池,甲中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H++2e-===H2↑,有气泡产生,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反应:

Zn+2H+===Zn2++H2↑,铜片上无气体产生,①错;乙中装置不构成原电池,②、⑥错;两装置中溶液中的氢离子均发生反应,c(H+)均减小,③正确;原电池反应的反应速率较快,④错;阳离子H+向正极Cu片移动,阴离子SO

向Zn片移动,⑤正确;两装置中Cu片未参加反应,质量均不变,⑦正确。

故选B。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镍氢电池、锂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材料是Pb,负极材料是PbO2

C [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且不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材料是PbO2,负极材料是Pb。

]

[合作探究·攻重难]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背景材料]

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思考交流]

(1)在铜锌原电池中,电子是怎样移动的?

电子能否通过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工作时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 锌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在溶液中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若将铜锌原电池中的稀硫酸换作硫酸铜溶液,能否产生电流?

电极反应有何不同?

【提示】 将稀硫酸换作硫酸铜溶液,也可以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

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u2++2e-===Cu,总反应为Zn+Cu2+===Zn2++Cu。

(3)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根据电子流向判断燃料和氧气应在哪个入口通入?

【提示】 A口通入燃料,B口通入氧气。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背景材料]

[思考交流]

(1)结合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思考怎样依据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原电池?

画出原电池装置图并标出正、负极。

【提示】 先确定两个电极,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铜作负极,再找活泼性比铜弱的碳棒或银棒作正极;从反应中可以看出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银离子,所以用硝酸银作电解质溶液。

装置图:

(2)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若滴几滴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会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 滴加硫酸铜溶液后,会有少量锌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

然后铜、锌分别作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而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

例如,Zn与稀H2SO4反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则Zn和置换出的Cu在稀H2SO4中构成原电池,加快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例如,有两种金属a、b,用导线连接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则a为负极,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

(3)用于金属腐蚀保护

使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得到保护。

例如,将铁质输水管道与锌块相连,锌作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保护铁不被腐蚀。

(4)设计电池

理论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如:

把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可用Fe作负极,铜(或石墨)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当堂达标·固双基]

题组1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D

2.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Zn片、石墨

Cu片、Ag片

Zn片、Cu片

Fe片、Cu片

插入溶液

稀H2SO4溶液

AgNO3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C [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

]

题组2 原电池中正极、负极的判断

3.李明在学完了原电池的知识之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柠檬水果电池,观察到外电路上的电流从电极X流向电极Y。

已知他选择了铁为X极,则Y极应该是(  )

A.锌   B.石墨C.银D.铜

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则电子由电极Y经导线流向电极X,因此Y电极的活泼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锌。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C.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D.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

D [原电池的两极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由金属与非金属(例如石墨)构成,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B、C选项错;只有D选项正确。

]

题组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5.右图是Zn和Cu组成的原电池示意图,某小组做完该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

D [锌比铜活泼性强,因此在Cu—Zn—H2SO4原电池中,锌为负极,电子由锌→铜,导线中电流由铜→锌,锌失去电子而溶解,溶液中的H+移向铜片,在Cu极得到电子而产生H2气泡。

故D项正确。

]

6.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Zn为负极,MnO2为正极,电解质是KOH

B.放电时外电路电流由Zn流向MnO2

C.电池工作时OH-向锌电极移动

D.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MnO2+e-+H2O===MnO(OH)+OH-

B [放电时,Zn为负极,MnO2为正极,电子从Zn电极(负极)流向MnO2(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从正极流向负极,故B项错误。

]

原电池工作中“三个方向”和“一个类型”

题组4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7.M、N、P、E四种金属,已知:

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NaHSO4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

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P>M>N>EB.E>N>M>P

C.P>N>M>ED.E>P>M>N

A [由①知金属活动性:

M>N;由②知M作原电池的正极,故金属活动性:

P>M;由③知N作负极,故金属活动性:

N>E。

A正确。

]

8.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负极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在正极反应,还原剂在负极反应。

根据方程式可知,铜作负极,FeCl3为电解质,正极宜选用不与FeCl3反应但能导电的物质。

【答案】 FeCl3 Cu Cu-2e-===Cu2+ 石墨 2Fe3++2e-===2Fe2+

题组5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9.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

B.Fe2++2e-===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C正确。

]

10.如图所示,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

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棕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

④量筒内水位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量筒中的空气、溶有O2的食盐水和铁球(铁碳合金)组成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其负极反应式是2Fe-4e-===2Fe2+,正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Fe2+与OH-结合成Fe(OH)2,再被氧化成Fe(OH)3,Fe(OH)3脱水成为Fe2O3·xH2O而在铁球表面出现红棕色锈斑。

由于量筒中的O2被吸收,所以量筒内的水位会上升。

]

题组6 化学电源

11.常用的纽扣电池为银锌电池,它分别以锌和氧化银为电极。

放电时锌极上的电极反应是Zn+2OH--2e-===Zn(OH)2,氧化银极上的反应是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锌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锌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银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锌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锌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A [放电时是原电池。

负极是较活泼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发生还原反应。

]

12.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在航天飞机上使用的特殊电池,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A、B两电极材料没有活泼性差别,故不能构成原电池

B.A电极是负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的绿色电池

D.外电路中电流由B电极通过导线流向A电极

A [A项,燃料电池中电极的活泼性可以是相同的,错误;B项,A电极通入的是氢气,A电极作负极,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确;C项,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的绿色电池,正确;D项,B电极是正极,则外电路中电流由B电极通过导线流向A电极,正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